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疫情之後,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更需要政府扶持。儘快將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有助於普惠性學前教育保存量,擴增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這樣說道。
今年兩會,「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場疫情,讓不少民辦幼兒園遭受嚴峻考驗。近日,幼兒園賣燒烤、賣包子自救的消息更是引發社會熱議。如何破解民辦園生存難成為了家長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北京師範大學供圖
劉焱表示,早在2012年,「十二五規劃」把「普惠性學前教育」列為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重點任務之一。但迄今為止被列入「基本公共服務」中的依然只有面向少量貧困兒童和殘疾兒童的「普惠性學前教育資助」,覆蓋80%在園幼兒的普惠性學前教育被排除在「基本公共服務」之外,導致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種種困難。
「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仍然不足。迄今為止吸引民辦幼兒園進入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激勵機制尚未形成。各地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與管理措施,主要採取限價策略,財政補助停留在以獎代補階段,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力度過小且隨意性較大。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的收益等於或略高於成本,有些地區甚至小於成本。」劉焱說。
劉焱表示,在《民促法》要求的分類管理尚未落地的情況下, 當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或多或少還可以獲得「合理回報」。一旦分類管理政策落地實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不能再獲取「合理回報」,可能導致部分舉辦者退出普惠性學前教育,當前的疫情更是使得很多民辦幼兒園生存困難。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數量不足,將影響普惠性學前教育的供給總量,導致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更加不足。
在這次疫情中,很多地方政府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供資助,解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燃眉之急。劉焱表示,這既扶持了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也保存了當地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劉焱認為,把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可以強化政府促進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和供給的責任,為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制度和財政保障。同時,通過制定普惠性學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標準,不僅可以統籌協調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一體化發展;而且可以將財政撥款制度與幼兒園教職工編制脫鉤鬆綁,解決當前因缺乏編制導致的在編教師和非在編教師「同工不同酬」問題,對於穩定幼兒園教師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劉焱建議:「儘快把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範疇,制定普惠性學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標準,統籌協調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一體化發展, 進一步加快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讓更多的幼兒與家庭享受公平而有質量學前教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