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不用報班,看達爾文是怎麼成長成科學家的

2020-09-03 薇薇和孩子

怎麼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這個問題大概每個家長在孩子剛呱呱墜地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了。我們希望給TA 最好的, 讓TA 學最好的,什麼都要最好的。

為了讓孩子開闊眼界,我們帶他們去旅行,去科技館、展覽館,去參加各類的親子活動。 平時的周末也儘量讓孩子的活動豐富起來。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儘自己所能讓他們多多的參與活動。在生活中發現孩子們的興趣愛好。 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優秀的那個,培養一個工作之外,閒暇時間能展現的才藝。



《物種起源》的作者達爾文小的時候, 他的家長是怎麼做的呢?

1、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為那個最好的, 但這之前我們要發現他們最專注於什麼。

如果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讓我們很苦惱,也許《科學家如何思考》能提供一些建議。

達爾文很小的時候就對一切生物感興趣,他可以在自己家的花園裡探險, 發現花園裡的兩隻瓢蟲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他覺得小小的不同也非常有趣。 在他看來瓢蟲有24種之多。

我對於自然科學的喜愛熱烈而持久。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就有很強烈的願望,去了解、去解釋我所看到的一切,並將它們納入自然法則之中。 ——查爾斯·達爾文,《自傳》,1887年

比達爾文早一個世紀的卡爾.馮.林奈是瑞典的博物學家,林奈認為所有的瓢蟲都是一樣的, 就像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一樣。他只看到同一類瓢蟲,而瓢蟲之間的差異是無關緊要的。

在達爾文成年之後他除了對動物學和植物學感興趣之外,在大學的時候還開始學習地質學。 憑藉著對地質學的熱愛和敏銳的觀察力,在旅行的過程中獲得了非常重要的知識,同時對於島嶼和大陸也形成了自己的見解。



在《科學家如何思考》一書中,作者安娜貝勒描述了達爾文非常注意關注細節的特點。 從小喜歡觀察的他,經常在花園、森林裡待很久,他從小就表現出對於自然的熱愛,觀察小昆蟲,鳥類,做記錄。

達爾文的父親在他成年之後建議他去學醫,不過達爾文並沒有表現出對於醫學的熱愛, 1828年父親又將他送去學習神學,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名牧師。 在對待孩子的未來這件事兒上,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優秀的孩子, 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孩子設計未來的藍圖。 只不過多少還是有些偏差。


(選填) 圖片描述


2、南半球之旅,開啟博物學中細微差異的觀察和研究

達爾文在22歲的時候登上了貝格爾號,開始了南半球之旅,在這個過程中,達爾文進一步的開拓了關於博物學和地質學的見聞。

他後來說到,乘貝格爾號遠航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件,決定了我伺候全部事業的道路。」

在南半球之旅中他觀察了很多物種之間的高度相似性以及區別,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達爾文觀察到了黑褐色的小鳥,在每座火山島上,他都觀察到許多大小相似的雀鳥,身長大約都在10到20釐米,但是每一種雀鳥的喙都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這次南美洲的考察也對後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做了很好的積澱。 在《科學家如何思考》讀者們會發現達爾文所表現出來的對於博物學的熱愛以及細緻的觀察。 雖然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都有所不同,但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都會投入很多的熱情和專注力, 同時還會表現出和其它愛好的差異。



3、達爾文是如何成為科學家的呢?

在達爾文小時候,一向嚴厲的父親並不看好這個整天在花園和森林裡看小蟲子的孩子, 望子成龍的想法讓他在達爾文十幾歲的時候將達爾文送到了醫學院。 在達爾文後來的學習生涯中也沒有表現出對醫學的熱情。 而是依然表現出對於博物學和地質學的專注。 《科學家如何思考》中將這個過程闡述出來, 如果覺得孩子不夠專注的學習特長,那也許是我們用錯了方式。 在這本展示達爾文生平的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他一生的成就, 以及他是如何從一個喜歡觀察瓢蟲的小朋友成為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研究知識以及著作的科學家的。

科學家這個詞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科學家也是從一個幼小的孩童成長起來的。 能從小就堅持一項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成為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科學家如何思考》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特長班並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還要聽聽自己的娃怎麼說, 不要因為他們年幼就覺得他們的想法還不能做判斷的依據。


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孩子的不同之處,望子成龍的家長很多時候都希望孩子能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努力,不過更多的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科學家如何思考》或許能給家長們一個啟示,給孩子最好的,為他們設計長遠,也努力遵從孩子的喜好,不論這個興趣是否成為之後的職業,相信對於孩子的未來都會是一項不錯的投入。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要培養興趣愛好?
    現在的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的興趣班,還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3-4歲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報很多的興趣班,但是也有一些家長搞不懂,為什麼要給孩子報這麼多興趣班呢?孩子才怎麼小能接受得了嗎?而且報的興趣班有什麼用呢?難道是為了讓孩子長大了從事這樣的工作嗎?
  • 「興趣班」報不對,浪費錢還不利於孩子成長
    天下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多才多藝,而且,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爸爸媽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不過,也有不少爸爸媽媽在糾結,到底給孩子報名參加哪種興趣班才好呢?才有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呢?  雖然,按理說,興趣班這件事,應該由教育系統去完成,而不該是家長來完成。當時李玫瑾教授上小學時,學校裡什麼班都有,可以報舞蹈隊,也可以報桌球班級。  一般下午下課以後,都有兩個小時在學校,不願意學可以回家寫作業,願意學的孩子,可以在學校培養喜歡的興趣愛好。
  • 愛因斯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不是天生的,不是報一堆課外興趣班就能解決的,那麼父母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呢?,作為父母如何去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呢?毫無疑問,閱讀是了解萬事萬物最簡單高效的方法,除了學校老師布置的閱讀外,可以給孩子多讀點人文、科普等博雅類的「閒書」,涉獵下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開闊自己的思維和視野,跟著感覺走,看孩子熱衷於看哪方面的書籍,從而發現孩子的喜好。賽馬不相馬。你不知道的比你知道的更有意義。
  • 如何應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另外培養興趣愛好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成就感,在追求興趣愛好的過程當中,不但給孩子帶來快樂,還能夠培養孩子的耐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呢?給到大家幾點建議:首先,對於沒有特定興趣愛好的孩子,我們需要去綜合的來評估我們的家庭經濟條件和我們成年人的時間成本來有節制的試聽興趣班,建議大家每一個學期,也就是說半年我們儘量不要選擇超過兩門興趣班的課程,如果我們告訴孩子你這個學期只能選兩門,那孩子也會通過四五次的試聽課,他覺得都很好玩,但是只能選兩門,他就會去選擇出他最最感興趣的,對他吸引力最大的那兩門興趣班了。
  • 關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
    興趣愛好是靠慢慢培養出來的,關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主要還是看大人吧!現在各種興趣班盛行,家長也是挑的眼花繚亂,雖說可以試學,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不喜歡,如果遇到好玩的小夥伴可能為了跟小夥伴一起玩會有去上課的衝動,或者前面一兩周喜歡去,後面就不想去,尤其是一起學習的小夥伴有的會比較霸道,孩子也不願意去。
  •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李玫瑾教授:這兩種一定要給孩子報
    而絕大多數的家長本想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但看到孩子身邊的同學都報了興趣班,就開始坐不住了,猶豫著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那麼,我們作為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呢?比如女孩子很喜歡跆拳道,覺得學跆拳道很酷,但父母覺得跆拳道「打打殺殺」的不適合女孩子,轉頭給孩子報了舞蹈課,想培養孩子的優雅氣質。這是違背了孩子的興趣和意願的,這樣的興趣班,即使花再多的錢,請再好的老師,孩子也是學不到任何東西的。
  • 培養興趣愛好,決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培養興趣愛好,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乃至一生,都會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健康的興趣愛好,決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因為它確立了孩子的人生目標,驅使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積極尋找興趣知音,相結為友,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和幫助彼此,淨化了生活環境和精神世界。家長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樣他們才有更多的動力去學習、進步。
  • 報了興趣班,孩子卻沒興趣了,原因讓家長反思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像跳舞、書法、音樂,武術等等。報之前呢,也會徵詢了孩子的意見,好多孩子也願意學。但往往報了興趣班之後,過不了多長時間,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興趣越來越低,有些孩子甚至到了不願意再學的地步。家長很納悶兒,原本是想著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現在怎麼就不喜歡了呢?
  • 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3個誤區要避免,找到孩子的優勢是關鍵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孩子不但學業優秀,還有各種興趣愛好,成為一個發展全面的人才。於是,很多父母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像舞蹈班、美術班、遊泳班等等。甚至有的父母每周給孩子報18個興趣班,一年就花費10幾萬。
  • 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3個誤區要避免,找到孩子的優勢是關鍵
    甚至有的父母每周給孩子報18個興趣班,一年就花費十幾萬。我有個朋友,在孩子三歲多的時候,就開始報興趣班,直到孩子上了初中,抗議不再上任何興趣班,才停止報班。雖然。孩子從小到大上了無數個興趣班,但孩子至今沒有一樣興趣培養了起來。孩子之所以沒有培養出興趣,有這三個原因:一、父母跟風給孩子報興趣班。
  • 幼兒園同學報了興趣班,我們報還是不報?看完這些建議再決定
    但是並不是處於敏感期的孩子就一定要通過興趣班讓孩子更好地度過敏感期,因為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都經歷的階段,只要不打擾,不誤解他們的表象就好。那麼報興趣班到底好不好,就要看家長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目的,以及興趣班的特點了。
  • 孩子沒有興趣愛好?看看劉濤的育兒方法,輕鬆培養孩子的興趣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開始注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因為這些家長都知道興趣和愛好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但家長可曾了解過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呢?劉濤作為一位眾人熟知的演員,不僅有氣質和出眾的外貌,而且在家中還是一個賢妻良母,在家中將自己的一對兒女教育得也非常出色。
  •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引導孩子發展興趣培養,不然後果很嚴重
    由於該女孩對父母提供的鋼琴興趣培訓班沒有興趣,有牴觸情緒,不願去學,後來才發生了這場悲劇;而父親為了營救女兒被砸成重傷,兩人經搶救無效死亡。令人震驚的慘劇,多麼慘痛的教訓!這都是父母強逼孩子惹的禍!教訓深刻!
  • 寒假急著給孩子報興趣班?沒想清楚這3個問題,報班只是浪費錢
    "不小了,孩子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楊姐跟我說:她給正在上幼兒園小班的兒子報了2個興趣班,"一個是早教英語班,一個是平衡車培訓班,花了快兩萬元。"楊姐既希望兒子能夠早些接觸到英語,培養語感。也想讓孩子能多運動,增強體質。
  • 別讓興趣班成了「興趣殺手」
    文章選自羅玲的空間 給孩子找興趣班,似乎成了家長在「陪寫作業」之外的另一大職責。什麼都不學,好像對不起孩子。又聽說,年初很多興趣班的學費都漲價了。關於興趣發展和興趣班,這篇總結幾條我的想法,並回復家長問題。 興趣愛好的本質是——玩 興趣愛好不是興趣班,不只是學各種才藝。人與人那麼不同,興趣點怎麼可能幾個興趣班就能涵蓋到?成人的興趣愛好,包括文學藝術體育等,所有那些不是為存活而做的事情,本質都是——玩!
  • 給孩子報興趣班,真的越多越好嗎?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害娃」言論;也許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報了,我們家的孩子也不能落下的攀比和焦慮心理……然而,這些原因都不該成為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真正出發點!
  • 別人家的孩子都報興趣班,自己的孩子也要報嗎,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別人都給孩子報了許多興趣班,有必要在小時候就報班嗎?這個問題肯定沒有統一的答案,更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僅要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感特點,還要考慮自己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如果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優越,對於孩子的興趣班支出毫無壓力,可以從小給孩子普遍撒網,等孩子稍微大了進入小學之後,再從中選取一些興趣班,重點培養。但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樂觀,可以選擇性地給孩子報個別興趣班,不用去攀比。
  • 給孩子報9個興趣班,一年花費10萬,這麼多興趣班內容能消化掉嗎
    為了讓孩子在起跑線上不落於人後,家長們對給孩子報名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熱情高漲,比如貝殼媽就給孩子一口氣報了9個興趣班,一年的學費10萬,才5歲的孩子能消化得了這麼多興趣班的內容嗎?對此很多家長會發出疑問。有關興趣班的話題,不同的家長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對立看法,如貝殼媽給孩子報班熱情高漲,而也有家長主張完全不給孩子報班,奉行家庭教育和自由成長。
  • 暑期報不報興趣班,如何報班,看這一篇就全明白了
    他聽說彈鋼琴能改變人的氣質,就讓孩子學習藝術;聽說騎馬能培養孩子的膽識和勇氣,就讓兒子去學馬術;聽說上有些學校要看數學的成績,然後就給孩子報了「奧數」。盼望著孩子出類拔萃,然而現實卻擊碎了他的夢想,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孩子表現平平。驅使這位家長如此行事的原因不外乎三點:一是自己望子成龍的迫切想法,二是盲目跟隨他人的從眾心理,三是要實現父母因現實而受挫的夢想。但天賦不自由,何談成就?
  • 暑假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育兒專家:父母的決定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的成長,是所有家庭關注的問題,照顧好孩子的起居生活的最基本的。不光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甚至是孩子的特長發展也很重要。這樣的背景下,各種興趣班也自然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要順其自然,現在的課程作業不光難度高,任務量也不少,沒有必要在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這樣等於在給孩子增加額外的壓力,於是就產生了不少佛系父母。但也有不少家長,完全不認同這一觀點。認為壓力才是動力,壓力可以能激發孩子的潛能,能讓孩子取得更優秀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