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5月18日,「5·18國際博物館日」四川主場活動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舉行。四川省文物局正式揭曉了「2019年度全省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等獎項。由四川博物院與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封面新聞聯合舉辦的「物·色——明代女子的生活與藝術展」(以下簡稱「物·色」),在眾多參評展覽中脫穎而出,榮獲優秀陳列展覽。
這已是「物·色」三度獲獎,此前,展覽斬獲「2019成都生活美學大賞」十大展覽榮譽,展覽海報也獲得由博物館頭條舉辦的「2019繆斯慕博物館海報設計」網絡人氣獎榮譽。展覽期間四川博物院成為網紅打卡地,引發觀展熱潮。
首次展出四川明代出土文物
2019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物·色」在四川博物院開展。這是四川首次展出本土的明代出土文物,包括明代狀元楊升庵家族墓、新都蛾蛾墳出土的明代服飾,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平武報恩寺博物館和綿陽博物館收藏的精美飾品、四川博物院館藏的明代女性書畫作品等文物,展示了明代女子生活的典雅和精緻。
展覽分為「閒適」「粉澤」「霓裳」「古今」四個單元,主要以分類及並置作為敘事方法,附以明代女性一天的生活狀態以及當代藝術作品的解構與重新闡釋作為兩條副線,共展出61件(套)文物,8件當代藝術家作品。展覽定位為藝術展,在滿足觀眾審美需求的同時,給予觀眾想像空間,揭示藏品隱喻涵義,讓觀眾體會到傳統價值的意義以及沉浸式的深刻認知。
藝術+文物跨界,詮釋明代美學
2019年5月,四川日報報業集團與四川省文物局及四川博物院等省內重點文博單位籤署了「文博+傳媒」戰略合作協議。在戰略合作框架下,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封面新聞與四川博物院強強聯合。
展覽同時引入了四川大學美術館藝術家團隊,通過文博+傳媒+當代藝術跨界融合的主動嘗試,用更加現代、生動的方式去貼近公眾的文化需求,讓公眾能夠在歡愉中既學到知識,又可以了解和喜愛上傳統文化。據悉,在展覽的四個單元,都陳列了當代藝術家根據本次展覽主題創作的原創作品。
這樣創新的合作方式在繼承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在當代語境下闡釋傳統文化的身份和價值,如何超出展品的物質化信息建立新的秩序關係,以當代人的視角,探索明代今朝的美好。
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展人唐書婷表示:「通過這個展覽,我們不僅探索了文博與傳媒結合的力量,同時以專業的視角探討如何以當代表現手法呈現歷史文化,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與博物館體系有更加深度地碰撞與融合,真正的將省內優質的文物展推向世界,將世界的優秀文化引進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