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事中事後發力信用監管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2020-12-20 瀟湘晨報

日前,記者從市信用辦獲悉,為加快包頭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我市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自2019年7月9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出臺以來,我市先後出臺了99個政策性文件。特別是今年9月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密集發布《關於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工作的通知》、《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及各行業領域開展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分級分類監管的通知》、《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中做好信用信息查詢及聯合激勵和懲戒工作的通知》等強化信用監管的指導性文件,不斷加強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的信用監管。

在加強事前信用監管環節,我市成立了信用管理培訓中心,擬對全市35萬戶法人企業進行全覆蓋式信用管理培訓,促使市場主體提高知信、守信、用信意識,為信用承諾機制全面落地、廣泛應用信用報告創造先決條件。截至目前,包頭市信用管理培訓中心共舉辦「誠信萬裡行」宣講會20餘場次,2052名企業法人代表接受培訓,並參加信用管理知識考試;直接促成2007家企業在「信用中國(包頭)」平臺完成信用承諾。

在加強事中環節信用監管方面,「信用中國(包頭)」平臺為全市35萬戶法人企業生成信用檔案,建成「紅白灰黑」名單四級分類管理體系。其中,行業主管部門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綜合研判信用狀況基礎上,出臺了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對所屬企業進行「好差評」分類差異化監管。對信用良好的市場主體採取「綠色通道」、「容缺受理」等激勵措施,降低檢查頻次,做到無事不擾;對存在行政處罰記錄等信用信息不良的市場主體,則加大檢查力度,提高檢查頻次,實施強化監管。

在加強事後環節信用監管方面,我市以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工程質量、安全生產、養老託幼、城市運行安全等領域為重點,實施嚴格監管。對信用信息良好的市場主體列入「紅名單」管理,給予在政府採購、招投標、政府財政扶持資金、金融信貸、行政許可等領域優先推薦等褒獎,並在我市即將實施「信用分」管理工作當中進行激勵性加分;對存在輕微失信行為的市場主體,有關部門積極督促進行信用修復,最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對拒不履行司法裁判或行政處罰決定、屢犯不改、造成重大損失的市場主體及其相關責任人,堅決依法依規在一定期限內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直至永遠逐出市場。

據悉,我市對政務領域也採取了誠信評價管理,進一步完善政務監督和管理制度,規範政務誠信評價活動,全面促進政務誠信建設。

【來源:包頭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新階段要從應對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高度,通過完善體制機制要素和條件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敲響理念創新「鼓點」,營造多重領先優勢的治理結構。政府應與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凝聚共識、建立互信,提升營商環境建設的協同治理能力。
  • 優化營商環境,晉城這樣做!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特別是對「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作出明確規定,突出了我省優化審批制度改革的成功實踐,有利於全面提升我省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在優化審批方面:《條例》明確在我省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 信用體系建設「濟南模式」:「加減乘除」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廉凱、孫琳、汪泉、記者尹明波報導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濟南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率先建成了「加減乘除」新型信用監管模式,打造了涵蓋事前信用承諾,事中分級分類監管、數據共享,事後聯合懲戒、信用修復等全流程閉環信用監管機制
  • 大連市中山區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助力經濟發展
    在大連市中山區營商環境三年攻堅行動中全面提升的關鍵之年,中山區堅定不移把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出臺《中山區營商環境建設「2020版」實施方案》,深化拓展「十辦一化」,倡導「三個最多」服務,全力為企業和群眾辦好10件營商實事。
  • 我市出臺《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實施辦法》
    為把更多行政資源轉到事中事後監管上來,推動實現從「嚴進寬管」向「寬進嚴管」轉變,我市近日出臺《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堅持「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智慧監管、協同監管」4大監管原則,列出了夯實監管責任、健全監管機制、創新監管方式、依法依規監管等7個方面23項任務。
  • 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
    社會保險基金運行鏈條長,涉及的部門、環節較多,為了使相關部門的監督職責更明晰,《監督辦法》主要在安全預防、監管體系、內控管理、監管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
  • 廣州擬立法建立「事前事中事後」扶持機制
    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受到衝擊,《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以下簡稱為《草案》)中的扶持措施將如何幫助中小微企業?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諮詢專家滕宏慶今天在廣州市第 165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上分析,針對企業的經營資金短缺、產業供應鏈斷裂等困難,《草案》首次在國內優化營商環境地方立法中提出突發事件扶持、產業供應鏈保障和融資服務創新等制度,在「事前」、「事中」、「事後」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 大連日報評論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把營商環境放在首位,可見營商環境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戰略地位。近年來,我市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對標先進,補齊短板,著力解決各種難點、痛點、堵點問題,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營商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 「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 擦亮「一流」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新沂市深入推進信用新型監管機制建設, 著力打造「心怡信用 信用新沂」信用品牌,有力支撐全市「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優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高效助推新沂經濟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共享誠信紅利,讓信用成為新沂發展的內在軟實力、核心競爭力。  強化頂層設計,築牢信用建設根基,  信用政策落地落實讓全市居民更「心怡」  強化組織領導。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怎麼做?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並將於近期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州連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輪改革,積極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常態長效機制,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 烏蘭察布市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
    各旗縣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局各科室、直屬單位:      現將《烏蘭察布市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各地遵照執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大落實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自治區、市委、政府相關部署,更好地發揮市場監管部門職能作用,不斷提高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 區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報告
    **區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報告2019年,我局按照權責對等、權責一致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依職責通過採取年報公示、雙隨機抽查等手段,對市場主體進行信用監管,不斷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使其合法、守信經營,對不守信者進行聯合懲戒,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創造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格局。
  • 山東:行政規範性文件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統籌監管
    山東:行政規範性文件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統籌監管 2020-06-14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平市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推營商環境明顯改觀
    2020年,四平市把信用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先手棋,打出建機制、抓調度、強考核「組合拳」,社會信用水平明顯提升,地級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提升至最新的18名,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 青島:推行供應商資格承諾制 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
    「同時,資格承諾制還省去了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等資格證明材料,實在是太省心了,我覺得現在青島政府採購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這充分體現了 「以企業群眾為中心」的工作理念」。   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積極落實中央《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方案》和財政部《關於促進政府採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財庫〔2019〕38號)有關精神,在集中採購項目中試點供應商資格承諾制,並將其納入政府採購誠信體系建設,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升採購效率,優化青島市政府採購營商環境提供了解決方案。
  • 伊州區稅務局堅持「無事不擾 無處不在」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自2020年以來,伊州區稅務局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堅持放管結合、並重推進,力促「監管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的稅收氛圍,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評價結果開展差異化管理,不搞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無差別管理;注重運用兼顧法理情的審慎包容監管,不搞簡單粗暴、選擇性、一刀切的隨意執法,持續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努力做到對市場主體幹擾最小化、監管效能最大化,進一步營造良好稅收營商環境。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執行副院長閆雨: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
    【環球網 記者高蓉傑】營商環境好,則人才進、資金聚、企業興、產業旺。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多地走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路子,積極探索創新破解難點堵點。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發掘新的發展動能,推動區域營商環境持續向好,2020年11月26日,由《環球時報》、環球網聯合主辦的「2020環球趨勢大會—營商環境高峰論壇」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啟幕。論壇將由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展示各地優化營商環境的精彩案例,給更多地方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提供借鑑。
  • 德州慶雲縣出臺17條措施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同城通辦,即來即辦,當場拿照「全程直辦」「當場拿照」,如此快速便捷的服務得益於慶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17條措施。17條舉措涉及市場主體便捷入市、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鼓勵質量和品牌建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等四個方面,全力支持全縣企業疫情期間復工復產,保障企業和地方經濟健康發展。措施「硬核」,硬在便捷上。在市場主體入市方面,慶雲縣市場監管局實施同城通辦、即來即辦,推行不見面審批。打破現行按屬地管轄權進行工商登記的傳統模式,實行跨區域「同城通辦」。深化登記註冊「審核合一、一人通辦」。
  • 人民法院優化營商環境的著力點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人民法院責無旁貸。如何能夠精準對接融入、體現司法特色,需要人民法院主動作為,聚焦關鍵,大膽創新,要著力圍繞以下三個方面用心發力,務求實效。扭住「關鍵處」,精準辦好涉營商環境案件。人民法院要圍繞主業主責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就是抓好涉營商環境案件的辦理。
  • 依法保護金融債權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依法保護金融債權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2021-01-05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