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2020-12-20 生活育兒狗

導語: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怎麼那麼玻璃心,太脆弱了……

前些天在廚房裡摘菜,突然聽到隔壁孩子在哭,我一想定是孩子又淘氣了,過了沒幾秒鐘,孩子家長大聲吼叫起來,責怪孩子不聽話,我並不是有意想聽,而是聲音太大了,家長吼得聲音越大,孩子哭得越是傷心,感覺有些撕心裂肺。

孩子家長聽著孩子哭得太大聲,就想用更大聲去壓住孩子的聲音,從而制止孩子,可好像不怎麼湊效,孩子哭得崩潰,後來應該是孩子媽媽回來了,孩子才慢慢緩下來。

第二天碰到了鄰居,對孩子媽媽說:「你家孩子昨天哭得聲音真大。」

孩子媽媽說:「我也不知道孩子怎麼回事,動不動就哭,簡直說不得,昨天孩子寫字漏寫一個數字,孩子爸爸讓孩子補上去,可孩子不想他爸爸說他錯了,就哭了起來,太愛哭了,我也很苦惱,不知道怎麼解決?」

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孩子愛哭雖然是天性,但動不動就哭,可不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和家長關係大。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原因一:對孩子關心不太多,讓孩子變得比較敏感、脆弱

現在大多數年輕父母都很忙,為了生活更好一點,每天起早貪黑,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不多,即使待在一起了,有些家長也想清淨片刻,讓孩子一個人玩兒,這種陪伴和沒有陪伴效果相同,會讓孩子缺失溫暖,慢慢地變得敏感、脆弱,這種性格的孩子更容易動不動就哭。

原因二:對孩子過於關心,過於順從,家長沒有底線

現如今獨生子家庭還是挺多的,這些家長們總是對孩子過於關心、過於順從,很少違背孩子的心願,平常什麼事也不讓孩子做,更不會讓孩子承擔責任,長時間如此,孩子會習慣家長對自己好,認為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好,一旦出現被拒絕,孩子就會嚎啕大哭。

綜合以上原因,都說明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家長要懂得及時改正教育方法為好。

孩子動不動就哭,容易讓人覺得孩子內向、無理取鬧、不自信、軟弱等特點,時間長了,家長沒有幫助孩子克服愛哭的習慣,慢慢地孩子就會真的發展成那些特點,今後很難改正了,對孩子將來並沒有好處。

那麼怎麼讓孩子不那麼脆弱愛哭呢?

如果不關心孩子,從這時候起儘可能地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要懂得解決,而不是一味地哭泣。

如果平常家長喜歡什麼事情做在前面,那麼這時候家長就要多多鍛鍊孩子,讓孩子多吃苦,懂得有苦才有甜。

如果孩子不夠堅強,那麼這時候家長就要多培養孩子,讓孩子勇敢起來,面對問題不退縮、不回頭,用於挑戰,敢於承認錯誤。

總之家長是孩子的生活老師,一定要負起責任,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你還有別的補充嗎?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孩子「情緒暴走」的兩個表現,家長要注意了動不動就哭,以「哭」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孩子還在嬰兒時期的時候,他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所以只能通過「哭聲」來吸引父母,以此來表示自己的需求:餓了、拉粑粑了、不舒服了等。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而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後來過了一年多兩年,她來找我,說自己很後悔沒有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孩子不僅不和她親,還有點怕他們夫妻兩個,稍微嚴肅一點就眼淚汪汪的。
  • 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哭」,並非是因為「玻璃心」,父母應該要反思
    如果我們總是表現出一種非常厭煩的態度,抱怨孩子是個「玻璃心」的話,那孩子很可能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愛哭,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有出息的。如果說,你發現你的孩子平時也總是「動不動就哭」的話,那就要開始反思自己了。因為孩子會這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家長平時沒有做好這些,而並不是像有些家長以為的那樣,孩子天生就很「玻璃心」。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自尊心太強?家長引導不及時會害了孩子一輩子
    然而,對於自尊心太強的孩子,又是讓家長特別擔心的,家裡有個「玻璃心」的孩子,家長說話、做事都得小心翼翼。李女士的女兒今年四歲了,上幼兒園中班。今天去幼兒園接女兒放學的時候,女兒告訴李女士說她今天哭了。可當李女士問女兒為什麼哭的時候,女兒又不說,女兒以前也經常這樣,所以李女士也沒繼續追問。
  • 崔玉濤: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才能讓他乖乖聽話?
    1.要想解決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個問題,你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具體來說有這麼3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家長經常說話不算數。比如說帶著孩子去打針,打針前跟孩子約定說只要不哭,就去吃麥當勞去,但是打完針之後呢,可能就不了了之了。那孩子當然就會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而他們表達不滿意的方式也很簡單、直接,就是哭。
  • 孩子動不動就哭,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孩子是家庭的小天使,對於每個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都不同,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有著非常活潑的性格,而有的孩子卻比較內向,而且動不動就哭,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非常擔心,擔心寶寶會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孩子,跟那些忍著不哭的孩子相比,有什麼差距?
    導語:現如今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比較注重孩子的全面培養,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也希望孩子的品德性格各方面都能越來越優秀,所以他們所注重的並不僅僅是孩子的外在還有內在培養。尤其是品格的塑造,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堅強一些,從小就有堅韌的品格。這樣長大之後不管面對怎樣的困難和磨難都有一顆不放棄的心,也可以在社會中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嬌氣,可能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養育孩子,不可謂不是一件難事。無論是孩子的衣食住行,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情緒,都需要父母悉心處理。但不管父母怎麼細心,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哄都哄不停。於是乎,父母便認為,自己的孩子太嬌氣了。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嬌氣不知道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嬌氣,而是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些地方疏忽了或者是沒有做到位。
  • 動不動就掌摑孩子的家長和動不動就請家長的老師:不是錯題是悲劇
    文/趙主任開學還沒完整的一個月呢,甚至孩子由於半年的停擺期,還沒有完整地調整過來呢。就發生了:因家長掌摑,班任請家長,孩子跳樓事件。當然在官方還沒有公布完整的答案之前,不能完全歸罪於二者。但事實上,不可否認的是,和二者關係脫離不了干係,甚至是主要誘因。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是第一起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玻璃心?不是的,相反是家長這幾個方面沒做好
    導語:小孩子小的時候,都有很多相同的習性,其中之一就是愛哭:嘗試新鮮事物失敗挫折的時候,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哭;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時,哭。從大人的角度去看,這確實很難以理解,小孩子動不動就哭,他們的&34;
  • 動不動就跳樓!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動不動就跳樓!從開學到現在才十幾天,已經有多起學生跳樓事件發生,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疫情之後,全國各地的學校終於準時開學了。按說在經歷了上學期上網課、和推遲開學的波折後,同學們應該會更加珍惜這個準時開學的機會好好學習的。但從開學到現在,才短短的十幾天時間。全國各地卻爆出多起學生跳樓的悲劇。到底是學生有問題?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原來和"吃"有關係,家長要改善他們飲食
    家長還沒說他幾句呢,就已經哭了起來,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脾氣一個比一個大。前幾天回家,發現小侄子有了很大變化。之前那個乖巧可人的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了變得脾氣特別暴躁。嫂子想讓他喝點水,小侄子直接把水杯扔在地上。玩玩具的時候一點沒有耐心,原本能夠搭很高的積木,才搭了兩層就搖搖晃晃的要倒。小侄子急躁地試了幾次沒成功,氣得大哭起來。我問嫂子這是怎麼了?嫂子搖搖頭說自己也不知道。而且這樣的情況已經有了一段時間,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大人錯誤教法讓孩子更愛哭
    孩子好愛哭、動不動就哭,真的會把大人的耐心都磨光,尤其當孩子一哭就什麼都不聽,一哭就哭好久,大人理智線不斷都難。例如高敏感、感統失調、內在焦慮、表達能力不足、生理疲累、吃錯食物……等,都會讓孩子比較容易哭,但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愛哭,除了本身的氣質外,大人如果不小心教錯,孩子也會動不動就用哭的。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非孩子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5歲的萌萌這兩天超級愛哭,肚子餓了就哭,吃不完也哭,看到別的小朋友哭,陪著哭;媽媽帶去小區遊樂場玩耍也哭。萌萌媽媽還讓圍觀的鄰居們別管,說孩子動不動就哭,這麼小就玻璃心,長大了也沒什麼出息。
  • 孩子英語啟蒙是越早越好嗎?
    我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面對一個孩子,卻如同一個剛剛牙牙學語的嬰兒,竟然不知道怎麼表達。小姑娘用微笑化解了我的尷尬,然後就一邊自己玩去了。顯然她覺得和這位陌生叔叔溝通太困難,不和你玩了。小姑娘一口流利純正的加拿大口音,她是加拿大出生長大,在家那位同學要求她講中文,在外自然是英文。我趕緊向同學請教起孩子英語學習的事情。
  • 孩子動不動就哭,背後的原因你應該重視一下(附解決方法)
    認識的朋友姍姍媽向我吐苦水:她女兒姍姍(5歲)特別愛哭,以前她還會耐著性子哄一哄,但一直不起效,現在一看到她哭,她就火冒三丈,煩的不行,就想直接給她一下,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所以問問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爸媽2方面沒做對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每對父母在再教養孩子一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小插曲,但有時爸媽也是無奈的,因為這孩子沒等管的時候,就開始哇哇大哭,好像自己罪大惡極是的。是的,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哭」。孩子一哭,哭走了家長的耐心,也哭的家長糟心。
  • 孩子動不動就哭,說明內心不夠強大,三招讓娃告別「玻璃心」
    因為她愛哭的性格甚至被同班同學所嘲笑。小麗的媽媽也知道孩子動不動就哭很不好,甚至會導致其他人對孩子的印象變得特別差,但是小麗的媽媽卻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一、為什麼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哭?有很多父母把孩子保護的太過於周密就導致他們沒有獨自面對困難和挫折的經驗,所以孩子在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非常容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