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通過設置一定的活動區域,提供不同種類的活動器械,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夠自主結伴、自主選擇活動方式,在充分享受體育鍛鍊樂趣的同時,實現全面健康發展。本文從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對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的基本內容概述,探討幼兒園實施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的有效策略。 一、引言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那麼如何在能夠實現幼兒教育的情感目標呢?實踐表明,開展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二、幼兒園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概述 1.什麼是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 所謂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是指幼兒園根據幼兒體育教育的目標、內容與要求,創設若干運動區域,並投放不同的運動器械,然後打破幼兒年齡、班級的界限,讓其在各個區域內利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自主進行體育活動,從而使幼兒在相互接觸與交往中實現相互影響、共同提高。 2.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的特點 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具有自主性、趣味性、挑戰性、整合性等特點,所謂自主性,是指教師只負責安全巡視和活動指導,並不直接幹預幼兒的活動過程,而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他們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活動器材、活動內容以及玩伴的選擇,並在活動中對活動環節進行自主安排;所謂趣味性,是指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的體育活動器材或活動內容應該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相適應,並利用活潑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所謂挑戰性,即體育活動要具備一定的難度等級,這樣可以讓幼兒在不斷攀登中鍛鍊勇於挑戰的品質;所謂整合性,是指活動區域內要綜合投放多種體育器材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選擇需求。
三、幼兒園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實施策略 1.合理劃分活動區域 幼兒園在劃分戶外活動區域時應將幼兒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後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劃分,例如以基本動作作為標準,可將場地劃分為攀爬區、跑跳區、平衡區、投擲區等,而根據運動器械的特點,可將場地劃分為車區、球類區、野戰區、沙地區、民間遊戲區。區域劃分標準的不同直接影響著教師對場地的設置和材料的投放,因此幼兒園在場地劃分前應該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以及幼兒園的實際狀況,合理選擇劃分標準。 2.適當投放活動材料 活動材料是幼兒開展體育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教師在材料投放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下兩點原則:一、材料的充足性,幼兒由於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再加上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其在活動中很容易對活動器材產生獨佔心理,甚至引發肢體衝突,因此,教師在材料投放中要儘量保證材料的充足,如某校在跑跳區,投放了羊角球、呼啦圈、繩梯等,在車區投放了扭扭車、小三輪車、腳踏車、滑輪車等,以保證每個幼兒都有材料活動;二、材料的多樣性,即體育器材應該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水平,如教師可以在跑跳區,分設兩個高低不同的木箱,以供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進行選擇。
3.科學設計活動方案 科學的活動方案是控制幼兒活動安全,實現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幼兒園在進行戶外活動策劃時,首先要明確當前的活動器材對幼兒身心發展的作用;其次,分析當前活動區域中存在的不足,並對增加何種配套設施進行合理論述;再次對孩子應該如何充分利用新增的活動器材制定多種活動指導方案;最後經過小組全體成員的討論和修改,並確定活動方案,以指導教學實踐。 4.準確選擇活動方式 混齡活動不等於「放羊」,它要求教師在一定教學目的的指導下,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編制組合,進而實現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同一活動區域內實現和諧發展,例如某幼兒園利用「以強帶弱」的方式開展體育活動,從而讓那些勇敢的、富有挑戰精神的孩子帶動那些膽小、內向的孩子一同參與體育活動,進而實現共同發展。
5.及時指導活動過程 安全的體育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幼兒教師要想實現有效的活動指導,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一、肢體示範,在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體育器材,尤其是一些新增器材時,教師要先進行示範,以保證學生及時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二、語言指導,即教師可以通過形象、直觀的語言對活動中產生困惑的學生進行指導,以提高其對活動規則的理解能力。
四、結論 總之,戶外混齡體育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可以豐富幼兒體育鍛鍊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幼兒形成團結互助、主動探索的品質,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重視戶外混齡體育活動的作用,並通過活動區域的設置,活動器材的投放,活動要點的示範以及活動過程的指導,保證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實現交流與探索,進而實現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