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將進行院系調整和科教融合改革!這是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2020年「雲畢業典禮」上透露的重磅消息。
高培勇副院長告訴全校師生,這是學校建設的一件大事。這個方案明確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社科大的工作重點和前行方向,那就是以實現科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社科大與研究所優勢互補為基本依託,以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基本目標,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動態競爭的現代大學管理體制。
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表示,「這個太好了!有助於打通研究所與大學間的壁壘。真的好棒!」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成立於2017年5月,當時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創辦,目前使用的校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就體現了這一背景。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大學成立之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師資和辦學主要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各個研究所,主要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沒有開展本科層次的教育。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成立後,由於增加了本科層次的教育,因此,無論是師資結構和管理體制都面臨著調整和完善的任務。高培勇副院長在學校成立三年之後透露的改革工作方案,應是這一調整和完善的具體舉措。
在畢業典禮上,高培勇副院長向全校師生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不追求規模與數量,重在質量,高起點高水平辦出特色,辦出一流名校,辦成中央放心、人民滿意、學界認可的社會主義一流文科大學,我們將繼續為此而不懈。
強調高起點高水平,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傳統學術地位的歷史壓力,也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一起步就有中國科學院大學地位和影響的參照和比拼的現實壓力。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一個經常在高校排名中名列榜首的年輕大學。有資料顯示,該校僅A+學科就有18個,與北大清華不相上下。
中國科學院大學現任校長李樹深,1963年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之前,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丁仲禮曾擔任校長(院長)10年之久。學校有此地位,與丁校長的品行和能力不無關係。
五年前,丁校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如果是從中國傳統,或者世界的傳統對好的大學的期許的話,大學就應該是一個堅守社會良知的一個陣地,這個是最關鍵的。
他要成為一個社會的良知,最少就是說不說假話吧,或者是你不得不說假話的時候,我可以不說話吧。至少可以不去拍領導的馬屁吧,不會無原則的去吹捧一個人吧,至少他會有獨立的思考的能力,至少就是說是,看不慣的事情不敢當面說,他至少敢在私下議論的時候,說一說吧,自己不去做吧。
公開信息顯示,高培勇,1994年博士畢業,先後任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培養管理處副處長、處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培養管理處處長,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2003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後任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經濟研究所所長。2018年6月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