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視點】賦予甲骨文以時代精神
——翟萬益甲骨文書法的「四個維度」
六朝風雨秦淮水 大明虎氣孝陵石
舞旋天山月 曲啟新疆春
黃河九曲天上來 白雲萬象日邊生
和盛九州 德興萬邦
張平生
翟萬益數十年潛心於甲骨文的研究,在借鑑前人的基礎上,自覺地以甲骨文龜版為本進行研究,以高度開放的藝術思維對待這一遺產,在深入探究甲骨卜辭源流的基礎上,以個人的領悟將書法藝術的筆法、墨法、字法、章法移植於甲骨文書法創作研究,開啟了一個嶄新的甲骨文書法藝術世界,為甲骨文書法創新確立了「四個維度」。他在《甲骨之旅》一文中說:「我們筆下的甲骨文,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甲骨文,必須有今人的精神風貌在。」
他在新近出版的《萬益集契集》序言中寫道:「殫精竭慮,易卜文形質者四,曰墨法筆法字法章法,四者同變而存甲骨精神於其中乃稱妙有,僅求一變者,鼎之一足也耳。」這個觀點也體現出他「立體學術觀」之一斑。他試圖用行草筆法來破解甲骨文表象的殷商王朝的靜穆之氣和廟堂氛圍,重新喚回沉睡在甲骨龜版和契刻筆畫裡的率意與恣肆的魂靈,感悟契刻文字本質所蘊含的瑰麗意象,體味契刻筆畫流露出的寫意濫觴,鉤沉結字與布局初顯的自由舒展飛動的端倪。走出形質表象,捕捉意蘊情採,綜合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上的複合變量,賦予三千多年的古老文字以時代風貌、時代氣息、時代精神。
一
甲骨文書法創作,有契刻味僅是一端,重要的是書寫中表達的筆墨意蘊,個性化的率意和恣肆才是當代甲骨體書法的精神內含。分析翟萬益甲骨文書法筆法特色,無不體現著取法的多元性、筆法的多變性和意蘊的豐富性特徵。
筆法的多變性體現在毛筆在運動過程中的瞬息萬變而產生筆法表現的無限豐富性。觀看翟萬益現場創作,他是讓筆管在360度立體空間裡揮動,如同舞蹈演員的舞姿一樣,變幻無窮。翟萬益對毛筆在運行中的變化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體會筆法的豐富性。毛筆頭的著紙角度隨著筆桿的角度也在不停頓地加以變化,它可以360度方圓轉動,又必然在每一個方向點上作90度幅度的傾側俯仰,筆桿帶動筆頭自由運行在這樣一個立體的空間裡,極盡變量,帶來了筆法變化的無窮盡。
如果把翟萬益甲骨文書法作品中代表性筆畫排列起來,讓它形成一條軸線,可以看出真是風格各異,琳琅滿目。從這些作品中,我們體會其筆法追求的詭異多變。博大處曠達、厚重,細微處靈動、輕盈,各有所長,各盡其美,美美紛呈。
二
翟萬益為甲骨文書法創作確定的原則是:「嚴格按照文字學上考釋已確之字,絕不生編亂造。」《萬益集契集》第二卷·自序云:「吾於卜辭……結體仍遵成法,悉據考釋有本之字,弗敢面壁生造,其間修短錯落,欹側肥瘦,自有我在,非龜版所能囿者。」「弗敢面壁生造」與「自有我在」,是翟萬益對甲骨文書法創作本體論的高度概括。他從甲骨文字體變化演進本體研究,進而應用到創作上,就體現出這樣幾種變量:
部首變化的豐富性。在甲骨文龜版上,像「酒」字,在273年從不間斷的貞卜活動中,到底出現過多少次確難統計,「酒」各具形態,沒有雷同,但我們遇到這個字還是會在瞬間裡把它辨認出來。翟萬益認為,研究利用這樣一筆文化遺產,在稔熟掌握之後,再注入書法的變量,又會激發產生無窮個新的面目,這和天下人的面孔一樣,可以相似而不盡相同。
文字自身變化不可窮盡性。各種筆畫組合成了部首和偏旁,它們又組合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字,一個文字的筆畫增多了,可以變化調整的部件也增多了,這些變量綜合起來,就是創建新的藝術大廈的「原料」,當然,這須要有創造能力的人去把馭。
翟萬益作品中體現的字法,在忠實甲骨文原龜版字法的前提下,充分體現出作為書法本體的自我追求,已經超越甲骨文原版狀貌,反映出其甲骨文書法創造性思維,變化莫測,率意自由,達到一種自由馳騁的境地。
三
書法章法雖然只是文字載體上書寫部分的排布形式與空白部分之間面積形狀所形成的一種對比關係,以及由此生成的筆墨表象背後發散出的氣息和意蘊,所反映的是書法家的文化境界、審美思想和書法觀念。事實上,甲骨文龜版包含著無比豐富的章法變化,而這種章法的變化呈現出明顯的時間特徵,早晚時期各盡其妙,大體早期舒朗,晚期密湊,但具體到某一時期,往往疏密互現,變化萬端。每片甲骨具有不同的形制,而所契刻的文字多少也無定數,其章法構成,與其所占卜的內容有關,也會有某種神秘隨意因素。「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甲骨龜版裡可以得到印證。然而,自甲骨文發現之後,一大批前行者只是按照自己平常書寫的慣性打扮甲骨,後來者的借鑑就走入了誤區。翟萬益認為,現在我們通過臨摹龜甲原版,就是直接去感受追求原始的甲骨文章法結構,自覺避免近現代甲骨文創作形成的流弊拘泥。翟萬益甲骨文書法在章法上的探索與嬗變,與此亦極為切合,足見其對甲骨文原版探究之精深。當我們欣賞翟萬益的甲骨文作品,會為作品表現出的高度自由的章法排布所震撼。這些章法布局的變化隨著創作時間的推移而體現得越來越強烈,這種變化趨勢反映出的根本審美取向就是整體和諧之下的揖讓忿爭,並試圖囊括千態萬狀的自然意味與書寫情趣。
追求險絕是章法之變的重要特徵。險絕的本質就是得勢與平衡。翟萬益甲骨文書法對「勢」的處理得心應手,作品中體現的這種勢與平衡,比比皆是,往往取勢生動,平衡自然。這些作品無論其字形體態如何上下縱橫變化,重心無不穩定泰然,而就每個字的體勢來看,皆振揚屹立,勁健有神。不但「峭拔勁健」,更收四兩撥千斤之效。有的作品,通篇既違且和,既和且變,長短曲直,向背生姿,靈動怡情。比如對聯的非對稱組合、「懸念章法」與險絕之變。翟萬益抓住了「勢」與「平衡」這個書法研究裡最為重要而關鍵之鎖鑰,並果敢地把這些表現形式大膽平移到自己的創作中,已經取得了成果。比較甲骨原始契刻,我們會感受到這種章法變化的合理繼承和發展。
高度自由的章法變化源於卓識、膽略、學養與格局。在甲骨文書法百年研究探索者行列中,論創建,論成果,正如學者楚默所言:翟萬益無疑站到了甲骨文書法藝術創造的最前端,雄霸當今書壇。張海先生評價翟萬益甲骨文書法成就:他能把一種書體寫得這樣靈活多樣,這樣的神採飛揚,老辣中見飄逸,十分不易,十分難得。他打破了自甲骨文誕生三千多年所形成的局限性,果敢融入時代審美意趣,走向了創作的自由自在狀態。
四
翟萬益甲骨文書法變化萬端的墨象,一定蘊含著他對古典哲學的深入思考和感悟。他在墨法的運用層面,經積石成山的試驗,已達隨心所欲、化然為之的地步。在一些作品中體現出合塞上雄強之風與江南潤秀之色於一體,無不於其筆下表現得靈氣繚繞、煙嵐氳氤。以他胸襟之豁達、詩心之澎湃激蕩,其運筆之際,為一種自然生命所驅遣,精騖八極,心遊萬仞,水墨的蒼莽、華潤、枯老、層疊……種種跡象、心象,蓊鬱勃發匯聚成澎湃的水墨生命,可謂筆底長鯨吞浪而來,一種丹青氣韻陡然升起、浩浩瀰漫。翟萬益揮運長毫變幻無窮的水墨奇效,仿佛一臺交響樂的演奏被呈現於紙上,似能捉摸到自然天籟和人生心曲的交互呈現。凝神於紙上的特殊墨象,精妙入微,心象化作物象,奔騰張揚的生命與暢達明朗的氣息凝聚在他甲骨文營造的空間。墨象奇觀是他筆墨語言中個性化最強烈的一個特色。大開大合的揮毫放縱,時而疾風狂馳、驟雨傾盆;時而雲開雨霽,和風慶雲。一字之中,隨濃將枯,帶燥方潤;一幅之內,馳奔頓挫,情動於衷。毫不拘泥於局部之得失,而以整體布局為要務,以意象營造為遵循。
翟萬益在甲骨文書法創作中所營造的無窮意象,打通書法三千年的血脈,增強了甲骨文書法的時代氣息和神秘玄妙。而這種神秘意象的背後,是翟萬益積數十載時光的夙夕修煉,是打通大篆、金文、隸、草、行、楷等諸體後的氣脈周流,是書法藝術和文史哲詩完美結合之後的必然碩果。於養氣調息,運腕揮毫,他深得太極松沉之理,每於甲骨文書法創作,必松沉下潛,蓄勢以動,身勢必如載重之船行於江河之中,既有動蕩之形勢,又非常的沉穩。毫動必提氣鼓蕩,意在筆先,氣血貫注全身,揮灑之際,如有神助,其勢銳不可當。由此而帶來的是墨分五彩的絢爛,將濃遂枯的恣肆,虛實相生的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