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呈銀色的轉移性結直腸癌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布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病例,一位轉移性結腸癌患者糞便呈銀色,詳情如下:

患者女,69歲,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因出現頭暈和大便顏色異常2周而到急診科就診,無騷癢或尿液變黑的情況。

體格檢查發現黃疸、肝腫大和腹部瀰漫性壓痛。直腸檢查顯示糞便呈銀色(如圖A所示)。實驗室檢查發現血紅蛋白水平為7.5 g/dL(參考範圍為11.0至14.5)、總膽紅素水平為4.0 mg/dL(68μmol/L)(參考範圍為0.2至1.3 mg/dL[3至22μmol/L]),鹼性磷酸酶水平為369 U/L(參考範圍45至117)。

糞便檢測隱血陽性。腹部和骨盆的計算機斷層CT掃描發現盲腸腫塊和多處肝轉移(如圖B所示)。銀色大便的出現是由於白色糞便伴有梗阻性黃疸和黑便。

與患者討論後,決定注重患者的舒適度。患者接受臨終關懷而出院。

糞便顏色和性狀可以為判斷消化道系統功能狀況或病理生理狀態提供重要的診斷佐證。導致糞便顏色發生變化的原因如下:

棕色

正常的糞便顏色應該是深褐色。來自紅細胞的膽紅素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把它變成棕色。人糞便通常具有淺棕色到深棕色,這是由來自死亡紅細胞轉化成膽紅素組成的膽汁和尿膽素的膽紅素衍生物的組合產生的。通常是半固體,有粘液塗層。

黃色

藍氏賈第鞭毛蟲的感染可引起黃色的糞便,其可以引起嚴重和傳染性黃色腹瀉;黃色糞便的另一個原因是吉爾伯特症候群;黃色糞便也可以表明食物相對快速地通過消化道;黃色糞便還可以在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中發現;黃色、油膩、臭糞便可提示小腸感染。這也可能是由於吸收障礙,例如乳糜瀉引起的糞便中過量脂肪的徵兆;如果糞便稀釋或肝臟產生的膽紅素量減少,也可能發生黃色糞便。

蒼白或灰色

蒼白或灰色的糞便可能由膽汁輸出不足引起,提示體內缺乏膽汁,例如膽囊炎、膽結石、賈第鞭毛蟲寄生蟲感染、肝炎、慢性胰腺炎或肝硬化,這可能表示膽管梗阻。來自肝臟的膽汁鹽給予糞便棕色的顏色。如果膽汁輸出減少,糞便的顏色要淺得多;某些藥物也可能導致這種變色,例如亞硫酸鉍和其他抗腹瀉藥物。

黑色或紅色

黑便通常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例如出血性消化性潰瘍。黑色或深棕色大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紅色大便提示有下消化道或直腸出血。在攝取含有大量動物血液的食物後,可以觀察到相同的顏色變化;黑便也可以由許多藥物引起,例如鹼式水楊酸鉍和膳食鐵補充劑;酒精中毒也可以引起整個身體血液通路的異常,包括紅黑色糞便;明亮的紅色糞便在下腸道出血常常是痔瘡,或者可能是紅色食品著色、甜菜、蔓越莓、番茄汁或湯、紅色明膠或具有紅色食物著色的飲料也可使糞便呈紅色。

藍色

普魯士藍用於治療輻射,銫和鉈中毒的著色劑,可以使糞便變藍;大量消費含藍色食品染料的產品,如藍色柑桂酒或葡萄蘇打,可以有相同的效果。

銀色

當任何類型的膽汁阻塞(白色糞便)與任何來源(黑色糞便)的胃腸道出血結合時,會出現變色的銀色或鋁漆狀糞便顏色;它還可以提示瓦特氏壺腹癌,這將導致胃腸道出血和膽汁阻塞,導致銀色糞便。

綠色

綠色糞便可能是由於消化道中具有大量未加工的膽汁,強烈的腹瀉使食物在腸道內移動得太快,使膽汁色素不能充分分解;或者由於某些食物如綠色葉菜類或綠色食物而著色。某些醫療過程也可能引起綠色糞便,如骨髓移植可能導致移植物抗宿主病,從而引起腹瀉和綠色糞便;某些病原體可能導致糞便變綠,包括沙門氏菌、藍氏賈第鞭毛蟲和諾如病毒。

紫色

紫色糞便可能患有卟啉症。卟啉症又稱紫質症,是由卟啉產生和排洩異常所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多有遺傳因素。

相關焦點

  • 「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80%以上發現就是中晚期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   結腸直腸部位的癌變通常需要經過「腸息肉→腺瘤→腸癌」的發展過程,發病機制相對明確。
  • 「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  結直腸癌,80%以上發現就是中晚期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Castro博士介紹,結直腸癌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而MSI和MMR就像駐在身體裡面的「修復師」,專門負責DNA的錯誤修復。這些基因一旦發生突變,DNA複製中的錯誤無法得到及時修復,癌細胞更容易致癌突變。  大約5%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攜帶MSI-H或dMMR,目前這類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是化療,但往往對常規化療不敏感。
  • 「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  結直腸癌,80%以上發現就是中晚期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
  • 新研究揭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多組學圖譜
    新研究揭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多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4 20:11:59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曾嶸、吳家瑞以及上海長海醫院張衛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轉移性結直腸癌(CRC)的多組學圖譜
  • 腸幹細胞狀態再生重編程抑制轉移性結直腸癌
    腸幹細胞狀態再生重編程抑制轉移性結直腸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17:32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Fernando D. Camargo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什麼是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的臨床表現
    由於飲食的不規範,平時所吃的食物不健康,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直腸癌,那麼什麼是什麼是結直腸癌?結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呢?為什麼會患上結直腸癌,結直腸癌的病因是什麼?下面就然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結直腸癌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一、流行病學 卵巢轉移性腫瘤的發生率在國內外文獻報導中具有不確定性,我國卵巢轉移性腫瘤的發生率在7%~28%,其中,最為常見的卵巢轉移性腫瘤為胃腸道。 四、臨床表現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首發臨床表現有腹痛、腹脹、腹部包塊等腹部表現,陰道流血等婦科表現以及大便習慣改變等不典型症狀,容易漏診及誤診。宋英慧報導的44例轉移性卵巢腫瘤患者中,首先出現腹痛、腹部包塊、陰道流血或月經紊亂等症狀者佔91.1%(40/44)。
  • 結直腸癌預後早知道,查這幾個分子標誌物就夠了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和循證證據的不斷湧現,分子標誌物的檢測和應用開始走入大眾視野,基於分子水平的精準診療正在改變結直腸癌臨床實踐現狀。而在新理念、新技術不斷開拓的同時,相關臨床的病理診斷、檢測也需要更加規範化管理。
  • 上野雅資醫生揭秘:「偏愛」中國人的結直腸癌
    日本癌研有明的結直腸癌專家上野雅資醫生表示,在所有消化系統的腫瘤中,結直腸癌可以說是最能「防」和 最好「治」的腫瘤。  但是,我國結直腸癌患者在全球的佔比,居然高達 31% 。是什麼讓我國結直腸癌患者比例這麼高?結直腸癌的防治方法都有啥?今天我們聽聽上野雅資醫生的建議。  1.警惕!吃了太多致癌物?
  • 結直腸癌的各種治療方法,這種方法效果好
    以下是有關結腸癌或直腸癌治療的一些問題的答案: 大腸癌治療方法有哪些? 手術是最常見的結直腸癌治療方法。 手術用於去除腫瘤和周圍組織。 可能需要切除一部分結腸或直腸,並且可能需要永久或暫時進行結腸造口術,具體取決於癌症的程度以及切除了多少結腸或直腸。
  • FOLFOXIRI升級方案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可行有效?中國學者提出三點...
    結直腸癌是我國第三大高發癌症,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嚴重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在內科藥物治療上,相比其他瘤種的快速發展,結直腸癌領域藥物的研究進展顯得比較緩慢。今年3月,《柳葉刀-腫瘤學》發表了TRIBE2研究Ⅲ期研究結果。
  • 結直腸癌發病率連年攀升,它們或是「元兇」!
    結直腸癌可防可治,為什麼發生率只增不減?又為什麼有這麼多病患在中國?,從而增加直腸癌風險。 2元兇二:抽菸、喝酒的習慣 統計學研究發現,吸菸的人比不吸菸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要高1.27倍。而且隨著吸菸年齡和吸菸支數的增加,風險會越來越高。
  • 結直腸癌一線治療方案,該如何選擇靶向藥?
    結直腸癌目前治療現狀最新數據統計報導,消化道惡性腫瘤中,中國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連年升高。增速約為每年4.2%,遠超2%的國際水平。如今,氟尿嘧啶與葉酸、伊立替康(FOLFIRI)聯合應用是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化療方案之一。
  • 上野雅資醫生揭秘:「偏愛」中國人的結直腸癌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
    結直腸癌可以說是最能「防」和 最好「治」的腫瘤。日常攝入更多的膳食纖維,有助於減少結直腸癌的患病機率,蔬菜粗糧都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與之相對的,高脂飲食、 過多動物蛋白特別是過多紅肉, 是結直腸癌致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其中,加工肉類作為 1 類致癌物,更有可能跟增加結直腸癌發病有關係。不幸的是,在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和不要吃過多紅肉這兩方面,我們都做得不太好。
  • 結直腸癌有多常見?結直腸癌的關鍵統計數據了解一下
    小圓:除了皮膚癌,結腸直腸癌是美國男性和女性中診斷出的第三大常見癌症。男女分別患上結直腸癌的機率是,每22個男性中約1個患結直腸癌(4.49%),每24個女性中約1個患結直腸癌(4.15%)。看看下面的科普文,了解更多。
  • 為什麼會患上結直腸癌 患上直腸癌怎麼辦
    什麼是結直腸癌,患上結直腸癌有什麼危害呢?為什麼會患上結直腸癌,患上結直腸癌的原因有哪些?怎麼知道自己患上的是否是結直腸癌呢,結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直腸癌可以治癒嗎?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為什麼會患上結直腸癌結直腸癌的發病與很多因素,如飲食習慣、遺傳,結腸炎症等有關。1、飲食要素:如高脂肪低纖維飲食。
  • 結直腸癌復發會有哪些跡象呢?有什麼證據證明?還能不能治療呢?
    結直腸癌復發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腫瘤原發灶及周圍的局部復發,一是肝臟、肺臟、腹膜的遠處轉移。結腸癌手術切除腸管範圍大一些,而直腸癌由於骨盆空間狹小,切除範圍受限,所以直腸癌局部復發要多於結腸癌。便血、便秘的情況就要注意了,新出現的?和原來不一樣了?腸鏡檢查多久了?綜合分析一下。腸癌肝轉移發生率非常高,50%左右!
  • TAPUR研究闡明個體化生物標誌物在治療結直腸癌中的重要作用
    帕妥珠單抗聯合曲妥珠單抗在乳腺癌患者中廣泛應用,療效甚佳,同樣地,在TAPUR研究中將兩者運用到HER2陽性的結直腸癌患者中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 從其他臨床試驗得知RAS通路突變與抗HER2效果呈負相關,因RAS-MAPK在HER2二聚化後被激活成級聯反應,包裹HER2受體,阻止單克隆抗體與之結合。Gupta教授團隊目前觀測結直腸癌患者中RAS突變對曲妥珠單抗聯合帕妥珠單抗治療有效性的影響。
  • Lgr5陰性癌細胞可塑性驅動結直腸癌轉移
    Lgr5陰性癌細胞可塑性驅動結直腸癌轉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3 17:43:49 荷蘭癌症研究所Jacco van Rheenen研究組取得一項新進展,他們的最新工作表明,Lgr5陰性癌細胞的可塑性能夠驅動結直腸癌的轉移
  • 腸道菌群失調推動結直腸癌的發生
    結直腸癌是全球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的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根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5位。在經濟發達的城市,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似乎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