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0-12-17 中原新聞網

今年全國兩會,「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何破解民辦園在疫情衝擊下出現的生存難題,成了不少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有代表委員建議,幫助普惠性民辦園長期健康發展,需要減稅降費、補助到位等及時性措施,還要在政策、制度、師資等多方面給予保障。  疫情讓不少民辦幼兒園遭受嚴峻考驗,有的幼兒園甚至賣燒烤、賣包子「自救」。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督學、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從今年2月就開始多次呼籲把民辦幼兒園,特別是普惠性民辦園納入疫情期間國家特殊政策支持的對象範圍,「他們在疫情期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今年全國兩會,「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何破解民辦園在疫情衝擊下出現的生存難題,成了不少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有代表委員建議,幫助普惠性民辦園長期健康發展,需要減稅降費、補助到位等及時性措施,還要在政策、制度、師資等多方面給予保障。

疫情籠罩下的民辦園,難在哪兒?

不久前有媒體報導,西安市一所民辦幼兒園受疫情影響無法開學,為尋求「自救」,將教學樓大廳改成餐廳,每晚賣燒烤。這件事一度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目前,各地大中小學已陸續開學,但一些幼兒園仍未復學。對於民辦幼兒園來說,房租、教師工資、防疫物資等重擔,都可能成為壓垮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疫情期間,劉林一邊做好防控工作,一邊從委員履職角度關注著因疫情衍生的社會問題和次生災害。劉林調研發現,普惠性民辦園多數按月或學期收費,疫情發生時,有的還沒來得及收取學費,房租、水電費、人員工資及防疫物資支出接踵而至,這些開銷反而比平時還大。此外,很多普惠性民辦園響應國家規定和號召,已從高收費轉變成低收費,但目前一些省份的普惠性政策補助尚未到位。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一位地方的園長跟我說,房租、老師工資和保險全部由幼兒園自己承擔,每個月單是工資一項,就需要90萬元,還要自行購買大量防疫物資。如果再不開學,他們肯定扛不住了,會倒閉一大批民辦幼兒園。他們太需要國家的關注和關心了!」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提交的一份提案是,建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新冠肺炎疫情對民辦幼兒園的影響,給予其特別扶持政策,幫助它們渡過難關。

潘碧靈指出,我國大部分民辦幼兒園是普惠性幼兒園,規模小、靠租賃辦園、辦學經費不足、教師隊伍不穩定。幼兒園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根據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開學要求,幼兒園是最後開學復工的一批單位。比正常開學時間推遲至少3個月,這給民辦幼兒園帶來了極大的辦學和生存壓力。

「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劉林認為,教育系統受疫情影響最大、困難最多的,就是民辦幼兒園與培訓機構。相比之下,民辦幼兒園受到疫情衝擊產生的生存問題,對社會穩定發展造成的影響更嚴重。為此,劉林今年提交了《關於優化民辦教育發展環境的提案》,就改善民辦教育「規範政策多執行快、扶持措施少落實難」的制度環境狀況提出建議。

「目前,疫情還不穩定,很多幼兒園開學時間尚未確定,開學後的疫情防控工作仍是重點。」柳茹說,因疫情導致的民辦園虧損、破產、停辦,一方面,會造成一批幼兒教師面臨失業、轉行,如果流入其他行業,以後可能很難回流,「沒有了隊伍,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另一方面,又會導致一些幼兒「無園可上」,這無疑加重了「入園難」問題。

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看來,目前,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仍然不足。「迄今為止,吸引民辦幼兒園進入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激勵機制尚未形成。各地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與管理措施,主要採取限價策略,財政補助停留在以獎代補階段,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力度過小,且隨意性較大。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的收益等於或略高於成本,有些地區甚至低於成本。」劉焱分析說。

讓民辦園更「普惠」,還需制度和財政保障

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現有民辦幼兒園共17.32萬所,佔幼兒園總數的62%;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2649.44萬人,佔在園幼兒總數的56%。民辦園如何渡過疫情難關,實現穩定發展,成為不少代表委員憂心的問題。

劉焱指出,「十二五」規劃把「普惠性學前教育」列為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重點任務之一,但迄今為止被列入「基本公共服務」的,只有面向少量貧困兒童和殘疾兒童的「普惠性學前教育資助」,覆蓋80%在園幼兒的普惠性學前教育仍被排除在「基本公共服務」之外,這導致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面臨很多困難。

劉焱建議,把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她分析認為,這樣可以強化政府促進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和供給的責任,為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制度和財政保障。政府制定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標準,不僅可以統籌協調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一體化發展,還可以為財政撥款制度與幼兒園教職工編制「鬆綁」,解決當前在編教師和非在編教師「同工不同酬」問題。

針對民辦園的資金壓力,潘碧靈提出了4點建議:一是允許民辦幼兒園在社保繳納上享受中小微企業同等待遇;二是取消或免徵教育基金;三是按照2020年1月在園幼兒數,將1-6月的財政補助經費一次性提前發放給民辦普惠性幼兒園;四是對其給予適當補貼。

針對「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提交的《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的建議提出,學前教育是國家基礎教育的「基礎」,是國家學制的一個獨立階段和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公共教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確立「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公共財政支撐、多渠道投入相結合,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方針。

周洪宇建議,建立以公共財政為支撐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明確規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性教育預算中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逐年加大各級政府教育財政性投入中的學前教育經費比例;明確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每年新增教育經費優先投向農村學前教育;適時把學前教育最後一年納入義務教育範疇。(記者 葉雨婷 孫慶玲)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蔣宇霞:「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抓緊落實財政補助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民辦幼兒園是學前教育隊伍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疫情期間,民辦幼兒園特別是普惠性民辦園面臨很大的辦學壓力。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區霞光幼兒園園長蔣宇霞提出,適當提高民辦普惠園收費上限、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 如何為民辦園紓困?劉焱委員:普惠性幼兒園應納入基本公共服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疫情之後,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更需要政府扶持。儘快將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有助於普惠性學前教育保存量,擴增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這樣說道。
  • 兩會工作報告,表示支持民辦幼兒園
    一、2020年增加3萬學前教育學位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中,市長陳吉寧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增加3萬學前教育學位再次被列為今年本市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提交了《新冠病毒疫情對民辦幼兒園的影響亟待重視》的提案。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教育關鍵詞?代表委員這樣熱議 | 兩會@教育...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有關教育的內容,在兩會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聚焦了哪些教育關鍵詞?
  • 朱敏話兩會:建議幫助提升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滿意度
    特此,中國網策劃了「國計2015善教」——2015年全國兩會教育專題報導,特別就教育領域中的問題,針對非兩會代表和委員廣納良言,提倡「講真話,提建議,說方法」,希望通過我們平臺的表達,為教育的發展添磚加瓦,為宏偉的廣廈奠基。  中國網:您眼中,全國兩會是怎樣的會議?您認為這個會議與您有什麼樣的關係?
  • 委員說丨潘碧靈:建議給予民辦幼兒園特別扶持政策,幫助其渡過難關
    今年兩會,潘碧靈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新冠肺炎疫情對民辦幼兒園的影響,給予民辦幼兒園特別扶持政策。(供圖:湖南省政協服務全國兩會工作組)紅網時刻5月23日訊 (記者 王詩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這句話令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印象深刻。
  • 2020全國兩會十大教育熱點,你更關注哪一點?
    每年全國兩會,教育都會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多處涉及教育,包括教育公平、高校畢業生就業、高職院校擴招、民辦園紓困等,代表委員們也提出了很多教育領域相關的建議。未來網記者梳理出十大教育熱點話題,這些話題,你更關注哪一點?
  • 關於幼兒園,兩會中有這些聲音!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增加3萬學前教育學位再次被列為今年本市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今年是「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成之年,年底前本市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將實現幼兒園覆蓋率85%、普惠性幼兒園達到80%以上的目標。
  • 賣燒烤的幼兒園有救了,總理說為民辦園紓困,多地出臺補貼或減免政策
    這場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民辦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特別是民辦幼兒園正面臨生存危機。在今年兩會,多位代表委員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熱議如何幫民辦園紓困。疫情之下,民辦幼兒園還好嗎?「『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9個字,分量太重了。」談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說,「說明黨和政府相當重視學前教育。」
  • 各地紛紛出臺相應政策,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明確提出,「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合肥市把民辦學校納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體系,統籌做好防疫物資的調配、供應工作,提供口罩、消毒液、額溫槍等防疫物資採購申購渠道。市財政局安排的扶持民辦學校專項經費,可由各民辦學校用於本校疫情防控物資、設備採購等支出。重慶市:對民辦學歷教育學校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採取預撥生均公用經費、年終清算等方式給予補助,支持疫情下學校運轉,維持教職工薪酬支出。
  • 幼兒園疫情下難重啟,數月零收入,校長外出打工
    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現有民辦幼兒園共17.32萬所,佔幼兒園總數的62%;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2649.44萬人,佔在園幼兒總數的56%。可以說,民辦幼兒園是我國學前教育的「半壁江山」。
  • 《政府工作報告》發布!關於教育的這些補充修改,傳遞出什麼信號?
    自2003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周洪宇對歷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修改記憶猶新。「這體現了政府對代表呼籲、建議的充分重視,體現了政府對民意的順應,有助於教育在新時代更好、更健康地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增和修改的內容超過了往年,教育方面也不例外。在周洪宇的比較、分析中,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教育內容的修改體現了四個特點。
  •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   去年,我國發展面臨諸多困難挑戰。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國際經貿摩擦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
  • 光明時評:各地應主動出擊為民辦幼兒園解難紓困
    民辦幼兒園今年預計會有七個月的收入冰凍期,這是民辦幼兒園與其他行業不同的特殊點。因此,民辦幼兒園在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更大,困難更多,恢復期更長。」所以,於情於理,各地都應該重點關注民辦幼兒園在疫情期間面對的問題,出臺更多針對性的措施,為民辦幼兒園解難紓困,幫助民辦幼兒園順利渡過難關。  目前,全國各地都出來了面向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措施,但是由於民辦幼兒園的特殊屬性,即絕大部分民辦幼兒園是在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所以無法享受面向中小企業出臺的諸如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緩繳住房公積金、減免稅收等一系列政策。
  • 報告丨全國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報告(2020年1-5月)
    緣起與說明2020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一個疫情防控之年,一個民辦幼教生存與發展的奮鬥之年。丨亞洲幼教年會為了了解幼兒園發展的基本情況,經過調研,我們特推出「全國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報告」專欄。以數據的形式,記錄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在2020年的發展歷程。
  • 兩會銳視角 | 支持和規範並重,民辦教育才有廣闊天地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民辦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民辦幼兒園的生存危機更引起了多方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讓民辦園迎來了「及時雨」。
  • 江蘇省兩會今年首推英文版政府工作報告
    江蘇省兩會今年首推英文版政府工作報告First English version of Jiangsu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s released[ 2012-02-27 16:19 ]
  • 【聚焦兩會】基層統戰人士關注的兩會熱詞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01創新童海波浦口區政協委員、浦口歐美同學會(浦口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愛威機電(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近兩年,無論是中央的頂層設計,還是地方的布局規劃,「新基建」都頻繁出現,今年更是將「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我深刻感受到國家以新基建賦能新經濟的決心
  • 兩會「教育聲音」:學前教育的未來如何發展?
    政策的發布讓大家對學前教育的未來又看到了希望,因此幼教人迫切希望看到兩會可以有更多學前教育的利好消息。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也發現民辦園的問題確實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再次提出要幫助民辦園紓困。三、 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 四、 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五、 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