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矯情、動不動就哭?並非玻璃心,而是家長3方面沒做到位

2020-09-13 雅雅媽媽說育兒

說到孩子,我就非常來氣,有時候明明沒幹什麼,就說了他兩句,他就直接大哭了起來。

不開心了就哭,受委屈了也哭,磕磕碰碰了還是哭,總之對孩子來說,任何事情幾乎都能通過哭來解決。

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動不動就哭,這不是矯情、玻璃心是什麼?

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這類孩子並非都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非矯情、玻璃心,而是家長3方面沒做好

①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幸福感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一種內心極度缺乏幸福感、安全感的表現。

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多的安全感,孩子就不能感受到家裡幸福溫暖的感覺,就很容易產生不安和不滿,因此採用哭鬧這種方式發洩出來。

②沒有正確管教孩子,過於寵溺驕縱

如今社會,很多家長都沒有正確管教好孩子,過於寵溺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吃半點苦。這就導致了孩子慢慢變得無原則,對父母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過分。

如果家長不滿足孩子的話,孩子就會通過大哭大鬧的方式去抗議。因此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不能無限制地滿足孩子,一定要有原則,從正面去管教他們。

③沒有培養起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家長始終奉行「棍棒教育」,孩子犯了一點錯,他們就會「大動幹戈」,甚至直接揍孩子一頓。

久而久之,孩子慢慢變得沒有自信,總是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會相信自己能解決困難,只能用哭鬧來發洩情緒。

面對「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①鼓勵孩子、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果家長一直庇護孩子,那孩子永遠都像是「溫室裡的花朵」一樣,得不到鍛鍊和成長。
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於嘗試,就算錯誤和失敗也不要放棄,這樣才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

②正面管教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學會正面管教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家長要站在孩子這一邊,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和啟發孩子解決困難,讓孩子享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下次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自信心不足而通過哭鬧來發洩情緒。

③陪孩子一起讀圖書繪本

當孩子不願意聽你講大道理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換一種教育方式了。繪本教育生動有趣,相比於父母的「長篇大論」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和認可。

推薦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全書共分為10大冊,是專門針對兒童情緒、性格培養的一套童話繪本。

這套書實用性很強,很多童話故事都是以生活案例為題材創作的,非常貼合實際教育孩子。

不僅有家長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還有很多建議給父母的忠告和育兒小技巧,讓孩子更輕鬆地管理情緒和培養好性格。

至於價格方面,這套書的價格家長們都能接受,這麼便宜的價格就有機會幫助孩子培養出好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不心動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非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兩方面沒做好
    "我家那孩子,動不動就哭,摔地上了沒人扶也哭,被父母說兩句也哭",寶媽群裡,一位寶媽正在吐槽自己家的孩子玻璃心,引來了不少寶媽的附和。很多寶媽都說,自己的娃也有類似的情況,說不得一說就哭。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孩子"說兩句就哭",然後就覺得他們是矯情、玻璃心。
  • 孩子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並非玻璃心,而是這2個習慣沒培養好
    像這樣的情況著實讓家長們捉摸不透,有些家長甚至懷疑孩子是不是生病了,為什麼會經常動不動就哭、經常發脾氣呢?案例:親戚跟我說,她的孩子就是特別愛哭那種人,每天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哭上半小時。經過了解,原來是孩子覺得哥哥的土司上葡萄乾比較多,於是心裡不平衡,才會發生大哭這一幕。其實小孩子平常時挺活潑的,但就是遇到事情和困難時容易哭。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這孩子也太矯情了,這麼玻璃心怎麼行嘛?」
  • 孩子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並非玻璃心,而是這2個習慣沒培養好
    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過被孩子情緒「支配」的時候吧?上一秒孩子還玩得好好的,不知怎麼地突然就開始發脾氣了。像這樣的情況著實讓家長們捉摸不透,有些家長甚至懷疑孩子是不是生病了,為什麼會經常動不動就哭、經常發脾氣呢?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是孩子矯情"玻璃心",怪爸媽這三方面沒做到位
    據調查顯示,我國有44.3%的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玻璃心,那麼真的是孩子矯情玻璃心嗎?其實真的不怪孩子是玻璃心,這主要與我們家長有關。我們的教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所以當我們說孩子是玻璃心的時候,我們必須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有問題。或許是下面幾個方面沒有做好。今天結合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給大家詳細說一說孩子的玻璃心問題。
  • 孩子「動不動就掉眼淚」,並非他們玻璃心,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1、2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遇到問題就會用哭聲來解決,所以家長會覺得他們這時的哭聲是情有可原的,也會耐心對待。但等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卻還是動不動就掉眼淚,父母們內心就沒那麼愉快了,覺得這是孩子懦弱敏感的表現,甚至還會指責寶寶是「玻璃心」,經受不住一點挫折。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對於諾諾的表現閨蜜很無奈,而且她還和我說:諾諾動不動就哭,有時事情非常小,也會影響到她的情緒。閨蜜甚至覺得孩子是玻璃心,完全沒有承受能力。而生活中也有一些孩子像閨蜜家寶貝一樣,他們異常的脆弱,很容易因為一件不高興的事情就出現哭鬧的現象,其實這些孩子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正確引導。
  • 「說兩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到位
    「玻璃心」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非常脆弱、敏感的,在生活中經歷不了一點挫折和失敗,如果你家的孩子「說兩句就哭」,千萬不要去埋怨孩子,可能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到位!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了這種「矯情」的性格,根據大數據的調查發現:中國有46%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玻璃心」情況,而且家庭條件越好的就越容易出現,歸根結底就是源自於家長的「溺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網上經常會播出孩子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批評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文/麗麗育兒達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也都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有時候通過言談舉止就能看出來一個孩子的脾性。而很多父母卻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哭」,認為娃簡直太脆弱了。其實孩子愛哭並不是他玻璃心,而是作為父母,在這兩方面還沒有做好。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非孩子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5歲的萌萌這兩天超級愛哭,肚子餓了就哭,吃不完也哭,看到別的小朋友哭,陪著哭;媽媽帶去小區遊樂場玩耍也哭。萌萌媽媽還讓圍觀的鄰居們別管,說孩子動不動就哭,這麼小就玻璃心,長大了也沒什麼出息。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非孩子玻璃心,或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孩子哭鬧的情況,小時候哭鬧是正常的,但是很多家長難免還是會多說幾句,比如動不動就哭,沒出息之類的。玲子的兒子今年5歲,平常也老是喜歡哭鬧,尤其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哭鬧的情況更加嚴重了,還影響到其他的孩子跟著一塊哭鬧,惹得老師很是頭疼。因為這個事情玲子也經常被叫到幼兒園,園長也與玲子溝通了很多回,希望多在家教導下孩子。不能任其這麼哭鬧下去。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孩子,有調皮搗蛋的、有不愛說話的、有喜歡大聲嚷嚷的等等。但其中有一種孩子總是讓父母很頭疼,就是動不動就愛哭的孩子。這種孩子做錯事愛哭、被家長說了幾句也愛哭,總之就是喜歡用哭來發洩情緒,用流行詞語來形容,就是「玻璃心」。
  • 「說兩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4方面沒做到位
    通俗來講就是心理特別脆弱的孩子。想要的玩具沒到手;得到了家長老師的批評;小夥伴不理他了等一系列在別人看來很容易解決的小問題,「玻璃心」的孩子可能會哭泣,吵鬧,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傾向。專家表示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4方面沒做好。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許多孩子在慢慢懂事之後,可能表現的很愛哭,受到一點委屈、跌倒、驚嚇可能就哭個不停,做家長的總是覺得孩子性格就是如此其實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之所以孩子變成一個愛哭的人,可能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到家庭以及父母影響,下面就和大家說說孩子愛哭父母有哪些&34;。
  • 孩子動不動就哭,也許不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那麼到底什麼是玻璃心?經常可以聽到父母長輩在和人聊天的時候說現在的小孩子們也太玻璃心、太脆弱了。一句重話都說不了,在學校也受不了老師的批評,動不動就哭,跟我們小時候也差太多了。孩子玻璃心多半是父母這兩方面沒做好在網上看到一個形容玻璃心的很有趣的例子:說現在的孩子就像是一塊三明治,承受著兩頭的擠壓,一方面是來自家長的吹捧和誇獎,另一方面是孩子身上被寄予的厚望和期待。
  • 孩子玻璃心,因為爸媽這些事沒做好
    小朋友經常沒有原因的哭鬧,是讓人比較鬧心的事情,很多家長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只會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大喊「不要哭」。其實大家也知道這樣做是沒有效果的,但是為什麼還是要選擇,在孩子哭的時候說一句這樣阻止的話呢?因為自己過於焦慮和煩躁。
  • 孩子為何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因為孩子「矯情」,而是父母不稱職
    老人們都說成為媽媽後脾氣會變好,99%的媽媽都會變得越來越溫柔,而我卻不幸的成為了那1%,不僅脾氣愈發糟糕,甚至還有了暴力傾向,具體表現為一看到孩子哭就想摔東西,甚至有時還會後悔生了寶寶。這可不是因為我沒有耐心,而是我家寶寶實在是太愛哭了,不僅餓了哭、尿了拉了哭,還會毫無緣由的哭,總之,從剛出生到上幼兒園,幾乎每天都要哭鬧好幾場,就算是耐心再好恐怕也要像我一樣抓狂。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 孩子「玻璃心」,說兩句就哭,和家長這兩方面沒做好有關
    孩子在幼兒園把花盆打碎了,老師只是告訴孩子以後要注意危險之類的話,並沒有責怪孩子,但是孩子卻大聲的哭了起來,而且老師怎麼都哄不好,沒辦法只好給家長打電話了,沒辦法小姨只好親自去學校把孩子哄好了。經心理學家調查證明,我國有46%的兒童,有不同程度的「玻璃心」。家長不要以為就是孩子愛哭了點,玻璃心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會很差,如果遇到了打擊的事情,玻璃心的孩子很難跨越過去,例如輸了比賽、孩子很有可能一蹶不振。而且長期這樣處於低落的情緒,孩子會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悲傷中,對孩子的內心成長也會有影響。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爸媽2方面沒做對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每對父母在再教養孩子一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小插曲,但有時爸媽也是無奈的,因為這孩子沒等管的時候,就開始哇哇大哭,好像自己罪大惡極是的。是的,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哭」。孩子一哭,哭走了家長的耐心,也哭的家長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