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中山路往東走,可觀賞北投的奇景之一「地熱谷」。
地熱谷是火山噴發前所形成的陷落深谷,由於溫泉水的注入而形成一片熱池。
因池水的高溫和不斷蒸騰的熱氣,又有別名「地獄谷」。
走過入口的路牌,遠遠地就能看到地熱谷晶瑩剔透又帶著詭譎氣氛的藍色池水。
池面上不斷冒著白色的硫磺氣體,微微有些刺鼻。
地熱谷的泉源來自於火山內部深處,泉質屬於青磺泉,是全球僅有的兩大青磺泉之一。
泉水中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鐳,具有療養、美容等功效。
地熱谷的水溫高達90以上,是大屯火山群內溫度最高的一處溫泉。
早年地熱谷開放,很多民眾前來煮溫泉蛋,但因多次發生安全事故,以及出於對泉水的保護,現在已經禁止了這種行為,僅供觀賞而已。
在北投圖書館旁的北投溫泉博物館也是一棟有歷史過去的特色建築,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溫泉浴場,在1913年建立,是當時最大的公共溫泉浴場,最特別的風格,在於其建築,融合了日式跟英式風格,算是唯一雙風格的建築。
一樓是英式的磚造建築,當時有最大的磚造浴池,二樓則是木造的日式風格,當時主要是休息區跟玩樂的地方。
掩映在林木茂盛的北投溪畔,被譽為臺灣首座鑽石級的綠色建築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臺北環境最好的讀書地方,沒有之一。
而這裡最體貼的地方在於,遊客也可以辦理圖書借閱,只要現場填寫資料即可辦理借閱證。
傍晚坐在夜涼如水的窗邊,擰開桌面上的檯燈,靜靜地讀一本書,偶爾會在某一頁看到之前的借閱者用鉛筆畫下的著重符號,偶爾產生共鳴,這種感覺是與在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翻閱新書截然不同的。
而在這裡,你會發現有很多在大陸跳廣場舞年齡級的叔叔阿姨,背著簡易背包、戴著老花鏡專心閱讀,也有很多放學後來溫書的青年學生,你會感受到臺灣人有多麼愛讀書。
開放時間:周日至周一: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周二至周六:上午八時半至下午九時
早上九點半很幸運的趕上最美圖書館開門,老老少少那麼泡在圖書館不出來了,聞著原木的清香,徜徉在書的海洋裡。
北投圖書館隱在一片樹林和小溪中,充分讓人跟周邊環境的親近,讓閱讀者在陽光與鳥語花香中享受閱讀的樂趣。
北投圖書館,被,這也是臺灣唯一入選的圖書館。
北投圖書館在北投公園裡,是一個木頭打造的建築物,與公園的樹木融為一體,樹枝生長還穿越了圖書館的走廊,被周邊居民稱為「樹屋」。
不像一般圖書館看到的高大書架和大量藏書,給人一種嚴肅冷靜的感覺,這個圖書館給人很強的優靜和悠閒感。
書架都在110公分以下,書架降低以後圖書館的空間看起來更寬敞。
整棟建築物採用大片落地窗,讓光透進室內,減少人工照明,讀者也可以欣賞自然景色。
南面是公園,北面是一條小河。
外圍的3層樓陽臺,是戶外閱讀區,讀者可以在陽光與鳥語花香中享受閱讀的樂趣。
北投圖書館還是一個綠色建築,館內的設計藉由高低窗產生對流,夏天可讓室內降低攝氏4度,省電還能引進新鮮空氣。
圖書館屋頂安裝太陽能光電板,屋頂覆蓋草皮。
除綠化屋頂,也可隔絕太陽曝曬,並涵養水分,雨水用來澆灌植物和馬桶用水。
體驗了一把在最美圖書館裡閱讀的樂趣,我們要出發趕回臺北了,留影紀念一下。
上午10點,北投露天溫泉浴池門口已經有很多人排隊準備進去泡溫泉了。
在北投生活還是不錯的,空氣清新溼潤,有綠樹成蔭的公園散步,有最美的圖書館閱讀,還能在疲累的時候泡個澡,退休後的生活就是要這樣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