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總書記囑託】西安交大教授沈超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0-12-14 西安交大新聞網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出爐。其中,AI領域相關人物共5人入選,西安交大教授沈超入選。

沈超獲獎理由為:致力於智能系統的行為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沈超,35歲,西安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自動化系教授,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9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學者。

本科與博士均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博士生導師為管曉宏院士。讀博期間曾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學習兩年半並擔任研究助理,師從世界著名網絡空間安全領域學者Roy A. Maxion教授。2013年獲得生物特徵識別大會最佳論文。

2014年獲得博士學位後,沈超留校工作,在西安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與教授(2016年、2018年分別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2018年4月,沈超加入西安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擔任副院長。

主要研究數據驅動的網絡與系統安全、可信人工智慧、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綜合安全、安全大數據分析。研究成果曾獲得7次國內外學術會議最佳/優秀論文的獎勵,包括:移動用戶行為和身份識別工作獲得ICICIC 2019最佳論文獎、手寫行為認證工作獲得IEEE ICCSS最佳論文獎等。

沈超提出了基於人機互動行為分析的新型數字身份識別原創理論和技術,相關研究成果已廣泛用於多場景多終端的人機行為身份認證系統,不僅能提升數據安全保護性能,還降低了客戶接入成本以及系統運營成本。

除了數字身份證明,沈超還對時空大數據協同計算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基於圖切割和圖挖掘的時空大數據融合與計算框架,建立了基於圖嵌入的時空數據關聯計算與挖掘的新模式,可應用於智慧交通、城市大腦、地理遙感測繪等眾多雲計算領域。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教授沈超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出爐。其中,AI領域相關人物共5人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入選。沈超獲獎理由為:致力於智能系統的行為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 AI領域僅5人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入選重磅榜單!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出爐。其中,AI領域相關人物共5人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獲獎理由:沈超教授致力於智能系統的行為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 從985博士到交大教授,他2次破格晉升,現登上麻省理工重量級榜單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出爐。其中,AI領域相關人物共5人入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自動化系沈超教授榜上有名,獲獎理由為:致力於智能系統的行為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 從985博士到交大教授,他2次破格晉升,如今登上麻省理工重量級榜單!
    2020-12-15 10:13:05 來源: 壇友進樂 舉報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 上海交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韓達研究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0年12月10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揭曉了中國最權威青年人才榜單—《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評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和仁濟醫院的PI韓達研究員獲得「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電子科技大學80後教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科技青年榜
    1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正式公布2018 年獲獎名單,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呂琳媛成功入選,她也是西部地區唯一入選者!正像總書記說的:「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青年強則中國強。延伸閱讀: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世界範圍內評選35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獲獎人曾包括: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等。
  • 上海交大諸葛群碧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2020 年中國區榜單獲獎人名單,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諸葛群碧副教授入選。
  •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歲末年初,本報推出「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主題特刊,重溫總書記過去一年來指引教育發展的聲音,回訪那些聆聽總書記講話的親歷者,聽他們講述身邊的變化和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真實反映這一年來教育系統廣大幹部師生牢記總書記囑託,鼓足幹勁,改革創新,推動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生動實踐。
  • 雅禮中學校友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中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2019 年 12 月 14 日,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揭曉第三屆「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中國榜單,湖南省雅禮中學校友陳丹琦作為「先鋒者」入選其中。《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雜誌。它於1899年作為「技術評論」雜誌而成立,隨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開始商業化,開始面向大眾銷售,其針對人群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
  • 山西大學韓拯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12月10日-1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在浙江紹興開幕,同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2020年中國區榜單發布,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韓拯光榮上榜。
  • 因深度學習成就,香港大學羅平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亞太區「35...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 12 月 3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新加坡公布了 2020 年「35 歲以下創新者」(Innovators Under 35,簡稱 TR35)亞太區榜單。
  • 中國數字健康企業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
    人民政協網11月20日電 11月19日,在江蘇蘇州舉辦的EmTech China 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國際知名權威科技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年度「50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微醫作為一家數字健康企業,與特斯拉、騰訊、英偉達
  • 中國最大在線教育平臺「猿輔導」 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
    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從全球萬千科技公司中遴選出的年度「50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技術商業類雜誌之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TR50榜單評選以高精尖科技創新和成功的商業模式為兩大核心,以此洞見未來科技版圖的構成。
  • 編程貓李天馳等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今日,全球權威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2020年中國區榜單發布,憑藉帶領編程貓持續開拓創新,運用科技力量推動中國編程教育發展,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成功入榜。
  •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歲末年初,本報推出「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主題特刊,重溫總書記過去一年來指引教育發展的聲音,回訪那些聆聽總書記講話的親歷者,聽他們講述身邊的變化和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真實反映這一年來教育系統廣大幹部師生牢記總書記囑託,鼓足幹勁,改革創新,推動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生動實踐。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2020-12-11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生物所施一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2020 年 12 月 10 - 11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榜單發布儀式在魯迅故裡——浙江紹興啟幕。經過全球 50 餘位頂級科學和技術領袖長達一年的嚴格評審,「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
  • 牢記囑託!碑林區幹部在西安交大西遷博物館「身臨其境」學理論
    4月29日下午,碑林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前往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參觀學習,並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西安交大西遷博物館,大家駐足聆聽,認真觀看,不時詢問。從溯源南洋到交大西遷,從「南洋走來」到「與國家民族同向同行」,從「永遠飄揚的旗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精神的重要指示,大量的歷史圖片和珍藏物品展示了交大「風雲兩甲子、弦歌三世紀」的崢嶸歲月。「弦歌西向鑄豐碑,立心天地為家國」,「西遷精神」深深感染著每一個人。
  • 【牢記總書記囑託】化學學院:西遷大樹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對15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之際,化學學院黨委響應學校號召,組織各支部再次開展學習,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今年4月22日蒞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全院師生以實幹實績踐行西遷精神,依託創新港科研平臺,推動學院跨越式發展,加快學科建設速度,為學校發展作出留下歷史印記的新貢獻。
  • 「失落」的國立交大,當年號稱「東方麻省理工」,現今已四分五裂
    「交通」一詞不同於一些從國外大學引進的諸如理工、科技、師範等專用流行名詞,它是由中國大學自創的。「交通」的意思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不僅包含道路、通商之交通,還有包舉宇內八方,古往今來之意,這也是國內所有的交通大學的英文名字採用音譯「jiao tong」而不是「traf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