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的話的孩子,最後真的實現了媽媽的預言

2020-10-15 傑克愛講課



小時候,鄰居家的阿姨對他兒子非常「疼愛」,要什麼買什麼。但是期望也很高。除了成績要好以外,還要「聽媽媽的話」。一旦他有什麼不聽話的行為,媽媽不會打他,但是會不斷的念叨「媽媽平時那麼疼你,要什麼買什麼。你怎麼不好好學習呀,你這樣長大了怎麼辦啊。是不是不想讀大學啦?難道你要去和那些混混在一起嗎?那樣的話,媽媽就不活了啊!」

一開始,兒子還會哭,還會勸媽媽,還會想辦法發奮圖強。但是總有幾次考不好,他媽媽就開始釋放她的權威期待。

逐漸的,我發現兒子不再理會他媽媽的念叨,而媽媽的念叨會更加劇。我的父母曾勸過她,但發現不怎麼管用。連我都厭煩了她對她兒子的預言。


這個小孩兒比我小一個年級,他的成績從五年級開始,越來越差。到了讀初二的時候真的和社會上的小混混混在了一起。初三就離家出走了,後來也沒了消息。他爸爸受不了她媽媽的念叨,離了婚。不到一年,她媽媽就瘋了,被送進精神病院。

權威的期待不僅僅會影響對方,有時候因為「關係」的原因,把自己也會拖進去。

武志紅心理學課 摘錄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大家熟悉的「皮革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賽普勒斯國王,性格很孤僻,喜歡獨居。他非常寂寞,就用象牙雕刻了一個美女,還愛上了這個雕像,祈求愛神阿芙洛狄忒給這個雕像生命。愛神被他的誠意感動,答應了他。皮格馬利翁得償所願,娶了雕像美女。

羅森塔爾在學校裡驗證了這個現象。

這個實驗發生在1968年,羅森塔爾帶助手們來到一所鄉村小學,在一到六年級各選了三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測驗結束後,他把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給了校方,並叮囑他們要保密,免得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這個名單佔了學生總數的20%,但其實,校長和學生都不知道的是,名單上的學生都是隨機選的,羅森塔爾根本沒有去看這個測驗的成績。

奇妙的是,8個月後,情況果然有些變化。在針對這18個班學生的測驗中發現,上了名單的那部分學生,成績普遍有了顯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慾都變得更強。

面對這個結果,羅森塔爾提出了一個詞,叫「權威性謊言」。他認為,他對於校方來說是權威,而校方對於學生來說也是權威,將「你最有發展前途」的「謊言」傳遞到那些作為實驗對象的學生身上,最終這些學生果然變成了這樣的人。


在我們童年的時候,我們從父母或者其他養育者主導的經歷中總結出了一些話,成為了自己的認知。而因為自戀的心理機制,我們不斷地去追求「我是對的」,我的認知是正確的,那這些話很有可能就預言了我們未來的人生。

的確是這樣,所謂命運,就是這樣的東西。我們那些不太積極的自我預言,常常最先來自於別人對我們的預言。

【我思】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說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那是因為我們的思維程序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皮革馬利翁效應「寫」進了我們的大腦。

當然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看到,修正一些有問題的思維模式。同時,作為父母或者領導的角色,一定要小心自己的「權威期待」。當你持續的發出你的期待時,事情很有可能真的會「如你所願」。

相關焦點

  • 關於坐月子 媽媽的話不能全聽
    即便是親媽說的話也不能全聽,我們應該推崇科學、健康坐月子,才更有利於產後身體的恢復。而媽媽、婆婆說的話,哪些不能聽呢?  每一個媽媽對自己的孩子都有操不完的心,即便自己的女兒生了孩子當了媽,在媽媽眼裡也永遠是個孩子。在女兒坐月子期間,媽媽免不了多叮囑幾句,這都是媽媽對女兒的關心和疼愛。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講究科學坐月子,天天躺著不動,人都要「長」在床上了。  產後要適當走動,不能長期躺著  生完孩子後的女人,必須好好休養,好好調理身體。
  • 模擬對話+積極體驗+自我實現預言3法,幫孩子走出情緒的灰色地帶
    5、讓孩子交流時要注意到每個細節,比如時間、地點、人物、前因後果等,充分說出自己的情感。6、當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全部講完時,接下來讓孩子把自己想像成對方,也就是讓孩子自己考慮到他認為的那個人將要說什麼,然後自己大聲說出來7、當讓孩子表達完他認為對方將要說的話後,想像一下他恢復到自己的位置,回答對方的話,也就是孩子剛才要說的話。
  •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周杰倫《聽媽媽的話》
    除了這首《聽媽媽的話》,還有《懦夫》關于禁毒,《梯田》關於環保,《止戰之殤》關於反戰,《上海一九四三》關於家國,《稻香》關於人生,《外婆》關於親情,《超人不會飛》關於自我,《前世情人》關於父愛,這首《聽媽媽的話》是孝道,以及《稻香》《蝸牛》等歌曲,都是教我們作人
  •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來到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感謝媽媽一路照顧,我知道媽媽要把我帶到這麼大是多麼辛苦,付出多少心血,只是我不會表達,不能完整表述我的所想,只能在懵懂的成長之時說一句「我愛你。」在我剛滿月之際,不知什麼原因,晚上睡不好,整夜整夜的莫名大哭,我知道媽媽心疼壞了,但又是第一次做媽媽,手足無措,整晚的進出醫院,醫生叔叔也說不出個原因,能用的方法都用盡了,甚至於求神拜佛,同樣於事無補,每晚陪我說話,開車帶我兜風,奇怪的是我只要一坐上車就不鬧了(吐槽一下)。一直持續到百天以後才恢復正常。每次從媽媽洗頭一把一把的掉頭髮時,我知道媽媽那段時間是多麼辛苦。
  • 「我的孩子是天才」,別不相信,「自我實現預言」的魔法你要知道
    其實,小莉的做法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學上叫做"自我實現預言",真的可以讓孩子變成父母心中的"天才"。|"自我實現預言"魔法了解一下!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曾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預想和我們的期望會導致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ing prophecy)的發生。自我實現就是指一開始對一個情景的錯誤定義,引發了新的行為,最後使得這個錯誤的定義變成了現實。
  •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周杰倫」,光學會聽媽媽的話,很難有大出息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周杰倫」,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聽媽媽的話其實,天底下哪有這麼乖巧懂事的孩子呢?聽媽媽的話更是響徹整個樂壇,但話說回來,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周杰倫,周杰倫也只有一個,就像中國只有一個馬雲,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一樣,個別的例子並不能代表普遍的現象。
  • 「聽媽媽的話」,媽媽對孩子這三方面要求嚴格,孩子會越優秀
    文丨福林媽咪昨天,路過一個理髮廳,聽到裡面傳來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這才想起,馬上就要母親節了。其實,周杰倫的琴技能有今天的水平,與他從小就練習琴有很大的關係,而這些成績背後的故事,那首《聽媽媽的話》給我們展示了一切,他也在綜藝節目《鋒味》裡表示,自己的琴就是被媽媽「逼出來」的。
  • 《聽媽媽的話》&周杰倫——終究又火了,媽媽的話裡原來暗藏深意
    不由分說,周杰倫自出道起就一直在引領中國的流行音樂風潮,粉絲不計其數,幾乎沒人沒有聽過杰倫的這首《聽媽媽的話》了吧。這首歌是杰倫早年代表專輯《依然範特西》中的經典作品,這張專輯可以說一出手便紅遍了大江南北,而其中這首《聽媽媽的話》因為主題鮮明,積極向上,還曾被選入臺灣小學教材。
  • 「六大預言」一一實現,科學無法解釋,世界上真的有預言家?
    「六大預言」一一實現,科學無法解釋,世界上真的有預言家?文/鐵筆撰史冊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對於預言,想必大家都不當真,認為那些都不是真的。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而在這五千年的時間裡,又有多少預言變成了現實了呢,而中國歷史上發生的「6大預言」,直到現在科學家都沒辦法解釋其中的奧秘,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看一些是哪「6大預言」吧。第一個預言:《推背圖》,它是由李淳風以及袁天罡他兩人融合了很多學問,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而編寫出的第一奇書中華道家預言。
  • 自我實現預言: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型思維,你學會了嗎
    這就是被當下心理學界普遍認可的「自我實現預言",原理是:一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會成為自己人生的預言,並最終得以呈現。自我實現預言會體現在很多方面,對家庭教育的影響尤其深遠天天上4年級,除了數學稍有欠缺,其餘門門功課優異,正因如此,媽媽沒少給他補數學,可是無論怎麼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老師跟媽媽進行了一次深入溝通後,發現天天媽媽上學時數學就是弱項,她一直認為自己這方面不開竅。
  • 周杰倫:聽媽媽的話,你可以不平凡
    學了這些音樂,最後能夠站在這個舞臺演講,也不容易啊。我沒有考上大學,卻來給你們演講,你們會不會覺得有點奇怪?方文山也才讀過小學而已,不過他寫的東西卻能夠被編進教材裡面。所以我覺得厲害的人、不平凡的人,並不是書要念得多好,而是要有一技之長,也要聽媽媽的話,還要尊師重道。小時候媽媽很希望我考上音樂系,然後讀大學。我大概考了兩次吧。可能我不是讀書的料,而且我又很愛打球。
  • 孩子考砸了,媽媽說的話非常重要,關係孩子未來和前途
    期中考試結束後,孩子回到家裡,我問考的怎麼樣,她有點沮喪的說:「好像沒考好,有幾道題沒做。」聽她這麼說,我心裡的火騰的一下上來了,給她下了那麼多功夫輔導功課,這孩子,怎麼一點都不長進。雖然生氣,但我沒有發作,想等她的成績出來後,看看怎麼樣再說。
  • 不做「媽寶女」 媽媽的話我不想聽
    就在男嘉賓準備作出在三個女嘉賓之中淘汰一個女嘉賓時,其實一個女嘉賓的媽媽發言了。這位媽媽說,讓自己的女兒退出,把機會留給其他人。原因是媽媽覺得其他女嘉賓更加適合男嘉賓。女嘉賓聽了之後並沒有聽從媽媽的意見,最後跟男嘉賓牽手成功離開了現場。男嘉賓的確很優秀,為什么女嘉賓的媽媽要求自己的女兒退出競爭呢?
  • 聽媽媽的話
    我的媽媽個子很高,她有一頭烏黑秀麗的長髮,一雙微微凹凸的眼睛,一個高直的鼻子,一張小小的嘴。我不僅很讚美她的外貌,我也很聽從她的話。當我做錯了一件事,或讓她發現我不好的行為和習慣,她便會很耐心地跟我說那些大道理,做什麼事都要有責任心,要勇於承擔自己的過失,嚴厲地警告我下次別再這樣做了。當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她幫我分析失敗的原因,媽媽時常教育我在困難面前不要低頭,媽媽總是我的糾正器。
  • 孩子說了這樣的話,差點讓媽媽心疼哭,孩子太懂事也不好
    每個父母在自己年輕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夢想,如果自己沒有完成,就會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鄭爽的媽媽就是這樣,她年輕的時候想要做個演員,但是沒有實現,所以就把這個夢想強行加給了鄭爽,從小在鄭爽身上花費很多時間,跳舞、彈琴要學很多不同的才藝,學的不好就會挨打挨罵。缺愛的鄭爽在鄭爽很小的時候,爸媽就讓她一個人去陌生的成都上學。
  • 媽媽吼孩子,被丈夫踢破脾臟:其實最好的教育,是全家都聽媽媽的
    這次真的要認真談談這個問題了。在家裡教育孩子,最好聽一個人的。且這個人最好是媽媽!不然,孩子的教育,可真的要出問題了。前幾天,還看到一條新聞。效果還不錯,自己親兒子的話,老人還是很願意聽的。誰的爸媽誰搞定。所以在公婆溝通中,丈夫給力,真的很重要。不要盲目自己上,那樣很容易擦槍走火,你以為在溝通孩子教育,老人還以為你找茬呢,很難談到一塊。
  • 3歲孩子患「雞胸」,知道原因媽媽很後悔,都怪當初沒聽醫生的話
    3歲孩子患「雞胸」,知道原因媽媽很後悔,都怪當初沒聽醫生的話生兒育女,其實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對於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就不可以有一絲的代謝,而且我們都知道,養育孩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好想和你換媽媽」,孩子之間的「交易」,媽媽聽了想打人
    導讀:「好想和你換媽媽」,孩子之間的「交易」,媽媽聽了想打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好想和你換媽媽」,孩子之間的「交易」,媽媽聽了想打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吼孩子,被丈夫踢破脾臟:其實最好的教育,是全家都聽媽媽的
    你生娃之後,有沒有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總有人要把你費力教育好的孩子,一下子打回原形!我家小外甥女剛滿月,我姐就把我媽和她婆婆全送回家了。因為僅僅一個月,小外甥就被老人帶偏了!我們教育孩子要放寬心一些,不要用打造完美孩子想法去教育。其實妥協一點,意見達成一致,看起來效果慢一點,甚至暫時走偏一點,但只要家庭和睦了,都是值得的。人總會有點缺點,有點怪癖,只要大方向教育得對,孩子就不會行差走錯。而且,當家庭大環境在原則問題上實行一個教育標準時。偶爾有一點點小不同,也是不用趕盡殺絕的。
  • 周杰倫的流行歌曲《聽媽媽的話》一不小心變成了兒歌
    在周杰倫14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離了婚,從此以後這個沉默寡言害羞敏感的孩子和媽媽、外婆相依為命,音樂就是他的世界,所有的心事與夢想都只能透過音符來訴說,誰都沒有想到,這個一天說不到十句話的小孩,長大後竟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他創作的歌曲《聽媽媽的話》成為了學校廣播傳唱度很高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