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果想報考公務員,報考的最佳時機是在大四還是在畢業後呢?一部分大學生覺得無所謂,隨時都可以。也有大學生覺得,大四報考公務員,更容易成功。到底哪一種說法更有道理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影響公務員考試的因素分析
想要弄清楚大四考公務員和畢業後考公務員哪一種更有利,我們就必須搞清楚影響公務員考試的關鍵因素。在小編看來,影響公務員考試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報考條件和機會,報考的機會多還是機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公務員考試的選擇權。其次,是複習準備時間。公務員考試競爭日益殘酷,只有在複習上,花費了足夠多的時間,才能夠更有勝算。再次,是學習氛圍。在什麼時間點上複習,在什麼階段複習,和什麼人一起複習,都影響著你的複習效果。最後,考慮幹擾項。在複習過程中,會不會受到其他事情的幹擾,這種幹擾是多還是少,對於公務員備考,也是有影響的。
大四和畢業後考公務員的環境分析
搞清楚了影響公務員考試的幾個關鍵因素,我們再來分析大四和畢業後考公務員誰優誰劣,答案不言而喻。很顯然,如果要比較以上幾個指標,在大四期間備考,在大四期間報考,成功考上公務員的概率更高。
從機會成本而言,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中,留給應屆生的崗位更多。實際上,每年的公務員考試,都有一部分職位,僅限應屆生報考。有的職位,為了支持應屆生報考,甚至還限制非應屆生報考的權利,給非應屆生增加了附加條件,要求非應屆生必須具有相應的基層工作經歷。從準備時間來看,一般進入大四階段,大學生們都進入了實習期,學校不會安排太多的課程,學生有時間、有精力投入到公務員備考複習之中。從學習氛圍來看,在大學複習,很顯然,比回家複習的學習氛圍更好。從幹擾項來看,在大學期間,考生還沒有必須就業的壓力,在這方面,也不會受到太多的幹擾。
如果我們畢業後,才開始準備考公務員,在選擇權上,本身就會減少。最重要的是,畢業後的複習氛圍,和在校期間的複習氛圍,完全不一樣。公務員考試的題目,又多又難,一個人在家複習,很容易陷入疲倦和懈怠狀態。同時,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開始找工作,邊上班邊複習,精力上也分配不過來,進而使得複習的效果並不理想。
總之,小編個人認為,大學四年級,是考公務員的黃金時間段。用好了這個最佳的時間和機遇,更容易考上編制,更容易成為體制內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