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賦予甲骨文以時代精神 ——翟萬益甲骨文書法的「四個維度」

2020-12-22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視點】賦予甲骨文以時代精神 

  ——翟萬益甲骨文書法的「四個維度」

  六朝風雨秦淮水 大明虎氣孝陵石

  舞旋天山月 曲啟新疆春

  黃河九曲天上來 白雲萬象日邊生

  和盛九州 德興萬邦

  張平生

  翟萬益數十年潛心於甲骨文的研究,在借鑑前人的基礎上,自覺地以甲骨文龜版為本進行研究,以高度開放的藝術思維對待這一遺產,在深入探究甲骨卜辭源流的基礎上,以個人的領悟將書法藝術的筆法、墨法、字法、章法移植於甲骨文書法創作研究,開啟了一個嶄新的甲骨文書法藝術世界,為甲骨文書法創新確立了「四個維度」。他在《甲骨之旅》一文中說:「我們筆下的甲骨文,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甲骨文,必須有今人的精神風貌在。」

  他在新近出版的《萬益集契集》序言中寫道:「殫精竭慮,易卜文形質者四,曰墨法筆法字法章法,四者同變而存甲骨精神於其中乃稱妙有,僅求一變者,鼎之一足也耳。」這個觀點也體現出他「立體學術觀」之一斑。他試圖用行草筆法來破解甲骨文表象的殷商王朝的靜穆之氣和廟堂氛圍,重新喚回沉睡在甲骨龜版和契刻筆畫裡的率意與恣肆的魂靈,感悟契刻文字本質所蘊含的瑰麗意象,體味契刻筆畫流露出的寫意濫觴,鉤沉結字與布局初顯的自由舒展飛動的端倪。走出形質表象,捕捉意蘊情採,綜合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上的複合變量,賦予三千多年的古老文字以時代風貌、時代氣息、時代精神。

  一

  甲骨文書法創作,有契刻味僅是一端,重要的是書寫中表達的筆墨意蘊,個性化的率意和恣肆才是當代甲骨體書法的精神內含。分析翟萬益甲骨文書法筆法特色,無不體現著取法的多元性、筆法的多變性和意蘊的豐富性特徵。

  筆法的多變性體現在毛筆在運動過程中的瞬息萬變而產生筆法表現的無限豐富性。觀看翟萬益現場創作,他是讓筆管在360度立體空間裡揮動,如同舞蹈演員的舞姿一樣,變幻無窮。翟萬益對毛筆在運行中的變化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體會筆法的豐富性。毛筆頭的著紙角度隨著筆桿的角度也在不停頓地加以變化,它可以360度方圓轉動,又必然在每一個方向點上作90度幅度的傾側俯仰,筆桿帶動筆頭自由運行在這樣一個立體的空間裡,極盡變量,帶來了筆法變化的無窮盡。

  如果把翟萬益甲骨文書法作品中代表性筆畫排列起來,讓它形成一條軸線,可以看出真是風格各異,琳琅滿目。從這些作品中,我們體會其筆法追求的詭異多變。博大處曠達、厚重,細微處靈動、輕盈,各有所長,各盡其美,美美紛呈。

  二

  翟萬益為甲骨文書法創作確定的原則是:「嚴格按照文字學上考釋已確之字,絕不生編亂造。」《萬益集契集》第二卷·自序云:「吾於卜辭……結體仍遵成法,悉據考釋有本之字,弗敢面壁生造,其間修短錯落,欹側肥瘦,自有我在,非龜版所能囿者。」「弗敢面壁生造」與「自有我在」,是翟萬益對甲骨文書法創作本體論的高度概括。他從甲骨文字體變化演進本體研究,進而應用到創作上,就體現出這樣幾種變量:

  部首變化的豐富性。在甲骨文龜版上,像「酒」字,在273年從不間斷的貞卜活動中,到底出現過多少次確難統計,「酒」各具形態,沒有雷同,但我們遇到這個字還是會在瞬間裡把它辨認出來。翟萬益認為,研究利用這樣一筆文化遺產,在稔熟掌握之後,再注入書法的變量,又會激發產生無窮個新的面目,這和天下人的面孔一樣,可以相似而不盡相同。

  文字自身變化不可窮盡性。各種筆畫組合成了部首和偏旁,它們又組合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字,一個文字的筆畫增多了,可以變化調整的部件也增多了,這些變量綜合起來,就是創建新的藝術大廈的「原料」,當然,這須要有創造能力的人去把馭。

  翟萬益作品中體現的字法,在忠實甲骨文原龜版字法的前提下,充分體現出作為書法本體的自我追求,已經超越甲骨文原版狀貌,反映出其甲骨文書法創造性思維,變化莫測,率意自由,達到一種自由馳騁的境地。

  三

  書法章法雖然只是文字載體上書寫部分的排布形式與空白部分之間面積形狀所形成的一種對比關係,以及由此生成的筆墨表象背後發散出的氣息和意蘊,所反映的是書法家的文化境界、審美思想和書法觀念。事實上,甲骨文龜版包含著無比豐富的章法變化,而這種章法的變化呈現出明顯的時間特徵,早晚時期各盡其妙,大體早期舒朗,晚期密湊,但具體到某一時期,往往疏密互現,變化萬端。每片甲骨具有不同的形制,而所契刻的文字多少也無定數,其章法構成,與其所占卜的內容有關,也會有某種神秘隨意因素。「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甲骨龜版裡可以得到印證。然而,自甲骨文發現之後,一大批前行者只是按照自己平常書寫的慣性打扮甲骨,後來者的借鑑就走入了誤區。翟萬益認為,現在我們通過臨摹龜甲原版,就是直接去感受追求原始的甲骨文章法結構,自覺避免近現代甲骨文創作形成的流弊拘泥。翟萬益甲骨文書法在章法上的探索與嬗變,與此亦極為切合,足見其對甲骨文原版探究之精深。當我們欣賞翟萬益的甲骨文作品,會為作品表現出的高度自由的章法排布所震撼。這些章法布局的變化隨著創作時間的推移而體現得越來越強烈,這種變化趨勢反映出的根本審美取向就是整體和諧之下的揖讓忿爭,並試圖囊括千態萬狀的自然意味與書寫情趣。

  追求險絕是章法之變的重要特徵。險絕的本質就是得勢與平衡。翟萬益甲骨文書法對「勢」的處理得心應手,作品中體現的這種勢與平衡,比比皆是,往往取勢生動,平衡自然。這些作品無論其字形體態如何上下縱橫變化,重心無不穩定泰然,而就每個字的體勢來看,皆振揚屹立,勁健有神。不但「峭拔勁健」,更收四兩撥千斤之效。有的作品,通篇既違且和,既和且變,長短曲直,向背生姿,靈動怡情。比如對聯的非對稱組合、「懸念章法」與險絕之變。翟萬益抓住了「勢」與「平衡」這個書法研究裡最為重要而關鍵之鎖鑰,並果敢地把這些表現形式大膽平移到自己的創作中,已經取得了成果。比較甲骨原始契刻,我們會感受到這種章法變化的合理繼承和發展。

  高度自由的章法變化源於卓識、膽略、學養與格局。在甲骨文書法百年研究探索者行列中,論創建,論成果,正如學者楚默所言:翟萬益無疑站到了甲骨文書法藝術創造的最前端,雄霸當今書壇。張海先生評價翟萬益甲骨文書法成就:他能把一種書體寫得這樣靈活多樣,這樣的神採飛揚,老辣中見飄逸,十分不易,十分難得。他打破了自甲骨文誕生三千多年所形成的局限性,果敢融入時代審美意趣,走向了創作的自由自在狀態。

  四

  翟萬益甲骨文書法變化萬端的墨象,一定蘊含著他對古典哲學的深入思考和感悟。他在墨法的運用層面,經積石成山的試驗,已達隨心所欲、化然為之的地步。在一些作品中體現出合塞上雄強之風與江南潤秀之色於一體,無不於其筆下表現得靈氣繚繞、煙嵐氳氤。以他胸襟之豁達、詩心之澎湃激蕩,其運筆之際,為一種自然生命所驅遣,精騖八極,心遊萬仞,水墨的蒼莽、華潤、枯老、層疊……種種跡象、心象,蓊鬱勃發匯聚成澎湃的水墨生命,可謂筆底長鯨吞浪而來,一種丹青氣韻陡然升起、浩浩瀰漫。翟萬益揮運長毫變幻無窮的水墨奇效,仿佛一臺交響樂的演奏被呈現於紙上,似能捉摸到自然天籟和人生心曲的交互呈現。凝神於紙上的特殊墨象,精妙入微,心象化作物象,奔騰張揚的生命與暢達明朗的氣息凝聚在他甲骨文營造的空間。墨象奇觀是他筆墨語言中個性化最強烈的一個特色。大開大合的揮毫放縱,時而疾風狂馳、驟雨傾盆;時而雲開雨霽,和風慶雲。一字之中,隨濃將枯,帶燥方潤;一幅之內,馳奔頓挫,情動於衷。毫不拘泥於局部之得失,而以整體布局為要務,以意象營造為遵循。

  翟萬益在甲骨文書法創作中所營造的無窮意象,打通書法三千年的血脈,增強了甲骨文書法的時代氣息和神秘玄妙。而這種神秘意象的背後,是翟萬益積數十載時光的夙夕修煉,是打通大篆、金文、隸、草、行、楷等諸體後的氣脈周流,是書法藝術和文史哲詩完美結合之後的必然碩果。於養氣調息,運腕揮毫,他深得太極松沉之理,每於甲骨文書法創作,必松沉下潛,蓄勢以動,身勢必如載重之船行於江河之中,既有動蕩之形勢,又非常的沉穩。毫動必提氣鼓蕩,意在筆先,氣血貫注全身,揮灑之際,如有神助,其勢銳不可當。由此而帶來的是墨分五彩的絢爛,將濃遂枯的恣肆,虛實相生的奇絕。

相關焦點

  • 翟萬益先生是一位全能性書法家,見長於書法理論研究和書法創作
    翟萬益,1955年12月生於甘肅平涼,祖籍陝西三原。1997年獲甘肅省政府「敦煌文藝獎」三等獎,2000年獲甘肅省政府「敦煌文藝獎」一等獎,獲中國書協「德藝雙馨會員」稱號、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論文獲全國第四屆書學討論會三等獎、全國隸書學術研討會一等獎,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五、六,七屆書法篆刻展,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屆中日自詠詩書展等展出,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並收入多種專集。
  • 張照心筆記-李宗瑋:神秘的甲骨文書法3(完)
    李宗瑋教授李宗瑋:四、 甲骨文書法的風格特徵及其藝術欣賞著名甲骨文研究工作者「四堂先生」之一的董作賓(彥堂)先生,曾經按照甲骨文製作的時期,把甲骨文書法風格劃分為:雄偉壯麗、端莊整飭、頹廢、勁俏、嚴整等五個時期的五種風格特徵。
  • 翟萬益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書協主席以及14名書協副主席,我省著名書法家翟萬益當選副主席。  翟萬益,國家一級美術師。1955年12月生於甘肅平涼,現為省文聯黨組成員、中國書協評審委員會委員。翟萬益見長於書法理論研究和書法創作,磚刻、篆刻、隸書、草書均有較高造詣,尤以甲骨文書法享譽書壇,曾先後榮獲省政府「敦煌文藝獎」以及中書協「德藝雙馨會員」、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家」等稱號,其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篆刻展以及中日自詠詩書展等,並被多家博物館收藏。出版有《磚刻拾綴》《翟萬益篆刻集》《翟萬益書法集》《萬益集契集》等。
  •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翟萬益做客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文化沙龍
    沙龍開始後,翟萬益先生首先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甘肅書法的特色及其在中國書法歷史中的地位和貢獻以及甘肅書法的現狀。隨後從中國書法要素、字的間架結構等方面說起,向同學們深入淺出地描述了中國書法的藝術之美。
  • 《甲骨文字帖》(《甲骨文字典》作者王本興最新力作)
    它是貴族們的檔案,而那些從事書刻活動的『 貞人』,專以貞卜為職業,他們父子相傳,世代因襲,是當時的『書法家』。他們不斷書刻,不斷改進,不斷雅化,完善了甲骨文字,使甲骨文在不同時代有了不同的藝術風格。這些縱橫交叉的線條、變化多端的字體結構,顯示出甲骨文非凡的藝術底蘊與技巧。至今,國內外藏有甲骨文十五萬多片,經整理歸納,甲骨文單字有五千多個,已考證破譯的字僅一千三百多個。
  • 【高清視頻】中國甲骨文20: 《甲骨文合集》
    甲骨文集聯效果圖| 甲骨文書法學習談 |首先要解決的是識字問題。隨著甲骨文資料的考釋、著錄、整理、釋讀、研究等工作有序推進。目前發現的甲骨文單字數目已逾5000字,已能認識的有1500餘字,其餘由於專有名詞佔有較大比例,對通讀甲骨刻辭並無太大影響。作為甲骨文書法的學習參與者,至少應當關注、了解、掌握甲骨文考釋工作。
  • 甘肅省著名書法家翟萬益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12月15日訊(記者 馬霞)日前結束的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我省著名書法家翟萬益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翟萬益,1955年12月生於甘肅平涼,祖籍陝西三原,國家一級美術師,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進修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現為甘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大美甲骨文」國際書法大賽巡展天津站
    國際書法大賽巡展天津站開幕式暨「少年中國夢,承傳勇擔當」甲骨文文明傳播大使頒證儀式,在天津市左江道友鵬公館雅齋藝術會所舉行。,南京市甲骨文學會會長陳愛民,威海市甲骨文學會會長劉景春,煙臺市甲骨文學會會長毛敏,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原主席唐雲來,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楊健君,天津市楹聯學會會長陳偉明,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朱彥民,天津書畫名家李澤潤、陳傳武、張鶴年、李向群、張建華、鄭少英、高金舫、陸廣訓、陳聿東、劉經章、敖堃、彭英科、楊效雷、呂景春、姜鈞傑、姜金軍、頓子斌等200餘人。
  • 甲骨文與中華文明的傳承: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李韻攝/光明圖片  自成體系 綿延不斷甲骨文是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迄今為止,共發掘出土154600餘片,約有4600多個單字。在這4600多個單字中,經考釋而公認的有1700個左右,仍有2900個左右的單字不識。研究證實,甲骨文是目前中國歷史上公認現存最古老而自成體系的文字。
  • 《全部甲骨文對照表》收藏版+甲骨文學習攻略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也是我們書法愛好者最喜愛的書體之一;可很多書法愛好者苦於甲骨文的特殊性,想學而不敢學,怕鬧個能寫出卻認不出的尷尬場面。本文從其他渠道分享過來《甲骨文對照表》,給甲骨文的書法愛好者作個學習參考。同時給予三條學習識別甲骨文的4條建議。
  • 唯美甲骨文 字源新書繪——煙臺市福山區西關小學甲骨文課程有特色
    形成「一主兩翼」 甲骨文教學範式按照福山區委、區政府「傳甲骨文風,育青年英才」的指示精神,西關小學叫響「我愛甲骨文,爭做傳承人」的口號,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甲骨文教學領導機構、以業務副校長為組長的甲骨文教學工作機構,在做好工作規劃的同時,精心安排課時,積極穩妥推進,使得學校的甲骨文書法教學工作逐步規範化、常規化,構建了以語文教學為主渠道、
  • 旅日書法篆刻家張大順創作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日,聯合國「和平藝術家」稱號獲得者、旅日甲骨文學者、書法篆刻家張大順,為回應和助力聯合國在全球發起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對話活動的倡導,經過近半年的創作,完成了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系列等20餘點新作,為此項活動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
  • 甲骨文是什麼時期的文字 甲骨文什麼時候發現甲骨文研究有什麼意義
    今天,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有關情況。  據教育部語文文字信息管理司負責人介紹,這是甲骨文發現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化強國建設的高度重視,彰顯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 膠州向陽小學舉行「甲骨文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
    魯網9月3日訊(記者 孫強 馬雲帥 通訊員 膠宣)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為傳承華夏文明,探究古老文字的奧秘,把甲骨文文化學習落到實處,近日,膠州市向陽小學聯合書法界名家,在學校國學堂舉行了「甲骨文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
  • 清華美院博導設計甲骨文表情包 賦古漢字時代氣息
    清華美院博導用甲骨文設計表情包,他希望給古漢字以時代氣息  近日,一套甲骨文手機表情包成為鬥圖圈的「新寵」。意蘊深遠的傳統文化符號竟與「神馬、大神、有木有」等等網絡流行詞產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化學反應」。  這套表情包的設計者就是「漢儀陳體甲骨文」字庫設計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及其團隊。
  • 甲骨文在篆刻創作中的運用
    由最初的各種考古學術研究延伸到書法藝術,學術成果可謂豐碩,然而以此為藝術觸發點進行的創作似仍嫌不夠,存在諸多不足。開風氣者為金石學家和一些專家學者,其中羅振玉首開先河,但他們以金文或小篆的筆法書寫,多有金文或小篆的痕跡,這是時代的局限。嚴格意義上說,當時他們創作的甲骨文書法,是依據所發現的零星殘片,憑的是紮實的文字和書法功底。
  • 「萬益書法隴上巡展·鎮原展」開幕
    本報訊(記者 陳功章)1月3日上午,由中國書法家協會、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聯主辦,甘肅省書協、慶陽市文聯、中共鎮原縣委、鎮原縣人民政府承辦的「萬益書法隴上巡展·鎮原展」在鎮原縣文化館隆重開幕,這是翟萬益先生書法隴上巡展的第一站。  開幕式上,翟萬益先生進行了個人圖書捐贈活動。開幕式結束後,舉辦了「翟萬益書法作品鎮原研討會」。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其實是錯的」
    展覽現場 「商朝重大的事都要佔卜,他們相信一切重大事情都有其背後的力量」 一片完整的甲骨 如上圖所示,一片完整的甲骨上將刻有前辭、命辭、佔辭、驗辭四個部分的內容
  • 甲骨文261個象形字:古人天真爛漫的「簡筆畫」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 甲骨文筆記:拓片精選 | 書畫印
    甲骨文筆記:商朝已經出現毛筆 | 書論甲骨文筆記:甲骨文拓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