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三下鄉:用故事凸顯真理,讓感動連接你我

2020-08-28 別軒

(通訊員 何浩年 )2020開年,新冠疫情席捲全國,疫情傳播的速度讓我們猝不及防,我們能做的,就是自我隔離,留在家中。但是,通過新聞,我發現白衣天使們始終堅守在疫情的第一戰場,他們不畏艱險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觸動著我,我在想,在家隔離的我們是否也能夠做些什麼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7月,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綠護未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準備開展,這正給了我一個寶貴的機會,積極報名後我成功地參與到本次活動中來。由於疫情原因,本次活動變為線上開展,我雖然無法親身前往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去見到那些渴望知識的同學們,但是距離和疫情並不能阻止知識與感動的傳遞,屏幕中顯示的是那些求知若渴的青澀臉龐和悉心教導的武理學子。


圖為主講老師何浩年準備「蚯蚓的搬家之旅」課程PPT及視頻。

這次活動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備課,如何寫教學大綱,通過什麼方法來闡述教學主題,我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鍛鍊發散性思維,提高個人科學素養,科普更加深奧的科學知識……這些都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東西,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剛開始很迷茫,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但是後來我找準方向,通過在網上觀看大量的學習視頻和向老師同學們的虛心請教,我實現了從懵懂迷茫到緊促而有序的籌備的巨大跨越,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良多,意志力的提升,知識儲量的擴大,時間合理的規劃,我在成長也在進步。孩子們將會是我成長的見證者,我也將會是他們進步的引明燈。

回想起那段籌備課程的時間,真的是一段充實又美好的回憶。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我枯坐在電腦前苦思冥想課程的主題,時而迷茫,時而惆悵,每次想到一個可用的主題卻又不符合其它條件:如果選這個主題,同學們不理解怎麼辦,或者同學們學的枯燥無味沒了興趣怎麼辦,亦或是概述不到位時間不夠怎麼辦……幸運的是,有指導老師與隊友的建議,在不斷改進和完善之後,我最終確定了一個主題「蚯蚓的搬家之旅」。通過以蚯蚓的第一視角,講述了蚯蚓的家園遭到破壞後出發尋找新家,最後人類開始重視土壤保護的故事情節。將「保衛水土」的環保主題依靠通俗易懂的故事來向孩子們宣揚環保理念,科普環保知識,讓他們從小養成保護水土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8月4日正式上課那一天,我並沒有感覺到緊張和焦慮,因為早在幾天前,我已經準備妥當,和隊友們一起模擬上課情節,找出正式上課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等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打開電腦看到屏幕上那一張張青澀的臉龐,眼睛裡透露著好奇求知的眼神,我感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我開始向孩子們講授我的課程,有條不紊,充滿自信。看著孩子們聚精會神,專注聽講,他們臉上的表情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時,我知道他們已經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學習的氛圍中,他們沉浸著並且享受著知識的灌溉和洗禮。我想,這節課我是成功的!


圖為小朋友在家聚精會神地聽主講老師講課。

本次活動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的留守貧困兒童,他們大多數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在我聯繫交接的那五個孩子中,就有四個小朋友是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的,電話那端,爺爺奶奶用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與我交流,他們也是想要自己的孫兒把握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生怕錯過了上課時間。而電話這端,我也深深的被感觸到了,因為我也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我深刻了解這些老人們的良苦用心和孩子們的求知慾望,我知道,雖然一節課並不能代表什麼,但是我在那些孩子們的內心播下了一些種子,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們會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撐起一片天,而我也通過這簡單的一節課,收穫了一份感動,一種力量。

線上支教活動仍在繼續,每一節課的學生和老師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我們在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在這一段旅途中,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告訴我:與其在家無所事事,不如去做一件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永遠值得回憶的事情。感動在我們之間延續,把我們的心串在一起,或許,線上支教活動會結束,但是,感動永遠不會消失。最後,我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將這份愛與感動傳遞下去,去影響其他人。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大學三下鄉:安全上網,給孩子們安全的暑假
    2020年7月27日至今,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20年「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正在順利進行中。由於疫情影響,本次活動通過志願者線上授課的模式展開。授課內容豐富多樣,有野生動物、環境保護、安全上網等等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開拓眼界,增長見識。
  • 武漢理工大學三下鄉:自然資源保衛戰打響了!
    武漢理工大學「綠護未來」暑期實踐活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2020年7月30日上午,隊員們在為隨州市曾都區留守兒童展開「野生動物保護」 的相關課程講解後,十點零五分,又為孩子們呈現了一場「自然資源保衛戰」。武漢理工大學18級學子劉一鑫作為本節課主講老師為孩子們展開講解。
  • 武漢理工大學三下鄉:欺凌同學要不得,互助互愛好品德
    7月29日,武漢理工大學「綠護未來」暑期社會實踐隊在線上為湖北省隨州市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有關遠離校園欺凌,守護美好明天的安全自護小課堂——《平安校園》。本節課從什麼是校園欺凌、如何遠離校園欺凌以及學會善待他人三個方面展開,實踐隊員通過視頻講解、文字敘述、互動提問等方式引導孩子們學會如何正確應對校園欺凌,以及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在講課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討論,勇敢講出自己的故事。當實踐隊員問道小朋友們有沒有過被欺負的經歷時,一個小朋友分享說:「我有一次在車上路過時,看到有高年級的同學欺負別的小朋友。」
  • 走訪鄉間,收穫感動——三下鄉心得體會
    參加三下鄉活動並不是我一時的衝動,在我進大學之後不久,在聽了許多學長學姐們講述了他們三下鄉的經歷,我就憧憬著能夠進行暑期三下鄉活動,而我經過三下鄉隊員的選拔,幸運的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我增長了見識,豐富了思想,得到了鍛鍊,體會到了活動中的辛酸和快樂。在過去的這幾天時間裡,我們每天都在忙裡忙外。
  • 武漢理工大學三下鄉:箴言啟智,妙語「聯」珠
    為深化拓展小學生的基礎語文素質,鼓勵青少年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激發孩子們對於字聯學習的興趣,7月29日上午,武漢理工大學資環學院暑期實踐隊員李昌同學在「綠護未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網絡直播課程的方式,以「妙語『聯』珠」為主題,為孩子們講解對聯知識,帶領同學們感受傳統文化。
  • 2016年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遴選宣傳...
    原標題:2016年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遴選宣傳活動入選名單公示   2016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千校千項」匠心傳播正能量入選名單(300件)   1 廖曉曦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三下鄉小組   2 徐一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航傳承之焰支教隊
  •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開展2020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炎炎夏日阻隔不了那顆奉獻的心 "三下鄉"社會實踐 來啦!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社會實踐了解國情民情,各二級學院分團委利用暑期組織開展了"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8月2-4日,通號學院分團委「紅色小分隊」開展了「尋訪優秀黨員·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8月2號上午,「紅色小分隊」在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集合。
  • 三下鄉感悟:在實踐中收穫感動,在感動中收穫成長
    時間就像是一匹飛馳的駿馬,從我們身邊飛逝而去,我們「青春加速度」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調研實踐團在舟山市辦證中心為期15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近尾聲,就像一顆閃亮的流星。剛開始進行助跑活動時,我們之中有很多人對於辦證中心的各個崗位都是不熟悉的,但是到了現在,我們幾乎都對各個崗位有了深刻的認識。這些都得力於每個人認真工作的工作態度。
  • 重慶理工大學2020「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頭渡鎮中心小學
    重慶理工大學「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暑期少年宮組於7月4日正式開展「高擎志願精神旗幟,點亮童心大愛無疆」主題活動。據了解,暑期少年宮組由12名志願者組成,以「走近世界」「筆尖成長」「童聲嘹亮」「情系山城」「攜手未來」「流芳千年」為主題的六個小課堂和以「蓬勃朝氣、團結友誼」為主題的趣味運動會,開展為期四天的實踐活動。
  • 華北理工大學:戰疫故事大講堂激勵青年學生成長
    但當患者治癒出院與我告別時,自己卻沒有忍住淚水……」日前,在華北理工大學一堂特殊的思政課上,該校附屬醫院援鄂護士王雪嬌飽含深情的講述感動了眾多大學生。新學期開始,華北理工大學推出戰疫思政課——戰疫故事大講堂。該校邀請本校附屬醫院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擔當主講人。
  • 東華理工大學在2020年江西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喜獲多...
    東華理工大學在2020年江西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喜獲多項殊榮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江西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西省委和江西省學生聯合會聯合下發《關於2020年江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
  • 新華網 2016-08-08 昆明理工大學三下鄉服務隊赴宣威開展"精準扶貧...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暑期三下鄉服務隊深入宣威市羊場鎮進行為期七天的「精準扶貧·科技支農」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服務隊由兩校教授、博士、碩士和本科學生43人組成,通過深入宣威市、羊場鎮等村寨開展「精準科技幫扶」、「精準教育關愛」、「精準扶貧調研」等系列活動,以「三下鄉」的實際行動助推地方精準扶貧工作,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相約三下鄉,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三下鄉
    「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可是其中的內涵卻是在我真正承擔起一份責任並為之不懈努力的時候才深有體會,三下鄉讓我明白了責任就是對要去做的事擁有一種愛,能知道負責任的苦處在哪,也能找到其中的樂趣。
  • 同是211,都是理工大,你選華東理工大學還是武漢理工大學呢?
    今天有粉絲問我,明年高考,自己在武漢理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之間猶豫,按照正常的情況下,他感覺這兩個大學都差不多,讓我幫忙分析一下學校的差異。首先看一下華東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原名華東化工學院,從這個校名是不是可以看出點差別來?也是以化工為特色的高校。
  • 關於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扶貧支教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 內蒙古農業大學 能源學子杭錦行實踐隊「借力『新絲路』開展鄉村關愛」調研項目 遼寧大學 「話青春,講法治,同心築夢十九大」普法宣講社會實踐項目 大連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部「築夢舟曲」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瀋陽工業大學 基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遼寧農業現代化發展調查研究項目 瀋陽化工大學 「預防在左
  • 武漢理工大學,慶祝合併組建20周年,師生校友雲聚送祝福
    在武漢理工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之際學校精心籌備了86場「博學理工」系列學術講座及活動,邀請了材料、汽車和交通領域的知名學者、中央大型企業骨幹等分享三大行業的國際發展趨勢、動態及未來重大科技需求等,助力學校發展。僅27日就組織了33場學術研討交流、講座報告、科技成果展覽和評價會等。
  • 收官三下鄉 | 點點螢光,照亮夢想
    如今,我院9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不久前順利結束活動,三下鄉成功收官!一次三下鄉,一生下鄉情,這裡有他們的三下鄉故事,就讓科科為你娓娓道來。三下鄉與其帶給我不少的鍛鍊不如說帶給我不少的思考的角度,這次三下鄉讓我真真正正的從管理者的角度在思考著問題,即使很幼稚,很懵懂,但卻是讓我思維的方式有了重大的轉變的。在列夕的二十天有了難得的慢生活體驗。每天日出很早,夕陽很晚,白日被拉的很長。村鎮很小,所以沒有那麼多的地方可去,卻沒有困於一隅的束縛感。每天在同一處,看山霧、晚星和夕陽,以及各種各樣飄忽的雲。
  • 「感謝你們對我孩子和家人的關心,讓我在武漢很感動,也很溫暖~」
    「感謝你們對我孩子和家人的關心,讓我在武漢很感動,也很溫暖,有你們關心孩子,我就放心了。」這是長安一小二年級張楚涵的媽媽劉婷給班主任衛亞紅髮來的微信。疫情來襲,劉婷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陝西援助武漢醫療隊,在武漢同濟醫院抗疫一線奮戰。
  • 我的抗疫故事|春節 疫情 感動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
  • 武漢理工大學錄取通知書
    ,在武漢理工大學的四年時光即將開始。武理與你的故事,就從錄取通知書開始……寄託喜悅承載希望今日宜關注首批錄取通知書已整裝待發馬上飛往全國各地今日份武理招帶你預先一睹「外包裝」內頁是錄取信息和紀念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校長寄語「祝賀你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武漢理工大學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熱烈歡迎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