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25日訊(宋佚)5月25日,因其諧音「我愛我」,因此被設定為心理健康日。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525」顯得更加特別和重要。對此,成都市青羊區重磅發布了《疫情期間中小學班主任心理防護與心理輔導工作手冊》(以下簡稱《工作手冊》),以期通過班主任的專業指導,來緩解疫情對學生、對家長等各方面產生的衝擊和影響,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全面複課之際「心理回歸軟著陸」。
《工作手冊》分為班主任心理自我防護、心理輔導原則、心理輔導內容、心理輔導技巧、與家長有效溝通策略等九個方面的內容,主要由區內骨幹心理教師團隊,經深度理論學習提煉,結合班主任實際工作及疫情期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熱點問題,最終精心打磨而成。
四板塊、三學段、三主題、三模塊
解決班主任面對疫情缺乏實操經驗的難點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來勢洶洶,疫情在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同時,也讓人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衝擊。對於教師和學生而言,寒假延長,生活空間變小,活動範圍受限,人際交往方式改變,學習模式發生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往往會產生一些心理困擾,影響學業、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疫情對學生發展積極應對危機的能力,可能起到正面作用,能激勵他們成長和擔當,但疫情也可能造成負面的經驗,影響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對此,青羊教育在繼開設「樹洞郵箱」、組織「宅」家系列活動以後,在5月25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又重磅發布了《疫情期間中小學班主任心理防護與心理輔導工作手冊》,以應對學生在疫情期間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讓其儘快調整好心態,協助其順利回歸校園,開啟新篇章。
據介紹,學校各年段陸續複課以來,學生心理健康成為了青羊區各個學校班主任的重點工作之一。青羊區中小學校雖均配齊了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但面對全體學生的積極情緒引導和心理調適,巨大工作量難免有些力不從心。為充實學校心理關護一線教師隊伍,青羊區召集區內骨幹心理教師團隊,經深度理論學習提煉,結合班主任實際工作內容,及疫情期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熱點問題,精心打磨了含有四板塊、三學段、三主題、三模塊的《青羊區中小學班主任疫情期間心理防護與心理輔導工作手冊》,以解決班主任群體對心理健康專業領域知識缺乏的痛點,以及他們在面對疫情這種特殊情況時,在班級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類班會課、活動課和個體輔導缺乏實操經驗的難點。
不同學段側重不同
小學、初中、高中案例為班主任提供不同策略
《工作手冊》的編制遵循「以班主任心理關護工作開展需要為導向,以提升班主任心理關護能力為核心」的指導思想,體現了通用性、普適性和精簡提煉的特點。
它從班主任心理自我防護、學生輔導原則、內容等理論基礎知識的提煉講解開始,到學生心理輔導技巧、心理危機識別、溝通策略等操作層面的理論知識普及,圍繞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充實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增強教師運用相關理論與技能開展心育活動的能力,將有效提升班主任專業知識結構和心理輔導能力。
同時,由於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不同,班主任在開展心理關護活動時也會有所側重。例如,小學中低段將著重提升學生對學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小學高段和初中段將著重從學生認識自我和情緒管理能力著手;高中段則著重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情緒調節策略。另外針對初、高三學生,還會關注其焦慮情緒和心理釋壓。在《工作手冊》的實操案例板塊,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的不同,分為了小學、中學、高中案例,以精準針對不同學段班主任,為其及時有效地參照案例來開展本班級工作,給出相應的專業指導和應對策略。
此外,除了三學段外,《工作手冊》還提供了三主題、三模塊的優秀案例。根據疫情期間影響學生情緒、心理的風險分析,分類梳理了極具針對性的生命教育、情緒管理和舒緩壓力三大主題案例。並從班主任開展班級學生心理關護的三大途徑著手,分類彙編了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及學生個案疏導案例,為班主任實際開展工作提供範式。
據介紹,《工作手冊》的發布,將進一步促進青羊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細緻規範,形成長效機制,從而推動整個區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進步,切實呵護每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