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小朋友,他們做事有些「呆板」「另類」,他們興趣單一特殊,活動單調,一改變就抗拒哭鬧。這可能是「自閉症」找上門了!
「小犟驢」竟是自閉兒
彬彬3歲還不會說整句,只會叫爸媽,不和人玩,嚴重偏食,愛看旋轉物體,特別是奔流的漩渦,不管深淺,下水就抓。
進幼兒園後,喜歡在角落裡安靜地活動,從不和朋友一起玩。表現也很呆板固執,玩積木只有一個擺法,只會重複畫三角和異樣圓形組合,不合群愛掐人。
老師和家長嘗試多種方法都無法讓他走出「一個人的角落」。實在沒有辦法了,媽媽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卻萬萬沒想到這個孩子是患有自閉症。
「反反覆覆」是典型症狀
自閉症有三大核心症狀:社會互動障礙,語言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堅持反覆同一和儀式性強迫症,表現為不尋常的依戀,不願改變。
如問同一問題,不可克制地觸弄或嗅聞物體,彈弄手指。對非玩具物品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形旋轉物體。
自閉與古板戀舊本質不同
自閉症的刻板與普通孩子「古板戀舊型」的性格行為相似。但自閉症患兒不能感知環境刺激,缺乏安全意識,變通性差。
而普通「古板戀舊型」孩子對環境刺激,特別是危險有敏銳反應。此外,他們對改變不會有異常不安感,一段時間後就習慣了。
專家強調
嚴重自閉症患兒在正常人群中接受教育,他們可能因為言行容易冒犯別人;或因行為怪異、思維不合理經常遭到嘲笑;或者與人衝突增加,被社會排斥,無法適應正常生活,天津聖安兒少精神科專家表示,這對患兒的心理髮育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不能正常使用日常生活的工具,若不及時治療,會影響自己的學習,使家長感到非常苦惱,長大後不能正常工作,更別說是正常戀愛,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只會大喊大叫,不會找人尋求安慰,從而使病情加重。
使家庭受到折磨,時間長了之後會影響家庭和睦,整個家庭為了孩子產生很多矛盾,若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使得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擔憂變了質,讓家長失去信心,讓孩子丟了未來。
自閉症患者無藥可救?
NO!!!
不能因為他不能痊癒,就說這種病情無藥可救。其實,有許多孩子在專業的教育訓練之後,生活規律了,也能夠說一些話了,因此不可輕易放棄治療。
自閉症患者就等於是精神病患者?
NO!!!
雖然很多自閉症患者智力發育遲緩,但未必都是智障也不是瘋癲狀態.
及時治療的黃金時間:
一般到1歲後,父母才能看出寶寶的異常行為.最佳判斷年齡為1到2歲,如果家裡孩子到2歲還不會說話,排除耳朵、發音器官的病障後,應該立即做自閉症檢查。
自閉症越早發現,越早進行康復訓練,效果越好,3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因此也是康復治療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