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首度公開稻米油傳奇幕後的匠心故事

2020-12-25 光明網

繁華的澀谷街頭人來人往,大樓LED上「金龍魚稻米油日本上市」幾個大字吸引了眾多關注。

金龍魚稻米油在日本正式上市。

金龍魚稻米油日本超市上架,引起東京市民排隊購買。

  2018年的春天剛剛開始,張波接二連三接到了好消息。日本東京、衝繩等地的零售商給他們發來訂單,希望進口更多的金龍魚稻米油;一些日本大型食品商社也發來詢函,要求訂購更大包裝的稻米油——這是1月8日金龍魚稻米油在日本正式上市之後引發的後續反響。張波興衝衝地把消息告訴了油廠負責生產的同事,對於大家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新年禮物了。

  金龍魚稻米油

  登陸日本引發巨大關注

  張波是金龍魚稻米油品牌負責人。2018年1月8日,是他職業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這一天的東京,正是新年假期後上班第一天,繁華的澀谷街頭人來人往,忽然間,樓叢中七塊LED大屏同時出現了同一個畫面:純紅色的背景上閃動幾個大字:金龍魚稻米油日本上市。頓時,來來往往的人潮被這片耀眼的中國紅吸引,紛紛駐足舉目。面對此情此景,站在澀谷街頭的張波則是心潮起伏情不自禁。這一刻,對他和他的夥伴們來說太值得驕傲也太來之不易了。

  中國稻米油的到來,引起了日本業界的高度關注。金龍魚稻米油的日本代理商鄭重地準備了上市儀式。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發布會當天,日本幾十家知名零售商悉數到場,包括全家FamilyMart、羅森(LAWSON)、7-Eleven、永旺,以及丸紅食品、三菱食品、三井食品、伊藤忠食品、兼松等大型商社,甚至一些同行和對手都同時出現在發布會上。日本代理商對金龍魚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由衷感嘆!更讓他們高興的是,產品上架當天,在超市排隊購買金龍魚稻米油的日本民眾絡繹不絕。

  當天,日本最大的通訊社——共同社以:「金龍魚日本上市,或打破日本國產稻米油格局」為題做了詳盡報導,50多家日文媒體紛紛轉載。日本CCTV大富電視臺、華文媒體也主動對這一事件關注,金龍魚稻米日本上市的消息,成為當天的重要新聞。

  十年匠心

  煉就全球領先的稻米油

  一瓶稻米油為什麼會引起日本業界如此關注?作為稻米油研發的直接參與者,益海嘉裡研發中心產品經理王勇表示:「我們的產品品質經受住了考驗,但我感覺,最讓日本人震驚的,是我們這麼大、這麼持久的投入,是我們十年來為研發這個油所做的巨大付出,那是一種他們不易理解的信念。」

  稻米油是業界公認難煉的油品,不僅工藝複雜,成油也不易。10年前,當益海嘉裡決意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知道如何開始,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甚至沒什麼資料,從設備,到技術、對於金龍魚乃至中國來說,稻米油都是一片空白,一切都從0開始。

  2007年,益海嘉裡在黑龍江佳木斯花數千萬投下了第一個稻米油加工廠。

  2009年,益海嘉裡母公司豐益國際投資8億在上海成立全球研發中心。300多人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在此開始了夜以繼日的探索。而隨著稻米油精煉技術的進展,金龍魚在這一領域的投入還在不斷加大。「每次見到董事長,他最關心的,是消費者對產品體驗好不好,反反覆覆叮囑的,是一定把油的品質做到最好。」背負著產品銷售壓力的張波這樣說。「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從日本和各個國家搜集稻米油樣品,拿回來做各項指標的檢驗和對比,公司的管理層非常重視品質,要求各項指標都要優於行業水準,對稻米油的品質研究,一天也沒停歇過」。

  天道酬勤,在金龍魚人不分晝夜的努力與堅持下,經過反覆實驗改進,金龍魚研發團隊開創了「膨化保鮮法」和「鮮胚制油」技術以及「分散保鮮、集中製取、集中精煉」的全新稻米油產業鏈生產模式。可以最快6小時實現米糠原料保鮮和萃取出稻米油。同時,他們獨創了「酶法脫膠」低溫萃取專利技術,將稻米油的兩大核心營養指標——谷維素及植物甾醇的平均含量同時穩定在10000ppm,營養與品質達成黃金平衡點,這就是稻米油業界大名鼎鼎的「雙一萬」。比起日本同行採用的傳統提煉工藝,「酶法脫膠」屬於綠色生物技術,更為環保,能保留更多的原始營養,且成品得率高達70%以上,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事實上,稻米油的研發和量產意義遠不止於此。「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們有230萬噸的稻米油潛在產量,但我們的利用率目前還不到8%,而日本、印度的利用率已經達到50%到65%。開發稻米油,這對我們這個缺油大國意義太重大了。」豐益全球研發中心產品總監姜元榮博士說。

  一滴油背後的大國宏圖

  稻米油登陸日本並「一炮走紅」,掀開的是益海嘉裡整個水稻產業鏈的冰山一角,也是中國糧食深加工產業一個嶄新的開端。作為這個產業鏈的見證人,益海嘉裡集團消費品事業部總監陳波介紹說:中國每年生產稻穀近兩億噸,但日產量不足100噸的加工企業佔到72%,這種小而散的產業格局限制了水稻的綜合開發,副產品幾乎談不上什麼利用。

  2007年,益海嘉裡在佳木斯投資的工廠其實是一個水稻循環經濟的「試驗場」,包括前文提到的第一座稻米油加工廠在內共有4座不同的加工廠——稻米加工廠、稻米油精煉廠、穀殼發電廠、穀殼灰生產白炭黑工廠。

  「投資一個普通的糧食加工廠500萬就夠了,但投資這樣一個工廠通常要四五個億。」陳波說,「水稻循環經濟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成本門檻很高,從觀念、技術到市場都是新的,此前從未有人走通過,必須冒很大的風險。」經過10年默默的堅韌摸索,這一鏈條金龍魚終於走通了。

  這個鏈條的最前端是土地和農民。益海嘉裡以訂單農業模式跟生態基地農戶籤訂「優質品種、優良產地、優價收購、優化技術」四優合約,指導種植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實施科學管理,提高種植質量和效率,從而改變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

  而金龍魚最大的突破無疑是加工環節。陳波對此津津樂道:在我們的工廠裡,一粒稻穀,經過剝殼處理,曾經被視為「黃色汙染物」的稻殼變成了生產電力和蒸汽的原料,目前1.75噸稻殼可替代一噸標準煤,每年給企業節省7000多萬成本,不僅解決自身供電,多餘的電力還可以輸出。

  此外,燃燒後的稻殼變成了稻殼灰,用來提取高分散型白炭黑和天然助濾劑活性炭;米糠則可提煉加工成高品質的稻米油;而米糠榨油後形成的米糠粕,可以繼續提煉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維素、香蘭素等高附加值的產品,脫殼後的大米則成為品牌米。

  一粒米在這裡「鞠躬盡瘁」,來於大地,歸於大地。按照陳波的推算,如果稻殼發電技術在全行業普及,全國每年可節省煤炭約2600萬噸,等於幾個大型煤炭一年的開採量,節省發電成本約49億元,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0多萬噸;如果米糠榨油技術能在全行業推廣,每年可為國家增加油脂供應230萬噸,年增值約46億元,若換算成大豆,則節省1.1億畝左右的種植土地。

  「中國是水稻的故鄉,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產和消費國,其規模效應是任何其他國家所不可比擬的。」益海嘉裡集團副董事長、營運長穆彥魁說,「一花獨放不是春,我們歡迎和支持同行企業一起做大做強,大家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競合共贏,取長補短,共同推動水稻加工行業的升級發展,為儘快把中國建成水稻精深加工強國!」

  時代在變,初心不變;理念在變,使命不變;技術在變,品質不變;足跡在變,雄心不變。在時代的洋流裡,金龍魚正疾迅遊弋,默默實踐著一位偉人曾指出的「引路人的角色」。(孫霞)

[責任編輯:肖春芳]

相關焦點

  • 從來不用明星代言的金龍魚稻米油,有代言人了!
    百店同慶,是屬於金龍魚稻米油的榮耀,比百店同慶更值得驕傲的,是中國的稻米油品牌在稻米油發源地日本,被越多越多的民眾認可了!如果說,被米其林大師首肯是對金龍魚稻米油國際品質的認可,那麼今天百店同慶的狂歡則是真正通過了對產品最真實的市場考驗。
  • 一向低調的金龍魚稻米油,在日本火了!
    尤其是金龍魚稻米油,竟然引得日本稻米油行業集體降價來試圖減少它對日本稻米油行業的衝擊。日本米油協會的會長第一次聽說金龍魚稻米油想要出口日本的消息時搖了搖頭,表示日本人並不看好來自中國的食品。然而真正登入後,簡直是大型打臉現場。金龍魚在日本的經銷商表示,日本老牌日清、築野、BOSO等米油企業正集體降價,企圖用價格戰抵抗金龍魚稻米油進入日本市場。
  • 金龍魚首次公開回應:「我們的稻米油為何不搞雙重標準?」
    現如今,出口日本,又被北美經銷商看中的金龍魚稻米油,其出口與內銷的標準是否一致被外界尤其關心。就在金龍魚稻米油登陸北美市場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出口海外的金龍魚稻米油是否與國內是同一質量標準?」金龍魚發言人首次公開回應:事實上,出口海外的稻米油不僅是要符合自己國家的標準,還要同時達到每個國家的標準。
  • 金龍魚稻米油「亮相」比利時米其林餐廳
    中新網布魯塞爾6月13日電 (記者 德永健)知名糧油品牌金龍魚研發的稻米油當地時間12日「亮相」比利時米其林餐廳,藉此在歐洲市場推廣這一富含谷維素的油品。當日金龍油稻米油品鑑晚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米其林二星級餐廳舉行,使用金龍魚稻米油烹飪出的菜品被逐一端上餐桌,接受現場嘉賓「舌尖」的檢驗。一天前,金龍油稻米油剛剛獲頒比利時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iTQi)「2018優秀味覺獎章」。
  • 金龍魚稻米油 成功登陸北美市場
    原標題:金龍魚稻米油 成功登陸北美市場   12月10日,金龍魚稻米油
  • 金龍魚海外布局,稻米油搶灘北美高端市場
    稻米油是業界公認難煉的油品,工藝複雜成油不易。2007年,益海嘉裡在黑龍江佳木斯以數千萬投下了第一個稻米油加工廠。2009年,益海嘉裡投資10億在上海成立全球研發中心。300多人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夜以繼日的探索,大大小小做了上千次試驗,數千萬的投入,金龍魚稻米油終於誕生。
  • 金龍魚稻米油出口日本:「中國智造」挑戰日本「國產至上」
    亮相日本 挑戰「國產至上」在2018年新年之初,金龍魚將中國國產稻米油出口到了「國產至上「的日本。1月8日,日本東京最繁華的涉谷街頭,金龍魚稻米油在7塊巨大的戶外LED屏上打出巨幅廣告,宣告「金龍魚稻米油登陸日本」,首先對日本進行廣告攻勢。
  • 從日本到北美,金龍魚稻米油承載高端食用油戰略擔當
    這一天,金龍魚稻米油將正式開啟進軍北美市場的大幕。從中國到日本,再到北美,金龍魚稻米油發力世界兩極。從中國到全球,益海嘉裡世界糧油戰略謀局日漸清晰。從烹飪「必需」到安全「必須」,開創中國小包裝油30年九十年代初期以前,散裝白酒,散裝食鹽,散裝醬油,散裝食用油……這是百貨櫃檯裡商品的主要存在形式。當時的「散裝」,也是中國社會生活的縮影。
  • 繼日本上市,金龍魚稻米油再成功登陸北美市場繼日本上市,金龍魚...
    2018年初,金龍魚稻米油以繁華的東京澀谷點亮中國紅,宣告正式登陸日本市場。2019年底,金龍魚稻米油在家門口迎來北美經銷商的「訂單」,全球兩大主流高端食用油消費市場為什麼都在選擇稻米油?日本對金龍魚稻米油的選擇可謂有理有據。
  • 登陸北美市場 金龍魚稻米油能改全球食用油行業格局嗎?
    來源:經濟日報新年傳來好消息:益海嘉裡金龍魚稻米油正式登陸北美市場,開始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進行銷售啦!這是繼去年8月進入日本市場之後,金龍魚稻米油再次入駐發達國家市場。金龍魚稻米油能挺進這樣的市場,憑什麼?作為健康食用油的新生代表,稻米油本身富含谷維素、植物甾醇、維生素E等多種穀物活性營養,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為三大健康食用油之一。不過,稻米油也是業界公認難煉的油品,工藝複雜,成油那叫一個不易。
  • 中國品牌「金龍魚」引領中國稻米油彎道超車 實現日本登陸
    呂少威 攝   中新網東京1月9日電 (記者 呂少威)來自中國的食用油品牌——金龍魚9日在日本東京舉辦了金龍魚稻米油日本上市發布會,宣告旗下稻米油產品登陸日本市場。該發布會吸引了包括日本羅森連鎖、丸紅食品、三菱食品等在內的數十家知名品牌零售商和食品商社前往。
  • 金龍魚稻米油登陸日本市場 是中國食用油品牌中的頭一個
    1月9日,中國糧油企業金龍魚在東京宣布,旗下稻米油產品正式登陸日本市場。這次進入日本市場的金龍魚產品包括645g和368g兩個規格,售價分別為680日元(合約人民幣39.3元)和450日元(合約人民幣26元)。
  • 金龍魚稻米油刷爆朋友圈---深圳晚報
    「一油味勁」「I Love 油」「趕緊加油」「明兒就去買稻米油,咱也領先一下!」近兩天,朋友圈中掀起一陣「油」風,好不熱鬧。是什麼樣的油,能讓大家如此興奮?又是什麼樣的油,有著如此大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正是深圳晚報12月27日頭版刊登的主角——金龍魚稻米油。
  • 中國稻米油走近日本百家超市
    大阪市民岸俊男表示,一家中國稻米油品牌能夠贏得這樣的尊重簡直不可思議。在他眼中,一直認為只有日本的稻米油才是最好的,但是便利店老闆的推薦,讓他從第一次使用到愛上了中國的稻米油。據資料報導,日本每年消耗80,000噸稻米油(日本稱為米油、玄米油等)。然而,由於制油原料難以收集、特性不穩定等原因,一直以來我國稻米油的開發受到了很大限制。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由於稻米產業科技化程度低,稻米油發展一直滯後,更不要談及出口日本。  從0開始突破,如何確保達標國際品質,這讓金龍魚研發人員付出了極大心血。
  • 稻米油引領中國廚房「健康革命」
    金龍魚稻米油相關負責人就表示,為迎合中國消費市場對高品質油的需求,金龍魚打通中國稻米油到中國餐桌的「最後一公裡」,創新了稻米油產品,更好地保留了稻米油的營養價值,用匠心做好油。  健康高端油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  「家裡橄欖油用完後,婆婆去超市買油,不過買來的不是橄欖油,而是菜籽油。婆媳兩人在廚房為此吵得不可開交。」
  • 稻米油成為增長最快的食用油
    這些都為稻米油的生產提供了必備條件。消費升級下,健康食品成大勢所趨不少中國企業已在布局稻米油市場,目前在超市中可以看到的稻米油品牌主要包括金龍魚、長壽花、得樂康等。由於工藝差別,有些品牌稻米油顏色較深,也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近年來,亞洲國家加大了稻米油推廣力度。據了解,由中國、日本、印度、越南、泰國、孟加拉等多個亞洲國家企業組成的「稻米油全球貿易委員會」已於2018年成立,將在稻米油推廣上持續發力。
  • 金龍魚加速海外市場布局 旗下稻米油進軍北美市場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2月11日訊(記者 陳瓊)在旗下稻米油在日本市場上市一年之後,金龍魚宣布旗下稻米油將進入北美市場。益海嘉裡集團副董事長、營運長穆彥魁指出,金龍魚稻米油不僅是企業戰略擔當,還擔負著世界健康食用油格局的向上升級及突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傳統消費的食用油種類多達一二十種,包括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等,在日本、歐美,健康食用油已成消費潮流,國內消費者還在食用油傳統的烹飪功能徘徊。
  • 專家呼籲支持我國稻米油產業發展
    近日,由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豐益(上海)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稻穀循環經濟產業鏈及稻米油三產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行,與會專家呼籲希望國家進一步重視稻米油產業,在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以加快稻米油產業發展。  據了解,稻米油又稱米糠油。
  • 中國企業分享稻米油全球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5月24日至25日,由國際稻米油理事會主辦的第五屆國際稻米油大會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名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就稻米油邁向全球市場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議題充分交流。
  • 金龍魚股價跌跌不休 「油中茅臺」受困不止於毛利率?
    上市前夕,金龍魚便捲入了一場轉基因風波中,儘管隨後金龍魚便發布聲明澄清但使其捲入輿論風波,而上市後的金龍魚,關於毛利率的問題多次在投資者互動區域出現。 對於轉基因一事,金龍魚方面發布公告稱:2020年8月,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向哈薩克斯坦油脂壓榨企業LLP EFKOKazakhstan訂購一批初榨菜籽油,採購合同明確要求為非轉基因菜籽毛油,供貨方提供了由哈薩克斯坦第三方檢測單位出具的質量證明文件,文件標明該批油為非轉基因產品,但中國檢驗機構檢出了轉基因成分,最後遵循海關規定,將該批油退給託運人,沒有進口到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