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全媒記者 符雲亮
我是一顆美石,生長在北緯27.44°—29.38°的神秘湘西。
200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運動讓我披上指甲掐印痕的外衣,從天荒到地老,從滄海到桑田在沅水河行走著,沐日浴月成就了我身懷七彩不爭王的氣質。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曰:「石之美者,玉也」。顧名思義,石一旦成玉,便是一種沉澱著生命的文化,其精神價值所呈現的,乃是盡一玉之美,極乾坤之大。
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玉
1946年,一個清晨,一個叫李四光的學者來到湘西沅水河兩岸尋石油的蹤跡。當他見到河灘躺滿有指甲掐印痕、凹凸疤痕的石頭驚呆了,頓時200多萬年前的春花秋月齊湧上心頭,濃縮在這石頭上,一切如此鮮活亮麗。這次無意中發現竟成了舉世矚目的發現,在當時科學界掀起很大的反響。同年,中國科學研究所把這石頭命名為「李四光紋石」。
中國地質考察隊是這樣對「李四光紋石」樣品記錄的,石質細膩,有冰、糯質通透感,物理硬度達到6—7.5度與緬甸翡翠硬度接近,含氧化矽、石英、高價鐵、氧化錳、銅等礦物質,屬於玉質特徵。這結論原本足可成為大家爭相追逐財富的新神話,然而,由於處於歷史特殊時期並沒掀起多大浪花。有詩云:「湘西璞玉出沅水,沉睡萬年老河床。瓠遺淘挖千種面,身懷七彩不爭王」。
歷史在神話中起源,傳說女媧補天用的五彩石即為玉。追溯湘西七彩玉歷史,可從湘西新石器時代的瀘溪浦市下灣遺址和洪江高廟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玉鋮、玉璜、玉玦等精美玉器推定,少說有7800年的歷史,是世上當之無愧的玉祖發祥之地。然而,湘西人對七彩玉認定更遠久,可推算到遠古高辛帝時期,《後漢書·南蠻傳》、《文獻通考》、《宋史》、《水經注·沅水》等古典書籍記載,盤瓠用七彩玉俘獲了三公主辛女的芳心,後他又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頭,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盤瓠厭宮廷喜山林,帝嚳只好同意盤瓠攜辛女回到瀘溪老家。詩云:「亭亭孤泣沅水濱,猶是當年出洞身。山光留影收鏡曉,巖花香落綺羅春。曾隨盤瓠辭丹闕,又逐鳳凰上玉京。」不過那時玉並不叫「湘西七彩玉」,而是叫「盤瓠部落彩玉」,這也是後來只有極品湘西七彩玉才可以用「盤瓠部落」品牌的緣由。
湘御七彩貢玉的由來
人們常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其實,一方水土也養一方玉。
據《舊唐書列傳》、《資治通鑑》等古典書籍記載,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駙馬張垍被貶到湘西瀘溪郡擔任司馬官,並判他永世不得回朝。張垍攜妻寧親公主來到瀘溪見女人都戴著顏色嬌美的彩玉,硬度與翡翠硬度接近,刀感舒服,刻出的線、面,盡合人意。這東西像凍一樣,似透不透,給人含水的感覺,清亮又不儘是浮光。這種「透」有石感的透度,不像玻璃那樣,並天然似含油蠟,清潤滑爽,沒有油膩的感覺。更神奇的,常戴可養顏養生。寧親公主從小體質弱,可戴上彩玉半年後皮膚越來越紅嫩起來。自然那時人不知道湘西處「土壤中的富硒帶、植物群落中的亞麻酸帶、微生物發酵帶」三帶交匯核心地帶,是中國優質富硒七彩玉產業帶,而他們只能把這種傳奇歸功於天神賜予。張垍見後,立即獻給嶽母——楊貴妃。因獻「湘西七彩玉」有功,年底召回長安,再晉升為太常卿。從此後,湘西七彩玉成為貢品,唐明皇還特賜名「湘御七彩玉」。這也是後人把特級品的湘西七彩玉定名為「湘御」的緣由。
湘西七彩玉的確不可小覷。史料記載,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春天,時年48歲的唐伯虎攜摯愛秋香專程從江西經長江入洞庭湖,沿沅水而上來到瀘溪尋極品的湘西七彩玉。他這次不僅受到土司王彭明輔的熱情接待還目擊身經這些驚心動魄的七彩玉。詩云:「天外浮雲總渺茫,山澗流水玉輝光;千尋碧煉懸崖落,一道銀河到海長;和月掏來還有影,帶花汲取豈無香?隨流好入華陽洞,莫向天台問阮郎。」
春風浩蕩奮進正當時
「玉不琢,不成器」。再美的玉也必須經過能工巧匠的雕琢打磨,才能煥發新的生命,湘西七彩玉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國國禮藝術家譚宇告訴記者。
1971年9月,譚宇出生在湘西瀘溪縣浦市鎮新堡村。相傳,他先輩是隨譚子興鎮守湘西來到浦市的石匠,主要負責日常生產石材工具和建築石雕藝術,浦市古鎮石雕許多精美的作品,一直流傳下來,到他已經三十八代。自幼耳濡目染看爺爺石灰石、紫砂石、菊花石、紫袍玉石等雕刻成為擺件和用品。1992年,他考起了湖南文理學院機械系,學製造專業。雖然他很熱愛石雕刻藝術但他更熱愛生活。他認為藝術家只有先生存好才能更好的發展,因此,他先學經商銷售水泥。2013年,他投資創辦了鴻宇新型建材廠,做燒結頁巖環保磚帶領村民脫貧。2017年6月3日,他被授予「中國『三農』模範人物」光榮稱號。隨著生活條件好起來,他重拾起石雕藝術,尤痴愛湘西七彩玉雕,師從吳初偉、陳德恆、蒲學堂、胡楊等雕刻大家,並多次參加懷化學院民間非遺雕刻培訓班學習,使他雕刻理論知識和技藝從「野花點點旁開」躍升到「胸懷意氣任激蕩,刀落山水自淋漓」的高度。2017年9月,他攜湘西七彩玉雕刻參加湖南省(第八屆)旅遊產品博覽會贏得關注。2018年7月,他被中國時代風採組委會授予「中國工藝美術雕刻大師」光榮稱號。2019年11月15日,他攜帶湘西七彩玉作品參加2019一帶一路國際商品博覽會國際品牌館展覽,引起轟動。2019年12月,他玉雕作品在懷化學院非遺成果展。2020年1月,他攜帶湘西七彩玉作品參加吉首大學武陵石展。2020年5月,譚宇被國賓禮文化市場保護委員會、國賓禮藝術鑑定評審委員會、國賓禮特供(外事)管理中心授予「中國國賓禮藝術家」榮譽稱號。
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應善於將自然、民族的美,以及生活感受和個人情懷巧妙地糅合,即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自然是取捨高手。清代李方膺詩云:「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作為國禮收藏品《湘御玉雕——生命不息》,以及極品湘御玉雕《邊城》等都是從千萬朵中取捨而來的。湘西七彩玉只不過是營造心中景象素材,可以憑藉自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語言,加以取捨、剪裁、提煉,以達到「一葉落,頓感秋風如煞;一芽萌,而賞春光無限」這種人文雕禪意道境。
對於目前的湘西七彩玉產業市場,譚宇坦言:湘西七彩玉熱度還不夠,但我們有湘西七彩玉原石的產地優勢,又有瀘溪浦市下灣遺址和洪江高廟文化的歷史底蘊。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湘西州和懷化市政府的扶持及湘西七彩玉玉雕協會、吉首大學、懷化學院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發揮我們的自身優勢,闖出湘西七彩玉的藝術天地,掀起新時代的財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