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2020-12-10 識物集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


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孩子剛斷奶她就拉著丈夫一起半工作半玩了,每次看到她發朋友圈基本都是不一樣的城市。而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後來過了一年多兩年,她來找我,說自己很後悔沒有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孩子不僅不和她親,還有點怕他們夫妻兩個,稍微嚴肅一點就眼淚汪汪的。


所以有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和安全感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02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別人家的小孩」。相信家長都不陌生了,畢竟誰不想孩子成為那個人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小孩子」呢?這就造成了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並且家長還會自動忽略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總抓著那些弱點一昧地否定孩子的努力。就比如,孩子的學習不好,但體育方面十分優秀,但家長就會覺得別人家孩子都能學好,你為什麼學不好?體育那就是玩,有什麼用!


時間久了,這會讓孩子也逐漸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體育好是不是真的沒什麼用等等。從而形成孩子敏感脆弱的內心和性格上的自卑。


而與之相反的是過度盲目地誇讚。對於家長的稱讚和肯定,孩子肯定是十分喜歡的,但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過度盲目。


因為時間久了,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這本來就是我應該得到的,這樣的話一旦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就會變得不能接受任何批評、不認為自己有錯,從而形成一種不好的性格。


03

那麼家長們到底在孩子成長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形成強大的內心呢?


首先,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安全這個東西怎麼說呢?它其實是一個人內心的精神需求,而作為一個小孩子,他們的安全感基本都是源自家長,這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抽一點時間來陪陪孩子,這樣更容易幫孩子樹立起安全感,還能拉近親子關係呢!


其次,在表揚和批評之間,家長要把控好度。


這一點通俗化來講,就是家長要在該表揚孩子的時候表揚,該批評的時候批評,而且最好是具體一點,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哪裡好、或是哪裡不好需要改。當然,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才能更有說服。


最後一點就是,家長要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


如果一個孩子動不動就哭,其實和他們的不自信、不勇敢有很大關係。所以擁有包括但不限於自信、勇敢、自律的好品質,更有助於孩子獲得面對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對他們以後的成長也很有幫助。


如果父母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不如先以身作則,再從繪本入手,給孩子選擇一些積極向上的趣味繪本,不僅孩子更容易接受,還會讓家長的進行更加順利。

相關焦點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文/麗麗育兒達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也都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有時候通過言談舉止就能看出來一個孩子的脾性。而很多父母卻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哭」,認為娃簡直太脆弱了。其實孩子愛哭並不是他玻璃心,而是作為父母,在這兩方面還沒有做好。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對於諾諾的表現閨蜜很無奈,而且她還和我說:諾諾動不動就哭,有時事情非常小,也會影響到她的情緒。閨蜜甚至覺得孩子是玻璃心,完全沒有承受能力。而生活中也有一些孩子像閨蜜家寶貝一樣,他們異常的脆弱,很容易因為一件不高興的事情就出現哭鬧的現象,其實這些孩子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正確引導。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是孩子矯情"玻璃心",怪爸媽這三方面沒做到位
    而且另一方面我們也覺得這是孩子懦弱的表現。所以如果孩子老是動不動就哭的話,我們是非常討厭的,是孩子性格就這樣嗎?還是孩子的玻璃心在作怪?其實真的不怪孩子是玻璃心,這主要與我們家長有關。我們的教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所以當我們說孩子是玻璃心的時候,我們必須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有問題。或許是下面幾個方面沒有做好。今天結合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給大家詳細說一說孩子的玻璃心問題。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非孩子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5歲的萌萌這兩天超級愛哭,肚子餓了就哭,吃不完也哭,看到別的小朋友哭,陪著哭;媽媽帶去小區遊樂場玩耍也哭。萌萌媽媽還讓圍觀的鄰居們別管,說孩子動不動就哭,這麼小就玻璃心,長大了也沒什麼出息。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非孩子玻璃心,或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孩子哭鬧的情況,小時候哭鬧是正常的,但是很多家長難免還是會多說幾句,比如動不動就哭,沒出息之類的。玲子的兒子今年5歲,平常也老是喜歡哭鬧,尤其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哭鬧的情況更加嚴重了,還影響到其他的孩子跟著一塊哭鬧,惹得老師很是頭疼。因為這個事情玲子也經常被叫到幼兒園,園長也與玲子溝通了很多回,希望多在家教導下孩子。不能任其這麼哭鬧下去。
  •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玻璃心?不是的,相反是家長這幾個方面沒做好
    導語:小孩子小的時候,都有很多相同的習性,其中之一就是愛哭:嘗試新鮮事物失敗挫折的時候,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哭;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時,哭。從大人的角度去看,這確實很難以理解,小孩子動不動就哭,他們的&34;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爸媽2方面沒做對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每對父母在再教養孩子一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小插曲,但有時爸媽也是無奈的,因為這孩子沒等管的時候,就開始哇哇大哭,好像自己罪大惡極是的。是的,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哭」。孩子一哭,哭走了家長的耐心,也哭的家長糟心。
  • 孩子為何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因為孩子「矯情」,而是父母不稱職
    老人們都說成為媽媽後脾氣會變好,99%的媽媽都會變得越來越溫柔,而我卻不幸的成為了那1%,不僅脾氣愈發糟糕,甚至還有了暴力傾向,具體表現為一看到孩子哭就想摔東西,甚至有時還會後悔生了寶寶。這可不是因為我沒有耐心,而是我家寶寶實在是太愛哭了,不僅餓了哭、尿了拉了哭,還會毫無緣由的哭,總之,從剛出生到上幼兒園,幾乎每天都要哭鬧好幾場,就算是耐心再好恐怕也要像我一樣抓狂。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非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兩方面沒做好
    "我家那孩子,動不動就哭,摔地上了沒人扶也哭,被父母說兩句也哭",寶媽群裡,一位寶媽正在吐槽自己家的孩子玻璃心,引來了不少寶媽的附和。很多寶媽都說,自己的娃也有類似的情況,說不得一說就哭。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孩子"說兩句就哭",然後就覺得他們是矯情、玻璃心。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孩子,有調皮搗蛋的、有不愛說話的、有喜歡大聲嚷嚷的等等。但其中有一種孩子總是讓父母很頭疼,就是動不動就愛哭的孩子。這種孩子做錯事愛哭、被家長說了幾句也愛哭,總之就是喜歡用哭來發洩情緒,用流行詞語來形容,就是「玻璃心」。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孩子矯情、動不動就哭?並非玻璃心,而是家長3方面沒做到位
    說到孩子,我就非常來氣,有時候明明沒幹什麼,就說了他兩句,他就直接大哭了起來。不開心了就哭,受委屈了也哭,磕磕碰碰了還是哭,總之對孩子來說,任何事情幾乎都能通過哭來解決。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動不動就哭,這不是矯情、玻璃心是什麼?
  • 孩子動不動就哭,也許不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那麼到底什麼是玻璃心?經常可以聽到父母長輩在和人聊天的時候說現在的小孩子們也太玻璃心、太脆弱了。一句重話都說不了,在學校也受不了老師的批評,動不動就哭,跟我們小時候也差太多了。孩子玻璃心多半是父母這兩方面沒做好在網上看到一個形容玻璃心的很有趣的例子:說現在的孩子就像是一塊三明治,承受著兩頭的擠壓,一方面是來自家長的吹捧和誇獎,另一方面是孩子身上被寄予的厚望和期待。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嬌氣,可能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養育孩子,不可謂不是一件難事。無論是孩子的衣食住行,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情緒,都需要父母悉心處理。但不管父母怎麼細心,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哄都哄不停。於是乎,父母便認為,自己的孩子太嬌氣了。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嬌氣不知道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嬌氣,而是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些地方疏忽了或者是沒有做到位。
  • 孩子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並非玻璃心,而是這2個習慣沒培養好
    經過了解,原來是孩子覺得哥哥的土司上葡萄乾比較多,於是心裡不平衡,才會發生大哭這一幕。其實小孩子平常時挺活潑的,但就是遇到事情和困難時容易哭。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這孩子也太矯情了,這麼玻璃心怎麼行嘛?」
  • 孩子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並非玻璃心,而是這2個習慣沒培養好
    經過了解,原來是孩子覺得哥哥的土司上葡萄乾比較多,於是心裡不平衡,才會發生大哭這一幕。其實小孩子平常時挺活潑的,但就是遇到事情和困難時容易哭。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這孩子也太矯情了,這麼玻璃心怎麼行嘛?」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怎麼那麼玻璃心,太脆弱了……前些天在廚房裡摘菜,突然聽到隔壁孩子在哭,我一想定是孩子又淘氣了,過了沒幾秒鐘,孩子家長大聲吼叫起來,責怪孩子不聽話,我並不是有意想聽,而是聲音太大了,家長吼得聲音越大,孩子哭得越是傷心,感覺有些撕心裂肺。
  • 稍不順心就愛哭?孩子玻璃心,因為爸媽這些事沒做好
    小朋友經常沒有原因的哭鬧,是讓人比較鬧心的事情,很多家長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只會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大喊「不要哭」。其實大家也知道這樣做是沒有效果的,但是為什麼還是要選擇,在孩子哭的時候說一句這樣阻止的話呢?因為自己過於焦慮和煩躁。
  • 動不動就哭?孩子的玻璃心的背後,可能因為家長這幾個方面沒做好
    孩子是單純的,他們不會掩藏自己的情緒,遇到開心的事情就哈哈大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可以毫無顧忌的大聲哭出來。甚至有些聰明的孩子懂得用哭來&34;父母,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巧的是剛說完這句話小侄子就哭哭啼啼的走過來,說弟弟打他,嫂子看到他這個樣子,一臉的恨鐵不成鋼,大聲的訓斥&34;沒想到媽媽會這樣對待自己,小侄子哭的更傷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