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幼兒園的招生總是披著一張神秘面紗:各個幼兒園「自主招生」、入園標準諱莫如深等多方原因導致「拼爹」現象不斷,「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凸顯。
針對幼兒入園存在的各種問題,今年的貴陽市兩會上,委員代表呼籲:應儘快出臺相關政策,落實城市新建小區配套建設公辦幼兒園或民辦普惠性幼兒園等措施,擴容幼兒園的學位,讓幼兒入園不再「拼爹」。
現狀一:娃娃入園 「拼爹暗戰」
公辦幼兒園師資紮實、條件穩固,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享受到最優質的幼兒教育,但進入公辦幼兒園卻並不容易。
貴陽市民劉女士說,為能讓女兒到一個公立幼兒園就讀,她提前一年就去學校張羅,但最終沒能讓女兒「擠」進去。
「聽說有的幼兒園老師手中有入園名額,那不就是靠託關係、找熟人、『拼爹』嗎?」貴陽市民張先生說。
公辦幼兒園為何如此緊俏?貴陽市一家公立幼兒園的王園長告訴記者,主要還是公辦園的招生數量有限,每次來報名的娃娃數量是幼兒園容量的兩三倍,連園方都感到頭疼。
「幼兒入園雖然一般以就近為主,實際上每年都有很多關係戶加塞,正因報名的娃娃多了,只能先緊有介紹人的娃娃入園,剩餘名額再按照報名的先後順序安排其他娃娃入園。」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辦園負責人透露。
公辦幼兒園進不去,不同檔次的私立幼兒園同樣不好選:好的讀不起,差的瞧不上。有的民辦幼兒園,一月收費就是1400多元。
現狀二:入園標準 諱莫如深
張女士在貴陽市老東門附近上班,她的兒子9月份就要滿3歲,張希望把孩子送到離單位近的幼兒園方便接送,但最近她到轄區一家公立幼兒園詢問招生情況時,被弄得一頭霧水。
「要上我們幼兒園,必須先上幼兒園辦的親子班,否則不能報名。」該幼兒園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張女士,若未及時報名參加親子班,必須繳納2000元的親子班學費,才能得到入園許可。無奈之下,張女士又到另一家公立幼兒園去諮詢,得到的回覆是「必須有介紹人」才能有入園資格。
「今年招生早過了,你怎麼現在才來問哦?」一些家長則反映,他們去公辦幼兒園諮詢,但連問好幾家幼兒園,接到的總是「招生時間不知道,等著看通知吧」、「不知道什麼時候招生呢,去年是八月才招生的,沒事的話,你就常過來看看吧」等類回復。
走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家長在詢問幼兒園招生問題時,得到的答覆都是模稜兩可,什麼時候招生、怎麼招生成謎。為此,記者聯繫貴陽市多家公立幼兒園,均沒能得到確切的答覆。
現狀三:學前教育 存有四大問題
而對於學前教育問題,貴陽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近日提交的關於實施《貴陽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調研報告指出:貴陽市學前教育目前存在四大問題。
一是貴陽市幼兒園遍布城鄉社區,量大面廣,辦園主體多元化,辦園水平參差不齊,雲巖、南明等中心城區,新建公辦幼兒園選址難,因原有發展空間限制,改建擴建幼兒園十分困難,致使公辦幼兒園區域布局不均衡;同時,部分新建住宅小區沒按要求配套建設幼兒園,導致區域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不足,適齡兒童難以就近入讀;而有的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成高收費的民辦園,沒有作為公共教育移交政府舉辦的公辦幼兒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導致高收費的民辦園增多。
此外,貴陽市城鄉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也有待提高。
委員代表:
擴容幼兒園 解「入園難」
針對公辦幼兒園招生門檻不明、學位緊張、民辦園質量參差不齊等現象,貴陽市兩會上,「學前教育」成為委員代表熱議的一大焦點。
「貴陽市學前教育存在的這些問題,主要和幼兒園資源緊缺有直接關係。」貴陽市第十一幼兒園的副園長張玉敏介紹,公辦小學每年級的班級數量遠比幼兒園多,但按照就近入學的政策都會出現「大班額」的情況,相比之下,十一幼每個年級只有三個班,每個班能接納的學生人數十分有限,學位的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民盟貴陽市委在提案中指出:貴陽市公辦幼兒園招生不規範、欠透明,應制定新建小區配套教育資源的有關政策,將新樓盤的民辦幼兒園簡稱普惠性幼兒園,將學費降低到公辦幼兒園的水平,以減緩市民扎堆公辦園的現狀。
人大代表張學勤建議:應從省、市層面制定出臺關於「城市住宅小區開發中教育配套設施建設」方面的強制性政策,嚴格落實開發小區配套規劃建設幼兒園等教育配套設施的規定,對執行力不到位的單位部門實行一票否決制,從而督促房開商(房開部門)嚴格執行幼兒園等教育配套設施的規定。
民盟貴陽市委建議,在確保用房安全和基本幼兒室外活動場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空置樓宇、廠房和學校等資源,將其置換和改造為幼兒園。
作為本次兩會的列席人員,貴陽市教育局局長趙福菓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貴陽市教育局針對貴陽市「入園難、入園貴」的現況,已制定了未來三年加強學前教育普及的相關計劃。今後三年,貴陽市學前教育普及率要力爭達到85%,公辦中心幼兒園在鄉鎮、社區的覆蓋率要達到80%,讓更多的娃娃能順利入園享受優質學前教育。
「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因此入園標準不能按照義務教育展三個不同層次的幼兒園,首當其衝的就是公辦園,其次是普惠型民辦幼兒園(參照公辦收費的幼兒園),再次是引進民營資本的階段入學標準來定,每一種層次,要滿足不同人群的要求。」貴陽市人大代表南明區區長朱麗霞說,入園難的問題確實存在,但改變這一現狀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不論是哪種層次的幼兒園,除硬體設備外,我們將大力發展師資力量,尤其是要堅持園長辦園的宗旨。」她說。
議案點擊
在本屆貴陽市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同樣針對貴陽市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提交議案。
★清查無證民辦園
部分民辦幼兒園因設施不達標、管理不規範,達不到辦園條件,尚未取得辦園資質,但這類幼兒園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對於職能部門來說,管理上也存在較大困難。
民盟貴陽市委建議:對規模較大、有條件改造的無證園進行政策和資金上的幫助扶持,在不降低辦園標準的情況下,尤其是對安全和衛生等方面經過整改可達標的,頒發辦園許可證,納入日常管理中;對規模小、條件差的幼兒園,進行適當補貼將其改造成為託幼點,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另外,對於整改後辦園條件仍然不達標的要予以堅決取締。
★降低民辦園成本
貴陽市不少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園之間的辦園條件有很大差距,收費低的私立幼兒園通常硬體設施和師資力量相對不高,難以達到家長要求。
民盟貴陽市委建議:將民辦幼兒園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則,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制定長效機制,保障民辦幼兒園教師的權益;教育主管部門通過結對幫帶、輪崗培訓等公共服務來促進幼兒教師行業交流,穩定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
提案點擊
★設第三衛生間
方便孩子如廁
父母帶孩子外出,上廁所時總是不方便,把男孩帶入女廁,或者把女孩帶入男廁,不管是父母、小孩還是其他如廁人員都會很尷尬。而把小孩放在外面,家長又不放心。
邱剛委員在提案中建議:應在有條件的廁所增設第三衛生間,添加兒童、母嬰等設施,方便這一人群,此外,他還提出要逐步增設公廁蹲位拉手,以及增設女廁數量,使男女廁位比增至1:1.5,甚至是1: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