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多初學毛筆字的同學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
水寫布用來練毛筆字如何?
墨姐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塊兒「神奇」的水寫布。
相信關注這個問題的同學,可能都是沒有什麼書法基礎,但對書法存在著一定興趣的。
想要學習又不知道從何入手,想要購買書寫用具,又不清楚該買些什麼,偶然在某寶上一轉悠。
恩?還有用水就能寫毛筆字的好東西?
一看價格。
恩~,在可接受範圍之內。於是乎,就果斷入手了一張水寫布字帖,開始了自己書法生涯的第一步。
的確,水寫布既然能被發明出來,就一定有它的獨特優勢。
舉個例子,以前你要練字,最起碼需要筆、墨、紙和一張桌子吧,這三件東西就大大局限了你的練習場地。
但有了這張水寫布,你只需要一支毛筆,稍稍沾點兒水就可以隨時隨地書寫練習,不必去聞濃墨的異味,也不必擔心墨汁造成的「汙染」。何樂而不為?
這樣來看,初學者在水寫布上練習基礎筆法,基本筆畫,實在是一個最優的選擇。
但是!
注意!一大波乾貨正在來襲……
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水寫布有這麼多的好處,難道就沒有一點壞處嗎?
當然有,而且這些壞處都是致命的,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足以抵消它的優點。
新手須知:水寫布雖好,但不適合長期使用,練到一定程度之後要及時摒棄,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可以先從水寫布的原理來分析。
水寫布的原理
水寫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黑色絨布+表面塗層。
這種表面塗層,遇到水之後會變的透明,下面的黑色絨布就會顯露出來,呈現出一種類似墨汁的效果。
等到塗層上的水幹了以後,塗層會再次把黑布遮擋住,字跡自然就消失了。
相信在水寫布上練過字的同學,都會有這樣一個感覺,在這塊兒「布」上寫字,太「滑」了。
這大概就是因為水寫布的構成材料。
水寫布的洇墨程度與生宣有些相似,但書寫感覺卻與生宣大有不同。原因大概是因為表面的那層特殊塗層。
長期用水寫布練習會出現一個問題,當筆下的書寫材料發生變化時,你會發現你的字並無進步,甚至還會退步。
也就是說,如果你長時間在水寫布上練習,等到真正蘸墨書紙的時候,你會發現,同樣的筆法,同樣的力道,在紙上寫出的字,跟你在水寫布上寫出的會有很大差別。
水寫布的危害
學書法最忌諱的,就是手感的差異。
長期在水寫布上練字,會讓你養成一種特殊的筆感,這種筆感在你更換書寫材料的時候,會給你帶來很大困擾,想要改正,還得在練習紙上進行大量的練習,如此一來倒有些得不償失了。
另外,水寫布需蘸水書寫,而水和墨的特性,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
書法用墨的方法有九種之多,分別是:濃淡焦乾濕渴漲宿衝。這些用墨之法都是「因時而動」,並不孤立,可以同時出現在一幅作品上。
水寫布雖然方便,卻有些「簡單粗暴」,寫出的字千篇一律,很難表達出濃淡深淺,這對提高自己的運筆能力,幾乎沒什麼幫助。
而且水比墨的流動性要大。
當你用水練字練到一定程度時,你對毛筆的掌控可能會停滯不前,甚至「誤入歧途」。長此以往,可能會不進反退。
當然,這麼說可能有些功利,可能有些人僅是寫著「玩玩兒」,在水寫布上練一練就OK了,沒必要破費,專程去買筆墨紙進行「實戰」。
只是墨姐覺得,一個人對一件事產生起興趣,那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幸事。
興趣往往是通往一扇門的敲門磚。當你有了打開這扇門的欲望,為什麼要強行將它束縛住呢?
練毛筆字,學習書法,這本就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必焦急,但也不應該湊合。
當你覺得水寫紙已經無法滿足自己的訓練需求時,大可以買紙買墨,尋一份喜歡的字帖進行臨寫。
「實戰」臨寫,不僅可以鍛鍊自己的運筆能力,提高對字形結構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可以保存你的書寫痕跡,依照這個痕跡,你可以清楚地知曉自己的優缺點,及時改正,不斷提高。
下面的話就有些跑題了。但對於初學者而言,同樣是一大波比葡萄乾還幹的乾貨。
自認為可以拋棄水寫布,隨時進行「實戰」的同學,下面是我個人總結的一些小建議。
選帖
學習書法,選擇一種書體是關鍵。
墨姐比較推薦以楷書入門。
蘇東坡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
句中的正書,就是楷書。
由此可見,在蘇大家的理解當中,楷書相當於一種基礎性的書法,寫好了楷書,才可嘗試去寫行草,不然就好比沒讀過《莊子》,就信口玄言,這並不是真正的道家。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或許有些天縱奇才,一握筆便可心意神會,揮筆便能寫出獨具風格的流暢行草,但...咳咳!這些事可能在小說裡頭發生,現實當中可以說少之又少。
各位可以在網上找一份自己喜歡的楷書帖,臨摹練習。
個人推薦以下三部:
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
顏真卿的《多寶塔碑》
柳公權的《玄秘塔碑》
這三種書體各有特點,我當時臨摹的是顏真卿的《多寶塔碑》,不過歐陽詢的《九成宮》法度可能更嚴謹一些,適合初學。各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這裡僅是推薦。
選好了書體,接下來就是臨摹練習了。
器具的選擇
既然是臨摹,那就少不了筆墨紙。各位在經過水寫紙的「打磨」之後,初次蘸墨在紙上書寫,可能會覺得有些彆扭。
這很正常,習慣就好。
關於筆的選擇,有條件的童鞋可以多準備幾支軟硬不同的毛筆。
當然,像姐一樣,經濟條件只允許準備一支毛筆的話,我們可以選擇以狼毫和羊毫製成的兼毫筆。這種筆筆鋒柔暢,且筆腰富有彈力,容易收放,比較適合書寫楷書。
至於墨的選擇,平常練習的話,選用普通的墨汁就足夠了。紅星、一得閣都可以,這兩種墨市面上比較常見,且濃度都比較大,直接在毛邊紙上寫,是不會洇墨的。
還有一點,蘸墨不同於蘸水,調配合適濃度的墨汁也是一項技術活兒。
墨太濃,筆頭會被膩住,無法做到揮灑自如;墨太淡,在紙上容易洇開,寫的字也會模糊一片,難看至極。
所以,在往墨裡加水的時候,應以滴為單位,慢慢加,慢慢調,等到可以均勻拉出一條細線,墨就算調好了。有條件的童鞋可以入手一個硯滴,一些能夠逐滴滴水的小容器也可以,以便調配合適濃度的墨汁。
說完了墨,再來聊聊紙。
提起書法,許多人自然會想到宣紙。只是,對於初學者的日常練習而言,用宣紙可就太奢侈了,而且效果也不好。
這裡我們可以選擇毛邊紙。這種紙既粗糙又能吸水,完全能夠勝任平時的書寫練習。
這裡再插一句,既然脫離了水寫布,換上了毛邊紙,那還有一項技能是我們需要掌握的。
這項技能就是:疊格子。
關於疊格子
什麼是疊格子?就是在一張白紙上折出適當數量的方格,更有利於我們在紙上的書寫。
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好啦!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啦~
學習書法,本就是一個長期過程。從每個基礎筆畫,再到臨摹字帖,背寫字帖,意會字帖…每一步都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的時間又是因人而異的。
想要真正的寫好書法,第一是臨摹,第二是反思,而這兩點,都需要不斷地對比和總結,找出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練習中加以改正
基於這兩點,你應該知道為什麼不建議長期在水寫布上練字了。這就好比鏡花水月,當你寫在水寫布上的字跡消散時,你所練習的意義和成果,也就隨著那些字跡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