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丨世衛組織說致癌,哈佛說對心臟不好,這豬肉到底還能吃嗎?

2020-12-14 騰訊網

在寒冷的冬天裡,最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美美地吃上一頓火鍋了。

肥牛、肥羊、豬肉丸,各種肉類,總有一種能滿足你味蕾;再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總能讓人感受到無盡的慰藉與溫暖……

可是最近,英國著名醫學期刊《BMJ》(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卻令不少人對肉產生了忌憚之心——紅肉及加工紅肉吃太多,患冠心病的風險就越高!

BMJ:每天吃1份紅肉,冠心病來敲門

所謂「紅肉」,就是外觀呈紅色的肉,我們平常吃的牛肉、豬肉、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都屬於紅肉。「加工紅肉」是指經煙燻、醃製過的紅肉,如臘腸、培根、火腿、肉罐頭等。

在這項研究中,哈佛大學團隊隨訪了1986年-2016年期間43272名美國男性,他們在研究前沒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平均年齡為53歲。

研究者每四年就會對參與者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以記錄他們的飲食類型和頻率,同時還會調查他們生活方式,如吸菸情況、體育活動等,以更新冠心病已知或潛在的危險因素。

在30年的隨訪期間,有4456人罹患冠心病。

研究人員經分析發現,紅肉和加工紅肉吃得越多,冠心病就越容易發生。通過對飲食和非飲食風險因素進行多變量調整後顯示:每天吃一份總紅肉、未加工紅肉、加工紅肉,冠心病發生的風險比分別為1.12、1.11、1.15,也就是冠心病發生風險分別增加12%、 11%、15%

結果是不是很喪?不過,研究者發現了問題,同時也提出了解決辦法。

研究還顯示,與紅肉相比,每天攝入一份由堅果、豆類和大豆等組合而成的植物蛋白源,能令冠心病發生風險下降。另外,用全穀物和乳製品代替總紅肉用雞蛋替代加工紅肉,也能降低冠心病風險。

紅肉不僅「傷心」,還會致癌?

過去大量的隨機試驗和觀察性研究表明,紅肉和加工紅肉吃太多,可增加死亡率及慢性病發病風險,甚至還會致癌。

早在前幾年,紅肉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納入「2A類致癌物」。

而加工肉則被納入「1類致癌物」,稱每天吃50g加工肉,結腸癌風險發病風險提高18%,這搞得老百姓人心惶惶。

紅肉既傷心,又致癌,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豈不是要「滴肉不沾」,做一名素食主義者?這對「肉食動物」而言,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

不過,咱也不必驚慌,致癌物是分等級的,「1類致癌物」是有確鑿證據證明能致癌的物質,而「2A類致癌物」是指:對人很可能致癌,但對人致癌的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也就是說,臘肉、香腸等加工肉咱們最好別吃,沒有加工過的新鮮紅肉,不要天天過量攝入即可,適量吃沒啥大問題。

另外,紅肉是把雙刃劍,有弊也有利。紅肉有它的營養所在,含有蛋白質、鐵、鋅、維生素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我們不要完全拒絕。

還有,由於慢性病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如抽菸、熬夜、基因等,紅肉只是風險之一,我們不能完全讓它來「背鍋」。而且,吃了紅肉不是一定會引起冠心病或癌症,BMJ的研究以及WHO的聲明,只能說明有這種相關性,生不生病,致不致癌,只是時間和「劑量」問題。

怎麼吃紅肉才健康?

1、注意攝入量,別吃太多

「不看劑量就是耍流氓」,水喝多了都有害健康!要想健康吃紅肉,就要控制攝入量。

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畜禽肉的推薦攝入量為40-75g,每周攝入量為280-525g,只要不超量,就沒啥大問題。另外,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

2、注意烹飪方式

烹飪肉類食品,建議是用水煮、清蒸、低溫燜燉等方式,不要油炸、煎炸、燒烤,以免在烹飪過程中產生亞硝酸鹽、苯並芘等致癌物,

近年來,網絡上各種關於紅肉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紅肉致癌的報導也是屢見不鮮。但是,人類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我們不能因此「談肉色變」,只要控制好攝入量,注意烹飪方式,健康吃肉,完全能做到!

參考資料:

[1]Al-Shaar Laila, Satija Ambika, Wang DongD, RimmEric B, Smith-Warner Stephanie A, Stampfer MeirJet al. Red meat intake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US men:prospective cohort study.BMJ 2020; 371 :m4141

[2]AICR. FAQ: ProcessedMeat and Cancer.

http://www.aicr.org/enews/2014/08-august/faq-processed-meat-and.html

[3]林東昕 繆小平.關於「紅肉致癌」看看院士怎麼說[J].生活與健康,2016:41.

[4]李長平.解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J].保健醫苑,2016:30.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明確的一級致癌物,竟然變成「小零食」,還在吃嗎?
    在綜藝節目中頻頻露臉耐嚼、提神、沒負擔,開車、看劇、無聊都可以來一口,檳榔看似輕鬆、休閒,但其實早在2012年,它就已經被世衛組織列入了一級致癌物!世衛組織明確:檳榔致癌口腔癌患者被迫割臉求生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進一步發展,就是口腔癌。打開中國人群口腔癌分布地圖,我們會發現,口腔癌的發病人群密度與檳榔的流行程度高度一致,大多分布在我國中部、西南部地區,尤其以湖南、廣西等地為主。海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份都是檳榔大省,其中以湖南最甚。
  • 世衛組織曝光:唯一被列入「致癌」名單蔬菜,再喜歡也要克制住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在顯著的提高,生活質量越來越好,醫療的水平也有著明顯的突破,但是患有癌症的人卻越來越多,其實這也是讓人很納悶的一個原因,為什麼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癌症卻越來越多了呢?
  • 澳洲到底什麼時候解封?世衛組織說,做到這6條就行了……
    世衛組織WHO的一番話讓我們看到了澳洲解封的希望!世衛組織宣布:做到這六點,任何國家都能解封!01WHO: 做到這幾條就能解封!澳洲首席衛生官很有信心目前,澳洲的抗疫成果已經世界矚目!甚至有日本電視臺開始報導「如何向澳洲學習」!澳洲的成功體現在極高的檢測率上。
  • 世衛組織公布:被列入致癌名單的「蔬菜」,再喜歡吃也要少吃!
    建議:為了身體健康,醃製蔬菜最好要少吃,以免給臟器帶來損害,導致疾病發生。2、燒烤食物很多人喜歡吃燒烤食物,可是燒烤食物食用過多,會誘發肝病出現。食物在炭火烤制過程中,有致癌物質苯並芘出現,體內苯並芘存有過多,會致使臟器病變、癌變,其中肝臟最先受到損傷。因此,燒烤食物要少吃,偶爾吃些解解饞也是不錯的。
  • 香港女記者拿臺灣說事,世衛組織官員說「聽不到,信號不好」
    撰文 | 劉藝龍 薛離香港電臺英文臺28日上線的節目《The Pulse》中,一名女記者視頻採訪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布魯斯·艾爾沃德。當被問及世衛組織是否會重新考慮臺灣的成員資格時,布魯斯·艾爾沃德直接掛斷電話。
  • 世衛組織公布致癌清單:除了中式鹹魚,有4種食物也儘量少吃
    導語:現在有非常多的人都非常注重養生,在生活當中都會遠離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會少吃高油脂高熱量的肉,希望自己的身體可以更加的健康,但是沒想到大家平時經常喜歡吃的東西當中,也會有非常多的致癌物質,今天就來拿耳鼻喉科發生的事情來做例子吧。
  • 曾經纈沙坦致癌,如今雷尼替丁也致癌,胃不好還能安心吃胃藥嗎?
    前面跟大家分享了雷貝拉唑和奧美拉唑這兩個藥,最近還有一個胃藥最近也很受關注,這個藥就是雷尼替丁。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事情是這樣子的,在4月1日那天,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通告,要求所有藥企立即停止生產並召回所有雷尼替丁類藥物,原因是FDA在雷尼替丁藥物中檢測到了致癌雜質N-亞硝基二甲胺,更嚴重的是,這個致癌雜質的含量在正常儲存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甚至可能超過人體可接受的安全劑量。
  • 世衛組織曝光:唯一被列入「致癌」名單蔬菜,再喜歡也要撤下飯桌
    世衛組織曝光:唯一被列入「致癌」名單蔬菜,再喜歡也要撤下飯桌被譽為「山野菜之王」的蕨菜,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地區。這種野菜體內包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這些都是對人體有益的,那麼吃蕨菜會致癌,是為什麼呢?
  • 世衛組織:禽流感病毒生命力頑強 潛伏期較長
    鳥類排洩物傳播   在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上,更新後的報告說,鳥類排洩物是禽流感病毒在禽類之間和禽類與人類之間的主要傳播途徑。   世衛組織說,禽流感病毒生命力頑強。網站舉例說:「在低溫條件(4攝氏度)下,高致病性H5N1型病毒能在鳥類糞便中存活至少35天。在37攝氏度高溫下,H5N1型病毒也能在鳥糞中存活6天。」
  • 「豬流感」傳言又起,豬肉還能吃嗎?
    針對最近外媒大肆報導在中國發現的可傳人豬流感病毒,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周三強調,該病毒不是新病毒,從2011年起就一直被中國有關部門和全球流感監測網絡以及世衛組織合作中心持續監測,近日發布的信息僅是這一階段的監測成果。
  • 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鹹魚,吃了會致癌?還能不能吃了?
    之間世衛組織有發布過致癌物的清單,上榜的食物有鹹魚、鹹菜一類的食物。鹹魚應該是不少人喜歡吃的食物,現在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所以大家也不敢吃了,那到底還能不能吃?一起來了解一下。鹹魚還能吃嗎?現在的人吃鹹魚,主要因為鹹魚的口感比較好,但鹹魚被爆出是致癌物後,大家就不吃了。其實魚肉本身是不致癌,而且營養豐富,有利於身體。而經過醃製的魚,裡面含有的成分就發生的變化,鹽分的增多,裡面的亞硝酸鹽會增多,這是一級致癌物,攝入過多,對腸胃以及肝腎有直接的損害,會加重癌症上身的機率。
  • 世衛組織曝光:1種「蔬菜」被列入致癌名單,勸你別再貪嘴!
    一些人為了回憶兒時的味道,紛紛踏上了吃野菜的「道路」。更有一些中老年人認為,超市中的蔬菜都是靠農藥和化肥「催」成的,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綠色蔬菜」,路邊的野菜才是真正的健康的蔬菜。世衛組織將一種野菜列入了傷肝黑名單,這種野菜就是——蕨菜1987年,世衛組織將蕨菜列入為「2B類致癌物」。研究發現蕨菜中含有大量的原蕨苷,這種物質是蕨菜致癌的主要誘因。
  • 世衛組織為豬"平反" 豬流感改"A(H1N1)型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當天宣布,該組織不再使用「豬流感」一詞指代當前疫情,而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一詞。新華社/法新 世界衛生組織4月30日在日內瓦宣布,鑑於「豬流感」一詞會令公眾誤解眼下在墨西哥、美國等國暴發的疫情緣於接觸生豬或食用豬肉,世衛組織將停用「豬流感」這一稱呼,而用學名「A(H1N1)型流感」代替。 世衛組織的擔心不無道理。
  • ...退出世衛組織;教育部回應學區房價格暴漲:正在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每經編輯:彭水萍1丨川普威脅稱美國永久「斷供」並退出世衛組織據環球網援引美國CNBC新聞網消息,川普威脅美國永久「斷供」並退出世衛組織。當地時間5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分享的一封寫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的信,威脅要永久切斷美國對世衛組織的資助。他在信中表示,如果世衛組織不能承諾在未來30天內作出重大實質性改善,他將永久「斷供」該組織,並重新考慮美國在該組織的成員身份。
  • 世衛組織警告酒精不能殺死新冠病毒?酒精擦手液還能用嗎?
    世衛組織警告說酒精無法殺死新冠病毒?有網友向筆者諮詢:有文章說,「世衛組織警告酒精無法殺死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我囤下好幾瓶酒精擦手液還能用嗎?」筆者聞聽此說法,很是有些吃驚:長久以來大量嚴謹的實驗證據證明,一定濃度的酒精可以殺滅大部分細菌和病毒,這可以說是一個是一個堅不可摧的結論。
  • 經常染髮,真的會致癌嗎?你說了不算,研究數據告訴你答案
    「媽,我新染的發色,好看嗎?」小靜甩著自己新染的且滿意十足的頭髮給媽媽看。 「小靜,我看過一篇文章說染髮會致癌的,你以後還是不要染了,聽到了沒有!」小靜媽媽板著臉提醒小靜。
  • 吃麵包致癌,是無稽之談
    「一位14歲的小女孩,早餐經常吃麵包得了腸癌。還有一名小孩,也因為長期吃麵包得了腎癌。」近日,我國最早的國家級科普平臺「科普中國」官方微信轉發的一篇文章,引發網友質疑。該文章借醫生之口認為,小孩早餐經常吃麵包,過量攝入精細穀物,會得腸癌和腎癌。引起爭議後,「科普中國」將其刪除。
  • 世衛組織駁斥哈佛研究結論,稱無證據支持,也不會基於此展開推測
    當地時間6月10日,在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針對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8月就在武漢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沒有證據支持上述結論,世衛組織將不會基於此類研究展開推測。
  • 世衛組織說全球麻疹病例同比增加三倍
    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鄭昊寧)世界衛生組織官員29日說,今年1月至7月,全球麻疹確診病例同比增加三倍,與疫苗關聯不實信息傳播是導致病例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形勢不樂觀世衛組織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劑主管凱特·奧布萊恩當天在記者會上說,除了美洲地區麻疹病例數量略有下降,全球其他地區麻疹病例全部增加。世衛組織一份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7月,全球共出現670萬個疑似病例,確診36.5萬個病例,後者創2006年以來新高。
  • 世衛組織澄清新冠病毒13個不實之說:吃大蒜無保護作用
    參考消息網2月17日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4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揭穿了新冠肺炎疫情13個最離譜荒誕的說法。儘管一些虛假的「治療方法」並無害處,但其他一些療法則具有潛在危險性。1.幹手器不能殺死冠狀病毒單靠幹手器無法殺死冠狀病毒。最重要的是,人們應該重點保持手部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