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懷孕之後 身體股價會被撐開 尤其是骨盆部位 大多數人還會體重超標 腹部 臀部 腰部以及大腿等處是特別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 有的產婦即使體重恢復較好 也仍會有局部肥胖的困擾 如果是產婦在產後恢復體型也是 需要關注的問題 。
一子宮恢復
1、子宮體的恢復
在胎盤拍出之後,子宮會立即收縮,用手可以在腹部摸到一個很硬並且呈球形的子宮體,它的最高處,其肚臍處以後子宮底的高度會每天下降1-兩釐米,大約在產後10-14天,子宮變小 降入盆骨腔內 。這個時候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
2、子宮頸的復原
在分娩剛剛結束時 因子宮頸充血 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 子宮頸壁也很薄 會皺起來 七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7-10天後 子宮頸內口會關閉 一直到產後四周左右 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
3、子宮內膜的恢復
分娩後 胎盤和胎模以子宮壁分離 有母體排出以後 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 產後十天左右 除了胎盤附著面外 其它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覆蓋 剛分娩後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如手掌大 到產後兩周左右 直徑可以縮小到3到4cm ,但直到產後6-8周 才能完全恢復 。
如果子宮裡有殘留的胎盤組織或產後子宮收縮不好 子宮復原的速度就會變慢 。產後的子宮為了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需要更有力的回縮 所以產婦在產後一周內會感到宮縮的疼痛 這種宮縮在給嬰幼兒哺乳時會更為明顯 但不會令人難以忍受 醫學專家認為多與新生兒肌膚接觸及哺乳是促進子宮恢復的最佳方法 。
4、影響子宮復原能力的因素
子宮恢復的過程非常複雜 有許多相關的因素可能影響到子宮的復原 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包括以下幾種 :
(1)子宮收縮藥物的使用
在臨床上 產後常使用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 包括縮宮素 麥角新鹼等 蘇工速為神經垂體所分泌的激素 可促進子宮平滑肌產生節律性收縮 。麥角新鹼具有與麥角鹼完全相同的子宮收縮作用 可以預防及治療因子宮乏力而引起的產後子宮出血的問題 因此 如果產婦使用了這類藥物 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其子宮的收縮狀況 。
(2)子宮底環形按摩
進行子宮底環形按摩可以有效的促進子宮的收縮 ,應提醒產婦隨時注意子宮的收縮情況 如果觸診未能觸診到子宮底或子宮 胃能收縮成球狀 應給予子宮底環形按摩 。
(3)膀胱排空
產後因子宮的排空而時子宮韌帶明顯鬆弛 子宮容易受膀胱推擠而偏向一側 尤其在膀胱脹滿的情況下 子宮偏向右側的情況會更加明顯 可能因此影響子宮復原的能力 因此及時排空膀胱,有利於子宮的恢復 。
(4)哺乳
應該鼓勵產婦於產後及時及早的接觸新生兒並開始哺乳餵哺母乳期間新生兒吸吮產婦的乳頭可以刺激垂體分泌縮宮素以又發牌如反射及促進乳腺泡周圍平滑肌肉收縮將乳汁排入輸乳竇,並使乳汁能順利排出 同時縮宮素也會作用於子宮的接受器上 促進子宮收縮 因此餵哺母乳也有利於子宮的恢復 。
(5)妊娠及生成過程
此次妊娠是否為多胎或巨嬰 生產過程由延長胎盤是否殘留 產後 有無早期下床活動 子宮內有感染等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子宮的收縮和恢復 。
(6)飲食
產婦的飲食也會影響子宮的收縮 例如產後實用mile機或生化湯均可促進子宮的收縮 生化湯是婦產科常用的產後初方,有化瘀生新 溫經止痛 養血祛瘀的功效 。
(7)產婦年齡較大 健康情況差 分娩次數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會影響子宮的復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