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銳視角 | 支持和規範並重,民辦教育才有廣闊天地

2020-05-24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民辦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民辦幼兒園的生存危機更引起了多方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讓民辦園迎來了「及時雨」。

兩會銳視角 | 支持和規範並重,民辦教育才有廣闊天地

傳遞信心!民辦幼兒園內心有底了

根據教育部剛剛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在園幼兒4713.88萬人,民辦在園幼兒2649.44萬人,一半以上的幼兒在民辦園就讀。 「真的是雪中送炭!」南京棲霞區某民辦幼兒園負責人王樺直言,「1月『招生季』,好不容易爭取來的生源,因為疫情流失了,不少學生家長在2月就申請了退費。」在沒有任何補助的情況下,幼兒園「空轉」近半年,「咬緊牙關」地負擔著教職工工資。據他了解,有一些民辦幼兒園已經關門或者面臨倒閉風險。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我倍感振奮,對幼教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更有信心。」南京市浦口區霞光幼兒園是一所普惠性幼兒園,同時是一所面向外來民工招生的幼兒園。全國人大代表、霞光幼兒園園長蔣宇霞感慨地告訴記者,去年,針對有些地方片面強調公辦園數量的問題,總理的報告就提出「無論是公辦園還是民辦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蔣宇霞說,她所理解的紓困不僅是針對特殊時期,疫情之後,常態下這些幼兒園也需要得到政府扶持。目前來看,教育部等四部門在2017年提出的《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中,關於2020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的這一目標已經基本完成,很大程度滿足了百姓子女的入園需求,但普惠園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民辦園,還處於一種發展尷尬局面,蔣宇霞認為,這場疫情更加凸顯了普惠園這支學前教育大軍步調不一致和長期以來影響持續健康優質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教師待遇的不公。這也是體現公平教育的關鍵所在。「這次政府報告裡提到的這句話,讓廣大民辦園內心有底了!」

盼更多政策落地,普惠園急需被「普惠」

王樺告訴記者,大多數家長只將民辦幼兒園當作「過渡期」選擇,不少生源上完託班就流向了公辦幼兒園。「我們幼兒園目前只享受大班學生每年600元左右的補助,不斷上漲的房租、教職工工資等都增加了辦學難度。」他期盼,儘快制定並提供針對性的幫扶和支持,包括財政補助、租金減免、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幫助民辦幼兒園渡過難關,迎來「春天」。 蔣宇霞告訴記者,民辦普惠園收費目前是比較低的,政府也以各種方式給予普惠性民辦園經費上的支持和補貼,但這兩部分加起來也無法保證教師的正常待遇,只能勉強運營。在這樣的情況下,民辦普惠園發展空間受限,經費吃緊。最重要的是,民辦園老師無法做到與公辦園老師同工同酬。 「要讓普惠民辦園真正普惠,老百姓才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蔣宇霞說,真正的普惠應該是「老百姓+政府+廣大教育工作者」三者的普惠,這也正是普惠的真諦。目前普惠園教師工資未能同工同酬,這一問題若長期得不到改善,普惠園必然要走下坡路,優質的學前教育也將成為空談。 蔣宇霞說,目前民辦園辦學質量良莠不齊,普惠園間也存在較大差別,學前教育難以形成良性循環。讓不同性質的幼兒園享有良好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環境,首先要在「讓教師享受同等待遇」的問題上出真招,如此才能真正打開良好的學前教育新局面。同時,政府要精準施策,資金扶持和規範管理並重,確保支持和規範民辦園發展,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化解普惠園間差別大的矛盾,真正實現學前教育的公平、均衡和優質發展。

「支持」和「規範」,一個硬幣的兩面

數據顯示,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9.15萬所,各類教育在校生5616.61萬人,而全國各級各類學歷教育的在校生是2.82億。 「換言之,全國每五個學生當中就有一個學生在民辦學校就讀,民辦教育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民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闕明坤表示,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去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重申「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這是黨和國家對於民辦教育一以貫之的政策導向。 「支持和規範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在支持中規範,在規範中支持發展,兩者是對立統一的。當前,人民群眾對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民辦學校應進一步規範辦學、加強內涵建設,努力提供更多個性化、品牌化、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同時,政府也應該履行公共管理職責,從划槳轉為掌舵,從教育的舉辦者變為教育的規劃者,落實民辦教育的同等法律地位,為廣大民辦學校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闕明坤說。 「民辦教育涉及利益主體多、社會關注度高,迫切需要強化法治保障,提升治理能力。」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表示,當前,民辦教育改革發展利益訴求多元,面臨民辦學校產權歸屬、公辦學校參與舉辦民辦學校、關聯交易、教育集團併購等諸多問題,迫切需要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以更好地促進民辦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他建議,加強黨對民辦學校的領導。民辦學校章程應當規定學校黨組織負責人進入學校決策機構和監督機構的程序;抓好分類管理頂層設計。細化和完善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制度,處理好與有關法律法規的關係,增強可操作性;強化問題導向,深化制度創新,為地方實施分類管理留下政策空間,鼓勵各省因地制宜、創新性發展;健全監管和扶持機制。完善民辦學校開辦制度,進一步規範和細化監督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民辦學校教育督導、年度檢查、聯合執法等機制。 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王夢然

相關焦點

  • 兩會工作報告,表示支持民辦幼兒園
    每次的兩會召開,都會引起一片轟動,各種惠民政策發布,令民眾歡呼雀躍。兩會正在忙碌地展開著,從政協會議會到全國人大,我們總是能聽到諸多關於教育的「好聲音」。,2020年北京市將實現民辦園教師和公辦園教師培訓同步同等。
  • ...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揮在線教育優勢...
    【中共中央建議: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 各地紛紛出臺相應政策,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
    根據2019年統計數據,我國民辦幼兒園有17.32萬所,佔幼兒園總數的62%;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2649.44萬人,佔在園幼兒總數的56%。可以看出民辦園是我國學前教育的「主力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明確提出,「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
  • 陝西省出臺《意見》支持和規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陝西民辦高等教育健康發展,並持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近日陝西省出臺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支持和規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意見》,從政策和資金上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力促陝西民辦高等教育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設立3億元發展專項資金。
  • 關於幼兒園,兩會中有這些聲音!
    近日,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從地方兩會到全國兩會,我們總是能聽到諸多關於教育的「好聲音」,小編整理了截止到目前關於學前教育幼兒園的一些關鍵詞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期待多的好消息!
  • 熱學十九大: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這是湘潭縣雲龍小學的一節職業體驗課,小學生們在課堂上盡情體驗廚師工作的艱辛。書法養性,科技啟智,足球健體,藝術怡情,獨特的課程已成為這所民辦學校的一大特色。近年來,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一視同仁,連學生都同樣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補貼。國家政策的支持,讓老師們吃了定心丸,學校管理層更能沉下心來全心全意辦學。
  • 朱敏話兩會:建議幫助提升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滿意度
    兩會,從來都不是代表和委員們的專屬會議,而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參政議政的舞臺。來自天南地北的代表和委員將全國人民的「好聲音」帶到北京,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為之勇擔重任,為祖國的強大和人民的幸福共同努力拼搏,為實現「大我」和「小我」的「中國夢」共同奮鬥。
  • 兩會「教育聲音」:學前教育的未來如何發展?
    政策的發布讓大家對學前教育的未來又看到了希望,因此幼教人迫切希望看到兩會可以有更多學前教育的利好消息。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也發現民辦園的問題確實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再次提出要幫助民辦園紓困。聚焦兩會2020年5月21日-28日 具體內容:一、 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二、 有序組織中小學教育教學和中高考工作。
  • 學校食品腐爛變質,作業現黃段子……民辦學校該如何規範發展
    更讓人震驚的是,去年10月也是同一所學校,因廚房內番茄和洋蔥腐爛變質、部分過期食物加工日期被任意篡改而令輿論譁然。民辦學校的監管問題由此被推向風口浪尖。這次兩會上,不少市政協委員也紛紛對此發表看法,有委員還專門提交提案,建議針對校園軟硬環境的整體安全,加快地方立法。市政協常委邵志勇是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也是楊浦區教育局局長。
  • 西藏日報: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
    新上任不久年輕漂亮的茶巴朗村黨支部書記德慶曲珍,她的年齡及職位,在村裡都創下了歷史;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村官旦增,放棄了進入拉薩市黨政機關工作的機會,主動要求來到地處偏遠的桑木村……採訪時,提起村子的情況,他們如數家珍,談到村子未來的發展,他們滔滔不絕,有規劃、有設想、有打算。從他們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村莊未來發展的希望,更看到了西藏當代青年對事業、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教育關鍵詞?代表委員這樣熱議 | 兩會@教育...
    報告中有關教育的內容,在兩會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聚焦了哪些教育關鍵詞?跟著教育小微一起聽聽代表委員們的感受↓↓↓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目前繼續教育板塊中有開放大學、高校繼續教育學院和高校自學考試等,要進一步推進崗位成才和職業教育的雙元制繼續教育模式,大規模提升勞動力的學歷水平和專業技能,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勁的學習力、創造力。關鍵詞幫民辦園紓困報告原聲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
  • 「執法視角」第十二期|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實發,服務營商力度溫度並重
    為進一步強化我區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意識,總結和宣傳執法辦案中優秀經驗做法,展現我區行政執法的成效和亮點,閔行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設「執法視角」欄目,通過執法人員、專家學者的視角,進一步剖析公正文明執法之效,為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提升行政執法辦案水平提供可借鑑、可推廣的模式。
  • 教育部:支持民辦教育!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享有同等待遇
    3)鼓勵支持民辦教育 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和民辦學校舉辦者、校長、教職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享受當地公辦學校同等的人才引進政策。民辦學校學生在評獎評優、升學就業、社會優待、醫療保險等方面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學生享有同等權利。
  • 今年全國兩會,「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全國兩會,「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何破解民辦園在疫情衝擊下出現的生存難題,成了不少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有代表委員建議,幫助普惠性民辦園長期健康發展,需要減稅降費、補助到位等及時性措施,還要在政策、制度、師資等多方面給予保障。  疫情讓不少民辦幼兒園遭受嚴峻考驗,有的幼兒園甚至賣燒烤、賣包子「自救」。
  • 兩會教育關鍵詞:改革考核評價機制,調整財政投入模式
    作為歷年「兩會」關注的重點領域,將有哪些教育類議題進入政協委員的提案清單?  截至3月2日記者發稿時,各大民主黨派的提案清單大部分已公開。  提升民辦教育「身份待遇」  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圍繞民辦教育的議題出現在不少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中。隨著《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的「塵埃落定」,前述討論暫告一段落。不過,2017年9月是修訂後《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的日子,針對民辦教育的建言獻策依舊活躍。
  • 湖南日報刊文:兩會報導要民生視角,不要「美女搶鏡」
    湖南日報刊文:兩會報導要民生視角,不要「美女搶鏡」 2017年3月3日,2017年全國兩會在北京舉行。開幕之前,記者們站在場外踩著小梯子進行現場直播。
  • 【兩會來了】兩會前夕教育提案集錦:取消中考、幼兒園免費、男孩8...
    此前,關於教育方面的兩會提案也是層出不窮,其中全國政協委員何水法就曾提出要取消中考,認為這擠佔了素質教育時間;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則認為男孩比女孩智力發育晚,應當推遲到8歲才入學……究竟還有哪些教育類提案浮出水面呢,芥末堆帶你一起看一看!
  • 規範民辦學校、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
    近日,寧波市教育局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民辦中小學(幼兒園)設立審批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審批與管理工作。誰來批?怎麼設立?怎麼管?
  • 信銳安視交換機:助力黃岡益才國際學校基礎網絡建設
    黃岡益才國際學校是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國際教育於一體的民辦學校。學校依託北大、清華、國科大、北師大、華師大等教育資源,並與TBI國際教育集團合作辦學,致力於打造跨越國界、沒有圍牆、面向未來的新型全球化學校,學校容納學生4500人,2019年計劃招生1960人,共設46個教學班。
  • 兩會美女翻譯:美貌與智慧並重 揭秘養成記(圖)
    學院會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強化訓練,主要是筆譯、視譯、交傳和同傳四大塊訓練。所謂筆譯,就是書面中外互譯;視譯則是看一段文字或視頻後迅速口頭翻譯;交傳即交替傳譯,對方說一段,你翻一段,總理答記者問就是這種形式;而同傳就是同聲傳譯。當然,翻譯技巧過關並不等於就是一名優秀的翻譯,翻譯實戰中會涉足太多未知的領域,翻譯者必須有廣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