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來源: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部關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從課程教學、教材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著力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真正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更加充實、方法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顯,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
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創新課程教學實踐,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向教學內容體系轉化。創新教學方法,建立以探究式教學為核心的理念,實現課堂教學向研究型教學模式轉型。完善課程配套實踐教學,採用專題講授、多媒體課件、課堂討論、社會調查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智慧課堂、雲班課、易班等,提升教育教學實效。邀請知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專家、中央「馬工程」首席專家進行示範課堂教學,舉辦嘉陵論壇、紅巖講壇、「高校馬院網際網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研討會」、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暨京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聯合論壇等,拓展課程教學形式。在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推行專題教學,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考核,在全校範圍內組織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網絡知識競賽、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校園演講比賽、大學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之典型案例分析大賽、大學生講思想政治理論課大賽等,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和精髓入腦入心。加強課程教學質量管理,成立教學督導組,採取隨堂聽課、查閱文卷、訪談、觀察、反饋等方式,組織專家進行專項教學檢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有機統一。
規範教材使用管理。與市委宣傳部共建市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統一使用「馬工程」重點教材。制定教材選用管理辦法,由學校黨委負責對哲學社會科學類教材、國外原版教材進行審定,建立哲學社會科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目錄,規範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選用及管理。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內容融入課堂教學,將黨章單行本、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讀本、報告單行本作為必備的教學參考資料、課堂講授重要內容和學生考核關鍵知識,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學生頭腦,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實施馬克思主義人才引進專項計劃,以學科建設需求為導向,加快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學術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同時聘任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校院領導等擔任兼職教師,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和學緣結構等更趨於合理。完善教師隊伍培養和培訓體系,通過全員培訓、新教師入職培訓、骨幹研修、在職攻讀學位、國內外考察調研等途徑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素質,開設「共享理念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共產主義信仰:過去、現在和未來」等專題講座,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到中央黨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延安大學澤東幹部學院等進修學習、考察交流。實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和教案評價制度,馬克思主義學院各教研室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集體備課,研究探討教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創新教學案例、素材、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踐,形成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又體現課程教學規律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和學術研究能力。
(責任編輯: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