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記者:齊春佳 侯一博)端午時節,三思鄉的田野裡,種滿了中藥材,一道道田壟如同五線譜,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碌,宛如躍動的音符,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三思鄉東大村東明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田間除草、鬆土。
-
湖口縣均橋鎮趕著鴨子走上幸福路,貧困戶成「致富帶頭人」
鄉間小道上,農人輕聲的呵斥揮動著小竹棍,驅趕著一群吃飽喝足的肥鴨子搖搖擺擺的走回鴨棚,夕陽的餘暉仿佛給人身上鍍上了一層金邊,又像是一張極富詩意的田園畫卷,畫出來的是羅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吳吉員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
-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義宏夏日時節,遠遠看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廠房時,卻發現前方公路正在維修道路受阻公司是以中藥材種植、購銷及初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目前建設中藥材收購晾曬加工廠1座,主要以黃芪、黨參、當歸、板藍根、大黃等為主要經營產品。這個梅花鹿養殖場建設用地13000平方米,總用地面積53000平方米,規劃養殖梅花鹿1000隻,現存欄165隻。「梅花鹿全身都是寶,鹿茸、鹿血、鹿鞭、鹿胎都是貴重藥材和高級補品,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河村村主任黃若景說,2011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後種植砂糖橘。那幾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種植的砂糖橘口感雖好,但只能用摩託車一筐一筐地拉到鎮上去賣,費時費力。近幾年,在中石化廣西石油梧州分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的接力幫扶下,黃若景家門口通向果園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砂糖橘種植面積也從10多畝擴大到30多畝。
-
西峽縣田關鎮:產業扶貧拔窮根 村民走上致富路
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產業基地,發展光伏產業……一項項扶貧舉措使西峽縣田關鎮牛角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民生活幸福指數提高了,在奔小康的路上更有信心了。2016年4月,西峽縣殘聯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通過深入貧困戶走訪調研,與村民代表交流座談,從結對幫扶、培育產業、改善環境、文化惠民四方面入手,帶領牛角村村民走上致富路。原來,牛角村村莊面貌髒、亂、差,土坯房多,通村公路尚未硬化,組組通道路多為土路,基礎設施相對落後。
-
貧困戶「抱團兒」養豬 「金豬」照亮致富路
貧困戶「抱團兒」養豬 「金豬」照亮致富路 2020-12-12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乳源這條村種植的西洋菜,帶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初夏,韶關乳源縣大布鎮坪山村的貧困戶們在田裡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綠油油的西洋菜也在田裡蓬勃生長,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據悉,西洋菜種植是大布鎮坪山村委採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新上的一個產業扶貧項目,通過流轉土地218.5畝,發展西洋菜種植項目,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布鎮坪山村地處粵北高寒地帶,山清水秀,民風純樸,地肥水甜,溪水冬暖夏涼,村民在山水田間耕種勞作,世代傳承。
-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2020-04-13 11: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現在,廖春已發展40餘畝稻田小龍蝦養殖,年產龍蝦約7000斤,成為全村家喻戶曉的致富能人。       廖春家有兄弟二人,母親常年患病,是村裡出了名的「藥罐子」。曾經,一家四口全靠父親務農艱難維持生活。1998年,初中畢業的廖春南下打工,希望能改善窘困的家庭狀況。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李哲:盡全力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幾個月來,李哲走訪村民千餘人次,為每一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實現了「全覆蓋」。 他和村幹部、村民打成一片,對每家每戶的情況了如指掌,成了村裡的「百事通」。 現在,他上會場能做群眾工作,下廚房能做一手好飯菜,還學會了修機井、換門鎖、搭板床等本領。 李哲帶領駐村工作隊隊員通過不懈努力,半年來已讓庫尕丹村發生了巨大變化。
-
中藥材產業基地迎豐收 吸納貧困戶就近就業
雷春燕 李斌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德陽市中江縣永興鎮大柏山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一片生機盎然。記者從德陽市中江縣脫貧辦獲悉,3月4日這天,大柏山村中藥材產業基地迎來了首次丹參豐收節。70餘名當地群眾辛勤地挖丹參、種芍藥,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有的是附近村民、有的是精準貧困戶,有的務工返鄉人員。該中藥材種植基地創建於2018年,流轉土地300餘畝用於種植丹參、芍藥等中藥材。
-
楊太平:帶領貧困戶共同致富
今年40多歲的付田,供應兩個孩子上學,因種種原因不能出去打工,家庭生活困難,是村子裡的貧困戶。去年,付田來到了這家解板廠,因按件計酬,工作時間自由,收入也比種地強了不知道多少倍。於是,付田的家庭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該廠接納了近20名的村民,全是西劉莊村及附近的村民,每天的收入在110至150元。「貧困戶村民優先,因為俺也享受到了國家的多項政策,不然也不會有俺的今天。」正在機器前工作的楊太平說。
-
看準中藥材 打開致富路-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近日,我區迎來了半月來難得的豔陽天,趁著天氣好,丁山鎮狸獅村第一書記鄒顯躍挨家挨戶走訪叮囑村裡的中藥材種植戶。2017年10月,鄒顯躍來到狸獅村擔任第一書記,看到當地大量的「雞窩地」,而村民們僅靠著傳統農業勉強度日。
-
武都馬營鎮:中藥材產業成脫貧「良方」
眼下又到了中藥材收穫季節,走進馬營鎮中藥材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們正在地裡進行當歸採挖,他們把採挖出來的當歸堆放在路邊,等待統一裝車,運往車間進行乾燥處理。今年入秋以來,斷斷續續時有大雨及小雪,寒煙籠罩,影響了中藥材的收成。儘管氣溫很低,地裡很潮,也阻擋不住村民抓緊時間採挖中藥材的熱情。這幾天剛剛放晴,鎮政府靠實村幹部的責任,督促各合作社積極組織力量挖藥,搶抓採摘有利時機,保證中藥材應收盡收,將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
-
砥礪奮進細耕耘 凝心聚力謀新篇——訪松潘縣委書記賀松
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以來,松潘縣準確把握建設川西北阿壩生態示範區的內涵和要義,緊扣州委關於精品文化旅遊示範帶的功能定位,縱深推進松潘「一城兩心三地」發展戰略。
-
扶貧印記|「蜂王」帶動農戶致富 每瓶蜂蜜都可溯源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8日14時30分訊 (記者 連肖)培育優質的「蜂王」,是幫扶養蜂農戶走上甜蜜致富路的第一步。今(18)日,「2020重慶視覺扶貧行動」走進位於「中華蜜蜂谷」的種蜂培育基地。中益鄉處於大山之中,產的蜂蜜品質較高。
-
同走小康路松潘行 | 滿眼新基建 蛻變在高原 !
距離台州1725公裡之遠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以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全家人吃飽穿暖,至於致富奔小康從來不敢奢望!」站在雞群中,楊英義一邊給雞餵食著剛剛從菜地裡拔來的蘿蔔,一邊笑著說。以前,為了養活一家人,楊英義選擇外出打工。但因僅有小學文化,又身無一技之長,在外打工的收入很低,根本無法養家餬口,一家人也一直被貧窮壓得透不過氣來。
-
貧困戶鄔國強的脫貧路:做致富路上的領頭「蝦」 - 瀟湘晨報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日報 時間:2020-08-25 09:30傍晚時分,荊州高新區太湖港管理區梅槐社區貧困戶鄔國強家裡格外熱鬧,桌上盛放著一盆盆熱氣騰騰的小龍蝦,讓勞作一天的人們見後垂涎欲滴。
-
湟中上山莊的山上致富路
搞旅遊出名堂 貧困村走上致富路8月14日,星期二,雖然不是周末,但到上山莊花海遊玩的人不少,從上山莊村口到花葯谷,來往的遊客絡繹不絕。「上周末,來上山莊遊玩的遊客人數破萬,花海內僅門票、擺渡車和滑道的收入就在17萬元左右,這還不算遊客在村內農家樂吃飯、買東西等其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