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 擦亮「一流」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2020-12-12 央廣網

  今年以來,新沂市深入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年」主題活動,重點在數據歸集、制度建設、結果應用等方面下功夫, 以創建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縣(市)為目標,真正讓誠實守信成為新沂的鮮明特質。新沂市深入推進信用新型監管機制建設, 著力打造「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信用品牌,有力支撐全市「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優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高效助推新沂經濟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共享誠信紅利,讓信用成為新沂發展的內在軟實力、核心競爭力。

  強化頂層設計,築牢信用建設根基,

  信用政策落地落實讓全市居民更「心怡」

  強化組織領導。新沂市將信用體系建設作為依法治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內容,以及提升營商環境競爭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調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將全市 64家市級機關及 19家鎮(街道)、園區全部納入成員單位,進一步擴大了信用體系建設成員單位覆蓋面。明確目標,規劃引領。印發《2020年新沂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統籌規劃全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任務,讓「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以制度的落實固化成果。完善平臺功能。依託「智慧新沂」整體架構, 優化完善信用信息目錄、紅黑名單管理系統,新增聯合獎懲應用系統、大數據應用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專項治理系統和「信易+」應用服務等功能模塊,構建了市、鎮兩級統一的信用信息歸集和服務平臺。在「信用新沂」網站增設信用修復、信用分值查詢等功能模塊,開設信用信息自主申報入口,實施市場主體自主申報信用信息+信用管理部門審核入庫,進一步暢通申報信用信息渠道。今年以來,新沂市信用信息公共平臺累計歸集信用信息約500 萬條,雙公示信息 28 萬餘條。「信用新沂」網站新增訪問量累計超過94萬次,自主查詢信用報告超 2000 人次,社會安全感、獲得感、滿意度大幅提升。

  深化應用,助力實體經濟,

  信用惠民便企服務讓市場主體更「心怡」

  大力開展「信易貸」工作。「普惠金融、智慧縣域」 是螞蟻金服在江蘇省第一個落地項目,是「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 為基礎的「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貸款服務,截至 2020 年10月末,共為 4.5 萬人發放貸款49.8 億元。

  新沂農商行以「信用村鎮創建」為基礎,通過與新沂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對接,結合公共信用信息評價結果和客戶資信等進行授信額度測算,推出無擔保、免抵押的信用貸款產品—「富通快貸」,截至 2020年 10月末,共為 1萬多農戶發放貸款16.63 億元。

  新沂建行基於小微企業納稅信用信息,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誠信納稅優質小微企業,推出「雲稅貸」循環信用貸款產品,今年累計為 97家企業發放貸款 1.8億元。

  新沂開發區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強政銀擔合作,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風險共擔」原則,構建多元化融資服務體系,加大對新沂經開區企業的扶持力度,推出「園區保」信貸產品,通過設立 2 億元風險資金池的槓桿放大效應,整合銀行與擔保資源,為園區信用良好的企業提供綜合融資業務服務。

  開展信用綜合評價和結果應用。編制《新沂市社會法人和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評價管理辦法》,將企業和自然人分為A、B、C、D 四類信用等級。A 類信用等級按積分不同,分為 A、AA、AAA 三類。AAA 級為最高信用等級,依次遞減,D 級為最低信用等級。以信用信息平臺為基礎,開展公共信用信息綜合評價,在全省率先開發企業和個人「誠信二維碼」,手機掃一掃可以隨時隨地查詢信用報告。同時,組織聯席單位編制守信激勵措施清單,涉及繳費、出行、旅遊、借閱、貸款、醫療等領域 66 個A+級以上信用惠民利企應用場景,企業和個人持「誠信二維碼」 即可享受守信帶來的便利,進一步拓寬了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的守信聯合激勵渠道,擴寬守信激勵應用場景格局。對於敢於公示承諾、有諾必踐的社會法人,開放政務服務綠色通道和服務代辦窗口,激發市場主體尊信守信的積極性。

  積極實施信用協助修復機制。在信用新沂網站開通信用修復專欄,發布信用修復政策、流程以及信用辦聯繫方式,編輯製作《信用新沂簡明讀本》,舉辦信用修復培訓班,廣泛宣傳信用修復知識,提升企業守信意識和信用管理能力。依託信用大數據分析系統,突出重點關注領域,對失信企業和「黑名單」企業實現可視化監測,對進入警戒線的相關企業和個人進行提醒或約談,積極勸導失信主體,宣講信用修復知識,指導和協助其按照規範流程開展信用修復。今年,共計協助和指導 44家企業完成了信用修復。

  另外,稅務部門對7戶申請信用複評的納稅人及時啟動納稅信用複評程序,保證納稅信用評級的準確,積極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為18戶主動糾正失信行為的納稅人進行了納稅信用修復,發揮了納稅信用正向激勵作用。「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成為打開誠信經營的一把鑰匙,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和遵守。

  突出重點,緊扣分級分類監管,

  行業嵌入信用監管更「心怡」

  強化事前監管。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充分發揮政府表率作用,開展機關事業單位政務誠信承諾集中公示行動,全市政務承諾公示實現全覆蓋;印發《關於全面實施信用承諾制度的通知》,鼓勵自然人和市場主體在「信用新沂」網站進行承諾和公示。今年以來,公示各類信用承諾累計超 7萬份。大力推廣信用核查,開展信用核查管理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摸底排查,修訂《新沂市在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實施辦法》,新增核查事項 22個,在全市 60家單位、152個事項中實施信用審查制度和第三方信用報告制度,行政管理中基本實現逢評必查、逢批必查。今年在幹部提拔、資金申報、項目審批、評優評先等工作中信用審查服務53批次,涉及927家企業和 1962個自然人。其中,11 名人員因存在法院失信被執行人信息被取消入黨資格,3 名事業單位人員被取消提拔,1 家企業被取消申報項目資格;政務大廳信用查詢窗口出具信用報告1237份,其中,法人報告 856份、自然人報告 381 份;在招投標領域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 674份, 公示率達 100%。

  強化事中監管。積極推廣使用聯合獎懲應用系統,在新沂市行政服務大廳所有終端和市直單位日常辦公系統安裝聯合獎懲插件,審批流程嵌入紅黑名單查詢功能,將信用查詢環節作為業務辦理的前置程序,有效過濾信用不良主體進入市場,發揮信用監管作用。歸集環保、交通、質量、糧食、稅務等行業信用評價結果,並通過信用新沂網站向社會公示,推動行業信用評價結果在行政審批、評優評先、限價用電等方面應用。

  強化事後監管。積極推進行業部門規範「紅黑名單」認定、發布和應用機制建設,在安全生產、住房保障、市場監管等領域出臺規範性文件。不斷增強信用信息對市場主體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加強信用「紅黑名單」公示與應用。今年,在「信用新沂」網站向社會公示紅黑名單 5007條,上報徐州聯合獎懲案例2331例,失信聯合懲戒領域涉及欠薪、欠稅、環保、取消入黨資格等領域。

  強化宣傳,打造誠信社會風向標,

  誠信環境讓合作交流更「心怡」

  多渠道加強信用宣傳力度。普及誠信理念,培育誠信土壤, 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線上和線下宣傳並舉,提升信用建設社會參與度和覆蓋面,營造誠實守信社會氛圍。強化誠信文化建設。率先發布《誠信新沂 個人信用公約 18 條》和《誠信新沂 法人信用公約 15 條》,進一步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和企業信用風險防範意識;在火車站站前廣場籌建新沂市誠信文化主題廣場,積極倡導誠實守信新風尚。開展誠信宣傳載體平臺建設。在電視臺、政府網站、信用新沂等媒體開設專欄,並在重點時段、重點板塊刊播誠信建設公益廣告及宣傳語,宣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政策法規,普及信用知識。組織開展誠信主題宣傳活動。開展「3.15 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14 信用記錄關愛日」、「安全生產月」、「食品安全周」、「全國質量月」等系列主題活動, 讓更多市民切身感受到信用建設的獲得感。舉辦信用宣傳月活動, 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和開展誠信文化進「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商場」「五進」活動。四是積極推廣實施「信用村鎮創建」、「文明誠信市場」、「文明誠信經營戶」、「誠信示範街區」「企業信用管理貫標」創建評選活動。截至目前,新沂市 75 家企業被認定為徐州市信用管理貫標企業,10 家企業被認定為徐州市信用管理示範企業,3 家企業被認定為江蘇省信用管理示範企業。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最新反饋,新沂市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386個縣(市)區總體信用排名第 30位,省內第4名,自然人和法人黑名單佔比均低於全省和徐州平均水平,良好的信用環境已初見成效。(組稿:新沂市經濟發展局 張長青)

相關焦點

  • 新沂城市信用排名創新高!
    深入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四大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為重點,在制度建設、信息歸集、結果應用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構建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著力打造「心怡信用·信用新沂」信用品牌,有力支撐全市「國家級文明城市」創建、「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優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高效助推新沂經濟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共享誠信紅利,讓信用成為新沂發展的內在軟實力、核心競爭力
  • 事前事中事後發力信用監管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日前,記者從市信用辦獲悉,為加快包頭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我市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今年9月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密集發布《關於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工作的通知》、《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及各行業領域開展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分級分類監管的通知》、《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中做好信用信息查詢及聯合激勵和懲戒工作的通知》等強化信用監管的指導性文件,不斷加強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的信用監管。
  • 信用體系建設「濟南模式」:「加減乘除」優化營商環境
    ,以工程建設領域審批制度改革為重點,創新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監管,降低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能,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印發《濟南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0年版)》,規範公共信用信息歸集,方便信用信息管理與應用。歸集各類信用信息數據5億條,建立了涵蓋全市48餘萬家企業的信用檔案,及時、準確、全面記錄市場主體信用行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自願註冊機制。
  • 重慶璧山:信用大數據賦能營商環境優化
    其中,璧山區積極建設「信用中國(重慶璧山)」網站,完善璧山信用信息平臺數據歸集分析功能,更新涵蓋稅務、市場監管、司法、不動產、環保、交通運輸等3808項信用信息數據的區級公共信用信息目錄,並專門梳理了為中小企業增信的數據維度。
  • 四平市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推營商環境明顯改觀
    2020年,四平市把信用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先手棋,打出建機制、抓調度、強考核「組合拳」,社會信用水平明顯提升,地級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提升至最新的18名,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 四川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背後的故事:用活納稅信用 營造誠信公平營商...
    近年來,日益完善的納稅信用體系,為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健全提供了有效支撐,為營造法治、誠信、公平的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納稅信用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也日益增強,成為了納稅人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資產。四川稅務不斷加強納稅信用管理,深化評價結果增值應用和誠信納稅引導,持續營造誠信公平營商環境,納稅人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企業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城市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堅定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一環。今天下午,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優化營商環境專場上,市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戴穎詳細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北京在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更好發展,同時回答了記者提問。
  •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海口2554項政務服務零跑腿「截至目前,海口為70多家重點民營企業解決160多個具體發展問題。」近年來,海口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營商環境重大決策部署,對標找差距、比學趕超、創優爭先,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
  • 市發改委窗口積極推行社會法人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 按照省數據資源局統一部署,依託省發展改革委信息中心資料庫,市發改委窗口通過「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推出 「社會法人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服務」 「手機辦」。服務事項。全國用戶通過「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搜索「社會法人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服務」,點擊「手機辦理」,便可實現 「企業信息查詢」 「事業單位信息查詢」 「社會組織信息查詢」「重點人群信息查詢」等信息查詢。 此功能的成功上線,成為上聯國家、下接地市、橫跨部門的共享樞紐,是國家、省、市依法依規開展信用信息公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
  • 《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文來了,提出弘揚誠實信用和契約精神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組織、協調、監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及時受理督辦有關營商環境問題的訴求,按照職責分工依法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違法行為。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溫州爭當民營經濟標杆
    近日,中共溫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溫州市委關於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的決定》,吹響了當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的集結令。
  • 堅定不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以實幹實績增強企業獲得感
    他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本質上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增強驅動力,希望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在聯繫群眾服務企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凝心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市領導葛益平、王軍、厲秀珍等參加座談。
  • 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要把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局性、先導性和基礎性工作來抓,把投資的熱度、法治的力度、人才的滿意度、創新的活躍度、國際水平的高度作為評估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五個重要維度。要優化產業鏈思維和方法,深化對新業態、新產業的認知,重視發揮新技術手段在「放管服」和營商環境中的重要作用。
  • 上甘山擦亮親商安商「金字招牌」
    近年來,上高縣上甘山林場著力優化企業發展軟環境,著力擦亮親商、安商「金字招牌」。該場安排班子成員掛點聯繫36家招商引資項目(企業),開展常態化安商、暖商服務,要求幹部職工樹立「隨叫隨到」服務理念,打造「極速跑腿」服務效率,為客商提供更加舒心的發展環境。日前,筆者見到該場招商辦主任晏靜時,他剛從宜春「跑腿」回來,幫助入駐園區的江西鼎之業科技有限公司申請通過了環評可行性報告。
  • 連雲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打造高水平信用公積金
    ,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探索信用惠民,強化誠信宣傳,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高水平信用公積金,助力港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為推進住房公積金信用體系建設,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臺了《連雲港市住房公積金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和《連雲港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信用承諾制度實施辦法》,為公積金信用建設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 優化營商環境,晉城這樣做!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有更大進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山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根據國家發改委2020年全國營商環境評價工作部署,9月20日-29日,我局牽頭組織38家單位200餘人組成18支填報團隊,分批前往呼和浩特參加了國家營商環境評價現場填報。針對省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工作安排,我局於10月12日至17日組織各縣(市、區)進行了網上填報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已全部結束。通過參加國評省評,目的是要對標一流、取長補短、以評促改,持續優化我市營商環境。
  • 北京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來源:經濟日報近年來,北京市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以增加企業和群眾更多獲得感為目標,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連續推出一批創新性強、影響力大的改革舉措,取得顯著成效。世行報告顯示,兩年來北京共有88項改革被採納,開辦企業、獲得電力、執行合同等3個指標進入全球前20名,助力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之一。
  • 雙鴨山:優化營商環境出實招 服務企業項目動真格
    今年以來,雙鴨山市堅持把營商環境做成「金字招牌」,推動創新創業和高質量發展,在服務企業項目中全程開闢「綠色通道」,有效解決企業「難點」、打通項目「堵點」、補上發展「斷點」,為企業健康發展和項目快速上馬創造寬鬆條件、提供堅實保障。宣傳惠企政策,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廈門探索:「經濟特區必須在營商環境上走前頭」
    來源:新華網作者:康淼、顏之宏近兩年來,在全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市始終名列前茅。近年來,廈門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探索。實施99項改進任務 「以評促改」「以營商環境為切入點,推進廈門經濟特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張志紅說,「十三五」以來,廈門對標新加坡等國際營商環境一流城市,以營商環境倒逼改革,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效率。
  • 寧波口岸領域企業信用「成績單」亮相
    新時代,如何打造健康和諧、公平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助力世界一流口岸建設?寧波的探索和實踐之一是加快口岸誠信體系建設,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日前,由市口岸辦指導,寧波航運交易所等單位聯合評選的2019年度寧波市口岸領域企業信用評價結果正式出爐。據介紹,此次評價企業總量為1848家,比上一年度增加502家,增幅達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