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的雷射和光學項目

2020-12-14 OFweek維科網

     國家科技部7日正式公布了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初評通過的5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以及15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在創新驅動推進轉型升級的大方向之下,國家科技獎的關注度不斷升溫。去年,王華明的「飛機鈦合金大型複雜整體構件雷射成形技術」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小編將為您整理出此次包含雷射和光學技術的項目。

  一、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的通用項目

  1、高增益玻璃光纖與單頻光纖雷射器成套製備技術及其應用  

       主要完成人:楊中民(華南理工大學),徐善輝(華南理工大學),張勤遠(華南理工大學),張偉南(華南理工大學),錢 奇(華南理工大學),姜中宏(華南理工大學)

  推薦單位:教育部

  2、高光束質量超高斯平頂釹玻璃雷射器關鍵技術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樊仲維(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邱基斯(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伍浩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陳光輝(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張國新(北京國科世紀雷射技術有限公司),張 彬(四川大學)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  

       3、單細胞分辨的全腦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技術與儀器  

       主要完成人:駱清銘(華中科技大學),龔 輝(華中科技大學),李安安(華中科技大學),曾紹群(華中科技大學),張 斌(華中科技大學),呂曉華(華中科技大學)

  推薦單位:湖北省

  4、低熱阻高光效藍寶石基GaN LED材料外延及晶片技術  

       主要完成人:李晉閩(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王國宏(揚州中科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王軍喜(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伊曉燕(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劉志強(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戚運東(湘能華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

  5、調控光線行為的三維自由光學曲面構建及其在半導體照明中的應用  

       主要完成人:羅 毅(清華大學),錢可元(清華大學),韓彥軍(清華大學),李旭亮(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李洪濤(清華大學),祝炳忠(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中國科協

  二、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的通用項目和創新團隊

  1、界面性質與光電器件特性關係調控技術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許並社,賈虎生,王 華,梁 建,馬淑芳,劉旭光,李天保,曹銀花,伍永安

  主要完成單位:太原理工大學,山西飛虹微納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飛虹雷射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山西樂百利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推薦單位:山西省

  2、半導體器件後封裝核心裝備關鍵技術與應用

  主要完成人:陳 新,吳 宏,高 健,高雲峰,楊志軍,劉冠峰,吳小洪,李克天,陳克勝,程逸良

  主要完成單位:廣東工業大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半導體器件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廣東省

  3、高等級中厚鋼板連續輥式淬火關鍵技術、裝備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王昭東,袁 國,王 洪,王國棟,沈永耀,王道遠,李 勇,付天亮,韓 毅,王 超

  主要完成單位:東北大學,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新餘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推薦單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三、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的項目

  1、下一代光網絡中全光信號處理方法與光子調控機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張新亮(華中科技大學),董建績(華中科技大學),餘 宇(華中科技大學),徐 競(華中科技大學),黃德修(華中科技大學)

  推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

  2、可見光響應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環境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主要完成人:鄒志剛(南京大學),李朝升(南京大學),於 濤(南京大學),周 勇(南京大學),閆世成(南京大學)

  推薦單位:江蘇省

  3、高性能半導體光催化材料製備與微結構調控

  主要完成人:餘家國(武漢理工大學),餘火根(武漢理工大學),程 蓓(武漢理工大學),劉升衛(武漢理工大學),趙修建(武漢理工大學)

  推薦單位: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

  4、局域態操控的紅外探測機理

  主要完成人:陸 衛(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陳效雙(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李志鋒(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少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沈學礎(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推薦單位:上海市

相關焦點

  • 14個項目通過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透露深圳科創秘密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14個深圳項目初評通過。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記者發現,初評通過的14個深圳項目中,包括5項技術發明獎和9項科技進步獎。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 食品領域32個項目入圍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8月3日,科技部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http://www.nosta.gov.cn)公布了初評通過的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公示,一南開大學項目獲建議一等獎
    上述初評通過項目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以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http://www.nosta.gov.cn)公布。初評通過的2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4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用項目在委託管理單位、提名單位及項目完成單位等進行內部公布。
  • 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山東5所高校榜上有名!山大斬獲兩項
    幾天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根據官網介紹,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從初評結果上來看,共有151家單位以第一完成單位完成的項目通過2020年國家科技獎初評。
  •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公布,安徽2所高校入榜,沒有工大安大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從初評結果來看,共有73所高校上榜。其中浙江大學共計通過初評12項,位居第一;上海交通大學共通過7項,位居第二;北京大學共有6項,位居第三。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浙大躍居全國高校第一
    昨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在初評結果中,浙江大學共收穫各類獎項共計10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作為參考,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中,浙江大學共計有8項獎項獲得初評通過,其中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技術進步二等獎6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在最終公布的獲獎名單中,浙江大學共計獲得6項獎項,其中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僅次於清華大學。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浙大躍居全國高校第一
    昨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在初評結果中,浙江大學共收穫各類獎項共計10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其中,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其中,由浙大教授羅堯治領銜完成的項目《現代空間結構體系創新、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在初評中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7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布 生物醫學類有哪些?
    頭條】☉6月2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生物醫學類項目8個,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生物醫學類項目6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通過生物醫學類項目(含創新團隊)52個。
  • 中科院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目(不含專用項目)
    中科院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目(不含專用項目) 2018-01-08 發展規劃局 面向太陽能利用的高性能光電材料和器件的結構設計與性能調控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自然科學二等獎 12. 聚合物/層狀無機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火災安全設計與阻燃機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自然科學二等獎 13.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14.
  • 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公布山東有這些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第96號公告。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評通過的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以及2019年度初評通過、因異議處理中止評審,現已調查處理完畢,按規則提交2020年度評審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項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予以公布。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南大學參與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進步獎2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結束,此次初評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4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33項,以及2019年度遺留的2項。中南大學的國家科學技術獎1、國家技術發明獎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47項,其中電子信息組項目9項,而由湖南省提名的「鋅冶煉過程智能控制與協同優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初評為二等獎。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中新網1月10日電 綜合消息,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共同榮獲本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看中國科技發展的持續性
    本月初,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公示,選其一二,從名稱來看,各位品評一下(主要是內容艱深,非專業人士不必深究)。只看名稱,是不是感覺我們的中學生科研也快登堂入室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部分截圖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完整統計結果出爐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從初評結果來看,共有73所高校上榜。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折合統計,這些高校更有分量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三大獎」初評結果!2020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以及2項2019年度遺留項目。
  • 2020年國家科技獎初評項目第一完成人,本碩博校友統計結果出爐
    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從歷年國家三大獎初評結果和最終公布的數據來看,獲獎名單與初評結果相比不會有大的變動。鑑於國家科技獎的重要地位,高校校友獲國家科技獎項目的數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今天青塔對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通過的通用項目第一完成人的本科、碩士及博士畢業院校進行了完整的統計分析,來看看表現突出的高校都有哪些。
  •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開始—新聞—科學網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的通知   國科獎字〔2016〕41號   各有關推薦單位(專家):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關於受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規定
  • 教育部擬提名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新聞—科學網
    教育部擬提名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
  • 青島155個項目(人選)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獎
    ,對獲得2019年度市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2019年度全市共有155個項目(人選)獲獎,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劉佔傑總經理榮獲市科學技術最高獎,另外10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6項成果獲技術發明獎、132項成果獲科技進步獎、5人獲國際合作獎。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出爐,來看看浙江哪些項目榜上有名吧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數學組波動方程反問題的數學理論與計算方法包 剛(浙江大學)江  松杭州師範大學)季維智,裴 鋼,魏輔文二等獎4材料科學組面心立方材料彈塑性力學行為及原子層次機理研究韓曉東(北京工業大學),張 澤(浙江大學),王立華(北京工業大學),張躍飛(北京工業大學),鄭 坤(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二等獎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