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推進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原標題:山東推進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山東省發改委日前修訂印發《山東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企業環境信用等級由原來的「綠、黃、紅」三個等級進一步細化為
-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信用中山」品牌
近年來,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誠信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切實將信用體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發揮信用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治理、服務「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打造「信用中山」品牌
-
信用體系建設「濟南模式」:「加減乘除」優化營商環境
完善企業信用修復機制。濟南市發展改革委協調市有關部門做好企業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工作,目前已實現黑名單修復率39%,行政處罰修復率87%,經營異常名錄修復率20%,實現了市級層面「一網通辦」「零跑腿」「一日辦結」。
-
稅務總局紮實推進稅收信用體系建設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要求,稅務總局一手抓褒揚誠信,一手抓懲戒失信,紮實推進稅收信用體系建設。 4月29日,稅務總局通過門戶網站同時公布了2014年度全國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名單和2015年一季度稅收違法「黑名單」。
-
【考點素材15】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2014年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為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2019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
「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 擦亮「一流」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今年以來,新沂市深入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年」主題活動,重點在數據歸集、制度建設、結果應用等方面下功夫, 以創建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縣(市)為目標,真正讓誠實守信成為新沂的鮮明特質。新沂市深入推進信用新型監管機制建設, 著力打造「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信用品牌,有力支撐全市「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優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高效助推新沂經濟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共享誠信紅利,讓信用成為新沂發展的內在軟實力、核心競爭力。 強化頂層設計,築牢信用建設根基, 信用政策落地落實讓全市居民更「心怡」 強化組織領導。
-
新田:激勵與懲戒並舉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12月22日,新田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管理股股長吳正華介紹,對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和個人,多部門將聯合開闢綠色通道,提供優質的證件辦理等服務,同時對失信人將採取限制辦理等措施,督促履行相關義務。為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讓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發揮更大作用,新田縣將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應用嵌入全縣各項業務工作流程,涉及項目備案、招投標、資金申報、文明單位評選、人事招考、幹部晉升、納稅評價等方面,在事前、事中、事後各環節,全面開展信用信息查詢工作,做到「逢辦必查」「逢報必查」,今年以來共核查各類對象407076人次,核查出「紅名單」157人次,「黑名單
-
江西上高政銀攜手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2014年以來,人民銀行江西上高縣支行積極聯合縣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研發創新「上高縣農村信用信息系統」,引導涉農金融機構大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在有效解決農戶貸款、提高農民信用意識和改善農村信用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
鄭州發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藍皮書(詳情)
一方面,鄭州以優化信用環境、發展信用服務市場為重點,紮實做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符合鄭州市情、體現鄭州特色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推動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另一方面,鄭州以數據為驅動,將信用工作應用於「放管服」改革,上線個人信用積分——「商鼎分」,服務於市民生活,增強市民獲得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誠信教育和誠信文化建設活動。
-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6日 17:09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6日電 (何夢雪 彭少君)經過前期推薦、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等環節,1月4日下午5點, 2020年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十大誠信企業」評選網絡投票通道一經開啟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限期整改名單和失信「黑名單」
北極星環保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2020年上半年信用管理對象列入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限期整改名單和失信「黑名單」有關情況的函。詳情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相關單位和人員: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9號)第四十條規定,現將2019年11月1日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
-
什麼是信用體系建設?
社會信用體系也稱國家信用管理體系或國家信用體系。它是一種社會機制,具體作用於一國的市場規範,它旨在建立一個適合信用交易發展的市場環境,保證一國的市場經濟向信用經濟方向轉變,即從以原始支付手段為主流的市場交易方式 向以信用交易為主流的市場交易方式的健康轉變。
-
安徽省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上半年總結
2020年以來,安徽省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信用交通省」創建,聚焦信用信息歸集和應用,加快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信用信息數據共享公開,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一是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工作機制。
-
煙臺41家建築企業和開發商列入信用管理「黑名單」
7月22日,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正式發布了2019年第一批建築市場信用管理「紅名單」「黑名單」。136家企業榮登「紅名單」,41家企業被列入「黑名單」,列入「黑名單」的原因主要為揚塵治理不達標、拖欠農民工工資、延期交房、違規銷售及2018年度信用管理評價等級為B級等。
-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湖北荊門高新區·掇刀區結合信用建設實際,著力壯強項、補短板,在氛圍營造、機制創新、助推發展上發力,聚焦宣傳、機制與應用,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為營造文明誠信氛圍。在健全聯合獎懲制度方面,該區強化信用信息歸集應用,2020年1至11月,區直各部門共錄入「雙公示」信息2萬多條,發布紅黑名單122個,其中紅名單107個、黑名單15個。各部門將信用查詢嵌入日常辦公流程,區人社局在辦理穩崗資金返還、區市場監管局在申報「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區科技局在申報科技獎勵資金時均對申請主體的信用狀況進行查詢。
-
三明市人防辦紮實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為進一步推進社會體系建設,響應省、市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市工作號召,近年來,市人防辦在辦主要領導的帶領下,多措並舉的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建設目標。辦領導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門成立了辦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辦主要領導任組長,專門負責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充分發揮社區、小區物業公司的作用,深入開展多樣宣傳活動,促使公眾信用意識逐步提高。 三是積極打造「陽光人防」。
-
國家發布的10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文件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探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國務院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公布實施《徵信業管理條例》,一批信用體系建設的規章和標準相繼出臺。
-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知識宣傳
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宣傳資料(一)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知識宣傳 一、基本概括對於現代的市場交易環境而言,信用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能力三、指導思想《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二五」規劃綱要精神,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為基礎,以推進政務誠信
-
四平市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推營商環境明顯改觀
2020年,四平市把信用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先手棋,打出建機制、抓調度、強考核「組合拳」,社會信用水平明顯提升,地級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提升至最新的18名,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
夯實誠信之基——宿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述
記者 董虎 攝「十三五」時期,特別是2018年以來,我市堅持以誠為本、以信立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信用建設部署,重點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領域積極探索,推行「信用+」監管模式,實現從傳統行政監管手段向運用市場主體信用監管手段轉變,夯實基礎、促進應用、營造氛圍環環相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加快,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城市「信用」名片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