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都會感到心理壓力非常大,從而導致各種心理狀況出現。
焦慮,早已經是個熱門詞彙了!在各大社交軟體上"我很焦慮"被頻繁提起,有報告指出,現代社會每10人就會有6人被焦慮困擾著,當被問及原因時,工作,健康,家庭,社交是焦慮的主要來源。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大腦有空閒時間,那麼它會被焦慮填滿。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是不可預測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擔心自己是否能很好地處理從而產生焦慮情緒是很正常的,但如果這種焦慮感會給你帶來不開心或影響到你的生活,那麼這種的焦慮是需要清理的。
焦慮從表面看,是一種彌散性的擔心、緊張和焦躁的情緒。它經常跟另一個叫做「壓力」的好兄弟結伴同行。每個人的具體表現不太一樣:
焦慮的表現一:喪失行動力
面前有一大堆的任務壓著,任務量越重就越沒辦法下手做,拖得越久,時間越長就不知道怎麼做,這時候焦慮對你產生的影響就越大,以至於你根本就不想行動。
焦慮的表現二:成為工作狂
有的人壓力大的時候就會不眠不休,沒日沒夜地工作,不斷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遠遠超出自己身體和精神能承受的範圍,用生命對抗焦慮。
焦慮的表現三:產生壞習慣
人很多時候產生焦慮,都會以另一種極端的形式對抗,有的人會通過抽菸、酗酒,用藥、打遊戲、過度飲食等壞習慣當作過度。
焦慮的表現四:影響社交
在焦慮的時候,整個人的身體、情緒都是比較低落的,因為自己不在狀態,在和他人交流時難免會把這種不穩定的負面情緒傳遞出去,變得很難相處。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在面對焦慮時候總是不知道如何處理,因為"當下和未來","現實和可能"之間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當我們面對未知的時候,焦慮就會隨之產生。那麼,如何解決暫時性的焦慮才是最有效的呢?
直面失敗的後果
很多人都沒有直面失敗的勇氣,生活過的越順利的人就越不能讓自己失敗,過分的好勝心往往會成為壓力的主要來源,導致焦慮產生。
在這個變化莫測的社會,有幾個人是沒有嘗過失敗的滋味的?強如馬雲、賈伯斯都有過失敗的經歷。面對失敗,我們需要充分接納事實,總結經驗和教訓,以求下次做得更好更完美。
及時轉移注意
這裡我們所說的分散注意力並不是要逃避,而是你在十分焦慮的情況下安撫自我情緒的一種好辦法。
當事情無法馬上被解決的時候,你不妨通過其他方式去放緩自己的心態,比如:正念冥想,運動健身,琴棋書畫等等,只要能讓你的內心安靜下來,你的焦慮一定會得到緩解。
提前做好plan B
在面對新的難題時,把事情往最壞那方面想,給自己兩個解決方案,如果第一個方案行不通的話,那就換個方向應對難題。
焦慮的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我不知道結果會是怎樣?",每次遇到問題都會在這裡停滯不前,那麼我們將事情往最差的方向推,如果我這麼做了會導致什麼事情發生?當新的事情發生時,我可以執行什麼方案(plan b)。
結語:對於有焦慮情緒的人而言,他們容易陷入自我困擾,喜歡過度思考問題、承擔責任,這些行為確實有助於防止事情出錯,但也會更容易使壓力和焦慮持....
當焦慮開始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如果你沒辦法進行有效地緩解和清理,那你需要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進行疏導了,以免出現無法控制的局面。
關注公眾號【薇薇安Vivian心理】了解更多與心理學息息相關的生活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