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天高雲淡,喜歡在空閒的時候走走。
隨便走走的時候,又把平日裡熟悉的景,熟悉的物,看一看 摸一摸,聞一聞,有疑惑的,還要問一問。我這樣說,是不是覺得,我不是一個看風景的人,倒像是一個老中醫,在行「望聞問切」那一套診病程序呢?
的確,有時候,一個寫作者真的就像一個老中醫那樣,面對眼前所見,在「望聞問切」中,靈光乍現,找到了寫文的入口。
隨心在環形路環繞的廣場上走著,看著。
我居住生活的地方,這個廣場還是頗有來歷的。
當年朱德總司令來到新疆石河子視察工作,就曾站在這片土地上接見過勞動模範,因此廣場稱為——朱德廣場。
廣場栽植了不少樹木,春夏樹影婆娑,綠意盎然,還設有健身器械,是個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秋天了,那些海棠樹,掛滿了果實,紅紅的小果子,吸引了我,我便走到這些樹下,欣賞這些果實,一棵樹,一棵樹的挨著看過去。這果子,位置不同,光線不同,給人的感覺也不同,暗處的,顏色深些,亮處的顏色淺些,為了拍出果子的質感,景致的層次,必須不停地變換角度,找到最佳拍攝點。
就這樣兜兜轉轉,想起了春天它們開花的模樣,想起了和海棠有關的詩詞,想起了曾經的青春時光……便有了寫作的衝動。
【看到景物,觸發的種種思緒,很寶貴。需要在觀景完畢,短時間裡,把它們整理到自己的素材本上。】
有意思的是,文差不多寫好了,在擬題目的時候,卻費勁思量。
起初,三個字:海棠紅。但馬上又推翻了:海棠紅,用來描述春天的海棠花最合適。寫賞秋果,也可以,但又不能涵蓋我寫文的整個意義,我是想說,時光更迭,季節轉換,海棠花落,海棠結果,依然那樣魅力不減。
斟酌再三,最後定為:賞看秋日海棠樹,海棠依舊似春紅。【擬題目,實際上也是梳理構思立意的一個過程。你有沒有文字寫完了,還沒有題目的情況?】
而,寫那棵小粉紅,完全是我在廣場上散步的一個偶然。
它,長在我日日走過的路邊,我竟然從來都沒有注意到,就這樣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那天,好像是我看完那些海棠果,一回頭,便望見它一樹的粉色串串,隨風搖曳著。剎那間,俘獲了我的眼睛。我便走進它。我不知道,它是什麼植物,我好想知道它是什麼植物,便用手機軟體查閱了一下,知道它的名字叫白杜。
回家翻看拍的照片,心想,這人也有視覺盲區啊,那麼美的一棵樹,自己平日裡就沒有看見。這秋天的遇見,真是驚喜。同時,也自我檢討,和眾人犯了一個通病:目光只投向那些光鮮的,突出的事物,從而造成認知盲區。而實際上世間事物,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美麗獨特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兀自細小的美,我們需要學會欣賞它們。
這樣想著,就有了《我終於看見你了,小粉紅》。
如果,你把你在生活中和那些尋常事物的遇見,都看得非常珍重的話,那麼,處處都可以是風景,處處都可以觸動你的心弦,激發你的情感。也許是零星的碎片,但你隨手把它們記下來,那就是積累。
當你需要寫作文,就不會為沒有素材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