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莊花海遊人如織。
8月的湟中,百花爭豔,田園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隨著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部署,湟中縣鄉村旅遊得到了長足發展,8月14日,記者前往湟中縣土門關鄉上山莊村,這裡的花海遠近聞名,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遊玩。
搞旅遊出名堂 貧困村走上致富路
8月14日,星期二,雖然不是周末,但到上山莊花海遊玩的人不少,從上山莊村口到花葯谷,來往的遊客絡繹不絕。
「上周末,來上山莊遊玩的遊客人數破萬,花海內僅門票、擺渡車和滑道的收入就在17萬元左右,這還不算遊客在村內農家樂吃飯、買東西等其他消費。」上山莊花海一名負責人說。
花海火爆,同樣帶動了村內其他產業的發展,如今前來上山莊花海的遊客越來越多,也讓不少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上山莊花海入口的一家釀皮店,村民李永蓮幾人正忙得不可開交,正午,一碗清涼可口的釀皮是很多遊客的午餐選擇。
「來,裡邊坐,吃個啥倆。」切釀皮、拌調料、招呼客人,李永蓮一邊與人說著話,手底下的動作卻越來越麻利。
「今天的人還算少的,上個周六,我們一天就賣了將近三百碗釀皮,掙了兩千多元。」李永蓮說,來遊玩的人多了,村裡人的收入也多了,大家雖然忙碌,但心裡踏實。
2001年,湟中縣被確定為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1年被國務院列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上山莊村地處湟中縣淺腦山地區,全村98.67公頃土地全部為旱地,土地農作物產量低。全村有152戶592人,其中貧困人口25戶84人,2014年上山莊村人均年收入僅4500元,靠天吃飯,日子過得緊巴,很多村民選擇外出務工補貼家用。
「雖然貧困,但上山莊村有發展鄉村旅遊的地理條件和資源優勢,我們利用當地旅遊資源,打造出花葯谷景點,在發展鄉村旅遊的同時,帶動村民自營農家樂、鄉村民宿等旅遊項目。」湟中縣扶貧辦副主任馬生忠說,隨著上山莊旅遊品牌的推廣和旅遊產品的推出,這個曾經的貧困村不僅脫貧摘帽,而且走上了致富之路。
花海火爆 外地遊客慕名而來
如今,上山莊花海名氣漸大,由於距離湟中縣城和西寧城區不遠,每逢周末,拖家帶口前來遊玩的遊客與日俱增,就連不少外地遊客也慕名而來,花葯谷內,可以看到不少操著外地口音的遊客在花海內遊玩拍照。
「不光本地遊客數量穩步增長,現在外地遊客佔比也越來越大,前兩天,還有幾個外國人來遊玩。」說起花海取得的成就,這名負責人自豪地說。
數據統計,6月至7月,上山莊花海日平均接待遊客量為4800人次,高峰時期人數達到8200人次左右,其中,省外遊客佔比已達到10%以上。
「從前默默無聞上山莊是山上莊,如今赫赫有名頭回客成回頭客。」青海祥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玉財說,這是每年都會來花海遊玩的一位遊客寫的一副對聯,見證了上山莊花海的成長,也見證了上山莊走上脫貧路的全部歷程。
上山莊花海火爆的背後,同樣離不開這些回頭客的支持。據統計,6月至7月,前來上山莊花海遊玩的遊客中,一些熟客每月都會來花海遊玩兩三次,甚至有位遊客一個月就來了7次。
周玉財介紹,為了吸引新遊客,留住回頭客,考慮到花海產業過於單一,他們創新思路,決定在原有花海的基礎上增種可觀賞的藥材,目前,花葯谷共涉及20餘個花卉品種,還種植了大黃、當歸等多種中藥材,每年從6月開始一直到國慶節,都有不同的花開放,幾年來,上山莊花海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也讓村民嘗到了「花海經濟」的甜頭。
村子發展好 年輕人都回了鄉
村子慢慢富裕起來,也吸引了不少曾經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鄉發展。
在花葯谷門口的一家飯店中,30歲的高順蘭是這家店的一名負責人,她以前在西寧打工,接觸最多的是餐飲行業。家鄉面貌改變後,聽說飯店要開張,她便辭去了西寧的工作,決定回鄉工作。高順蘭說,在家門口上班,她省了租房的費用,掙的錢也不比以前少,而且每天都能回家,她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我們還召集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及家中困難的婦女每天在花葯谷做些清理雜草等輕鬆的工作,並給予一定報酬,讓她們增加收入並有事可做。」周玉財說,花葯谷項目目前已惠及村裡所有貧困戶,並於去年全部脫貧,半年收入達萬元以上。
當日中午,花海外的一排木屋攤位上,釀皮、炒麵等特色小吃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品嘗。據了解,這些攤位大多是花葯谷免費交由上山莊村內的貧困戶經營,遊客多了,他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如今,上山莊村依託花葯谷,建設了遊客服務中心、觀景臺、千米木棧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並投入建設了滑草坡道、鄉間別墅,農戶收入進一步增加。每到周末,有大量遊客前來觀賞花海,吃農家飯、遊田園景、體驗鄉村風情等特色鄉村旅遊,讓整個村子依託「花海經濟」走上了山上的致富路。
作者:成海斌 文/圖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