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單位千瓦掃風面積最大3MW風電軸承通過驗收

2020-12-14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近日,瓦軸集團為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3MW-146項目首臺變槳軸承通過國電驗收。該軸承從研發計算到設計製造,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得到客戶高度認可。

 

  據悉,聯合動力近期集中推出了四款最新研發風電機組。其中3MW-146風電機組是全球3MW風電機組中單位千瓦掃風面積最大的機型,可顯著提高發電效率。該風電機組還充分考慮了海外業務需要,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網標準要求。

 

  在風電軸承領域,瓦軸集團重點發展大兆瓦風機配套軸承和海上風機配套軸承,與國內及世界知名風電主機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產品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截至目前,公司風電軸承產品已配套23000多颱風機,打破了國外軸承企業對中國風電軸承市場的技術壟斷。(記者 高荊萍  通訊員 鞠家田)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帶你讀懂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競爭配置方案!
    ,其在上海建成運行海上風電項目總容量20萬千瓦,本次與電力股份強強組成聯合體;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的國有獨資企業,2018年已經投運20萬千瓦的臨港海上風電項目;華能集團近年來加速了在新能源尤其是海上風電領域的投資,截至2018年投運的海上風電項目約30萬千瓦;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風電行業頭部開發企業,在華東地區投運的海上風電項目超過100萬千瓦;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投運的海上風電項目總容量約
  • 三一重能:風電行業呼喚「長跑」思維的價值創造者
    (文丨卓吾)打破產業鏈瓶頸成為靠譜負責企業在9月30日併網的青豫特高壓配套風電項目中,三一重能承擔了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65萬千瓦項目的風機供貨重任。此外,針對齒輪箱、軸承等部件,提前鎖定長期戰略合作夥伴,提前下單,提前支付預付款鎖定產能。並且,派出團隊協作零部件供應商解決生產中的問題,真正發揮出整機商的資源整合能力,為機組按時保質保量交付提供了有力支撐。
  • 風資源沒有「天花板」 低風速風電能否喚醒風電產業「第二春」
    2. 17 億千瓦、2. 16 億千瓦,這分別是截止 2020 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累計裝機量;而在短短 5 年前,這一數據分別是1. 29 億千瓦和 4318 萬千瓦。隨著裝機增速連年放緩,原本具有先發優勢的風電產業正面臨被光伏產業反超的境地。
  • 挑戰12億千瓦風電太陽能裝機目標——風電如何與太陽能競爭新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就在昨天: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鄭重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
  • 平原風電產業迎來新機遇:平價後可開發項目超1億千瓦
    高切變是指風速會隨高度的提升而增加,意味著通過擴大風機葉輪直徑來增強單位千瓦掃風面積,並搭配高塔技術的應用將使平原區風資源同樣獲得開發價值。更重要的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塔筒高度及葉輪直徑的增加進一步使得平原風電項目實現平價成為可能。
  • 錫盟首個開工建設的特高壓外送風電項目通過驗收
    日前,錫林浩特市京運通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京運通寶力格30萬千瓦風電項目,順利通過內蒙古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站對工程升壓站受電前、建築工程交付使用前和首批風機啟動前質量監督檢查驗收錫林浩特市京運通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京運通寶力格特高壓外送30萬千瓦風電項目於
  • 【聚焦海上風電】​華能建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中廣核陽江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獲批  日前,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獲得廣東省發改委核准批覆,這是我國迄今為止一次性核准的單體最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  盧純指出,英國發展海上風電已近20年,其擁有穩定且可預測的政策體制,規模巨大、技術先進,相關經驗豐富,一直以來是全球海上風電行業的領軍者。今年9月11日,三峽集團和葡萄牙電力公司聯合投標的95萬千瓦英國Moray海上風電項目成功中標,三峽集團成功進入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成為中國首個投資全球近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的中國企業。
  • 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12億千瓦以上
    能環寶資訊2020.12.07-12.13,國家再次就氣候發展表態,並給出了未來1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而預計到今年底,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還不到5億千瓦!10年內,總裝機翻番!光伏的發展將多快,請細品!
  • 風電行業「搶裝潮」:中低風速領域成「主戰場」
    GE可再生能源集團陸上風電業務中國區總經理趙霖告訴記者,「今年會是GE陸上風電業務迄今為止在中國裝機量最大的一年。」按照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統計,2019年風機製造商榜單上,金風科技以超過8 GW的新增裝機,排名首位;國電聯合動力位列第八,裝機為1.08 GW;而GE的裝機容量僅為0.21GW,遠遠落後於國內廠商,無緣榜單前十。
  • 140萬千瓦!福建省海上風電項目開展競價!
    12月24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開展福建省2020年度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的公告》。對已經明確授予開發權並已開展相關前期工作的5個海上風電共140萬千瓦規模項目通過公開競爭確定上網電價、開發時序。
  • 國家電網明年將接納一億千瓦風電 轉向低碳發展
    英大傳媒投資集團總經理石玉東在會上表示,我們期待通過主題傳播活動搭建的平臺,更加準確地領會我國配電網在低碳發展和低碳城市建設中的功能定位,更加務實地找到我國配電網服務低碳發展和城鎮化發展的新模式。  目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成全球共識。記者了解到,在我國,伴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清潔能源也被提升到一定的戰略地位。
  • 平價後低風速風電如何發展,這個電站指引了方向
    根據氣象部門研究表明,中國80米高度風資源的技術可開發量大約為42億千瓦,其中中東南部低風速風電可開發量約為10億千瓦。截至2019年底,中東南部20多個省份風電累計併網容量為7666.8萬千瓦,低風速風電的開發程度僅為8%左右,資源儲量和可開發潛力巨大。不過,中東南部地形複雜,低風速風電又分為平原風電和山地風電。
  • 技改還是風機換代:風電後市場的艱難抉擇
    2019年年底,國家能源局公布風電裝機總規模達到2.09億千瓦,毫無疑問裝機規模又是世界第一。根據當前與早期風機質保期限,風機廠家為開發商提供2-5年質保期,按照官方數據統計一下,到2020年底將有1.45億千瓦以上的風機面臨出質保(2015年的裝機規模),保守估計也有1.15億千瓦左右的風機已出質保或正在執行出保程序(2014年的裝機規模)。
  • 海上風電:搶裝潮引發棄風隱憂
    為解決海上風電產業鏈難題,探索海上風電平價實現路徑,12月4日至6日,「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如何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乘風破浪」為主題,邀請製造企業代表探討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創新思路,助力海上風電成功降本,走向平價。
  • 中國大唐首個自主開發海上風電項目完成吊裝
    10月31日,隨著大唐國信濱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最後一颱風機吊裝完成,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首個自主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主體施工全部完成。該項目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共安裝96颱風力發電機組。據悉,濱海風電項目是中國大唐探索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嘗試,將於2019年底實現全部風機併網發電,2020年將為社會提供超過8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據介紹,相比傳統火力發電,大唐濱海海上風電項目投產後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為66萬噸、4746噸和1899噸。
  • 獨家信息丨運達風電單位千瓦風機售價及製造成本詳情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獨家獲悉,運達風電主要機型 2.0MW、2.5MW 和 3.0MW 的單千瓦售價和單千瓦成本情況如下。2017年,運達風電2.0MW風電機組單千瓦售價為3436.12元/KW,單千瓦成本為2761.03元/KW。
  • 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示範項目首颱風機吊裝!
    12月19日,內蒙古公司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示範項目首颱風機吊裝圓滿完成。作為全球陸上單體最大風電項目和國家能源局批覆的首個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示範項目,項目一直以來受到風電行業的高度關注。
  • 上海這座全球最大天文館,如何通過超難超複雜竣工驗收?
    記者日前從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了解到,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項目建築工程通過竣工綜合驗收,正在裝修布展,計劃明年開業。上海天文館位於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以及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魔力太陽塔等附屬建築,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
  • 風電光伏重磅利好!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
    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 12日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傳來消息,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
  • 遼寧鐵嶺市100萬千瓦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優選公告!
    本次優選風電規模為100萬千瓦,要求每個項目不低於5萬千瓦,2020年11月底前開工,並在2022年12月底前建成併網。按照國家有關文件中提出的關於已確定投資主體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要求,依據國網鐵嶺供電公司確認的各縣(市)接入消納能力,按照企業實力業績、效率效益、前期深度、技術設備、接入消納、申報電價等條件,通過綜合評分排序,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確定風電項目及投資主體、建設規模和上網電價等,擇優推薦納入遼寧省風電項目建設計劃方案。一、基本情況1、優選方:鐵嶺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