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菜園」探索社區融合新路徑

2020-12-15 溧水發布

「城市菜園」探索社區融合新路徑

永陽街道十裡牌社區利用閒置土地打造城市菜園,「自耕自種」拉近鄰裡關係,同時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老師,我的這個是什麼種子?」「老師,我種下去的大蒜要多久才能發芽?」初冬時節的永陽街道十裡牌社區「城市菜園」熱鬧非凡,社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化身一個個「小農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蔬菜種植的歡樂。

「其實,孩子的生態科普教育只是城市菜園的功能之一。」十裡牌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旺民介紹說,「十裡牌社區已經慢慢過渡為村改居社區,在城鎮化進程中,居民從平房住進了樓房,生活條件變好了,但是鄰裡關係卻疏遠了。村民如何完成社區生活的適應?新老居民怎樣完成互融互助?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利用閒置土地打造了城市菜園項目,希望通過這種『自耕自種』的方式,為大家帶來回歸田園生活的樂趣,拉近我們的鄰裡關係,也希望菜園逐漸成為大家的『議事園』,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一起助力美麗鄉村的建設與發展。」

據了解,永陽街道十裡牌社區城市菜園佔地面積約13500平米,共計分為217塊土地,劃分為8個片區,每塊面積約60平米。

小編了解到,前期居民需求大於土地開發數量,為提升居民對於公益資源的珍惜,同時保障公開透明,十裡牌社區創新採取「搖號選地」的方式,吸引300餘戶居民報名,目前城市菜園已經陸續入駐210名「地主」。隨著菜地的使用,社區居民在菜園勞作中相互熟悉、相互幫助、拉拉家常、聊聊趣事,促進了鄰裡和諧。

依託城市菜園項目,十裡牌社區還策劃菜農道德自律互助公約、農業技能交流、知青歲月追憶、青少年蔬菜科普教育、親子田園時光等主題活動,提升居民在城市菜園的參與感、幸福感、獲得感與價值感。

最溧水/今日溧水記者 陳愛歡 通訊員 孫啟

編輯 夏羽慧

相關焦點

  • 三「聯」新路徑,探索417街區黨建新模式
    三「聯」新路徑,探索417街區黨建新模式 2019-08-2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率先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創新路徑
    廣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孟源北研究員作《新時代我國超大城市社會治理創新的廣州路徑——廣州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新格局的探索》的主旨報告。廣州市委黨校副校長丁旭光研究員主持會議。近年來,廣州通過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與規律的社會治理創新路徑,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超大城市治理創新提供了廣州經驗。一是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通過探索單位黨建、區域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方式,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健全黨的組織體系、建強黨的基層戰鬥堡壘。
  • 天津市和平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和平區先後獲得全國最佳文化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獎等榮譽稱號,成功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商旅並舉、景城一體」的全域旅遊新路徑。打造了中國·天津五大道旅遊節、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民園廣場「城市記憶」文化藝術季等十多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孟冬梅表示,和平區初步打造了三種具有示範意義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一是示範「主客共享」的景城一體模式,打造「有故事」「有溫度」的生活空間,提升改造旅遊廁所,開闢全域旅遊演藝劇場,在社區建立旅遊休閒驛站,在酒店、景區等建設60餘處共享書吧。
  • 廣東中山三鄉鎮橋頭村:探索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橋頭村努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目前,村中已初步形成以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以橋頭村文化中心周邊為基地,以玻璃書屋、小琅環公園、橋頭村古村落、橋頭村稻田等地區為輻射閾限,連接雍陌村、古鶴村、白石村等具有名人故居、三鄉特色景觀的古村落的全域文旅融合新格局,進一步提升了三鄉鎮的城市生活品質,擦亮了三鄉鎮的文化名片。
  • 樓社共融,柯橋華舍街道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現代城市中,商貿樓宇和城市社區似乎是兩個各自為營的空間,自成一體,獨自繁華。但是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紹興市柯橋區華舍街道在「戰疫」中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  這種探索樓社單治相加大於雙治效益的「1+1>2」模式,極大推進了華舍街道城市現代化建設。
  • 辣椒、豆角、捲心菜……荒坡變菜園,四川這個社區圓了城市居民一個...
    大花地社區臨時黨委書記楊麗華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建設「城市菜園」的初衷,社區老人數量多,社區養老也需要給老人們提供一個活動的方式及場地。這些老人很多都是老一輩建設者,從農村出來,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所以就想到將邊坡開闢成菜園。↑小區「城市菜園」。
  • 國際護士節,星辰在線與長沙醫學院探索校媒融合新路徑
    (星辰在線與長沙醫學院人文傳媒學院將探索校媒融合新路徑。  據了解,作為省重點新聞網站的星辰在線,此前已通過與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湖南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湖南城市學院(人文學院)、長沙學院(影視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等高校共建產學研實踐基地(實習基地)、融媒體工作室的方式,在學生培養、師資交流、技術研發等「產學研」各個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打造了一批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 公園城市 鄉村表達 新都區夏河溪鄉野公園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成都市新都區夏河溪鄉野公園。在這裡,城市與鄉村風貌實現了巧妙的過渡和融合。  作為新都區「珠鏈錦繡·錦水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夏河溪鄉野公園將沃野千裡的美麗鄉村和蓬勃發展的活力產業結合起來,讓城市和鄉村的距離不再遙遠。
  • 畢紹剛到小菜園社區講黨課
    7月1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畢紹剛到連然街道小菜園社區為社區黨員幹部上專題黨課。畢紹剛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為題,結合安寧和社區實際,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提出的「一個跨越」「三個定位」「五個著力」的具體內容,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雲南、昆明、安寧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下步安寧、社區該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
  • 社科賽斯:關注教育發展新變革 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
    12月8日,2020年度央視網教育盛典在京召開,論壇以「雲生態·話未來 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方向。 對於線上教育模式而言,最難解決的並不全是技術問題,信任和認可,是一道必須解答的「行業考題」。
  • 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
    「內防反彈、外防輸入」成為我國疫情防控的新常態,教育必須主動應變。疫情期間,湖南實現平時與戰時線上教育無縫對接,實現大課堂、大德育、大均衡的育人模式變革。疫情之後,湖南又率先推出「平戰融合」教學模式,探索新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路徑。
  • 評論:探索推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有效路徑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探索推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有效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將數據治理、智慧應用深度融入「接訴即辦」工作,通過建立群眾訴求資料庫,實現群眾訴求數據全口徑匯總;依託大數據平臺和目錄區塊鏈體系,打通市、區、街(鄉)、社區(村)數據通道,實現群眾訴求數據、民生大數據與「城市大腦」智慧管理體系融合,不斷推進基層服務精準化、精細化,有效提升市域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效能。
  • 允許「花園變菜園」,是社區管理的創新
    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河南社區河南新村小區,一處花園格外特別:種的不是花草,而是蔬菜瓜果。這是在小區黨支部推動下,居民自主耕種、自主管理的「開心農場」。「開心農場」原來並不讓人開心:住戶多老人,愛種菜。搶位置、滴水、高空垃圾……鄰裡關係越來越差。社區幹部多次做工作無法根治。
  • 和平區開啟全域旅遊新路徑:文旅融合 商旅並舉 景城一體
    」的全域旅遊新路徑。打造了中國·天津五大道旅遊節、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民園廣場「城市記憶」文化藝術季等10多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開通「雲上和平」微信公眾號加強宣傳,提升品牌。2017年,五大道景區被評為「旅遊安全保障最佳景區」。  據介紹,和平區三種具有示範意義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初具規模。一是示範「主客共享」的景城一體模式。
  • 長清區發布勞動教育指導意見 探索一育帶「五育」融合創新路徑
    、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的以一育帶動全育的「五育」融合創新路徑,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  長清區石麟教育集團理事長杜建青在發言中表示,石麟教育集團以「三維互動 多元融合」勞動課程體系建設為著力點,以「空間」為支撐點,「體驗」為切入點、「融合」為關鍵點、「項目」為突破點、「評價」為創新點,通過「空間建設、實踐體驗、有機融合、項目驅動、多元評價」五個路徑,建設了包含居家勞動「小當家」課程、田野耕讀「小農夫」課程、志願服務「小公民」課程、職業體驗「小工匠」課程、創新啟蒙「小創客
  • 渤海街工農社區探索以黨建促老舊小區治理新路徑
    社區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設因為建設年代久遠、基礎設施破舊、人口流動量大、老年群體居多等問題,黨的基礎建和黨員作用不明顯。面對落後管理現狀,居民意見很大,信訪上訪成為常態。轄區的木業大廈小區就是典型的老舊棄管小區,通行堵塞、行路困難、鄰裡封閉,是問題最集中的小區。2019年,延邊州委下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的意見》,為社區解決基層治理難題提供了方向和路徑。
  • 江門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僑批保護活化新路徑
    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僑批保護活化新路徑  ■陳 冀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期間強調:「『僑批』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
  • 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歷史邏輯、現實意義與路徑探索
    對於中國而言,促進位造業與服務深度融合既是發展環境變化的客觀要求,也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變革,對於破解當前製造業發展矛盾,促進服務業的轉型發展與優化升級,提高我國製造業、服務業國際分工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借鑑發達國家經驗,立足當前國情世情,新時期中國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要圍繞要素結構提升、用戶價值提升、製造效能提升和拓展服務提升4個重要目標探索實現路徑。
  • 萬科積極探索實踐未來社區—— 創城市理想單元 享未來美好生活
    且看萬科的新答卷——良渚文化村&未來社區,跨越20年的不謀而合讓人頗感神奇的是,良渚文化村誕生與浙江未來社區理念提出,雖然時隔近20年,但文化村的不少實踐探索,竟與浙江省未來社區理念,有著諸多的不謀而合。「作為進一步向未來城市、未來社會推進的大膽探索、實踐,未來社區對城市發展和建設有重要意義。」杭州萬科相關負責人認為,在良渚文化村發展歷史和脈絡中,不難看出未來社區中「九大場景」的身影。
  • 雨前最新報告:聚焦成都TOD,探索超大城市創新路徑
    當前城市發展已從規模擴張進入精明增長階段,「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路徑已經不適應城市高質量發展要求。 TOD模式可以通過軌道交通串聯城市中心、產業功能區和特色小鎮,形成產業協同、市場共興、功能共享和交通互聯的城市協同開放共同體,促進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資源合理分布,推動「人城產」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