原文連結:http://www.51jrft.com/rwxy/sf/961.html
內容摘要: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價值不言而喻,但在實際的幼兒教育過程中,它的價值沒能很好地體現,該園的戶外體育活動有時流於形式,有時直接停留在了紙片上。鑑於此,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和訪談,從場地、器械、活動時間、形式等六大維度,全面觀察、分析該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並對現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最後根據實際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改進策略。
查看完整論文請+Q: 351916072
關鍵字: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場地體育活動組織
目 錄
一、前言 1
(一)選題緣由 1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2
(三)文獻綜述 2
(四)研究對象與方法 4
二、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基本現狀 5
(一)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場地狀況 5
(二)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基本情況 7
(三)幼兒園體育師資情況 9
(四)教師對戶外體育活動的認識 9
三、問題分析 11
(一)場地不足的原因 11
(二)幼兒教師觀念與行為不一致 12
(三)家長觀念帶來的阻力 13
(四)活動中存在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14
四、建議與改進策略 15
(一)重視環境的作用,創設科學的戶外活動場地 15
(二)樹立科學的觀念,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活動 17
(三)加強家園聯繫,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 17
(四)促進幼兒發展,降低意外傷害的機率 18
五、結語 20
參考文獻 21
附 錄 22
致 謝 24
常熟S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個案研究
一、前言
(一)選題緣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在健康教育領域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並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
響應號召,各地都組織專家對幼兒戶外體育這一領域進行研究實踐。黃世勳編著的《幼兒園體育創新——基礎理論和方法》一書中提出「創新性幼兒體育」;坐落於上海的中福會幼兒園在體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上進行了不斷探索,提出「快樂體育」的概念;湖北省實驗幼兒園從「體育活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整合作用的研究」中得出「一個中心」——以日常教學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教師專業成長和幼兒全面發展,樹立「健身育人」的理念;財源街道中心幼兒園(山東)經過多年研究與實驗提出「體能運動課」;韓山師範學院(廣東)嘗試開發體育器材,在一物多用、廢物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等等。
體育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戶外體育活動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在戶外開展,以教師直接或間接指導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的形式,以基本動作、器械活動及各種體育遊戲為活動內容的一種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對3-6歲的幼兒而言,好動是其本性,又因其對活動環境的好探索,所以戶外的體育活動更能吸引幼兒。與此同時,幼兒的身體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可塑性較大,身體各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所以教師應結合幼兒生長發育規律,為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提供條件。大量實踐證明:經常參加戶外體育活動的幼兒靈活、自信。他們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各項生理功能發育良好,各項生理指標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其他的幼兒。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戶外體育活動是一座溝通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成人之間的橋梁。多組織幼兒戶外體育活動能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周圍都是疼他們的親人。在大人的眼中享盡幸福的孩子,其實內心是特別孤獨與寂寞,沒有任何童趣可言。因為兄弟姐妹、同齡玩伴的概念離他們越來越遙遠,他們真正需要的夥伴少之又少。
《綱要》等文件都明確了戶外體育活動的地位。戶外體育活動在理論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不盡如人意。在其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持續性、多樣性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因為戶外體育活動的效果在短時間內難以顯現,所以一些幼兒園往往有意無意地忽視戶外體育活動。又因為戶外體育活動中,活動場地大,幼兒活動分散,教師不易組織,易出安全事故,不好向家長交代,因此較少開展。由此種種原因,導致部分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活動往往流於形式,有甚者直接停留在了紙片上。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是體育活動最重要的一部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原因來妨礙它的有效開展?這讓我對這個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通過理論與實際相聯繫的方式來看清存在的問題,並努力去尋求一些解決問題的合理辦法。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幼兒是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因此對幼兒的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第一章就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很顯然,國家要求對幼兒的保育和教育中,「體」被放到了幼兒教育各個方面的首要位置。而戶外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主要也是有效的途徑。幼兒在戶外能直接受到陽光、空氣、溫度、溼度等自然環境的刺激,對幼兒身體各大系統的健康發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組織形式又是多樣的,能充分考慮到幼兒的不同興趣、能力水平,提供適合的多樣的器材,讓幼兒能輕鬆愉快的盡情活動。又因為它的玩伴不定,活動內容自選,培養了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更有助於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所以,研究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不僅有助於提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科學、合理與有效性,而且也是一種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莫大關心。為此,本文對常熟市S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情況進行調查,試通過科學的調查與分析,了解當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歸納與總結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優點與不足並且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希望能為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科學、有效的開展提供參考。
(三)文獻綜述
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是指幼兒園安排在日常的遊戲時間內並在戶外進行的體育活動。具有內容豐富,靈活性大等特點。它包括三類:體育課、早操鍛鍊及體育遊戲。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對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有較大幫助。這是幼教一線教師和研究者以及社會各界關心幼教人士的一個共識。
《規程》、《綱要》的頒布,使幼兒體育作為幼兒教育各育之首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和鞏固,並掀起了幼兒體育研究的新高潮。在萬方資料庫中有關戶外體育活動的文獻一共有263篇。從研究的主題來看,近10年我國幼兒戶外體育研究的焦點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1.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地位與作用。
李長徵(1997)認為:「體育不僅能有效促進幼兒身體、智力的發展,而且為幼兒理性行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在這個教育環境中,幼兒會學會移情、學會分享與合作、學會尊重與互助、學會恰當的自我評價,因此教育是幼兒期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楊月敏(2005)冷小剛(2003)認為體育能促進幼兒認知、情感、社會性及自我概念的發展,有利於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丹豫晉(2006)指出體育對幼兒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具有重要的幹預價值。
2.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中國教師教育網明確了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為體育課、早操鍛鍊及體育遊戲三種。王欣(2011)指出:「幼兒園的硬體設施是不同的,要達到共同的目標,需要因地制宜,幼兒戶外活動也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區的資源,體育遊戲是幼兒樂於參與的活動, 是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耿倩(2011)戶外體育遊戲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幼教工作者們有責任把戶外遊戲創設好, 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積極性, 讓孩子們親近陽光、花草和樹木, 盡情地享受戶外遊戲的樂趣, 促進其身心協調發展。
3.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有效性。
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需要有其有效性,具體表現在活動的時間和質量上。樊可娣(1993)指出要注重戶外體育活動鍛鍊的有效性, 達到促進幼兒機能協調發展, 增強體質的目的, 首先要保證足夠的「一小時戶外體育活動」。冷小剛指出:「我國部分省市幼兒園都達到了《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的每天一小時以上戶外體育活動時間。」吳迪認為:「明確以遊戲為載體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為宗旨的同時,教師應學會運動監測手段,對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狀態進行有效運動監測和評價以促進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使幼兒在參加戶外體育活動過程中真正達到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最終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保證戶外活動時間,並在活動中運用運動檢測手段目的就是為了活動的科學和有效性。
http://www.51jrft.com/rwxy/sf/961.html
4.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的建設以及運動器械的合理布局。
廖志丹 (2009)認為:「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場地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幼兒體育活動的形式與質量,良好的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物質環境是對兒童身心健康成長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還認為應該存在面積適中的保護性地面。」馬風霞指出要在塑膠場地上畫出各種各樣的格子,讓幼兒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遊戲;在大型器械場地鋪設時,精心設計了遊戲區、休閒區等讓幼兒在歡樂的環境中盡情活動。
5.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安全使用器械及自我保護能力培養。
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是體育教育的目標,所以安全事故是影響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最大威脅因素。華愛華(2009)認為:「在戶外遊戲中,遊戲與意外傷害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因此在戶外遊戲設備的設計、製造和安裝方面,應當有一系列嚴格的規定,對遊戲器械和設備應有嚴格的檢查制度,並做好記錄,開展戶外活動前,教師要檢查幼兒的服裝以適應戶外遊戲的要求,確保安全,在遊戲的組織安排上考慮空間大小、人數與遊戲的難度,以免造成擁擠和衝撞。」器械的安全使用還不能完全保證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所以楊伏蘭(2012)認為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幼兒教師要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讓幼兒逐步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四)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常熟市S幼兒園。該園是新建的大型幼兒園,2004年投入使用,有幼兒數497名,全園共有大、中、小各四個共十二個班級。每班人數不等,為方便計算,每班為41名幼兒。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情況問卷調查(教師問卷)。該園主班、配班教師共二十四位。故教師問卷24份。問卷是以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場地、器械、活動時間、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師資這六大維度進行的,以期了解關於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情況的相關內容。同時,對幼兒園各班周計劃抽樣調查
(2)訪談法
分別對園長、業務副園長、主班老師(3位)進行多次訪談,了解幼兒園的課程設置、課程實施情況,並一一記錄談話內容。
(3)文獻分析法
從中文期刊網搜集了大量關於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學術論文、期刊等,結合之前積累的關於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書籍、文獻,對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維度的劃分,從而歸納總結出已有的研究現狀。各類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相關書籍有:《學前兒童體育》、《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等等。
(4)觀察法
在實際的課程實施過程中,總有不確定因素存在並影響了課程的正常實施,如室外溫度超過28℃將取消戶外活動,所以要真正了解戶外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必須要實際觀察。
幼兒是課程實施的對象。幼兒的滿意度是課程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參考項。滿意度的直觀表現就是幼兒是否樂於參加活動,是否快樂地遊戲,因此有針對性地、系統地觀察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情景是非常必要的。
觀察從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場地、器械、活動時間、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師資這六大維度進行的。通過這六大維度,具體分析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各方面的情況。以了解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是否保質保量開展,是否存在一些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3.預期達到的目標
希望通過對S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與研究,能較全面了解到目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現狀,並針對現有的問題與不足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從而達到優化戶外體育活動的目的。希望能為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科學、有效的開展提供參考。
二、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基本現狀
(一)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場地狀況
《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規定:「幼兒園應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對建築物、室外遊戲場地、綠化用地及雜物院等進行總體布置。」指出:「幼兒園室外遊戲場地應滿足下列要求:一、必須設置各班專用的室外遊戲場地,且面積不小於60㎡,各場地之間宜採取分隔措施;二、應有全園共用的室外遊戲場地,其面積不宜小於下式計算值:室外共用遊戲場地面積(m2)=180+20(N-1);三、室外共用遊戲場地應考慮設置遊戲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貯水深度不超過0.3m的戲水池等。」
S幼兒園創建於2003年,於2004年正式使用,作為一所新建公辦幼兒園,理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建設;作為一所一級一類幼兒園,屬於江蘇省優質幼兒園,更應該遵循相關規定。
1.場地數量、面積、材質。
S幼兒園擁有兩塊集體性戶外體育活動場地(該園集體性戶外體育活動場地和體育器械活動場地是一體的),總面積約為750㎡。《城市幼兒園建築面積定額(試行)》規定:「室外活動場地,應包括分班活動場地和共用活動場地兩部分,分班活動場地每生2㎡;共用活動場地包括設置大型活動器械、嬉水池、沙坑以及30米長的直跑道等,每生2㎡。」該園現有幼兒497名,共十二個班。分班活動時,每班以41名幼兒計算,每生18㎡左右。全年級集體活動時,每生4.57㎡。當進行全園集體活動時,每生1.5㎡。幼兒園都有統一的作息時間表(一般以蘇州市幼兒園作息時間安排表為標準),要保證戶外體育活動時間達到一小時以上,必須要進行全園性的活動,故幼兒的個人活動面積不能達到標準。
保護性地面是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場地中鋪設的,能夠有效防止幼兒因彈跳、奔跑、由器械跌落等而造成身體傷害的彈性地面,如塑膠地、草地、沙地、橡膠墊等。該園場地均是水泥地上覆蓋的草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2.活動場地區域設置情況
戶外活動場地是幼兒園的基礎設施之一,是幼兒在園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戶外活動場地不是在教室之外的空地上隨意放置幾樣活動設施,而是有科學的規劃,並針對不同的活動區域合理安放相應的戶外活動材料和器械的場地。通過對該園戶外活動場地區域結構進行調查後,調查的主要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