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下載、未實名認證也能大額充值遊戲?OPPO用戶自述被扣款兩萬多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消費者報導

原標題:未下載、未實名認證也能大額充值手機遊戲?OPPO用戶自述被扣款兩萬多

■按:

未成年大額氪金遊戲到底該如何限制?

未成年人誤充值手遊的新聞並不鮮見。受疫情影響,不少孩子在家上網課時要使用家長的行動裝置,又有一波未成年人陷入了充值陷阱。據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顯示,關於未成年人使用手機誤充值的投訴累計已有幾千條,內容多為「誘導未成年人消費」、「自動扣款」、「無需實名認證」等,涉及金額在幾百至十幾萬不等。

未下載遊戲,未實名認證,也能大額充錢?

近日,李女士向《消費者報導》反映,自己的孩子在用手機學習的過程中,因點擊了遊戲廣告而誤充了5000多元。

李女士回憶道,8月6日,她在核查其它費用的時候,無意中發現支付寶不久前被扣了一筆648元的費用,她不清楚這筆費用是什麼,打電話給支付寶客服確認後才知道,原來是遊戲的扣費。

李女士一筆一筆查下來,發現自己的支付寶從7月中開始就被扣款,共有23筆,合計5497.88元。

根據李女士提供的付款截圖,這些費用都流向了「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歡太」),而歡太是OPPO軟體商店的運營者。

李女士表示,和她一樣被歡太公司扣費的家長很多,她加入了一個維權群,裡面有上百名經歷相似的家長,通過互相交流,她才知道自己的錢都充進了一個叫「全民槍神」的遊戲。

李女士詢問家中11歲的孩子是怎麼回事,孩子告訴李女士,在讀英語和用釘釘上傳作業時,手機總是跳出主題商店的廣告,因為覺得礙事就點擊關閉。李女士表示,孩子和自己都沒想到,這樣就被扣了費。「沒有下載遊戲,也沒有註冊和登錄,更沒有實名認證,花唄直接扣款。」李女士對此感到非常無奈。

▲家長們猜測是手機彈出的主題商店廣告讓孩子誤點

為了證實孩子是在學習中誤點了遊戲,李女士查詢了這23筆扣款,發現有20筆的發生時間與孩子讀英語的時間非常接近,另3筆扣款時間和孩子學習政治的時間也一致。

李女士對扣費是怎麼產生的感到困惑。她告訴《消費者報導》,孩子從來沒有使用過支付寶,孩子說是點擊了彈出的遊戲,但沒輸入過密碼。李女士回憶道,她曾跟OPPO客服確認大額支付情況和玩遊戲的時間,客服告知大額扣費是密碼支付,但玩了多長時間查不了。李女士又讓客服查第一筆12元的小額扣費,客服告知她第一筆無法查詢是不是密碼支付。李女士反問道,「沒有第一筆支付,後面的密碼支付又是怎麼來的?」

李女士隨後找了支付寶和花唄的客服,也與OPPO客服多次溝通協商處理方案,「開始都各種推脫,我到各平臺投訴,官網投訴,讓我提交資料。」李女士告訴《消費者報導》,OPPO客服的態度很強勢,告知最多只能退3289元,只佔被扣費用的60%。

李女士表示,歡太公司誘導未成年遊戲扣費,她要求全額退款,停止惡意誘導未成年遊戲扣費的行為,還給孩子健康的網絡空間。

在未下載遊戲的情況下就被扣費,這種情況並非個例。李女士所在的維權群裡,也有其他家長表示「全民槍神」這個遊戲不需要下載。另外,在黑貓投訴平臺和抖音裡,也有不少類似的投訴案例。

未下載遊戲?3小時內被扣兩萬多!

平女士最近因為遊戲扣費問題,到派出所報了案。

平女士稱,她把11歲的孩子接到自己打工的城市,本想跟小孩增進感情,沒想到來的是困擾。她表示,孩子在抖音平臺的小遊戲裡看到廣告彈出,是一款名為「天姬變」的遊戲,點擊進去不需要下載就可大額充值,結果在短短3個小時內就被扣費26000多元。

▲平女士提供的部分充值帳單截圖

從平女士提供的充值圖來看,充進遊戲的錢也都流向了歡太公司。像3280元這樣的大額充值,在8月11日當天就有五六筆,最短的間隔時間甚至在一分鐘內。

平女士告訴《消費者報導》,支付寶/花唄的支付密碼是她設置的,家裡的老人孩子都不知道,外出買東西都是用現金支付。這款遊戲為什麼能在未下載的情況下輕易從支付寶花唄扣款,她對此感到非常困惑,「如果我沒有使用OPPO手機,是不是就不會造成我的經濟損失呢?」她向《消費者報導》展示了一小段「天姬變」遊戲廣告合集,裡面有「只需0.01元」「首充就送XX寶物」等誘導充值的語言。

跟OPPO及支付寶的客服交涉後,平女士又向當地的派出所報案。她表示,充值發生在凌晨,因為是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以沒能錄屏。

平女士稱,當時派出所警察就表示,這個情況不好查證,要去跟遊戲公司協商,不行就要去法院起訴了。

未成年人誤充手遊怎麼辦?

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提出六個方面的舉措,第一條便規定自施行之日起2個月內,網路遊戲企業須要求已有用戶全部完成實名註冊,對未完成實名註冊的用戶停止提供遊戲服務。選擇遊客體驗的玩家無須實名註冊,但體驗模式不超過1小時,不能充值和付費消費。

該通知同時還詳細規定了同一網遊企業提供的付費服務,8周歲以上未滿16歲的未成年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200元;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10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400元。

這份「防沉迷網遊政策」對於企業有多少震懾力呢?對此,法律從業者、知名法律博主郭小明認為,這是一份類似於規範性的指引,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對企業的震懾力有限,並不能因此杜絕未成年人誤充值的問題。對企業可以用《網絡安全法》,該法可以進行行政處罰。《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網絡產品、服務的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發現其網絡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對於違反這條規定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絡安全等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而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歐陽一鵬律師表示,關於未成年人誤充值遊戲的話題屢見不鮮,法律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8周歲以下,原則上全返還。8周歲以下的孩子進行的網絡充值活動原則上可以認定為一律無效,無論充值打賞多少金額,都屬於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可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

第二種:16周歲以下,有條件的部分返還。關於16周歲以下的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據《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法官可以根據孩子所參與的遊戲類型、成長環境、家庭經濟狀況等因素綜合判定最終的返還數額。

歐陽律師補充道,OPPO規定只退款60%是不合理的,應當予以糾正。當然防止未成年錯誤處置財產,訂立與自己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合同的情況,不單單要求平臺服務方進行事後退款,家長也應當教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保管好手機支付密碼等重要的憑證,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在網絡安全認證技術被廣泛應用的現今社會,為何會出現家長說的「沒有下載遊戲,也沒有註冊和登錄,更沒有實名認證,就直接扣款」的情況?如果真的存在如此大的漏洞和風險,遊戲服務的提供者是否有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是否有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為此,《消費者報導》向OPPO和歡太公司都發送了採訪函,但在截稿前均未收到任何形式的答覆。

相關焦點

  • 消費者報告|遊戲公司防沉迷系統「失靈」,未實名認證仍可充值
    同時,部分遊戲在帳戶未經過實名認證情況下,還可以充值消費。湖南在校初中生彭哲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同學之間主要流行《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第五人格》等來自騰訊、網易的大廠遊戲,防沉迷設置較為完善,「(《王者榮耀》)一個號只能玩兩小時,要解除健康系統就要人臉識別,繞不過去。」
  • 實名認證難,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付款
    11月27日至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用蘋果手機在APP Store下載了多款受市場歡迎的遊戲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遊戲大廠對要求相對執行更嚴格,不少中小遊戲公司仍出現不主動提示實名認證,未成年人在夜間10點後仍能登錄遊戲,甚至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等情況。
  • 手機遊戲實名認證難 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付款
    11月27日至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用蘋果手機在APP Store下載了多款受市場歡迎的遊戲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遊戲大廠對要求相對執行更嚴格,不少中小遊戲公司仍出現不主動提示實名認證,未成年人在夜間10點後仍能登錄遊戲,甚至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等情況。
  • 未成年人在遊戲中大額充值:可否索回?
    明明是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卻轉頭就被孩子花在了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遊戲中,這讓許多家長都叫苦不堪。那麼,這些由未成年人在遊戲中進行的大額充值行為,在家長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家長是否能取回這些錢呢?如今越來越多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家長以及遊戲開發商又應該如何更好的引導未成年人玩遊戲呢?
  • 小學生玩遊戲充值4.5萬元 實名認證+人臉識別雙驗證技術
    據海峽消費報報導,時先生有一部不用的蘋果手機,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在家學習,所以時先生就把這部手機拿給孩子上網課用,前不久,時先生莫名其妙收到了一條扣款的簡訊,上面顯示扣掉了648元錢。緊接著時先生的手機就響個不停,差不多每筆扣款都是648元,一共有好幾十筆,隨後時先生就查詢了一下,他發現這些錢都是通過支付寶扣的,大概損失了有45000塊錢,這些錢是14分鐘之內扣完的,總共有70多筆。
  • 檸檬微趣旗下賓果消消消未實名可充值 遊戲時間亦超限
    這家網遊企業旗下有多款消除類手遊,其中賓果消消消最為知名並且貢獻了檸檬微趣總收入的七到八成。賓果消消消是檸檬微趣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該公司2019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賓果消消消,2018 年度及2019 年度,該款遊戲收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74.43%和88.92%。截至去年底,賓果消消消的累計註冊用戶數超過 2.96 億,遊戲充值流水累計超過 18 億元。
  • 大額充值玩遊戲,熊孩子「坑爹」漏洞該補了
    近期,未成年人消費申訴確實相較往年有所增加,僅3月以來,三湘都市報新聞熱線就接到近10位家長的求助,家長都提到近期孩子因為上網課接觸到了電腦、手機,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遊戲消費,家長支付密碼保護不當、孩子借用父母身份證繞開監管、部分遊戲未實行嚴格實名制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未成年人大額充值遊戲何時休?
  • 家長支付密碼洩露 小孩大額充值遊戲
    與此同時,仍有部分遊戲未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落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措施。有消費者近期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表示,家中小孩在《開心消消樂》遊戲中,未經實名驗證便可以進行充值。根據其出示的截圖,該帳號顯示未進行實名驗證的情況下,已進行了258元的充值。
  • 未成年人可實名認證,充值額度不受限,這些APP被點名
    9款遊戲均可通過其他帳號登錄實名認證流於形式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通知》,要求企業落實實名認證,所有網路遊戲用戶均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遊戲帳號註冊。但是,在實踐中,不少企業以第三方帳號實名認證為前提,簡化軟體本身的實名認證設置,導致未成年消費者非常容易通過成年人的第三方帳號登錄遊戲,為未成年人長時間遊玩及過度充值提供了便利。本次調查中,9款遊戲均可以通過其他帳號例如微信、QQ、郵箱、手機號碼等註冊或點擊授權直接登錄,實名認證流於形式。
  • 網遊防沉迷調查:實名認證難,「7歲兒童」可充值《賓果消消消》
    11月27日至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用蘋果手機在APP Store下載了多款受市場歡迎的遊戲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遊戲大廠對要求相對執行更嚴格,不少中小遊戲公司仍出現不主動提示實名認證,未成年人在夜間10點後仍能登錄遊戲,甚至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等情況。
  • 尚遊遊戲歡喜鬥地主部分渠道不實名可充值 五一...
    此類主動關停行為也被市場解讀為疫情期間遊戲廠商履行主體責任的體現,不過這股關停風潮並未波及頭部棋牌類遊戲,甚至部分頭部棋牌類遊戲仍然可以在部分渠道未實名情況下提供充值服務,甚至還可以充值抽獎。  作為國內大型牌類手遊企業之一,位於深圳的尚遊遊戲擁有一款下載量數億的牌類手遊「歡喜鬥地主」。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發現,「歡喜鬥地主」在部分渠道存在用戶未實名可充值的現象。
  • 9歲小孩玩手遊充值近2萬元難退款,記者親測:實名認證存漏洞
    林小姐告訴記者,她的丈夫在兩年前車禍去世,留下她和婆婆及兩個孩子,老人體弱多病,僅靠她一人賺錢養家,如今又平白多出了近2萬元的花唄,無疑是讓往後的日子「雪上加霜」,她只希望平臺方能體諒,退還相應的花費。  家屬稱平臺退一部分難以接受  面對「從天而降」的大窟窿,林女士試圖找遊戲公司退錢。
  • 未成年人帳號充值不受限制!多家網遊公司被廣東消委會約談
    其中,不少涉及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的問題,具體包括:實名認證執行存漏洞,未成年人可繞開登錄;支付環節無須認證,通過成年人帳號充值無上限;未成年人充值舉證難。但根據消費者反映及對有關網路遊戲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部分網路遊戲企業在實名認證設置中存在明顯漏洞,用戶可以通過默認手機號碼,第三方平臺授權,關聯已註冊過的其他遊戲等方式進行登錄,從而容易讓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信息註冊登錄帳號,使遊戲時長、充值額度等防沉迷限制功能失去作用。
  • Last Origin下載 未和諧版下載教程
    Last Origin這款遊戲是很多玩家喜歡的,但是目前沒有國服,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Last Origin下載 未和諧版下載教程,也是未和諧版下載教程,想玩這款遊戲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 實名認證形同虛設 未成年人遊戲「氪金」風險誰買單
    「沉迷網絡世界,孩子偷偷充錢打遊戲。」近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這樣的新聞被報導出來。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氪金」消費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人民網遊戲頻道調查發現,有的網路遊戲可用虛假身份證繞過實名認證並充值消費,還有一款著名的兒童遊戲則充滿了各種「道具」購買的陷阱,讓不少家長防不勝防。
  • 遊戲平臺實名驗證形同虛設 10歲娃拿父母手機玩遊戲充值5000多元
    「現在玩遊戲都要求實名制,洋洋玩的兩款網易遊戲都是用我的OPPO帳號登錄的,根本就沒實名制啊。」據張女士提供的通話錄音顯示,OPPO公司客服人員表示,經查詢張女士的OPPO帳號的確沒有實名認證,「這個實名認證是客戶自願進行的,沒強制。付款是使用的其他支付平臺,這個是需要實名制的。」張女士對該工作人員的說法提出了質疑。
  • 微信小遊戲強制實名認證,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可退款
    3月31日消息,今日騰訊微信小遊戲健康系統全面升級,在進入微信小遊戲時,系統會彈出用戶認證界面,必須輸入姓名和身份證信息才能繼續遊戲,未經過實名認證的小夥伴無法順利進入小遊戲。據悉,針對現在家長擔心的未成年人遊戲消費問題,在接入健康系統後,微信小遊戲會提供相應的舉措來限制和管控未成年人的遊戲行為。根據用戶的年齡,平臺會對遊戲充值消費金額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果未成年人發生了非理性消費情況可申請退款。
  • 9歲孩子玩遊戲半個月充值2萬元 家長要求華為退款
    2月17日,陳先生發現自己帳戶裡的2萬元「不翼而飛」,查了半天才在華為應用市場的「已購買」項目中發現了這筆錢的去向——原來,孩子在短短的半個月裡分數十次給遊戲充值,最高單筆充值648元。陳先生認為,華為應用市場提供了遊戲軟體下載,但在產生消費後卻沒有及時通知用戶,再加上這筆錢是孩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消費的,自己有權要求華為方面退款。
  • 未成年人網遊防沉迷調查: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付款
    11月27日至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用蘋果手機在APP Store下載了多款受市場歡迎的遊戲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遊戲大廠對要求相對執行更嚴格,不少中小遊戲公司仍出現不主動提示實名認證,未成年人在夜間10點後仍能登錄遊戲,甚至有遊戲可讓7歲兒童充值等情況。
  • 南京小學生玩遊戲充值4.5萬元 蘋果抽成30%拒絕退款
    緊接著時先生的手機就響個不停,差不多每筆扣款都是648元,一共有好幾十筆,隨後時先生就查詢了一下,他發現這些錢都是通過支付寶扣的,大概損失了有45000塊錢,這些錢是14分鐘之內扣完的,總共有70多筆。時先生聯繫了支付寶客服表示,這些錢都是蘋果手機扣的,所以有關的問題還要諮詢蘋果方面。時先生又聯繫了蘋果客服,客服說,這些錢都買了和平精英遊戲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