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大氣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上的雪花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的——實際上就是乾冰的小顆粒。 |
科學家是通過環繞火星的人造衛星測量火星引力場在全年中的季節性變化而推出的結論。 |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6月19日報導,通過火星探測器收集到的大量數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揭露了關於火星降雪的非常有趣的事實。
火星上的雪和地球上我們所見到的雪沒有任何相同之處,所以你就不要夢想在火星上打雪仗了。
火星的大氣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上的雪花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的——實際上就是乾冰的小顆粒。這種雪花非常小,大約相當於血紅細胞的大小。麻省理工的助理教授Kerri Cahoy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它們是非常細小的顆粒,而不是真正的大片雪花。如果你能夠看見這樣的雪花降落,或許你看到只是霧狀物而已,因為它們實在太小了。」
麻省理工的這個科研小組使用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全球探勘者衛星(MGS)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發回的數據發現,火星在南極的降雪累積量要多於北極地區累積量的50%。同時也會有季節性的變化——在冬季,火星降雪的範圍延伸至非常低的緯度,能達到距離赤道中點的位置(和地球上的情況類似)。
這個小組是如何測量火星極地降雪量的呢?他們是通過環繞火星的人造衛星測量火星引力場在全年中的季節性變化而推出的結論。
但他們並沒有滿足於此,基於對火星大氣條件和降雪量的良好理解,一名叫Renyu Hu的研究生得到了火星雪花顆粒大小的數據。在北極,雪花顆粒的大小是8到22微米,而在南極雪花顆粒的大小是4到13微米。
Kerri Cahoy說:「因為我們已經有火星著陸器和火星軌道衛星數十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已經積累了這些極好的數據。如果你能夠把不同的數據碎片拼接到一起,那麼僅從這個資料庫裡就可以獲得新的發現。」
二氧化碳晶體顆粒的形成首先需要一個凝結核,沙塵顆粒就可以擔當此任。雖然通過對火星降雪和積雪的理解得到了非常棒的科學認知,但是這項工作也有助於對吹遍整個火星的沙塵暴的理解。(編譯:雙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