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回答餵不餵飯的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一歲多的孩子已經有自我獨立的意識了,兩周歲的孩子更是如此。兩歲的孩子是不會自己餓著自己的。
兩周歲的孩子不想吃飯就不喂,是正確的嗎?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不想吃飯。然後再討論要不要喂。
孩子不想吃飯的原因無外乎三點:
一,孩子不餓;
二,孩子不舒服;
三,孩子對飯有牴觸。
一,孩子不餓。
我想這應該是大多數孩子不想吃飯的原因,以我朋友家孩子為例,寶貝一歲四個月,無論是床上沙發上還是爬行墊上除了玩具就是零食,有的零食他很喜歡,有的不喜歡,對於喜歡的零食,如果自己打不開,會讓我打開,他自己伸手拿,塞到嘴巴裡,吃高興了,還上下竄動,立馬給個笑臉。
當今社會是物質充盈的時代,現在的寶寶想吃什麼喜歡吃什麼,只要有錢有網絡,就能買到。
平心而論,咱大人吃多了零食,吃飯的時候胃口會變小,孩子也是一樣,平時吃零食都吃的差不多了,對飯的興趣自然就降低了。
雖然,很多專家說,不能讓孩子形成吃零食的習慣,可有些習慣也的確是我們大人在不經意間慣出來的,看到包裝精美富含不同營養的零食我們總會會不猶豫的買給孩子。
對於零食,如果杜絕不了,那就注意讓寶貝少吃些,尤其在吃飯前,不讓寶貝看到零食。
二,孩子不舒服。
我們大人不舒服的時候,吃飯都提不起興致,小孩子更是這樣。
我覺得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有些長輩認為身體不舒服了,就更不能不吃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對於不舒服要不要吃飯這個問題,要按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寶貝本來就噁心胃不舒服,家長還強喂,個人覺得會得不償失的,有可能造成寶貝真的厭食了。
以上兩點,如果孩子不想吃飯那就不喂,等寶貝餓了,等寶貝身體恢復了,自然而然的會吃飯。
千萬不要擔心孩子不吃飯會餓到他,會影響他健康,耽誤他長個什麼的,一兩頓不吃,真的對孩子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三,孩子對飯有牴觸。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孩子也不例外,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歡吃西紅柿炒雞蛋,卻不喜歡吃胡蘿蔔。
如果家長硬是逼著孩子吃胡蘿蔔,自然會有反效果。
當孩子對某一類蔬菜或食物有牴觸時,我們不應該去強迫,畢竟孩子還太小,不懂得他不喜歡的食物裡有某某營養元素,不懂得不喜歡也要湊活著吃點。
正因為他是小孩子,我們做家長要曲線救國,變著花樣做,不喜歡蒸的胡蘿蔔,那炒的怎麼樣,把胡蘿蔔打碎成泥混合到其他食物裡怎麼樣?
孩子對飯有牴觸,我們家長只要多一些耐心,多做點花樣,聰明的寶寶也會慢慢了解,原來那個味道怪怪的食物其實也挺好吃的。
了解完孩子不想吃飯的原因後,我們再來說一下餵飯,孩子在6個月大小的時候手指的靈活性就已經有了較大的進步,手指靈活了,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學會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動手。
寶貝在剛剛有自己動手吃飯的欲望時,我們要予以引導,哪怕吃的到處都是,把衣服弄髒了,吃的滿臉都是,吃的太慢,等等。我們都要有耐心。
畢竟當你一次又一次搶過孩子手裡的勺子時,你搶的可不只只是勺子,還有孩子的自主能動性。
因此,如果不想在孩子長大以後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就現在讓他從自己吃飯開始吧。
重要提示:孩子不想吃飯時,我們要先了解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對症下藥。其次,大膽的放手,讓孩子享受自己吃飯的快樂。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還在餵飯嗎?他什麼時候學會自己吃飯的?
更多嬰幼兒餵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