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科大史維校長:全球大學跨學科的現實之困。香港科大史維校長表示,「學科交叉」是現代科學的必然趨勢,這個觀念越來越成為學界的共識。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何既維持專業的清晰度,又要打破邊界,讓學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成為最大的挑戰。史維校長坦言說道,目前即便是放眼全球的大學,這個問題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即使是在香港科大,這樣一所年輕的校園裡,跨學科研究同樣面臨著難以融入的困境。香港科大(廣州)將突破傳統院系架構下較難實現融合學科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情況,藉助港科大傳統學科主導的學術根基,以全新的教學模式,設立獨特、非傳統的「樞紐 (Hubs) —學域(Thrusts)」架構。該創新學術架構將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基礎和應用研究交叉融合和跨學科學習,為地區、國家和全球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
2、香港科大副校長汪揚教授參與京港大學攝影比賽2020評審工作。香港科大副校長汪揚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黃煜教授、明曦公益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北京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行政部總經理張健先生、北京理工大學港澳臺辧公室主任劉向東教授及北京工業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劉趙淼教授參與京港大學攝影比賽2020評審工作,並邀得北京大學港澳臺辦王柏榮先生作評審見證。就作品主題、創意和視覺效果及拍攝技巧三方面進行線上評分。大會收到來自21所大專院校近700份參賽作品,經初審後選出當中100份作最後評審,最終選出13份得獎作品。
3、香港科大國際管理理學碩士(MIMT)與中信銀行(國際)合作共創雙贏。香港科大國際管理理學碩士(MIMT)的課程在課堂學習之外,亦不斷為學生創造不同的課外實踐機會。每年MIMT 都會與全球管理教育聯盟(CEMS)合作推出不同的企業項目,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多家頂級跨國企業的業務運營工作。中信銀行(國際)CNCBI 就是其中一間 MIMT 經常合作的企業夥伴。在過去的合作項目中,MIMT 同學們表現出優秀的數據分析及管理能力,將複雜的商業運營問題條分縷析,並基於實際的應用場景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同學提出的方案也得到了企業高層的採納,並被應用到中信銀行(國際)的實際業務運營當中。
4、香港科大MBA校友分享:未來的醫療健康領域發展方向是什麼?香港科大MBA近日邀請了諾華(Novartis)新加坡的商務總監Vicky Tse女士和葛蘭素史克(GSK)經典品牌, 數碼和商業卓越部的負責人Adele Hung女士為嘉賓以The Future of Healthcare為題舉辦線上分享會。兩位香港科大MBA校友重點討論了大中華區醫療健康行業最新的市場趨勢、全球製藥企業的領導者如何迎接新的規範以及COVID-19危機如何加速數位化技術和創新療法等問題,並吸引了超過100位來自亞洲各地區的學生和校友參加。
5、香港科大2021公開課程助個人及企業實現雙贏。香港科大高級管理人員課程將開辦多個為高管度身訂造的公開 (一天至八天) 課程,內容涵蓋多個熱門專題,切合市場需要,包括領導力與管理決策、商業管理、財務管理、洽談技巧與策略、企業策略、大數據的商業應用等。公開課程均由香港科大商學院及來自各地頂尖學府的世界級教授講課,他們不單擁有國際視野,同時具備豐富的教學、企業顧問及管理經驗。教學模式多元化,包括課堂講學、個案分析和研究、模擬練習、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
6、商學院舉辦港科大環境、社會及管治網上研討會:推動綠色金融的先鋒。香港科大商學院在剛過去的28號舉辦了「推動綠色金融的先鋒」網上研討會。研討會當日,香港科大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女士以主持人的身份領頭,與獲邀的會議嘉賓:RS Group創始人陳恩怡、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香港中心主管Bénédicte Nolens、WealthAsia Group創始人兼執行長Elsa Pau以及香港科大金融學習兼任副教授Intensel聯合創始人Entela Benz一同分享他們在融資和投資工作中運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不同經驗;並通過結合科學,數據,技術和價值觀,探討了香港從"棕色到綠色」過渡所必需的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