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德文、不愛喝啤酒,能在德國生活嗎?

2020-12-13 VV影視剪輯

近來收到換日線讀者來信詢問,關於在德國生醫工程領域求學的一些問題。我想其中可能有些問題大家同樣好奇,所以稍微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上一篇以求學以及德國學習風氣為主,本篇則是以生活瑣事為主,都是我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不一定完全正確,請大家斟酌參考就好:

1. 你是在碩士時期,透過交換生到當地才學習德語?(注 1)還是在臺灣時就已有所接觸?若在完全都不會德語狀況下,去德國念大學是否會很辛苦?或是建議先唸一年的預科做準備?

我在交換生之前有上過一些基本的德語課程,但真的是很基本的德文,而且老實說,說來慚愧,在交換生期間因為獎學金所規定的課程壓力並不大,所以我把這段期間當作自己的 Gap year 四處旅行(一年下來也去了 30 個國家左右,所以我其實也沒有後悔),所以沒有花太多時間好好的學習德文,直到現在一邊念博士班、才一邊認真在學習德文。

德國大學部有英文授課的國際學程並不多,大都是碩士博士以上的學程,所以如果是來就讀大學,可能身邊的同學也會有很大比例的德國人。所以我的建議是,除非你們真的有找到合適的大學部國際學程(還是有可能的,畢竟生醫工程還算是先進領域,會試圖與美國那邊接軌,可以看看慕尼黑工業大學也許會有),不然在預算允許之下,現在就可以開始學習德文,之後高中畢業之後可以再來德國念一年語言學校,順便熟悉生活環境,也從這一年多了解這裡的每個學校,順便提出申請。這一年把它當做自己的 gap year,但其實絕對不會比人生不斷緊湊的升學學得還少,也能訓練獨立,不會一開始要熟悉大學繁重的課程同時又要試著去熟悉這裡陌生的生活。

2. 德國主食為何?飲食習慣與我們東方人不同,三餐你都是自理?還是外食?

中午大學裡頭通常會有 Mensa(學生食堂),吃一頓飯大概 2-4 歐(約臺幣 75-145 元)不等,平常晚餐大都自己料理,所以出國留學學會一些煮飯的技巧也是很基本的,網路上 google 一下阿基師與型男大主廚,絕對是在國外活下來的最佳小幫手。這裡的城市大都有亞洲超市,大部分的亞洲習慣的食材醬料,米飯麵食,都可以買的到。平常偶爾會跟朋友出去吃個飯,但德國食物實在比亞洲食物難吃,餐廳大都是很鹹的料理居多,主食是馬鈴薯,很少烹調青菜,生菜沙拉比較常見,在餐廳一坐下大都先點一杯啤酒,再慢慢看菜單要吃什麼,在超市的啤酒賣得比水還便宜,不過德國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所以來之前訓練一下酒量是必須的(開玩笑的哈哈)。

3. 德國學校課程中主要運動為何?

德國的體育課好像大都為選修課程,最熱門的運動當然是足球,他們熱血到風雨無阻,天氣冷到不行還下著雨,還是會看到他們在草地上奔馳。其他運動也很常見:籃球、排球、羽毛球等等,基本上都有,像我很喜歡打籃球,在這邊也有很好的室內球場。

比較特別的是還有一些臺灣相對少見、蠻特別的體育課程,像是騎馬、曲棍球或是滑雪課程(最近還發現有為期 10 天,去西班牙北部的衝浪課與法國南部的風帆課程),不過德國會根據不同的體育課有不同的收費,有的健康保險可以部分給付:譬如說籃球課基本上就不需要額外再花錢。但像是騎馬、馬術這類課程,額外的花費就是必要的了。除了學校的體育課外,平常體育館也會定期開放給不同的運動,譬如說星期五晚上七點到八點半是籃球,八點半到十點是羽毛球,這就是完全免費讓你去運動的,另外這邊也有一些遊泳池,我周末偶爾會去遊泳,上個月也有去滑雪,不過從山上摔到山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哈)。

4. 關於德國保障留學生打工時數,真的都一定會找到打工機會嗎?

德國跟臺灣有籤定 working holiday 的合約,就像很多人會去澳洲或是英國打工一樣,德國其實也是一個選項之一,這邊偶爾也會有一些單純來打工或是學習語言的學生,所以如果有考慮要 gap year 的話,也許申請 working holiday 的籤證也是一個方式,不過相關規定可能就要麻煩你們再上網詳閱了。

如果是在這裡就學,想要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是都會有一些機會的,當然如果會德文,找到的打工機會較多,我現在聽過的打工工作像是在餐廳、農場或是免稅商店等等,只是我覺得如果是已經開始上課的狀態,課業會比較重,可能頂多周末去餐廳打工了。

5. 我有看過一篇天下雜誌的文章(注 2),關於德國求學的花費,是否都屬實呢?

大致與我的認識沒有太大出入,但有一些部分我就我的經驗作一些補充說明,每個學期的學費依據就讀的學校會略有不同,每學期的註冊費包括市內的電車票大概 200 歐左右(約臺幣 7,400 元),每一個月的花費,在不是太節省拮据的狀態,偶爾跟朋友去吃吃餐廳喝個啤酒,有一些休閒活動(滑雪遊泳等運動),偶爾去周邊鄰近的城鎮或是國家旅行等等,一個月大概 800-1,000 歐(包含房租)會比較舒服一點,但真的要省,我也是聽過 600 歐就能生活的,在大城市裡的房租大概 300-500 歐,小城市可以找到 200 多歐的,相較於倫敦在市中心一個月的學生宿舍就要將近 800 鎊(約臺幣 40,000 元),一年的碩士班的學費要價約 17,000 鎊,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大概要個 500 鎊跑不掉,這樣比較起來,英國一年念書的花費超過新臺幣 160 萬,而在德國卻只要不到新臺幣 40 萬(託臺北房價被哄抬得不像話的福,這樣的花費可能跟在臺北租房子念書差距不大),便可以了解在德國念書有多划算了吧 !

相關焦點

  • 酒廠老闆說,這樣喝啤酒不會宿醉
    喝酒不頭疼:某釀酒廠老闆有特別的喝酒技巧,他喝一天啤酒,第二天也不會宿醉,我們來看看究竟咋回事。晚上喝幾罐啤酒能讓害羞的人變成真正的趴王。但是次日早晨你在黑暗的房間裡頭痛欲裂時,晚上的噩夢通常會讓你不堪重負。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宿醉(酒精中毒一詞)即「酒精中毒導致的人的身體和精神受損」。啤酒之夜過後第二天沒有宿醉,能這麼美滋滋嗎?真的可以,Jim Koch 說這是真的。
  • 柏林美食指南:德國啤酒不可不喝 香腸竟是最愛
    搜狐體育訊 德國的本土烹調久負盛名,馳譽各地。香腸是德國人最喜愛的食品,煎煮炸烤各式的做法和口味不下500多種。德國烤蹄膀(Eisbein)是一道人人皆知的美味佳餚。德國人還愛吃燻肉類,通常都會配上文明遐邇的酸菜。
  • 孕婦能喝啤酒嗎 喝啤酒有哪些危害
    啤酒是一種很常見的飲品,但是裡面含有酒精的成分,但是還不足以讓很多人喝醉,但是對於特殊的孕婦來說,孕婦能喝啤酒嗎?喝啤酒有哪些危害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孕婦能喝啤酒嗎答案是不行的。
  • 德國,一個把啤酒當水喝的國家,是如何沉迷於咖啡無法自拔的?
    文/咖啡小芝士 德國,一個把啤酒當水喝的國家,是如何沉迷於咖啡無法自拔的? 德國聞名於世界的稱呼不是「德國啤酒」嗎?很多不知道的是,德國啤酒與德國咖啡也曾有過一段較量。
  • 德國的啤酒烹飪法
    德國的啤酒是世界聞名的,德國人喝起啤酒來也毫不含糊,豪放而不失浪漫,比如他們舉世聞名的啤酒花園。但是啤酒喝得多,肯定剩的也多,秉承著愛酒惜酒的良好傳統,德國人也會想辦法將剩啤酒利用起來,廣泛應用在烹飪上,將啤酒變成一道美味的調味劑。
  • 腹瀉能喝啤酒嗎 小心啤酒帶來這些危害
    很多人不喝酒的人都以為啤酒是在夏天的時候才會喝的東西,其實在秋冬季節啤酒的銷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啤酒因為味道比較清淡,又有一些度數,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喝。那麼在拉肚子的時候可以喝啤酒嗎?想知道的朋友請繼續往下看!
  • 「啤酒肚」真的是喝啤酒引起的嗎?-啤酒肚,啤酒, ——快科技(驅動...
    啤酒肚,又叫「將軍肚」、「羅漢肚」,是男性肥胖的一個典型特徵,但是真的只是字面上所理解的,由喝啤酒所引起的嗎?真相:「啤酒肚」是腹部肥胖的俗名,由內臟脂肪積累造成。很多研究都表明腹部肥胖與不少健康問題密切相關,比如高血壓、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
  • 見過啤酒花嗎?為什麼釀造啤酒用大麥芽?大麥啤酒與小麥啤酒區別
    炎炎夏日,喝上一瓶冰鎮啤酒,解渴,解餓,解暑降溫,爽!但是你真的了解啤酒嗎?為什麼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麥芽而不是小麥芽?小麥產量那麼大為啥不用小麥釀造啤酒呢?大麥啤酒與小麥啤酒的區別有哪些?啤酒以大麥芽﹑啤酒花﹑水為主要原料,輔助原料( 玉米,大米,小麥等)和糖類為輔助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製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下圖為啤酒花(原來啤酒花真的是花,第一次見到,有和我一樣的嗎?)
  • 14種德國啤酒被檢出致癌成分 半數網上有售
    14種被查出有致癌成分的德國啤酒。  浙江在線03月04日訊近日,央視等主流媒體曝出「14種暢銷德國啤酒被查出致癌成分」的新聞,讓不少寧波的德國啤酒發燒友驚出一身冷汗。德國啤酒還能喝嗎?被曝光的德國啤酒在寧波市場上有售嗎?萬一喝到過,該怎麼辦?  多款暢銷德國啤酒檢出致癌物  德國啤酒享譽全球,不過近日央視等主流媒體曝光的一則消息,讓德國啤酒陷入致癌物風波。據報導,今年即將迎來德國《純啤酒法》頒布500周年,為了驗證德國啤酒的純度,德國慕尼黑環境研究所委託一家實驗室檢測德國最受歡迎的14種啤酒品牌。
  • 德國PAULANER啤酒花園,帶你感受原汁原味的德國啤酒風味
    與青島國際啤酒節相約26年的保拉納今年更是如約而至,還帶來了原版復刻德國慕尼黑的舞臺,以及原汁原味的啤酒,讓市民遊客在青島、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德國啤酒風味。在世紀廣場啤酒城有一處很德國式的啤酒花園,在這裡隨處可見德國的啤酒文化符號,這便是德國PAULANER啤酒花園。
  • 巴伐利亞啤酒風情——上海德國餐廳
    上海好吃的德國菜用啤酒製作菜餚,口味以酸鹹為主。德式菜中的酸菜使用非常普遍,經常用來做配菜,口味酸鹹,濃而不膩。好吃的德國菜經典的有柏林酸菜煮豬肉、酸菜燜法蘭克福腸、漢堡肉扒、韃靼牛扒等。  開在老洋房內的德國巴伐利亞風格酒吧,感覺很有激情,和新天地店的latino路線不同,汾陽路這家走的是pop路線,宜日宜夜,宜雨宜晴,餐廳典雅華貴,經營正宗的德式西餐,特別是德國啤酒,每一款都非常正宗,連不愛喝啤酒的人也難以抗拒,鹹豬手依然保持著獨特的美味,越嚼越有味道。菲律賓樂隊每天晚上總能把氣氛搞到很high,把疲憊統統帶走,留下滿屋子的喧鬧嘈雜,適合朋友聚會和情調用餐。
  • 啤酒在北京的發展歷史,以前提保溫瓶打酒喝
    啤酒又叫麥酒,是通過大麥麥芽糖化及發酵釀製而成,於十九世紀末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至今不過百餘年的歷史。  「啤酒」最初是德文的「BIER」,而不是現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英文「BEER」。對此,《漢語大字典》的解釋相當明確:啤酒,「德文BIER的音譯兼意譯」。1897年11月,德國人佔領山東青島後,也將啤酒帶入這座城市,由此啤酒「BIER」一詞開始在青島廣泛使用。
  • 每年700萬遊客專程「買醉」,德國啤酒憑何徵服世界?
    德國人以嚴(sǐ)謹(bǎn)的性格行走於世,而在這個世界上能吸引他們駐足的就只有三件事,啤酒、德國啤酒、德國本地啤酒。 啤酒被稱作」液體麵包」,是德國人最愛喝的飲料。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
  • 喝德國沃斯坦啤酒品啤酒中的香檳 暢享金沙灘啤酒城的「食全酒美」
    中國山東網8月7日訊 位於金沙灘啤酒城西啤酒文化廣場4號大篷的德國沃斯坦大篷,外觀以金色為主色調,「德國旗艦品牌」、「啤酒中的香檳」12個大字,在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金沙灘啤酒城中格外醒目,篷內的多款進口啤酒也為金沙灘啤酒城的遊客帶來了純正的德國口感。
  • 非洲的「快樂水」,被評為最噁心啤酒?很多人都不敢喝!
    夏天是喝啤酒的季節,大家也知道現在比較出名的酒有很多,都是相互往來,也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酒的品種也變得多樣化,各種濃度的酒,還有小孩都愛喝的果啤,但是非洲的有一種酒卻是大家都不敢喝的。說起非洲,大家知道因為各種歷史人為和環境的原因,非洲是一個經濟發展水平很低的州,而且大多數的國家經濟都很落後,但是他們很大多數國家一樣都對酒有著獨特的熱愛,今天特別 介紹一下非洲獨有的啤酒—香蕉啤酒,大家聽的最多的可能也就是用葡萄做的酒,但是他們的酒是用香蕉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製作的。
  • 德國「樂活」古城,民眾坐在河水裡喝啤酒,樂享生活令人羨慕!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德國是一個工業體系高度發達的國家,的確如此。但除此之外,作為世界著名的工業國家,德國也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美麗迷人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旅遊資源,一直是最受歡迎的目的地國之一,尤其受到中國遊客的歡迎。
  • 原版復刻慕尼黑舞臺 啤酒節德國PAULANER啤酒花園帶來原汁原味德國...
    中國山東網8月8日訊 在世紀廣場啤酒城有一處很德國式的啤酒花園,在這裡隨處可見德國的啤酒文化符號,這便是德國PAULANER啤酒花園。與青島國際啤酒節相約26年的保拉納今年更是如約而至,還帶來了原版復刻德國慕尼黑的舞臺,以及原汁原味的啤酒,讓市民遊客在青島、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德國啤酒風味。德國PAULANER啤酒花園今年仍然用鮮花點綴,啤酒花園中的草坪和盆景全部採用新鮮的綠植,花園中的每一處都融入了啤酒元素,進入之後,仿佛置身於花海之中。
  • 德國啤酒文化氛圍淡化?啤酒銷量日益下降,還能不能拯救?
    德國啤酒文化德國人認為啤酒不是酒。在標準的德國公司裡,總會有一個員工餐廳裡面放著各種花色類型的啤酒,而上班時間喝這些飲料,不會被認為是不合適。和世界盃無關,這其實算是德國「啤酒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不難回溯出,德國對啤酒發展史和釀造科學的貢獻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僅是大多數貯藏啤酒品種的誕生地,也創造出了許多獨特的艾爾風格,可類比該國對哲學、文學世界和音樂殿堂之貢獻。於是可以一說德國蘊含了世界上最濃厚的啤酒文化。德國啤酒銷量危機根據最新數據,現在喝啤酒的德國人越來越少,啤酒市場也逐漸冷淡。德國的一些啤酒廠也受到了市場危機的打擊,例如Warsteiner裁員。
  • 德國多款暢銷啤酒檢出除草劑或致癌 評估稱對人體無健康風險
    央廣網北京3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最近兩條消息讓愛喝德國啤酒的人有些無所適從:一方面最暢銷的14種啤酒被查出含有除草劑,可能致癌;另一方面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說,這些啤酒中的草甘膦含量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消費者保護組織則要求,限制農藥用量。
  • 德國杜塞道夫:怎樣一種生活?
    在德國這個移民國家,許多城鎮已不是清一色的白種人,可就算是華人比較集中的北威州,她依然會在街上或者地鐵的車廂內,被金髮碧眼的女士先生,暗暗地打量著她的東方面孔。  「你是來自中國的老外嗎?」我調侃她。  「no,no,德國人以為我是日本人,他們分不清亞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