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納德拉:微軟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投入超過以往任何...

2020-12-14 華爾街見聞

本文來自新浪科技,原標題《專訪比爾-蓋茨和納德拉:現在微軟更複雜 投入也更多》,授權全天候科技轉載。

2014年2月,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成為微軟公司第三位執行長。他的前任——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都曾率領公司度過最為風高浪急的歲月。鮑爾默14年的任期即將結束時,以72億美元的不菲代價購買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卻因蘋果和三星霸佔市場而鎩羽而歸。納德拉迅速修正了航向,加大了對人工智慧和商業雲計算的投資。結果使微軟業績出現顯著轉變,雲服務收入大幅增長,利潤同比翻了一番,股價空前上漲。

在即將於9月26日發售的新書《擁抱變革:重新發現微軟之魂與想像一個更好的未來》中,納德拉描繪了科技進步的前景,講述了豐富的個人歷史。在該書的前言中,曾領導微軟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聯合創始人——蓋茨盛讚納德拉的謙虛和務實精神。最近,蓋茨造訪了納德拉位於華盛頓州雷蒙德市的微軟園區辦公室,並與記者就管理理念到移民政策,再到科技進步的前景風險的諸多議題進行了探討。

以下為訪談全文:

史蒂文森:你在書中認為,培養同理心會帶出一個最好的公司。如何將同理心融入你的管理風格?

納德拉:像以往一樣,堅定和衝勁在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還需要謙虛。我用「同理心」這個詞的原因在於我們所做的業務是滿足客戶尚未被滿足、無法言傳的需求,這就是創新的全部意義。沒有同理心和好奇心,你不可能做得那麼好。

蓋茨: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越來越認識到同理心的重要意義。一開始我們都是速度狂,(在辦公室裡)呆一整晚,想著「哦,你編的程序慢了百分之五?你不屬於這裡。」非常強硬,史蒂夫·賈伯斯,他管理Mac團隊的方式,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哇,他們做了很多,但一年之內,所有人都走掉了。我認為隨著這個行業的成熟,人們也期待CEO成熟起來。薩提亞天生具有一種與很多人一同工作的能力,用和藹可親的方式指出人們的錯誤,對錯誤的反饋比我更快。

:薩提亞,你在書中寫到,閱讀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Carol Dweck)的《心態:新的成功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對你重塑微軟的企業文化有所影響。其中說了些什麼?

:可能在我成為微軟CEO的兩三年前,我妻子讀了這本書,她讓我也讀一讀。它改變了我的生活。這本書說的是固有心態與成長心態——一旦擁有了成長心態,你總想學習。我開始思考腦子裡的事情,自問如何讓一家公司擁有學習文化。我們有好奇心嗎?我們有致力於學習的基本姿態嗎?當我成為執行長時,我把那種想法拋磚引玉,想知道人們是否能夠領會。大多數人認為,這不僅僅是薩提亞為我們制定的新規則,而是以人為本。因為說到根本,「無所不學」總是比「無所不知」更好,而且以多種方式呈現,你會成為更好的父母、配偶、團隊成員和經理。

:當你成為執行長時,你歡迎比爾·蓋茨回到微軟,要求他在扮演日常角色之外做得更多。你怎麼會想到引誘他回來?

:比爾身上帶有一種磁力。每當人們見到比爾時,都想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工作。這是不可複製的。你可以說服比爾,如果你是對的,他會是第一個認可你的人,但你在思想上不能懶惰或不誠實。對任何人來說,有一個像比爾這樣棘手的對家都是很有幫助的。

:這很有趣。我只把時間花在產品策略上,在西雅圖與一些非常聰明的人開會。史蒂夫·鮑爾默可能會告訴你,當他擔任執行長時,我搞不明白不做CEO意味著什麼,而我必須學會成為二號人物。但這已經解決了。嘿,當CEO是很難的。我覺得扮演這個角色絲毫不值得嫉妒,應該說,同情多於嫉妒。

:比爾,與你擔任CEO時相比,薩提亞現在面臨的形勢有何不同?

蓋茨:公司更複雜,我們有更多的產品,另外還有四家大型公司和200家其他重要公司。有一段時間,信不信由你,資金很有限。實際上,你的競爭對手資金有限,如果他們不能多賣產品,就無法保留大型開發團隊。現在,由於人們對這一領域的信任,創業資金和超級利潤的產品,企業可以花費大量資金。對客戶來說,這意味著所有這些不同公司的創新速度都是難以置信的。

:我的意思是,我想,從沒有一個時期我們三個人在科技研究和研發方面的投入大於100億——比如120億美元,亞馬遜在花錢,谷歌在花錢,我們也在花錢。

:蘋果和Facebook花的稍微少一點。但他們擁有無限的資源,他們負擔得起。誰知道他們為什麼不投資呢?

:微軟和蓋茨基金會堅信技術力量有利於讓人類生活得更好。作為一種向善的力量,科技的作用有哪些?

:我想說,混合現實、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將推動科技大步前進。

例如,我現在居住的州,華盛頓州,以及我出生在印度的那個州,都在使用同樣的基於雲的機器學習技術來預測高中生的輟學率。因為你想利用稀缺的國家資源,找出最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最有可能輟學的人。利用這種雲能力進行預測,為社會提供廣泛幫助,是人工智慧的一種實際應用。

:在蓋茨基金會的工作中,你真的很想對阻止腐敗的現狀加以跟蹤。比如說,為奈及利亞提供健康保障——如果通過數字貨幣的話,可以追蹤到錢被付給了哪個人、什麼時候付出。然後你可以審核說:「這事真的發生了嗎?」你不想告訴捐贈者百分之三的費用被濫用。如果在奈及利亞這種腐敗叢生的地方能夠進行數字追溯,就可以減少腐敗。我們基金會對疾病、教育和金融服務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是因為我們處在數字奇蹟的頂端。微軟介入其中,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個人的樂趣,它也創造了協同效應。我看到數字工具在哪裡工作,而沒有在我的基金會發揮作用,然後我過來問:「為什麼我們沒有把它做得更好呢?」或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自動化是否會讓人類丟掉工作飯碗,造成經濟困局?

:科技取代人類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但並不是非此即彼,將會出現新的工作機會,我們需要教育和再培訓。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我們必須尋找不同類型的就業崗位,就需要不斷學習。沒有技術的突破,我們就不會有足夠的增長,這對任何人都不會有好處。因此,我們要優化增長,同時解決替代就業問題,給社會帶來有意義的凝聚力,使人們感到他們能夠參與和貢獻。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直擔心,一旦電腦變得比我們聰明,人工智慧可以把人類變成「家貓」。人工智慧將威脅人類的生存嗎?

:埃隆所擔心的所謂控制問題並非迫在眉睫,在這一點上,我不同意埃隆的看法。我們不應該為此感到恐慌,我們也不應該輕率地忽略了一個事實,即這個問題最終會出現。

:在現有階段,指導我們的核心人工智慧原則是:我們怎樣寄希望於人類,並提高他們的能力?甚至在自學系統中,仍有許多設計決策可以由人類來負責。所以,我們可以確保系統中沒有偏倚或不良數據。我想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塑造我們自己的未來,而不是想想而已,這都將發生在我們身上。控制是一種選擇。我們應該努力保持這種控制。

:請你給我72歲的母親解釋一下:量子計算是什麼?

:我認為做不到,雖然我希望我能。但簡而言之,我認為我們已經在一些基礎研發上達到了極限,正是這些基礎研究幫助我們獲得了所有的計算能力。問題是,使我們保持指數增長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一項突破在哪裡?是否與氣候、糧食生產或藥物發現有關?我想這就是量子在起作用。對我們來說,投資於此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我們是雲計算的最大用戶之一,我們將其視為我們的下一代雲。

:當你建議我們應該嘗試對量子做出解釋時,我笑了。這是微軟的一部分,他們把幻燈片放出來,我真的不明白。我知道很多物理和數學知識。但是,當他們做到幻燈片上,那就是象形文字,是量子。

:薩提亞,你的書中描述你和你的妻子從印度移民美國時遇到了困難,也提及白宮前首席策略師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臭名昭著的論點——在科技領域有太多來自亞洲的執行長。對於白宮關於移民的論調,你如何回應?

:我在兩大方面受益於美國:在印度長大時,我就在使用美國的科技產品;美國的移民政策讓我得以進入美國,在這裡生存發展。坦白地說,世界上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讓我的生活故事以這種方式上演。所以我覺得住在這個國家是幸運的。設想一下:像我這樣的人出現在這裡,可以茁壯成長。在世界上有多少地方你敢這麼說?我就是這樣看的。我們的競爭力基於什麼?基於人的能力、貢獻和茁壯成長。我認為這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應該放棄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鬆我們的邊境,或者我們不應該有移民政策,或者我們不應該以智能化的方式考慮替代人類勞動。所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應該認真考慮政策。但從根本上說,我認為美國是一個歡迎移民的國家,有一些東西,我們不應該失去。我剛才對你們說的這些已經與川普總統和美國政府分享過,我將永遠為它們振臂高呼。

:其他國家試圖模仿我們。在每個國家,當你會見政府首腦時,他們都會說:「好吧,在我們國家建個矽谷,缺什麼呢?」所以美國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談到改變,人們應該三思而後行。從白宮出來的那種言論肯定在某種程度上有一些改變。在科技行業——我自己、薩提亞——我們都在談論我們認為不利於美國的政策。現在,人們會問我們說:「你們不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說話嗎?」是的,我們的思維存在偏見。我們熱愛科技。我們愛微軟。但我們不會殫於發聲。

:薩提亞,你小時候在印度時,你父親在你的臥室裡掛著卡爾·馬克思的海報。在管理一個大規模的上市公司方面,馬克思主義給你了什麼啟示?

:如今,馬克思主義唯一令我受益的部分是,要創造盈餘,從而為他人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微軟的商業模式是獨一無二的,不用於許多其他的技術公司。我們的成功不僅僅是我們的成功,通過我們所創造的每一件產品和每一分錢,其他人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我相信,即使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只要有更公平的長期盈餘分配製度,也有助於保持制度穩定。

:你羨慕你的競爭對手正在做的事情嗎?

:我不被嫉妒所左右,我很欽佩我們的競爭對手。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會把他們視為一種靈感來源,去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相關焦點

  • 先拋Windows、又棄Office,納德拉如何再造微軟
    3月30日,微軟CEO納德拉在自家的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上發布了一條新動態,動態中說:「鑑於目前我們很多人都在遠程工作和學習,保持連接並時刻關注到最重要的事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要。」微軟在官方博客文章中表示,新的Microsoft 365在功能上新增了人工智慧模塊以及豐富的內容模板等,不但可以讓用戶成為一個更好的作家、演講者、設計師,關鍵是還可以加強與家人之間的聯繫。在相關的功能模塊推介中,微軟也沒有忘記強調這些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3 年市值增長 2500 億美元,納德拉是如何重塑微軟的
    事實上,微軟的市值增長量超過所有上述公司的總和。只有諸如貝索斯、庫克、扎克伯格等少數科技公司的CEO有如此輝煌的成果。微軟的股票價格不僅回到且超過了歷史高點。微軟現任董事會成員之一的莫菲特也表示:「納德拉已經超出了我的期望。我希望我能說我們預見到了這一切。但那未免太不誠實了。」納德拉扭轉了微軟發展態勢,也轉變了公司文化。
  • 比爾·蓋茨為納德拉新書《刷新》作序
    今天,比爾蓋茨通過他的個人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比爾·蓋茨:微軟CEO的未來指南》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表示:我會花很多時間思考未來。每當決定接下來要讀哪本書時,我常常選擇那些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社會發展趨勢的書。所以當微軟執行長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告訴我他正在寫一本關於技術未來的新書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讀到它。
  • 微軟「四十不惑」: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內鬥文化
    雲計算成功讓2B的IT企業喊了數十年的數位化轉型從口號變成當務之急。如今,微軟、亞馬遜、SAP等外資以及國內的阿里雲、華為雲等都在主打各自的數位化轉型業務。而微軟無疑是這波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數位化轉型浪潮的受益者。
  • 微軟CEO納德拉:Windows既是光環也是枷鎖,卸下它才能走更遠
    Build開發者會議前一周,微軟對Windows業務以及相應團隊進行了整合改組。那麼,微軟真的準備好迎接一個沒有Windows的世界了嗎?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稱Windows業務不會消失,但他闡述了對微軟未來的最新願景:人工智慧、智能雲和邊緣計算。
  • 微軟亞洲研究院走過20年:從選一塊新地毯到開創一個新天地
    現如今,當他的所說所想都被一一實現時,我們不能不讚嘆比爾.蓋茨的遠見,也不得不讚嘆微軟的偉大。這樣的偉大事實上不僅來自於比爾.蓋茨「賭徒心態」般的大膽設想,還要歸功於微軟數十年如一日對基礎研究的執著。微軟現CEO薩提亞.納德拉說,「這就是微軟強調的『好奇心驅動研究』」。
  • 微軟CEO北京演講:讓微信變小秘 七大人工智慧業務壓寶中國【附全版...
    1  開場:ALL WORK,很好,這這很微軟   據微軟表示,本次到場參會的人數超過了3000人,在線觀看人數則超過了3萬。微軟雲連續三年都有著三位數以上的增長,開發者增加了10萬個,有了1300個雲合作夥伴,而Offic 365在雲上也已經有了140萬個企業用戶。
  • 納德拉解讀微軟第一財季財報:Azure已進入平穩增勢 Teams表現很棒
    微軟正在不斷擺脫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低迷。9月份,微軟第二季度銷售額增長12%,達到372億美元,每股收益比去年增長32%,達到1.82美元。微軟Slack的競爭對手Teams目前擁有超過1.15億的每日活躍用戶,高於4月份的7500萬。此外,還有其他跡象表明,儘管仍在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境況有所轉圜。微軟旗下領英(LinkedIn)公布的銷售增長率為16%,高於上季度的10%,但是必應(Bing)搜索的廣告銷售額則在上季度下滑18%之後,又下降了10%。
  • 微軟Azure為世界打造雲端作業系統,挑戰亞馬遜AWS雲計算王座
    從Dos到Windows,微軟因作業系統而興。創立之初憑藉Dos拿下IBM的PC預裝訂單,Windows 95開創個人電腦新時代 ,Windows NT還有Windows Server打入企業伺服器市場,作業系統始終是微軟最核心的產品與業務。
  • 微軟四季度財報發布:2018 財年收入破千億,雲服務 Azure 成主要...
    在微軟第三財季電話會議上,CEO 薩提亞·納德拉談起 Azure 的快速增長時表示,「我們在 Azure 上的投入是正確的,在不斷擴張的雲計算市場上,微軟佔據了有影響力的市場份額,並且在不斷擴大。」在今年的 Inspire 大會上,微軟發布了不少面向 Azure 的新計劃和應用。
  • 微軟新一輪重組:Windows 被拆,「搞砸」 WP 的男人離職
    不破不立,在 2016 年重組手機業務以後過去兩年,微軟再次開啟了新一輪的重組計劃,同時,這也是納德拉(Satya Nadella)2014 年接任 CEO 一職以來最大的公司重組計劃,這次重組釋放出的最大信號就是,Windows 系統不再是微軟的核心業務,
  • 漫步雲端見效 微軟王者歸來
    7月24日,微軟收盤價歷史上首次站上140美元關口,市值超過1.07萬億美元,穩守全球上市公司市值霸主地位。今年以來,微軟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近四成,幾乎兩倍於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漲幅。
  • 牽手微軟:小米「出海」必備的航海圖?
    當然,任何合作都是一次共贏。在雙方的期許中,小米產品的出貨量和IoT市場的巨大想像,能讓微軟進一步擴展自己產品和服務的邊界;而微軟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沉澱,可以在幫助小米提升產品服務的同時,讓他們全球擴張的腳步更快一些。
  • 微軟投資10億美元研發「通用人工智慧」 Azure雲平臺也參與
    7月22日周一,據新浪科技報導,微軟與舊金山研究型初創公司OpenAI達成多年合作協議並向後者投資10億美元,OpenAI得以在微軟Azure雲計算服務平臺上開發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技術。Open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Greg Brockman在官方公告中稱,該公司正在測試人工智慧領域歷來存在的一個假設:接近人腦大小的神經網絡可以被訓練成為「通用人工智慧」(AGI)。他認為,創造「有益」的AGI將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進步,有可能重塑人類的發展軌跡。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 重構微軟
    然而,公司市值不升反降,資本市場對微軟的經營作業評分不高。華爾街投資者認為,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技術優勢不再,貽誤進軍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最佳戰機,接連決策誤判引致鮑爾默黯然去職。2014年,先後求學威斯康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印度理工男薩提亞·納德拉接棒鮑爾默,掌舵微軟深度轉型。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華爾街投資者認為,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技術優勢不再,貽誤進軍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最佳戰機,接連決策誤判引致鮑爾默黯然去職。2014年,先後求學威斯康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印度理工男薩提亞·納德拉接棒鮑爾默,掌舵微軟深度轉型。
  • 微軟級別最高的中國員工沈向洋宣布離職,繼續擔任蓋茨顧問
    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宣布,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博士(Harry Shum)將離開微軟。沈向洋表示:「離開微軟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
  • 微軟Carina「入職記」:人工智慧助力各行業數位化轉型
    Carina報到:東方證券來了一位「微軟新員工」早在2018年,東方證券就提出了「數位化轉型」的三年目標,希望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綜合運用,推動企業發展再登上一個新臺階。2019年,東方證券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希望由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牽頭,將微軟Carina作為核心技術解決方案,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等前沿科技,為東方證券的金融業務提供全場景賦能,共同打造出一個「東方大腦」。
  • 人來人往的五年,微軟智能雲Azure憑什麼活著?
    從最早在2012年11月宣布與世紀互聯合作把Office 365和Azure擴展至中國,到2018年3月正式在華商用四周年,微軟公有雲可以說在華已經經歷了5年的洗禮。這五年間彈指一揮間,不僅見證了中國雲計算產業蓬勃發展的五年,也見證了微軟在納德拉帶領下一路走向7000億美元市值新高峰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