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 Chinese cities shared an ego boost during a conference on foreign publicity held Thursday in Fuzhou, Fujian Province.
more>>
中新社福州8月30日電 (記者 張建忠)成都的「慢生活」,杭州的「最宜居」,上海的「很海派」……中國城市在外國人眼中,有了自己的招牌符號。
第19屆全國城市外宣協作會議30日繼續在福州舉行。以向世界彰顯中國城市魅力為議題的此次會議上,上海、寧波、長沙、蘇州、福州等五大中國名城,紛紛捧出向全世界傳播的城市亮點,將眼光轉向世界名城的塑造。
面向世界的城市形象「營銷」,誰的亮點多,在此驟成熱點。
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令上海借勢向全世界傳達了這座城市的更多活力與美好。參會的上海代表楊晶表示,借上海城市形象不斷提升之利,借上海對外開放度較大之利,借上海涉外商業活動頻繁之利,上海的國際化城市標識在世界面前更加顯眼。
向東是大海的寧波,集納「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商貿港城」和「優秀旅遊城市」等城市名片。參會的寧波代表陳斌介紹,「書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寧波的城市形象口號,而中國著名商幫「寧波幫」是寧波對外推介的一張重要名片。陳斌說,「隨著時代發展,有些商幫影響趨微,但『寧波幫』始終勇立潮頭,在海內外仍然保持著巨大影響力。」
長沙,一座擁有3000多年歷史文化積澱的名城,享「楚漢名城、屈賈之鄉、偉人故裡、革命勝地」美譽。參會的長沙代表方世傑說,現在人們提到長沙,往往會想到「虹貓藍兔」,想到「田漢琴島」,想到「湖南衛視」、「超男快女」。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一直致力於文化產業的發展,「出版湘軍、動漫湘軍、影視湘軍、演藝湘軍已是我們閃亮的城市名片」。
蘇州有9座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崑曲、古琴藝術等6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園林、工藝、崑曲、評彈、吳門畫派、吳門書道等文化精粹,提升著它的國際知名度。但城市並非單一的唯美風景,而是以人為中心。參會的蘇州代表王燕紅表示,蘇州用書、用文化來向世界推介「情調蘇州」,並在2012年倫敦國際書展上獲得成功。她說,書展上蘇州結合國外受眾的特點,以「書·城市·人」為主題,把城市與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全新視角描繪一個「活」的城市。
三坊七巷,船政文化,溫泉古都,壽山石,脫胎漆器……這些是福州作為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耀眼元素。參會的福州代表高啟平介紹,今年是蘇格蘭籍世界著名攝影家約翰·湯姆森1870年專程來福州拍攝圖片,並出版世界十大攝影集之一的《福州與閩江》142周年,當時的福州是中國最大的茶葉出口港口,也是當時世界航海圖中的標識城市,馬可·波羅筆下的航海標識「中國塔」就坐落在福州,「福州可以向世界說明城市的開放性與文明發展」。
一個節會傳播一座城市,一個賽事展示一座城市,一場焰火營銷一座城市。與會專家分析稱,在中國城市走向世界的進程中,城市形象一直是中國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中國城市的「城市形象」,既指其國內形象,亦指其國際形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