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各種形式的哲學。這些哲學流派,共同豐富了哲學的星空。以下是十大哲學流派。
唯我論
代表人物為前蘇格拉底哲學家戈爾吉亞斯(公元前485—375年),也是他首次提出的。唯我論認為一個人只能知道自己的存在,而頭腦之外的任何東西,都不可能被知道存在。唯我論者強調主觀現實,即使外部有東西,也無法知道,即使對它有所了解,關於它知識也無法與他人交流。
一件事物對一個人來說是真的,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可能不是真的。唯我論經常與虛無主義和唯物主義聯繫在一起。後面由柏拉圖和笛卡爾補充。
決定論
決定論認為每一個事件,包括人類的認知和行為、決定和行動,都是由一系列不間斷的先前事件決定。決定論有多種形式,例如神學決定論,基因決定論,環境決定論,神秘主義決定論。
神秘主義決定論認為一切都是由某種力量控制決定的,人類沒有自由意志可言。
功利主義
功利主義者不滿意總比豬滿意好,蘇格拉底不滿意總比傻瓜滿意好——約翰·斯圖爾特·密爾(1806-1873)。
功利主義與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及其著作《功利主義》(1863)聯繫最為密切。
功利主義是一種倫理學說,功利主義認為一種行為的道德價值取決於對整體的貢獻,即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
它強調結果,即意味著某種行為的道德價值完全取決於這種行為的結果。也就是目的證明了手段。
功利主義代表人物邊沁提出了「善」的理論,他宣稱「善」是給大多數人帶來最大幸福的東西。
享樂主義
不要因為渴望你所沒有的而破壞你所擁有的,記住你現在所擁有的曾經是你所希望的——伊壁鳩魯(公元前341-270年)。
這與哲學家伊壁鳩魯密切相關,伊壁鳩魯主義即一種享樂主義。伊壁鳩魯對神性抱有懷疑態度。認為存在的唯一意義是自我享樂。沒有痛苦,沒有恐懼,內在的安寧加上外在的肉慾享樂是最高形式的幸福。
對伊壁鳩魯來說,最高的快樂來自知識、友誼、和美德,以及性和食物。
實證主義
對人類心靈最深的罪惡就是相信沒有證據的事物——託馬斯·H·赫胥黎(1825-1895)
實證主義是一種研究哲學理論,實證主義認為只有科學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一切知識都必須經過實證的科學方法確定。
實證主義最早由19世紀中葉的奧古斯特·孔德提出,並發展成為現代的主流哲學思潮。至今,還有影響力。
荒誕主義
如果你繼續尋找幸福是由什麼組成的,你永遠不會幸福。如果你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你將永遠活不下去——阿爾伯特·加繆(1913-1960)
荒誕主義認為人類尋找意義是無效的,是會失敗的。世界不存在意義。荒誕論認為,儘管意義存在,但還是不要追求。
荒誕主義比虛無主義要更人文關懷一點,克爾凱郭爾在19世紀中葉廣泛論述過,
後來便由加繆所傳揚。代表著作有《西西弗的神話》《局外人》。最好把它看作是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