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N次入夏失敗後,最近各地的氣溫總算開始回升了,這個時候帶娃來次遊泳,豈不是很涼爽?
那麼說起遊泳,勤思好學的家長們問題就來了:
科大大,寶寶多大可以遊泳啊?聽說水溫、時長還有要求?在家遊泳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別急,科大大這就來一一解答!
帶娃遊泳前,搞清4件事!
我們都知道,遊泳好處一籮筐,不僅能增強心肺功能,助於鍛鍊協調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間感情。
(陳赫教女兒遊泳)
但在帶娃遊泳前,家長要搞清4件事:
寶寶多大可以遊泳?
理論上,寶寶一出生就可以開始遊泳。因為寶寶出生前被羊水緊緊包繞著,天生適應水環境。
家長可以嘗試親子遊泳,用一隻手託著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扶著背部,貼著水面來回划動,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像這樣)
不過,出於安全考慮,美國兒科學會(AAP)不推薦1歲以下的嬰幼兒學習遊泳,因為這時候的寶寶,還無法學習遊泳所需的呼吸技巧等複雜運動。
水溫不宜過冷過熱
科大大特意做了調查,與成人遊泳場所不同,嬰幼兒遊泳池的室溫要高些,水溫各個年齡有所不同。
剛出生的寶寶,水溫宜保持在37-38℃;
1歲以內,水溫可以控制在33-38℃;
1歲以上,32-33℃的水溫也是可以的。
遊泳最佳時長有所不同
不同年齡的寶寶,遊泳的最佳時長也有差異。剛開始遊泳時,不要超過10分鐘。
隨著寶寶遊泳次數增多,可以逐漸延長寶寶的遊泳時間。
6個月前,遊泳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1歲以內,可以遊泳30分鐘;
1歲以上,可以遊泳30-40分鐘。
寶寶慢慢長大,可以逐漸延長遊泳時間,但不宜超過1小時。
4步鑑別水質是否達標
給寶寶選擇遊泳館時,家長要試著鑑別水質是否達標:
一看:能否看到排水口,水面有無漂浮物;
二聞:是否有刺鼻的漂白粉味或其他臭味;
三問:問工作人員換水的頻率和消毒措施;
四感:把手伸入水池,感覺是否有不適。
遊泳前準備工作都搞定了,遊泳時家長就可以悠閒刷手機了嗎?
當然不可以!
做好督促,對溺水 Say No!
科大大還記得去年夏天,福建一媽媽帶兩個孩子遊泳,轉身玩手機的時間,讓自己失去了一個孩子
孩子不慎扎進了水裡
科大大迫切的懇請家長們,長點兒心吧,這樣的事件,真心不想再看到!
別把遊泳圈變成「奪命圈」!
① 嬰兒用脖圈必須大小合適,過大或過小都有可能發生危險。
② 用脖圈遊泳時,池水不宜過深,以寶寶雙腳可以觸到池底為好,這樣可以減輕頸椎的負擔。
③ 最重要的是,大人必須全程監護!如發現寶寶表情緊張、突然安靜或雙手亂抓,先輕輕握著寶寶的小手安撫。若不見改善,要立即停止遊泳。
3種情況不能遊泳!
①寶寶剛吃完奶時;②寶寶皮膚有破損時;③寶寶在生病(發燒、拉肚子、呼吸道感染等)、飢餓、哭鬧以及發困時。
當然,每次遊泳時間需要根據寶寶作息來預約,避開寶寶進食、睡眠的時間。
根據2014年泳池和水療中心5歲以下兒童溺亡數據顯示,1~3歲兒童佔比最高,達到64%。
這和該年齡段的孩子缺乏安全意識、自救能力有關,再加上有的父母疏於看護,使用不當遊泳工具。
所以,家長們如果想要帶寶寶下水玩,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課,警惕寶寶身邊的安全隱患!
這3個地方,不適合寶寶
① 成人遊泳池
成人遊泳池人多,容易出現細菌感染;且泳池用氯氣消毒,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刺激;更重要的是,成人遊泳池的池水較深,不利於寶寶的安全。
② 溫泉
溫泉池雖然比較淺,但4歲以下寶寶安全防護意識薄弱,且不能清晰表達身體的不適,不宜去溫泉泳池遊泳。
③ 水域不熟悉的地方
避免帶寶寶去水深、水域不熟悉的地方遊泳,同時也要告訴大寶寶不可以在河邊玩水打鬧。
這裡敲黑板:提醒家長們繃緊安全弦,提防溺水事件的發生!
既然在外面有這麼多擔心,那在家遊泳呢?
在家遊泳,注意水溫和室溫
擔心寶寶在遊泳池會有交叉感染的危險,那就可以讓寶寶在家裡遊泳。
在家裡遊泳,寶爸媽要注意調節好水溫和室溫。
① 水溫
夏天水溫在33-36℃,隨著寶寶年齡增大,水溫可以稍微下調。
② 室溫
春夏交替在22-24℃,夏季可以保持在24-28℃。
盛夏高溫的時候則最好能夠適當下調到24-26℃,可以減少寶寶不適的感覺。
最後,科大大想說,夏季帶娃遊泳本是件愉快的事,歡迎多多轉發,讓更多家長看到,減少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