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大科教融合學院探索以教促研教學相長新路徑

2020-12-09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5日電(記者 楊月 李慧慧 實習記者 牟昊琨)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20年開學典禮暨科教融合學院成立大會成功舉行。這場大會不僅開啟了社科大各級學生新的徵途,更拉開了社科大科教融合的帷幕。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20年開學典禮暨科教融合學院成立大會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供圖

大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唐緒軍表示,今年7月,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要求,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辦成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出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院系調整暨推進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實施了以「大學與中國社科院發展融為一體」的科教融合改革。短短兩個月,12個本碩博一體化的新學院宣告成立。今天,在這裡舉行的這個儀式,就是要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鄭重承諾:我們要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辦成中央放心、人民滿意、學界認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文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唐緒軍教授在會議上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供圖

唐緒軍同時給新同學寄予了殷切希望,他說:「同學們,你們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承上啟下的一代,既身逢盛世,又面臨挑戰,註定是大有作為的一代。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發出號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進入了這樣一所大學,你們應該肩負起這樣的使命。在時代的大潮中做一顆清澈的水滴。」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20年開學典禮暨科教融合學院成立大會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供圖

早在9月14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院系調整暨科教融合工作座談會上,已經介紹新組建的12個學院領導班子的構成情況,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文學所、哲學所等11個研究所的所長或黨委書記出任新組建的科教融合學院院長,若干位學部委員和二級研究員將受聘特聘教授,數百位研究人員將成為大學的崗位教師。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在9月14日的講話中也指出,今天的座談會標誌著中國社科院深度科教融合工作實質啟動,從此中國社科院大學的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也將有力推動相關研究所以教促研、教學相長、快速發展。大家要抓住發展契機,迎接挑戰,儘快實現角色轉換。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社科大院系調整 12個科教融合學院領導班子構成披露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社科大」)已於近日正式啟動院系調整:在原有7個本科學院、3個研究生學院和17個研究生教學系基礎上,新組建成立12個科教融合學院。王京清在總結講話中回顧了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國社科大的辦學歷程和三個重要階段,提出了要堅持一般與特殊相結合、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同時要求中國社科大及新組建的科教融合學院、各相關研究所儘快做好科教融合的相關配套工作,儘快研究落實會議所提出的要求,籌備好大學2020開學典禮暨科教融合學院成立組建的大會。
  • 中國社科大院系調整,12個科教融合學院領導班子構成披露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社科大」)已於近日正式啟動院系調整:在原有7個本科學院、3個研究生學院和17個研究生教學系基礎上,新組建成立12個科教融合學院。王京清在總結講話中回顧了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國社科大的辦學歷程和三個重要階段,提出了要堅持一般與特殊相結合、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同時要求中國社科大及新組建的科教融合學院、各相關研究所儘快做好科教融合的相關配套工作,儘快研究落實會議所提出的要求,籌備好大學2020開學典禮暨科教融合學院成立組建的大會。
  • 劉繼安 盛曉光:科教融合的動力機制、治理困境與突破路徑——基於...
    以中國科學院大學為案例,通過分析科研機構與教育機構之間科教融合的動力機制以及導致治理困境的原因,結合案例高校近年來科教融合模式的探索實踐,揭示出組織變革是突破科教融合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徑,即從組織結構、目標、運行基礎、激勵和文化等方面進行改造,把科教融合融入組織結構與運行發展機制當中。
  • 科教深度融合,如何讓「1+1>2」?
    11月底,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齊魯工大黨委書記王英龍認為,「我們對科教深度融合的探索,既無現成路徑可遵循,更無固定模式可照搬,唯有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解決制約發展中的短板和弱項問題,才能夠實現科教融合的協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 齊魯工業大學 科教深度融合,如何讓「1+1>2」?
    11月底,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齊魯工大黨委書記王英龍認為,「我們對科教深度融合的探索,既無現成路徑可遵循,更無固定模式可照搬,唯有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解決制約發展中的短板和弱項問題,才能夠實現科教融合的協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 堅持科教融合全力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
    結合學校近年來辦學定位、辦學實踐等探索,提出將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科教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力提升科研和學科建設水平,不斷完善學校治理體系和育人環境,為首都「四個中心」建設提供更多更優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山東工商學院積極探索科教融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大會精神,山東工商學院緊緊圍繞「項目、成果、人才、平臺」科研工作四要素,完善科研體制機制,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深入推進科教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財商教育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
  • 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
    科教融合理念、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縮寫為OBE)教學理念、協同論等,都成為助力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選擇。  在諸多方法論中,湖北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院聚焦「兩型人才」(卓越教師型、拔尖創新型)的培養,依據「OBE教學理念」以及科教融合的教育發展要求,將培養目標落腳到學生畢業時自身能力是否能夠與社會需要高度耦合,重點解決傳統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例如:物理學專業學生科學文化氛圍不濃、物理師範教育與中學教育融合力度不足、物理專業學生創新性學習不足等。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組建12個本碩博一體化的科教融合學院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據微信公眾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9月1日晚消息,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印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院系調整暨推進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該方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將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研究所(院)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刊文報導升達:引企入校 產教融合 探索新文科建設新路徑
    近年來,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在踐行文科高校轉型發展、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新文科建設路徑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以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
  • 國際護士節,星辰在線與長沙醫學院探索校媒融合新路徑
    (星辰在線與長沙醫學院人文傳媒學院將探索校媒融合新路徑。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妙波/攝)  星辰在線5月1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湯佛 張妙波)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星辰在線與具有濃厚醫護文化和文學素養的長沙醫學院人文傳媒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舉行雙授牌儀式,共同深化校企合作,發揮各自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與媒體宣傳等方面的優勢,強化媒體與高校的交流互動。
  • 齊魯工業大學:深化「科教融合」 譜寫創新新篇章
    齊魯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王英龍介紹說,學校新一屆黨委以科教融合為契機,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積極推動一流大學建設,各項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立科教融合學院打造全鏈條人才培養模式據齊魯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劉玉介紹,從2017年5月,新的齊魯工業大學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科教融合是學校的最大優勢和特色。
  • 「城市菜園」探索社區融合新路徑
    「城市菜園」探索社區融合新路徑永陽街道十裡牌社區利用閒置土地打造城市菜園,「自耕自種」拉近鄰裡關係,同時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老師新老居民怎樣完成互融互助?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利用閒置土地打造了城市菜園項目,希望通過這種『自耕自種』的方式,為大家帶來回歸田園生活的樂趣,拉近我們的鄰裡關係,也希望菜園逐漸成為大家的『議事園』,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一起助力美麗鄉村的建設與發展。」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將進行院系調整和科教融合改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將進行院系調整和科教融合改革!這是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2020年「雲畢業典禮」上透露的重磅消息。高培勇副院長告訴全校師生,這是學校建設的一件大事。
  • 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
    原標題: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創新式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關鍵在於人才培養的社會面向性,即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直接服務社會發展。在這一要求的驅使下,人才培養效果要實現一種轉換:書齋型學生向社會實踐者的轉換。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學院首屆新生見面會成功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社科大社會學院院長陳光金,社會學所副所長、社會學院副院長楊典,社會學院常務副院長趙一紅、黨總支書記石文東、副院長陳濤、黨總支副書記張超等學院領導,15位崗位教師代表、教職工代表,112位2020級本碩博新生及老生代表參加了見面會。
  • 以黨建促教學 雲南藝術學院教學相長的新探索
    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以黨建促教學,積極創新教學實踐周活動內容,鼓勵師生走出課堂,通過藝術實踐,了解民情、體驗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近年來,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通過開展教學實踐周活動,檢驗技能技巧課程的教學成果,在提高教師教學熱情的同時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身不足,從而提升音樂素養,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如何探索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專家齊聚南科大展開研討
    12月12日,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智慧財產權證券化與科技成果轉化高峰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召開,學者專家、高校和企業的代表共同探討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在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中的新方向和新路徑。
  • 社科賽斯:關注教育發展新變革 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
    12月8日,2020年度央視網教育盛典在京召開,論壇以「雲生態·話未來 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方向。 對於線上教育模式而言,最難解決的並不全是技術問題,信任和認可,是一道必須解答的「行業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