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紅塵一書桌:那些年,學佛路上重要的那些書

2020-12-19 淨宗傳承

善導書屋舉辦了第一次讀書分享會,主題是「那些年,學佛路上重要的那些書」。參與者約二十人,包括老、中、青、幼四代,其中還有幾位法師。#淨土法門#

這次分享會輕鬆活潑,真誠開放,有歡笑也有感動,將高深的佛法融入普通的生活之中,令每個人都很受益。所以,我們將其中的精彩內容摘錄出來,與更多的朋友們分享。

主持人: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善知識,一粒種子,一個路標,一盞明燈,能夠在恰當的機緣下改變一個人的思想,乃至人生軌跡。在信佛、學佛、念佛的不同階段,每個人的因緣各不相同,但常常跟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分享關於這些書的故事。

笑笑與《封神演義》

笑笑:小學二年級時,我看了《封神演義》。書裡說,哪吒失去自己的肉身後,太乙真人用蓮花重新為他做了一個「身體」,這就是著名的「蓮花化身」。

有位大將軍叫張桂芳,擅長「呼名拿人」,當他喊出敵人的名字,敵人就立刻落馬而死。可是,當張桂芳喊哪吒的名字時,哪吒卻巋然不動,因為哪吒是蓮花化身,不是凡人的肉身。所以我從小就特別羨慕哪吒。

當我學佛後,聽到法師打比喻,說我們在六道中輪迴時,閻羅王是按照生死簿上的名字抓你。人的名字不僅僅是幾個字,而是全息的信息集合體,包涵了你所有世的善惡業力。我就想,這不是和張桂芳「呼名拿人」一樣嗎?

當我念佛後,發現念佛也是同樣道理。「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阿彌陀佛的名字,包涵了佛的所有信息、功德,只要念佛,佛就會把你「抓」到極樂世界。當然,被閻羅王抓走很痛苦,被阿彌陀佛「抓」走很幸福。

只要我們一直念佛,臨終時阿彌陀佛就會來接我們去極樂世界,到了那裡,我們每個人都像哪吒一樣,是蓮花化身。不過,哪吒只是天人境界,而我們是菩薩境界,比他高太多了,完全不可比。我們永遠不會老,不會死,而且神通廣大。

宗道法師:「呼名拿人」讓我想起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的「名即法」。如果有人腿肚子轉筋,用木瓜敷貼就會好;如果沒有木瓜,只要口中喊「木瓜,木瓜」,也會好。所以,名字與法是合一的,念佛就是「名即法」,你念佛的當下,阿彌陀佛就在這句名號裡面。

佛慈與《念佛實用問答》

△佛慈居士

佛慈:我不愛看書,也不是通過看書學佛的,只是小時候家人都信佛,也就這麼「稀裡糊塗」地跟著信了。家人說,念佛能開智慧、保平安,我就開始念佛了。

我跟著家人去寺院,發現佛教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很麻煩。比如裡面有好多菩薩,每個菩薩面前都要上炷香;做功課時,本來只有幾個字,但一直在唱,總是唱不完。

大學畢業後,我到寺院做義工,看到一本書叫《念佛實用問答》,看完後特別高興。一般人都認為,求智慧要念文殊菩薩,救苦救難要念觀音菩薩,消業障要念地藏菩薩。可是這本書裡說得特別明白,不管求什麼,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只要念佛,所有菩薩的功德都包涵在裡面。我覺得這真是太簡單了,這就是我想要的,就像現在的一站式購物。

當時我還沒有往生的概念,每次聽到「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感覺和《西遊記》裡那句經典臺詞「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求取真經」差不多。我只是為了求世間的福報才念佛。不過,就算這樣,我也覺得念佛是最簡單的方法。後來,在弘願寺經過慢慢薰習,我才真正生起了願往生的心。

宗道法師:佛慈講得很好,很真實。由於聖道門長期來的影響積重難返,所以在普通大眾眼中,佛教很複雜,和我們的生活離得太遠。如果大家知道佛教本來是大慈大悲的,也有很簡單明了的修行方法,有救度的法門,就不會產生距離感,會自然地想親近佛教。

佛恩:佛慈的故事讓我想起古代人看病時,到藥店抓藥,藥分別放在一格格的抽屜裡,一種藥治一種病。而阿彌陀佛的名號是阿伽陀藥,一種藥就能治所有的病,所以只要念佛就能滿足你所有的願望。

佛恩與《覺海慈航》

△佛恩居士

佛恩:我讀的第一本與佛法相關的書是《覺海慈航》。雖然是民國時期的書,關於淨土方面有不少錯誤,但優點也很多,很多人都是被它引入佛門的。

首先,它很短,讓我這種不愛看書的人一次就能看完。其次,它從第一句開始就很慈悲,很真誠。第三,書中一個問題緊接著一個問題,讓我想要隨著這些線索一直了解下去。在了解的過程中,我會猜接下來作者要提什麼問題,結果真的就提出了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看完這本書後,我也產生了編書的想法。

一本好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同時也能催生另一本好書。而這本好書又會改變更多人的人生,如此無窮無盡,連綿不絕——這就是書籍獨有的教化力量。

後來,佛恩果真編了很多書,其中影響最大的書就是《走近佛教》(又名《假如這樣生活》)。這本書法理簡明,通俗易懂,文字優美,極受大眾歡迎,已經流通了數百萬本,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其中就包括佛欣法師等。

佛欣法師與《走近佛教》

△佛欣法師

佛欣法師為人灑脫,直爽幽默,不時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她說,她從小最愛看天文學、進化論方面的書,最想知道人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宇宙是怎樣起源的,但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上大學後,有位老師教佛欣法師念佛,說只要成了佛,所有問題自然知曉。她很開心,就問老師怎麼才能成佛,誰知老師很驚愕地回答,你想成佛?成佛可沒那麼簡單啊!

佛欣法師有點心灰意冷,但從未放棄過「尋找高人」,請教成佛之路的心願。後來,她認識了宗道法師,看到了《走近佛教》這本書。看完後,她徹底明白念佛往生是有理有據、非常簡單的,從此得到了真正的安心。

佛宣:兩位法師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宗道法師在《法師談讀書》中提到的讀書三種心:歸命心、結緣心、隨性心,包括摒棄做學問的心。他們能夠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以解決人生根本問題為目的而讀書,然後跟淨土宗結緣、出家,實在令人隨喜讚嘆。

佛度與《影塵回憶錄》

佛度:我今年已經70歲了,一輩子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書。有一年我在廣濟寺,有位小夥結緣給我一本書,叫《影塵回憶錄》,我特別高興。

這本書講得太好了,它介紹了二、三十年代的人是怎麼學佛的,那時佛教的書很少,學佛聽法很艱難。而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有那麼多書,如果再不好好學佛,真對不住那些先人們。

這本書我連看了三、四遍,後來借給別人看,丟了。我挺鬱悶,到各處去找都找不到,心想這輩子和這本書再也無緣了。沒想到那天我來書屋時,又看到了這本《影塵回憶錄》。我激動極了,就像見到了失散多年的老朋友,圓了我二十多年的「相思之苦」。

我從10歲起就在少年宮圖書館當管理員,讀了很多書,我覺得善導書屋的書籍格調很高,每本書都是鑽石級別的,就像一個寶藏,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愛惜這些書。

我特別喜歡我們的善導書屋,每次都盼望周末來參加活動,滾滾紅塵之中,能有這麼一張安靜的書桌,真的就像沙漠裡一片綠洲一樣。

宗道法師:滾滾紅塵一書桌,好棒的廣告詞啊!(眾笑)

佛心與《慧淨法師講演集》

佛心:最近,讓我最有感觸的一本書是《慧淨法師講演集》。這本書我早就有了,但一直沒看。前段時間,我生病住院做手術,心裡很緊張,於是就想乾脆看書吧。

人在不同的環境裡看書,感受是不一樣的,當我在醫院裡翻開這本書,才真正感受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慈悲,讓我心裡特別踏實,特別充盈。

做完手術後,我對愛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幸虧我們學的是淨土宗。為什麼呢?因為當我躺在手術臺上,醫生給我打麻藥時,問我,你還知道自己是誰嗎?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如果我學的是聖道門,真的挺難啊,別說一心不亂了,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然後我就想,管它呢,念佛吧。

結果,做完手術後,我沒要人扶,自己舉著點滴走到病床前。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很驚訝,說你到底做手術了嗎?你是我們見過的第一個手術後還能自己走回來的病人。

△宗道法師

以上這些故事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鳴呢?我們雖然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身份背景不同,人生經歷不同,可是,我們最終走到了一起,融入同一句名號裡,融入溫暖的佛光中,這實在令人感動。

正如佛度所說,善導書屋就像沙漠中的一股清流,在滾滾紅塵中能有這樣的一張書桌,讓大家能夠坐在一起,清清淨淨地學佛,找到人生的方向與目標,實在太難能可貴了。願我們都能好好珍惜。那麼,下次周末活動時再見嘍。

相關焦點

  • 那些天雷滾滾的英文神翻譯 醉了
    原標題:那些天雷滾滾的英文神翻譯 醉了 1. 這是跟蔬菜到底什麼仇,什麼怨?  2. 歪果有殼從來不敢走進這片樹林。我走在這條路上,心裡充滿了期待。一會兒見到歐巴馬,我該跟他說點什麼呢?  9. 外國來的和尚也念不好這經啊。  10. 這個就不解釋了。  11. 這一定是火星語,火星語!
  • 《滾滾紅塵》:上海情變故事,北方大地終了
    《滾滾紅塵》海報待到成為一名成熟的電影導演,內地、時代與命運,成了嚴浩作品的三個核心詞彙。《似水流年(1984)》《天菩薩(1987)》《滾滾紅塵(1990)》《棋王(1991)》《天國逆子(1994)》《太陽有耳(1996)》等代表作,均以內地為背景,探討個體在時代中的命運衍變。
  • 那些年,被黑過的周杰倫《紅塵招待所》與最好聽的對唱:紅塵客棧
    到現在十幾年了,黑的最多的其實是「周杰倫江郎才盡了」,前前後後他也已經江郎才盡十幾年了,嘿,我還真不知道江郎才盡可以反覆的用在一個人身上,一年年地被打臉,讓「盡」字情何以堪。。。恐怕從歌壇裡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作詞有韻味作曲風格多變,彈起鋼琴自帶光環。
  • 母親,永遠的詩行 一一讀忑俠《紅塵遺夢》信書
    六輯詩作中,我對她抒寫母親的詩篇情有獨鍾,這些詩篇集中在詩集的第二輯「丹江回聲」中,包括《遠行》《尋找母親》《致永不遠去的母親節》《在路上》《冬夜》《清明的雨》《致母親》《臘八》《年》等,我個人認為這些詩作是她詩集中感情最真摯、最打動人心的篇章,賞讀千遍也不厭倦。在這些詩篇中,有一個豐滿鮮明的形象:母親。
  • 走出《滾滾紅塵》的林青霞和秦漢:至今世間仍有我倆的傳說
    說起臺灣電影不得不提《滾滾紅塵》這部影片,1990年上映後橫掃多項大獎。三毛的《滾滾紅塵》本身就帶有著諸多的傳奇色彩,寫的是張愛玲和胡蘭成,想的是她與荷西,演的卻是林青霞與秦漢。《滾滾紅塵》也是林青霞與秦漢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可謂是愛情絕唱,讓多少人感嘆人間處處有遺憾,最是遺憾青霞不能嫁秦漢。
  • 《滾滾紅塵》:你既無心,我便休!
    你我皆是紅塵中人,逃不過的紅塵羈絆。《滾滾紅塵》譜寫了亂世之下的一曲愛情讚歌,亦是對紅塵俗世的種種無奈。這部影片給觀眾一種盪氣迴腸的美感,又有濃濃的時代氣息,將最後的逃離,化為一種決絕的愛。作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電影,該片目前的豆瓣得分8.2,值得細細欣賞和回味。
  • 萬卷書中 用文字洗滌心靈 滾滾紅塵 且行且珍惜
    太陽之下本無新事,滾滾紅塵之中,不過是一些重複的故事,紛紛擾擾,不斷在人間演繹而已。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偉大或者平庸,自私或者貪婪,一遍遍在歷史的舞臺上上演。萬丈紅塵,我們不過都是些匆匆過客,在塵世中,我們原本純淨的心靈總會蒙上一層灰塵,所以要時時洗滌,以保持心靈的純淨。綠水青山,藍天白雲;禪佛古寺,暮鼓晨鐘,當是最好的洗滌器具。除了自然,我們向萬卷書中尋覓,也可尋找到使心靈靜好的最佳解藥。1.
  • 回歸自然,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
    人,一張嘴,管住健康,閉掉事非;一雙眼睛,看好自己,看清他人;一雙耳朵,聽正義聲,堵謠言語;一雙手,創造幸福,助人之難;一顆心,真誠感恩,包容萬物;一雙腳,走盡春秋,踏遍天涯。做人要有志氣,做事要有底氣。靠素質立身,靠勤奮創業,靠品德做人。
  • 《幾朵茉莉一盞茶》那些紅塵間交錯的美好
    《幾朵茉莉一盞茶》  基本信息:  書名:幾朵茉莉一盞茶  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現供職於鄭州電視臺  內容簡介:  作者用她感性細膩的文字、理性超脫的思考,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境遇和婚姻、情感以及親子關係的感悟,有人說博客是心靈的房間,而青蓮在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裡寫字,靜靜地寫,那些文字記錄了平凡日子裡細碎的心情,內心深處留下的感動,和那些紅塵間交錯的人和故事以及因此納下的美好
  • 佛教:為什麼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反而學佛好處最多?
    前幾年有一個半是調侃半是認真的新聞,曾經在我們辦公室裡面激起了熱烈的討論,那就是一個單位的副總「教導」一個中層領導的錦囊妙計,說手下但凡上面說的這種中年員工儘管隨便呵斥指責,反正他們再罵也絕不敢離職;相反那些二十出頭的年輕員工必須像大爺一樣哄著伺候著,否則輕則甩臉子,重則直接罵娘走人了。
  • 那些年驚豔了我們青春的絕世容顏!
    回憶起舊時光的種種,總有依依不捨的感覺,傾刻間,一股捨不得的情緒湧上心頭。我一人的舊時光,我一人的舊回憶,我一人的舊思念些我們曾經發過誓 那些自以為一定會銘記的事 又有多少人能阻擋時間褪色記憶的消失 於是漸漸地丟失了你們的樣子 那些我們走過的日子 那些不論笑著哭著愛著恨著 卻對我們來說仍舊美好的舊時光的樣子 回憶起來又能不能瀟灑的離去 那些一起瞎唱的歌詞 那些被我們吐槽的才女才子 他們在畢業的時候一個作曲另一個作詞
  • 像開水一樣的滾滾紅塵,你被燙傷了麼?
    【不是滾滾紅塵,而是滾燙開水】4歲的小男孩騰騰跟媽媽說,我可不可以不去上學?騰騰媽說,不行,媽媽是大人必須上班,你是小孩必須上學!【滾滾紅塵】在此之前,並沒有覺得紅塵有多滾燙。也許是在「滾動」中而不自知。上天給你一個活的開端,你一定要滾出自己的樣子。
  • 暌違30載 數碼修復版《滾滾紅塵》再登臺灣銀幕
    新華社臺北3月5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湯臣影業5日在臺北召開記者會宣布,華語愛情電影《滾滾紅塵》在1990年首映後,如今推出數碼修復版,將於8日重返臺北的大銀幕,為觀眾重現那段動人情感故事。
  • 三毛作品《滾滾紅塵》修復版將上映,林青霞張曼玉再現經典美!
    近日—滾滾紅塵—這部電影的數位修復版要上映了,林青霞張曼玉兩位大美女將以年輕芳華的姿態與觀眾見面,一時引起熱議。這部作品非常經典,影片中不少橋段都讓觀眾印象深刻。—滾滾紅塵—是作家三毛的一部作品,影射的是知名作家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故事,以及障礙領域好閨蜜的姐妹情深。三毛去世很多年了,但是她作品的影響力依然很大。
  • 佛說:紅塵一夢,何須牽掛?需要看破的僅在一念之間
    「一騎紅塵妃子笑」,紅塵去來夢一場,何為紅塵,世人常為情所困,身在紅塵中卻不能自知,一曲紅塵一段情緣,如果世俗之人是沉溺於紅塵當中的,那修心學佛之人又能夠看破紅塵,超凡脫物嗎?是否只有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呢?人們常說「看破紅塵」,可紅塵一詞又有兩個意思,並不只是單純的用於某一方面。
  • 祭奠那些萍水相逢的愛情!
    人生,始終如一,一如既往的不曾停留,呼嘯而來也滾滾而去,從不留念身後的腳印,也從不在乎沿途的風景。紅塵阡陌,生活百態,有些安逸,有些靜美,有些失落,也有些不盡如人意,奈何遺憾多過完美,唏噓和短嘆變成了生命的主旋律。
  • 學佛,要從哪裡開始學?(非常重要,多轉載,多利人)
    我的著述,包括這些博文、那些問答,是我轉化自我、修學佛法的心得。我要說的是: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這些文章的背後浸透著很多的艱,乃至過去二三十年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對三十七道品的逐一思維,這是整個佛法修證的根基。我在1990年到1994年花了四年的時間反覆思維三十七道品的要義。三十七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 願做一朵清幽的水蓮,徜徉在滾滾紅塵
    任紅塵紛擾,任時光流轉,靜守內心的一份安然,在紛蕪之中修養身心,苦樂中滲透著真情。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坐看雲起雲舒時,不僅是一種坦然從容,更是一種樂觀、豁達。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是歲月對我們的考驗。只有一步步取捨,不斷戰勝自己,才能用堅持與自信去成就心中的夢想。做一個不悲,不喜,依心而行的人。
  • 佛教:這三種道友對您學佛有害無益,最好遠離
    學佛也不例外,雖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但是如果能有名師益友的話也是一種極大的助力,所以很多師兄在修行中也喜歡尋找「善知識」來做道友,在修行路上相互監督和幫助。只不過有下面三種類型的「道友」,對您的學佛不僅沒有幫助,反而還有妨礙,如果您身邊有的話請一定小心遠離,否則對您的修行絕對是有害無益。
  • 人生如詩,紅塵一夢,驚豔了似水年華!
    紅塵一夢,驚豔了似水年華,嫣然了夢中的柔情,也溫柔了朦朧夜色中月光的輕念。推開歲月的窗口,漫過紅塵,在季節捻轉的流光裡,尋找記憶深處的一水闌珊。人生如夢,心似繁花。似水流年,可否安暖入懷?人生如詩,生命如畫,花開半季,情暖三生。歲月蹉跎,季節交替,花開花落,紅塵一夢。行走於紅塵的陌上,終將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