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宣布取消這學期的期末考試(高考、中考除外),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罵聲一片。
罵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不能因為學生壓力大,就取消考試。
確實不能因為學生壓力大,就取消考試。
然而,深圳取消期末考試的原因,並非只是因為學生壓力大。
就我兒子的親身經歷來說,我很感謝深圳取消了這次的期末考試。而他的例子,應該不是特例。
下周一就考試,而兒子周日發燒。
學校明令要求:學生體溫高於37.3,不能進學校,退燒後要有醫院診斷書和核算檢測結果為陰性,才能返校。
我們是堅決支持並遵守學校規定的,所以如果沒有取消考試,那麼兒子就錯過這學期的期末考試了。因為我們不可能違反規則,讓生病的兒子闖進教室去考試。
這可是疫情期間,誰也不敢,也不應該!
但兒子會因為錯過,註定難過。
感謝深圳宣布取消這學期的期末考試,雖然都沒有參加考試,但性質不一樣,前者是集體取消,後者是個人錯過。
因為發低燒,就不能參加考試,對兒子來說,有點難過,可是對於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就可能錯失的是進初中名校的機會。
深圳好的初中學校,是要看小學四五六年級的成績,達到一定標準,才有資格報名這些名校。你連成績都沒有,怎麼給你機會?優秀學生多的很,你沒資格,正好把機會留給別人。
然而,這些缺考的學生,並非不努力,並非沒實力,僅僅是一次低燒,為了疫情防控的大局,他們就沒有了機會。
考試的目的是什麼?
是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是對學生們的掌握情況進行排序。根據考試結果,進行教育資源的分配。
據我所知,深圳的公立高中學位很緊俏,初升高不到50%,剩下的學生要麼私立,要麼出國。
因為疫情,當前屬於特殊時期,處於特殊環境。為什麼就不能嘗試特殊手段呢?
更何況特殊手段給了很多學生一次機會,在不可抗力面前的一次機會。
特殊手段,也給教育部門爭取了時間,爭取了出臺更合理、更科學政策的時間。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怎麼上課、怎麼考試,對學生們來說是最好、最公平的,教育部門也要集思廣益去研究,而這都需要時間。
當然,嘗試總是不完美的,因為它不是謀定而後動,更多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應變,但是允許嘗試,本身就是一種態度,這和深圳的名片是相符的。
平時大人苦口婆心講很多,真不如讓孩子們親身經歷一回,他們瞬間就明白什麼是不確定,什麼是應變。
作為疫情見證人,他們已經嘗試了線上學習,老師學生都在適應教與學的新模式,還帶來傷害視力、電子產品上癮等後果,但不能因為這點不良後果就取消線上學習,正確姿勢是繼續嘗試,降低傷害、上癮程度。
他們嘗試了前所未有的悠長假期,寒假時間比暑假還長,幾個月不出門,見不到同學朋友,想念美味的肯德基麥當勞。
他們嘗試了在家裡運動,做廣播體操、跳繩、拍球......
他們懂得了在生存面前,別談生活質量,二者之間是有排序的,何為主要,何為次要。
這些,又何嘗不是一門功課?知識吸收,從來都不僅僅是學校這一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