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2020-12-24 健康一線視頻網

6月3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18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基本醫保)的有134459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基本實現人員全覆蓋。

以下為《公報》內容:

一、醫療保險

2018年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1](以下簡稱基本醫保)134459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基本實現人員全覆蓋。2018年,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總收入2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19.3%,佔當年GDP比重約為2.4%;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總支出17822億元,比上年增長23.6%,佔當年GDP比重約為2.0%;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累計結存23440億元,其中基本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存16156億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累計結存7284億元。

(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1、參保人數持續增加。2018年,參加職工醫保31681萬人,比上年增長4.5%。其中在職職工23308萬人,比上年增長4.6%;退休職工8373萬人,比上年增長4.2%。在職退休比為2.78,同比略微上升。

2012-2018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結構

企業、機關事業、靈活就業等其他人員這三類參保人(包括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分別為21520萬人、6119萬人、4042萬人,分別比上年增加887萬人、159萬人、312萬人,分別佔參保總人數的67.9%、19.3%和12.8%,構成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職工醫保統帳結合和單建統籌參保人員分別為29001萬人、2680萬人,分別佔職工醫保參保總人數的91.5%和8.5%。

2018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情況

2、基金收支規模擴大。2018年,職工醫保基金收入135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基金支出10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1%。2018年職工醫保基金徵繳率為99.4%,與上年持平;徵繳收入12935億元,佔基金收入的95.5%,佔比高於上年2.7個百分點。2018年,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收入8241億元,比上年增長7.8%;統籌基金支出64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統籌基金當期結存1747億元,累計結存11466億元。2018年,職工醫保個人帳戶收入5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個人帳戶支出4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個人帳戶當期積累1084億元,累計積累7284億元。

3、享受待遇人次增加。2018年參加職工醫保人員享受待遇19.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9.0%,增幅提高3.0個百分點。其中:普通門急診17.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8%;門診慢特病2.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7%;住院0.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6.7%。

2012-2018年職工醫保享受待遇人次和人均待遇次數

2018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人均就診6.2次,比上年增加0.3次;住院率18.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在職職工住院率為9.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退休人員住院率為42.1%,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2012-2018年職工醫保次均住院費用和住院率

4、就醫選擇繼續趨向三級醫院。2018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在三級、二級、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住院分別為3084萬人次、1829萬人次、724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9.7%、3.8%和1.9%,分別佔當年住院總人次的54.7%、32.5%、12.8%。2018年全國職工醫保普通門急診待遇人次在三級、二級、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分布分別為33.3%、22.5%和44.2%,較上年佔比分別提高1.8個百分點、降低1.1個百分點、降低0.7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職工醫保門診慢特病待遇人次在三級、二級、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分布分別為47.6%、27.1%、25.3%,較上年佔比分別提高0.2個百分點、降低0.5個百分點、提高0.3個百分點。

2012-2018年全國住院人次在不同等級醫院分布比例

5、住院報銷水平穩中略升。職工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81.6%,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統籌基金支付79.7%,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實際住院費用基金支付71.8%,其中統籌基金支付70.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個人負擔28.2%。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84.0%,與上年持平,高出三級醫療機構3.5個百分點。

2018年職工醫保各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支付比例

2018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醫療總費用12140億元[2],比上年增長26.9%[3],其中醫療機構發生費用10495億元,個人帳戶在藥店支出費用1645億元。醫療機構發生費用中,退休人員醫療費用6256億元,比上年增長8.9%;在職職工醫療費用423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人均醫療費用3313元,比上年增長5.0%。

普通門急診、門診大病、住院醫療費用分別為3123億元、1068億元、6303億元,分別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醫療機構發生費用的29.8%、10.2%、60.1%,費用分別比上年增長10.6%、14.5%和8.4%,增幅分別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提高4.0個百分點、降低0.2個百分點。

住院費用中,藥品費、檢查治療費、服務設施費、其他費用分別為2183億元、3252億元、755億元、114億元,分別佔住院費用的34.6%、51.6%、12.0%、1.8%。藥品費佔住院費用比例較上年降低3.1個百分點,檢查治療費佔比較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服務設施費和其他費用佔比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6、次均住院費用漲幅放緩,三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佔比繼續上升。2018年,全國職工醫保次均住院費用為11181元,比上年增長1.6%。次均住院費用個人支付3153元,比上年增長2.4%。

2012-2018年職工醫保次均住院費用和統籌基金支出

在三級、二級、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住院費用分別為4363億元、1533億元、40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2%、4.8 %、4.3%,分別佔住院費用的69.2%、24.3%、6.5%,佔比分別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降低0.9個百分點、降低0.2個百分點。

2018年各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比例

(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1、參保人員持續增加。2018年,參加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89736萬人,比上年增長2.7%。其中成年人、中小學生兒童、大學生分別為66286萬人、21368萬人、2082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2.7%、3.7%、-4.7%,分別佔參保總人數的73.9%、23.8%、2.3%。

2、基金收支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居民醫保基金收入6971億元,支出627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3%、26.7%[4]。2018年,居民醫保基金當期結存694.6億元,累計結存4372.3億元。

2012-2018年居民醫保收支情況

2018年,居民醫保人均籌資693元,比上年增加88元,增長14.5%;人均財政補助497元,比上年增加58元,增長13.2%[5]。

3、享受待遇人次和醫療費用持續增加。2018年,居民醫保參加人員共享受待遇16.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4%。居民醫保人均享受門診待遇1.7次,與上年基本持平。2018年,居民醫保醫療費用10613億元,比上年增長20.5%;人均醫療費用1183元,比上年增長17.2%。

2012-2018年居民醫保享受待遇人次

4、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費用均上漲。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住院率為15.2%,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次均住院天數9.3天,與上年持平;次均住院費用6577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在三級、二級、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次均住院費用分別為11369元、5877元、314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3%、6.1%、0.9%。

2012-2018年居民醫保次均住院費用和住院率

5、基金實際支付比例略有上升。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65.6%;實際住院費用基金支付56.1%,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個人負擔比例為43.9%,比上年降低0.1個百分點。按醫療機構等級分,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分別為:三級59.3%、二級69.1%、一級及以下76.2%。其中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政策範圍內基金支付71.0%,比三級醫療機構支付比例高出11.7個百分點。

2018年居民醫保各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支付比例情況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18年,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有遼寧、吉林、安徽、海南、貴州、陝西、西藏7個省份,參保人員1.3億人,基金收入875億元,基金支出839億元,累計結存318億元。

二、生育保險

2018年,全國參加生育保險20434萬人,比上年增長5.9%。生育保險基金收入781.1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基金支出762.4億元,比上年增長2.5%;當期結存18.7億元,累計結存581.7億元。

三、醫療救助

2018年,全國醫療救助基金支出424.6億元,資助參加基本醫療保險7673.9萬人,實施門診和住院救助5361萬人次,全國平均次均住院救助、門診救助分別達到1151元、106元。

四、異地就醫

2018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異地就醫[6]3656萬人次,異地就醫費用1085億元。其中住院費用971億元,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住院費用的15.4%;次均住院費用17670元,是職工醫保次均住院費用的1.58倍。

2018年,居民醫保參保人員異地就醫2876萬人次,異地就醫費用1965億元。其中住院費用1906億元,佔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住院費用的21.2%;次均住院費用14016元,是居民醫保次均住院費用的2.1倍。

截至2018年底,全國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1.5萬家,跨省住院患者超過500人次的定點醫療機構全部接入異地就醫結算平臺,縣級行政區基本實現全覆蓋。2018年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132萬人次,是2017年的6.3倍。

五、藥品準入談判和集中採購

開展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將17種藥品納入醫保目錄,平均降幅56.7%,大幅低於周邊國家和地區價格,平均低36%。調整14種前期國家談判抗癌藥醫保支付標準,平均降幅4.9%。

開展抗癌藥省級專項集中採購,有69種抗癌藥實現降價,平均降幅10%。對採購金額靠前且省際價差較大藥品進行價格調查,15種抗癌藥主動降價10.3%,平均省際價差率由24.7%降為10%以內。

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集中4個直轄市和7個副省級城市公立醫療機構部分藥品用量,選擇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對應的通用名品種,在堅持質量和確保供應的前提下,採取集中帶量採購實現以量換價。試點中選25個品種,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11個城市對應品種的藥品採購費用預計從77億元下降到19億元。

六、基金監管

2018年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期間,全國檢查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19.7萬家,查處違法違規定點醫藥機構6.6萬家,約佔抽查機構的三分之一,佔全部定點醫藥機構的九分之一,其中解除醫保協議1284家、移送司法127家,查處違法違規參保人員2.4萬人。

建立欺詐騙保行為舉報獎勵制度,開通舉報投訴電話和微信舉報通道,加強群眾和社會監督。2018年國家醫保局收到電話舉報、微信公眾號舉報、信件舉報等共4444例,其中有效舉報線索739條。

七、醫保扶貧

將醫療保障精準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舉全力抓好落實。制定出臺《醫療保障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醫保精準扶貧6個目標、5大舉措,並對各地醫保扶貧政策進行規範。聯合財政部進一步加大對醫保扶貧的財政補助力度。從2018年起,中央財政連續兩年共增加80億元醫療救助補助資金,進一步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2018年「三區三州」因病致貧人口較上年減少16.3萬人,其他深度貧困地區因病致貧人口較上年減少109.3萬人。

內容來源:國家醫保局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7月24日訊(記者 趙秀紅)教育部今天發布了《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對去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各項數據做了全面的統計。
  • 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各級各類學歷教育人數增加
    教育部7月24日發布了《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對去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各項數據做了全面的統計。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所配圖表中,有關在校(園)生和入學率的統計中,同時發布了1949年(或1950年)、1965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2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等年份的數據,通過比較,從中能看到建國70年我國教育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統計公報發布
    來源:健康報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公報》顯示,2019年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
  • 2018年全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大數據統計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據悉,2018年衛生健康工作取得五大成效,主要有深化醫改方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構建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保障措施「四重保障線」,實施健康扶貧。
  • 山東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孕產婦死亡率較2018年降低0.78%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日前,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山東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過去一年,山東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狀況如何?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閃電指數為您梳理解答。
  • 老徐解讀 ▏最新衛生統計公報發布,2019年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情況...
    作者:徐毓才最近,國家發布了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一些媒體解讀也是千奇百怪,有一些數據被解讀出截然相反的結果。那麼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這些數據,反映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老徐在此根據數據,結合現實情況,對比往年數據,做一分析。01   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掩蓋了基層越來越弱的事實。
  • 權威發布: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6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了我國健康事業發展的最新統計數據,這是目前最新、最權威的健康事業發展統計數據,對了解我國健康事業發展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中健聯盟產業研究中心不作過多解讀,我們將與康養產業相關的重要內容進行了加粗、標紅等標識
  • 2019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全國全省人社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把握最大民生部門、經濟發展重要助推部門的職能定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積極應對多重矛盾疊加、多種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推動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實現了新發展。
  • 《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中高職發展趨勢分析
    7月24日,教育部發布《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 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學歷繼續教育需求增長明顯
    5月20日,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從《公報》內容可以看出,學前教育及中小學新入學人數變化不大,其中小學招生人數比上年僅增加1.74萬人,增長0.09%。反之,高等教育增長迅猛,比上年共增加158.66萬人,增長13.8%。
  • 2018年全國基本醫保基金收入超2萬億 總支出同比增23.6%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盧九安圖片來源:攝圖網6月3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官方微信號上發布《2018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基本醫保」)134459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基本實現人員全覆蓋。
  • (受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國家統計局2019年2月28日2018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
  • 文旅部:發布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
    為進一步向國內外全面客觀展示我國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改革成就,充分發揮統計數據客觀性、簡潔性、權威性特點,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 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全國民政系統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進改革創新,加強法治建設,切實履行保障基本民生、加強和創新相關社會治理、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相關基本公共服務職責,民政事業得到了新發展。
  • 2018年連雲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年,全市上下緊緊圍繞「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主題主線,凝心聚力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支點,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發展穩中有進,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改革開放持續深入,生態建設成效顯著,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各項事業實現新的進步。
  • 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1]  2019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教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新進展。
  • 2018年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表1:  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上年為100)指   標2018年十、科技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1項。體育事業廣泛開展。舉辦2018棗莊國際馬拉松比賽、市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2018中國大運河(臺兒莊)國家龍舟比賽等活動。
  • 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在學研究生286.37萬人
    5月20日,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公報》從綜合、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民辦教育共7個方面展示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概況。
  • 2016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制定發布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基準線為8%、上線(預警線)為13%、下線為3%。分析發布2016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  2016年,全省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4425元,比上年增加3959元,增長7.8%,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7%。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3926元,比上年增加5011元,增長8.5%。
  • 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 國家統計局 2019年2月28日   2018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年末全國共有1008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20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59]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60]1075萬人次。全年資助497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3825萬人次。國家撫恤、補助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861萬人。